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热性惊厥发作患儿3年内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二院收治的110例热性惊厥发作患儿的病历资料。所有患儿均随访3年, 按3年内继发癫痫与否分为继发癫痫组与非继发癫痫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感染指标情况, 分析热性惊厥发作患儿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患儿中, 继发癫痫29例(26.36%), 未继发癫痫者81例(73.64%)。继发癫痫患儿中强直-阵挛发作12例, 复杂部分发作9例, 失神发作3例, 继发全身发作5例。继发癫痫组患儿年龄≤2岁者、有癫痫家族史者、脑电图异常者、复杂型惊厥发作者、首次发作24 h内惊厥2次以上者及发作时体温39 ℃~40 ℃者占比均多于未继发癫痫组(P均<0.05);继发癫痫组血降钙素原及血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3.06±0.85)μg/L、(862.54±104.72)ng/L]均高于未继发癫痫组[(2.19±0.74)μg/L、(641.35±93.51)ng/L], 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惊厥类型、脑电图结果、血降钙素原水平、癫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75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的脑电图和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共计75例复杂性热惊厥患儿与75单纯性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复杂性热惊厥组和单纯性热惊厥组。对复杂性热惊厥患儿与单纯性热惊厥患儿脑电图进行比较,及探讨两组3月内再次热惊厥的比例。结果复杂惊厥组和单纯惊厥组惊厥发作后脑电图异常例数分别为18例和16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惊厥组和单纯惊厥组惊厥发作后3月内再次热惊厥的比例分别为52%及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复杂性热性惊厥患者早期的脑电图无特异性,且腰椎穿刺、头颅CT不能提示异常结果,但3月内再次热惊厥比单纯性热惊厥患儿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4 h动态脑电图对小儿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94例发作或疑似发作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儿采用间歇性脑电图监测,观察组47例患儿采用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发作情况及脑电图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痫样放电检出率、异常率及临床发作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非惊厥性发作性癫痫采用24 h动态脑电图监测能够有效提高该病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医的高热惊厥患儿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阶段性护理干预,探究2组患儿平均惊厥次数、平均退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性。结果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惊厥次数(1.22±0.21)次、平均退热时间(4.05±1.22)min、平均住院时间(4.55±2.69)d,与对照组患儿平均惊厥次数(3.69±0.69)次、平均退热时间(6.99±1.25)min、平均住院时间(6.98±2.33)d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惊厥发作形式、相关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等。结果 190例患儿,男108例,女82例,≤28天11例,28天~1岁9例,1~3岁113例,3~7岁40例,7~12岁17例,不同年龄组患儿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惊厥病因不同。结论小儿惊厥病因复杂,通过分析小儿惊厥相关临床因素,有助于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和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诊热性惊厥患儿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热性惊厥患儿共10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综合性急救措施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为(1.3±0.3)天,对照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为(2.5±0.5)天,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为(5.1±0.4)天,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为(9.3±0.5)天;且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42/52),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诊热性惊厥患儿进行急救和护理的同时,需要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对患儿的体温进行严格控制,进一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惊厥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10月选取医院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66例,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3例)与中西结合治疗的观察组(33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气喘改善时间(3.79±1.13)d,咳嗽咳痰改善时间(7.22±1.46)d,肺部湿啰音改善时间(5.62±1.28)d,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由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与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加强救治与预后指导,对两组患儿的疗效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由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患儿实施常规急救与联合综合强化救治,预后指导能取得显著的疗效,并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脊液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8例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作为化脓性脑膜炎组, 另抽取同期48例入院后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脊液PCT、CRP、IL-6水平, 比较化脓性脑膜炎组中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病情时期、不同预后患儿三项脑脊液指标, 应用Pearson分析探讨三项脑脊液指标与病情程度、病情时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脑脊液PCT、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患儿脑脊液PCT、CRP、IL-6水平高于轻度患儿和中度患儿(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PCT、CRP、IL-6水平高于恢复期(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中预后不良患儿脑脊液PCT、CRP、IL-6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0.05)。Pearson结果显示, 脑脊液PCT、CRP、IL-6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与疾病恢复期、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化脓性脑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热性惊厥患儿血清中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NMT)的表达及其活性变化,探讨其在小儿热性惊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50例热性惊厥患儿纳入热性惊厥组,将本院同期35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DNMT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热性惊厥组患儿DNMT1、DNMT3A、DNMT3B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热性惊厥组患儿血清中DNMT1、DNMT3A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DNMT3B蛋白含量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DNMT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DNMT蛋白、基因及活性的变化可能参与小儿热性惊厥的发病,抑制表观遗传基因表达可能成为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6月在本院急诊科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60例,其中2017年5月—2018年5月降温急救护理实施前收治的3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8年6月—2019年6月降温急救护理实施后收治的30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康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及惊厥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两组体温恢复时间(27.33±5.32)h、惊厥控制时间(4.37±1.07)d、住院时间(5.98±1.57)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93.33%)比对照组(7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3.33%)比对照组(26.6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温综合护理可缩短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症状恢复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惊厥复发风险,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临床救治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小儿高热惊厥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救治效果;患儿配合度、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惊厥控制时间、平均出院时间;护理前后患儿高热惊厥发作频率和持续情况。