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汪莉  高明跃  杨蓉  关敏 《华西医学》2012,(11):1694-1696
目的观察对比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12月期间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按照发病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病5 d以内急性期入院者为试验组,5 d以上入院的超过急性期者为对照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予以相同的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的Rakin量表MRS评分来进行功能评定。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生活能自理人数分别占25%、13.6%,能部分自理的人数分别占56.8%、40.9%,试验组肢体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良肢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康复组(100例)采用早期床上良肢位摆放、早期肢体被动运动等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偏瘫常规护理和肢体被动运动方法.结果经4周的康复护理,康复组患者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为80例,88%以上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肌力恢复Ⅲ级以上者为78例,71%以上的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并发症,康复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低于对照组.结论良肢位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对预防并发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巴氯芬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抗痉挛药物的时机及其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肌张力增高程度将 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轻度增高组 (A组 )和严重增高组 (B组 ) ,每组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康复训练 ,试验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同时接受巴氯芬治疗 ;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 1个月后对 4组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评定。结果训练1个月后 ,4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提高 ,但A组内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提高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B组内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提高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肌张力轻度增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无显著影响 ,只有当肌张力明显增高 (Asworth 3级以上 )并影响运动训练时 ,才有必要进行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分成2组,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的康复情况、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提高的幅度较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恢复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评价其对首发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首发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依住院号先后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上下肢肌力的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的评分来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肌力、肢体功能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和应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可明显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脑卒中偏瘫昏迷期间的卧位及被动运动训练的疗效。将46例脑卒中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均采取系统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给予正确卧位和肢体被动运动,对照组未经指导的自我护理,6周后进行评定。观察组患者肢体肌力改善者79%,对照组仅为50%。提示正确卧位和肢体被动运动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昏迷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系统康复训练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50例,对照组48例。康复组早期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院后24h内和出院前24h评定息肢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入院时两组肢体肌力及Barrel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时康复组肢体肌力及Bartel指数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01)。结论 早期系统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改善瘫痪肢体肌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照顾者出院准备教育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利慧  孙庆玲 《护理与康复》2009,8(4):271-272,275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肢体肌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87人分成对照组40人和观察组47人。对对照组照顾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观察组照顾者实施出院准备教育。出院前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的护理知识及技能考核得分情况;出院后3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偏瘫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的护理知识及技能考核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偏瘫侧肢体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主要照顾者实施出院准备教育,能有效提高照顾能力,提高家庭护理质量,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戴萍 《护理与康复》2005,4(4):259-260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早期康复护理。出院前对比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了解肢体功能康复程度。结果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入院时与出院时肌力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动意念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在患者清醒状态下建立运动意念,并进行偏瘫部位的功能训练,设对照观察。结果运动意念组肌力恢复有效率87%,对照组为58%。结论脑卒中早期建立运动意识,对肢体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因脑卒中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偏瘫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不同阶段的神经功能障碍评价(MESSS)得分及QL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3个月与出院后1个月与入院时MESSS得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入院后3个月与出院后1个月MES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QLI)评分显著高于入院2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家庭支持外,出院后观察组的QL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命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按摩联合被动运动对脑卒中患者早期手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于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的脑卒中早期手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部被动运动训练,观察组在被动运动训练的同时配合手部电按摩。采用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Brunnstrom偏瘫手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手指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和FuglMeyer指关节活动度评定表,在入院当天、治疗后10 d和治疗后20 d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20d后,观察组在手功能分级和手指运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指关节活动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gl-Meyer手指运动功能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但入院当天和治疗10 d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部电按摩联合手部被动运动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早期手功能的恢复,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66例脑卒中后步行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加以高压氧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平衡能力,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评价步行速度,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价下肢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平衡能力、步行速度、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平衡能力、步行速度、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两组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步行能力有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偏瘫患者手肿胀的早期康复训练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手肿胀的疗效。方法将 2 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 (康复组 )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康复训练 ,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患手肿胀的程度 (体积 )、掌指关节活动度及简易手功能检查 (STEF)评分评定疗效。结果康复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手肿胀的程度明显减轻 ,掌指关节活动度能较好保持 (P <0 .0 1) ,STEF量表提示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 (P <0 .0 1)。结论患侧手肿胀的早期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制腕指康复板对脑卒中患者腕指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制腕指康复板治疗.治疗4周及12周后,观察2组患者痉挛程度、手功能及腕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治疗4周时,观察组痉挛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2组痉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时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2组手功能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周后,2组手功能改善情况均较治疗4周时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2组腕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较治疗4周时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腕指康复板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痉挛状态、提高腕手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康复训练与药物联合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康复运动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鲑降钙素、碳酸钙D3片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检测和比较2组患者入组时,治疗后1个月、3个月偏瘫侧股骨近端Ward三角、桡骨远端、第1腰椎骨的骨密度情况。结果2组患者3个检测部位的入组时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患者3个检测部位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药物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后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可起到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脑外科偏瘫高危患者肢体早期活动寻找最佳的临床护理路径,以减少肢体瘫痪,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2007年1—12月收治的112例脑外科偏瘫高危患者作为实验组,于人院第1天进行肢体早期活动,并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肢体早期活动;选取2006年1-12月89例手术后病情稳定时进行肢体活动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2组出入院时运用布郎斯壮运动功能评价法(Brunnstrom)进行等级评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上肢、手、下肢肢体活动功能等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手的分离运动增强,协调能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外科偏瘫高危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肢体早期活动,能达到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运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进行患侧肢体功能训练,实验组进行双侧肢体功能训练,时间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患侧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侧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温水疗法在手烧伤康复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丹  袁琴芳  王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9):1738-1739
目的研究温水疗法在手烧伤康复期的疗效。方法将96例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手术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弹力手套加压治疗以及主动及被动手指活动,观察组采用对照组的方法外加用了温水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水疗法进行功能锻炼,可预防关节挛缩、关节僵直,有利于手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3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A、B组加用生物反馈治疗,A组再加用运动想象疗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3组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且A组更高于B、C组,B组更高于C组(均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生物反馈不仅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