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民间验方活血接骨膏外敷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6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296例),治疗组外敷活血接骨膏,对照组口服伤科接骨片,治疗4个疗程(10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骨折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折骨痂形成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骨折后骨质疏松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治疗后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骨折治疗后肿胀消退、平均骨痂形成、临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后骨质疏松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接骨膏外敷治疗骨折能明显加速局部肿胀消退,及早的使骨痂形成,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降低骨折后骨质疏松发生率,对四肢骨折愈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张氏接骨膏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0例骨折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征得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院内制剂张氏接骨膏外敷,对照组不用药,观察两组患者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及关节活动的改善情况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张氏接骨膏有明显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接骨续筋汤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并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接骨续筋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侧肿胀情况,治疗4、8周后骨折愈合X线评分,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采用Garland-Werley评分对腕关节的活动功能进行评价;治疗90 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VAS评分及患侧肿胀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和患侧肿胀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两组骨折愈合X线评分均较治疗4周后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骨折愈合X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Garland-Werley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90 d后,两组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基础上服用接骨续筋汤可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骨折后疼痛、肿胀程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闭合穿针配合接骨续筋汤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进行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就诊,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并住院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的60例病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中医组)采用闭合穿针配合内服接骨续筋汤进行治疗,对照组(西医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医疗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评分,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评分上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结论闭合穿针配合接骨续筋汤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时间短,医疗费用较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两种治疗方法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续参接骨胶囊治疗闭合性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闭合性四肢骨折的患者1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有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伤科接骨片口服治疗,予以常规基础骨折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续参接骨胶囊口服治疗,予以中医护理干预。治疗6周后统计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5.6%和88.9%;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7%和86.7%,P<0.05。结论:闭合性四肢骨折患者通过续参接骨胶囊治疗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能明显减轻疼痛和肿胀,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显著改善伤肢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6.
朱灵  杨春旭  王亚洲 《广西医学》2008,30(10):1621-1622
接骨散为我院自制散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各种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等,疗效确切.现将其制备方法及临床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法复位结合接骨膏外敷治疗踝部闭合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踝部闭合性骨折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手法复位结合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自制的接骨膏外敷治疗踝部闭合性骨折100例,6 d为1个疗程,7个疗程后,以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观察治疗效果,用Olerud和Molander踝关节骨折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7个疗程后临床愈合58例,骨性愈合33例,总愈合率91%。随机对其中50例患者随访,优23例,良18例,一般6例,差3例,优良率82%。结论手法复位结合接骨膏外敷治疗踝部闭合性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四肢开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135例患者均于彻底清创、复位固定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和西医康复护理。结果病人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减轻程度、骨折伤口愈合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彻底清创,及时将开放性骨折转为闭合性骨折是治疗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关键,紫云膏加快了伤口愈合;康复护理使骨折患者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夹板外固定联合消肿止痛药水外敷治疗外伤性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台州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00例外伤性闭合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夹板外固定组与药水外敷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对患肢进行夹板外固定,外敷药水组在夹板固定的基础上给予消肿止痛药水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侧肢体肿胀程度变化、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后药水外敷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夹板固定组(P<0.05);药水外敷组疼痛、肿胀、瘀斑、压痛、舌象等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夹板固定组(P<0.05);药水外敷组视觉模拟评分法与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夹板固定组(P<0.05)。结论 消肿止痛药水可促进外伤性闭合性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减轻患肢肿胀疼痛。  相似文献   

10.
邱伟明  周树成 《当代医学》2011,17(35):91-92
目的 观察续筋接骨酊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对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设治疗组 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小夹板配合口服药物骨伤愈合剂加续筋接骨酊.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加口服药物骨伤愈合剂.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3.33%,对照组为70.00%.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为6.12周,对照组为7.25周.腕关节功能疗效优良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60.00%.治疗组与 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续筋接骨酊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合壮骨续筋一号方治疗早期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的康复进程及治疗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合壮骨续筋一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进程、血气胸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康复进程包括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4个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治疗组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血气胸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合壮骨续筋一号方治疗早期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疗效可靠,可显著改善胸部疼痛,加快康复进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接骨丹胶囊治疗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手法复位、行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的基础上,治疗组160例给予接骨丹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140例给予愈伤灵胶囊5粒,每日3次121服。30日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轻症状,改善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丹胶囊内服治疗闭合性骨折疗效确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接骨续筋胶囊对胫骨骨折患者骨愈合进程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诊治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石膏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接骨续筋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愈合进程,并检测不同时间段血清TGF-β_1的变化。结果观察组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一周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GF-β_1水平术后0d无明显差异,术后14、28、60d血清TGF-β_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续筋胶囊应用于胫骨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血清TGF-β_1水平,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谢建东 《当代医学》2014,(30):74-75
目的分析外敷接骨膏联合夹板固定治疗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瑞金市黄柏中心卫生院骨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45)。研究组骨折患者行牵引复位治疗后外敷接骨膏,并用纱布包裹后行小夹板固定,康复期间定时换药,对照组骨折患者行牵引复位后仅行夹板固定,比较2组患者骨折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8d疼痛、肿胀症状完全消失,对照组有8例患者症状缓解效果不明显,研究组患者骨折部位疼痛及肿胀消除时间明显先于对照组(P〈0.05),骨折治疗效果更佳;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周、8周骨折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部接骨膏联合夹板固定法治疗骨折可以推进骨折愈合进程,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水药接骨膏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将1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0例,对照组60例,另将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使用无药物之纱布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开放组。治疗组待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外贴水药接骨膏,对照组待骨折手法复位后,口服伤科接骨片,开放组不使用任何药物。三组均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计算临床症状评分、X线骨痂质量评分、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开放组总有效率为90.00%,三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治疗组的疼痛、肿胀情况,X线骨痂质量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开放组(P<0.01)。三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水药接骨膏对骨折治疗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加速骨折的愈合,是一种治疗骨折较好的外用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回药张氏骨伤宁膏治疗骨折中后期的效果。方法对宁夏吴忠回医正骨医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治疗组(采用回药张氏骨伤宁膏)和对照组(采用续筋接骨膏)疗效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总痊愈率达到91.67%,延迟愈合率6.67%,失败率1.66%;对照组总痊愈率达到70%,延迟愈合率23.33%,失败率6.67%,两组总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药张氏骨伤宁膏治疗骨折中后期的效果较佳,总痊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创伤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接骨创伤膏治疗;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给予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同时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法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33例/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增加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程度、肿胀值、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骨折愈合天数共5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更低,肿胀值更小,住院天数和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控制护理,可减轻术后疼痛强度,促进骨折愈合,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白杰 《大家健康》2016,(1):51-52
目的:研究和分析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早期使用骨折治疗仪的效果。方法:收集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早期患者共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骨折治疗仪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局部肿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局部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四肢闭合性骨折肿胀早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骨折治疗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肿胀和疼痛情况,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制消肿止痛膏对于闭合性四肢骨干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抽取86例2012年1月3日~2016年3月3日在我科住院治疗的前臂及小腿骨干闭合性骨折早期伴肢体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七叶皂苷钠静脉输液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消肿止痛膏外敷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抬高患肢。分别于治疗后的1天、3天、6天对两组患者肢体肿胀及疼痛情况进行测量评估、并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消肿止痛膏外敷对患有四肢骨折早期肢体肿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其具有消肿快,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少等特点,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良好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