结果观察组救治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配合度、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惊厥控制时间、平均出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高热惊厥发作频率和持续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作用确切,可提升患儿配合度,控制惊厥症状,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沙丁胺醇(舒喘灵)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哮喘(BA)急性发作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小儿BA急性发作患儿共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每组35例,单纯用药组的患儿给予舒喘灵治疗,联合用药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布地奈德。比较两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肺部机能状态、总转归率、不良作用。结果 联合用药组临床表现消失时间短于单纯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二组患儿肺部机能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两组肺部机能状态均改善,而联合用药组肺部机能状态显著高于单纯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总转归率高于单纯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作用未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舒喘灵联合布地奈德对于小儿BA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确切,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有利于肺部机能的进一步改善,且各种临床表现的消除更快,说明联合用药起效更快,有利于缩短治疗的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中急性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化脓性脑膜炎(组)30例,病毒性脑炎(组)30例,另选取3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IGF-Ⅱ及IL-1β水平变化。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化脓性脑膜炎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中IGF-Ⅱ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但血清中IGF-Ⅱ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中IL-1β水平与病毒性脑炎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IGF-Ⅱ及IL-1β参与了血-脑脊液屏障损伤的病理生理及神经保护过程,对患儿病情的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实施效果观察。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实施治疗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均具有显著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在急性发作期采用不同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发作的哮喘患儿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患者,A组进行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0.5 mg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1.0 mg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C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A组(65.00%)和B组(60.0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A组治(40.00%)和B组(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哮喘的急性发作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较高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方法:将120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4、7 d后观察组夜间哮喘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喘憋缓解、咳嗽消失、肺部体征消失、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外周血WBC计数及血清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Sa O2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雾化吸入治疗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Sa O2,血清hs-CRP定量检查可作为病情观察及指导治疗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对比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我院82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住院病历单双号法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所有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方式,包括吸氧以及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止咳、祛痰等药物,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剂量的地奈德混悬液进行吸入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小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观察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咳嗽、呼吸急促及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且呼吸道感染频率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峰流速(PEF)所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峰流速(PEF)所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给予高剂量布地奈德治疗后,可快速改善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症状,并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对提高预后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可行性和安全性极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合在急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对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诊断急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57例,随机分A、B、C组,每组19例,A组给予10 mg/次瑞舒伐他汀,口服,1次/d,B组给予20mg/次阿托伐他汀,口服,1次/d,C组安慰剂对照;给予氯吡格雷75 mg/次,口服,1次/d;其他基础治疗均相同;采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检测5 d后血小板抑制率,检测指标包括:检测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凝固角、最大凝固振幅等参数指标。结果A组血小板抑制率为(53.4±7.2)%,B组血小板抑制率为(46.5±6.8)%,C组血小板抑制率为(56.7±5.9)%,A组和B组与C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他汀类药物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会降低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率,不同他汀同时存在差异性,瑞舒伐他汀相较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血小板抑制作用影响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便秘(肠道湿热型)患儿接受推拿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9年2月—2020年1月间来院治疗的85例小儿便秘(肠道湿热型)患儿。以治疗方法为标准,A组43例,治疗方法为推拿治疗,B组42例,治疗方法为常规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B组为78.57%;A组的疗程为(2.34±0.81)d,B组为(3.54±0.95)d(P 0.05)。治疗后,两组的主症与次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P 0.05)。结论为小儿便秘(肠道实热证)患儿行推拿治疗可改善便秘症状,缓解患儿的明显不适感,且能缩短疗程,减轻患儿的家庭负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