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纤溶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与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与纤溶酶治疗,将两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和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CR...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血管病介入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进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200例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100,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及成本,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价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出院前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前等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医疗成本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9.00%(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工作计划、专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介入手术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有效改善治疗情况,降低医疗成本,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护理质量,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及病因。方法选取医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43例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医院同期搜集的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实验组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主要发病因素有:(1)经常吸烟;(2)经常酗酒;(3)患有高血压病史;(4)患有糖尿病病史;实验组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吸烟所占比、酗酒所占比、患有高血压病史所占比、患有糖尿病病史所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出率以及血脂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为:男性患者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4月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神经功能、改良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改良Rankin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同时较大幅度增强疗效,改善凝血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价其疗效。方法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本院收治的9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分为两组,即支架成形术治疗组(46例),单纯药物治疗组(46例)。药物组患者行单纯药物治疗,即予以患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长期维持治疗。支架成形术治疗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观察支架释放成功率;治疗1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另外,观察支架成形术治疗组患者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支架成形术治疗组支架释放成功率为100%,患者治疗后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比率为2.18%,单纯药物治疗组为21.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支架成形术治疗组患者颈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缺血性脑卒中、新发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依次为0、2.18%、2.18%、0;单纯药物治疗组依次为10.87%、6.52%、4.35%、6.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支架成形术治疗组患者无特殊生物相容性反应,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0.87%。结论支架成形术能有效改善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并降低患者颈动脉TIA、缺血性脑卒中、新发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入院后均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按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GCS评分和ADL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析羟乙基芦丁(维脑路通)和疏血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维脑路通和疏血通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维脑路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脑路通和疏血通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神经介入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血管病效果.方法 采用信封密封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开颅手术)及观察组(n=40,神经介入术),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围手术期无死亡,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00%.观察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常规MR检查技术在颈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4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0例为对照组,另一组2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进行常规颈椎MRI检查,对照组20例患者进行常规以及非常规MRI检查(过屈-过伸位,斜矢状T2WI检查);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颈椎活动差异性;然后确定常规与非常规MRI中三级椎管狭窄的显示率;通过结果判断非常规MR技术在颈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颈椎活动度明显要高于颈椎病组,其检查结果中C4/5和C6/7水平差异现实统计学有意义(P0.05);颈椎病观察组过屈、中立、过伸显示三级椎管狭窄的节段数分别为8、15个和38个。结论进行常规和非常规检查,发现在进行颈椎MR常规以及非常规检查时,同时联合应用斜矢状T2WI检查能明显提升检查技术水平,确保检查结果更加精确,非常规MR检查技术在颈椎病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介入取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5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介入取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凝血功能、神经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DNF水平升高,观察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低于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长于治疗前,观察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APTT、PT、TT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介入取栓能够提高BDNF水平,降低高凝的血管状态,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效果,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入本院于2013年8月—2018年8月期间确诊并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1岁)的所有数据,所有患者经过冠脉造影证实病变出现,依据造影检查结果对梗死血管(IRA)予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以及支架置入手术。结果(1)150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靶血管和PCI情况分析中,前降支占72.7%、回旋支占1.3%、右冠状动脉21.3%、左主干4.7%、完全闭塞88.0%、次全闭塞12.0%、预扩张后支架植入94.7%、直接支架5.3%。(2)病变直径狭窄度由(89.4%±8.5%)降低到(59.6%±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0例ST段抬高AMI患者ST段归到等电位线或者降低>50%。2例3度AVB患者临时起搏进行PCI救治,术后窦性心律恢复,2例手术中出现室颤,经过电击恢复。(3)150例患者成功率100%;152处靶病变,150处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9%。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治疗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许森 《医药前沿》2022,(6):31-33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与急诊介入一体化模式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12月收治的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院内急救模式,选取本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组实施院前急救与急诊介入一体化模式,将两组患者执行不同急救模式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急...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虽然很多,但经循证医学证实确切有效的疗法只有四种:卒中单元、超早期溶栓、抗血小板治疗和早期开始的正规康复。卒中单元不是单一的治疗手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实际是一个组织化管理的过程[1,2],药物治疗是整个卒中急性期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肺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大咯血拟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给予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明确出血动脉后行介入栓塞治疗。1周后进行支气管动脉CTA复查。结果23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共发现咯血动脉47支,介入栓塞手术时共发现咯血动脉51支,并成功给予介入栓塞治疗。术前支气管CTA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2.16%,再次检查结果显示介入栓塞效果良好。结论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能够明确大咯血患者的出血动脉,为介入栓塞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术后检查可有效评估疗效。数据要改一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预警监控指导临床护理干预在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栓塞(D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河池市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80例DVT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介入溶栓治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预警监控指导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