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建立甘肃地区学龄前汉族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纳入2018年1月31日至2019年1月30日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我院)行鞘膜积液、疝、血管瘤等手术或常规体检的0~7岁汉族健康儿童,排除患心脑血管疾病、血常规或肝肾功能异常、行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前3周内存在感染、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者。分为新生儿组、婴儿组、幼儿组和学龄前组。均采集静脉血2 mL(EDTA抗凝),于24 h内用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完成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以(P2.5,P97.5)作为各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 ①共792名儿童进入本文分析,男472名,女320名,新生儿组174名、婴儿组216名、幼儿组170名、学龄前组232名。②不同性别之间比较,新生儿组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婴儿组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龄前组T细胞、CD4+T细胞、B细胞、NK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男、女各年龄组组间整体比较,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细胞、CD4+T细胞百分比随年龄增长呈降低趋势,男女童降低趋势相近;CD8+T细胞百分比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女童增高趋势更明显;B细胞百分比在1岁前呈上升趋势,后呈降低趋势,女童的变化趋势较为缓和;NK细胞的变化与B细胞相反,在1岁内降低,而后升高,男童变化趋势更明显。结论 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与地域、年龄段和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中国汉族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入托、入学体检,或术前查体及术后复查(均为对免疫功能影响不大的疾病)的0~18岁汉族儿童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婴儿组(28d至12个月),幼儿组(~3岁),学龄前组(~7岁),学龄组(~12岁)和青春期组(~18岁)。采集外周血以双色及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B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相对计数及CD4+/CD8+比值。比较各年龄组不同性别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差异,建立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由于青春期组所收集的标本数较少,将该研究对象组予以删除。最终纳入28d至12岁儿童592例。①婴儿组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与CD4+/CD8+比值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幼儿组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与CD4+/CD8+比值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学龄组CD4+T细胞百分比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除了男童T细胞百分比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男女儿童各年龄组间外周各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总体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男女儿童淋巴细胞亚群不同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发现多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男女儿童T细胞、CD8+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随年龄增长均呈逐渐升高趋势;CD4+T细胞、B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随年龄增长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男女儿童T细胞、B细胞、NK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升高或降低的程度略有不同;④中国汉族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特点与欧、美、非洲国家儿童相比存在相似的升高或降低的趋势,但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儿童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存在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本研究成功建立中国汉族28d至12岁健康儿童淋巴细胞亚群相对计数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0岁至学龄前健康儿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方法 826例0岁至学龄前汉族儿童分为新生儿组、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CD3+细胞、CD3+CD4+细胞、CD3-CD19+细胞和CD4+/CD8+在0岁至学龄前儿童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D3-CD19+细胞以女童较低,其他3个指标以女童较高;CD3+、CD3+CD4+及CD4+/CD8+均以新生儿组最高,其中CD3+CD4+及CD4+/CD8+含量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至学龄前最低(P < 0.05);CD3-CD19+和CD3-CD16+CD56+细胞含量以新生儿组最低,随年龄增长而增高,CD3-CD16+CD56+细胞以学龄前组最高,而CD3-CD19+细胞含量在幼儿期达峰值后降低(P < 0.05);CD3+CD8+细胞含量以学龄前组最高(P < 0.05)。不同年龄组男童的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变化趋势与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规律一致;在女童中,CD3+CD4+及CD4+/CD8+含量也是以新生儿组最高(P < 0.05)。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在不同年龄、性别健康儿童之间的分布不同,建议按年龄、性别分别建立参考值。  相似文献   

4.
5.
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重症和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以2008年5~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重症和危重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当日或次日行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8+)、B细胞(CD3-CD19+)和NK细胞(CD3-CD16+CD56+)相对计数的检测;危重症组均予IVIG和甲泼尼龙治疗。停用甲泼尼龙后第2天行淋巴细胞亚群复测。以新加坡人群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值为参照,按不同年龄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病情不同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 142例患儿进行分析。2d至12个月24例,其中男17例(重症组13例,危重症组4例),女7例(重症组4例,危重症组3例);~6岁118例,其中男71例(重症组32例,危重症组39例),女47例(重症组25例,危重症组22例)。①2d至12个月组男女儿童NK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升高,~6岁组男女儿童B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升高。②重症组男女儿童B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降低,但NK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更偏离于正常值(平均约2倍升高);危重症组男女儿童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降低,B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更偏离于正常值(平均约2倍升高)。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危重症组男女儿童T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重症组(均P0.05),B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重症组(均P0.05)。③危重症组治疗后男女儿童T细胞、NK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B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呈趋向于正常值的趋势。结论 B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可能反映手足口病进入危重症期,应用IVIG和甲泼尼龙有助于恢复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异常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亚群在手足口病患儿中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荧光染色技术检测56例手足口病患儿淋巴细胞亚群,以31例健康体检儿童做对照.结果 手足口病患儿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D25+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CD19+、CD56+细胞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多发生免疫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AIL)患儿外周血共刺激分子4-1BB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和比较15例AIL患儿、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URI)患儿以及20例健康对照儿童的外周血4-1BB及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 AIL患儿外周血4-1BB的表达及CD3+、CD4+、CD8+的表达均高于URI患儿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RI患儿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外周血CD19+CD23+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L患儿外周血4-1BB的表达与CD3+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r=0.73,P0.05)。结论4-1BB可能参与了AIL的发病。AIL患儿异常增多的T细胞可能不具备活化B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四色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24例患儿(其中活动期11例,非活动期13例)和20例健康儿童组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亚群,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及非活动期比较,活动期SLE患儿CD3+、CD4+、自然杀伤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B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活动期SLE患儿CD8+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SLE细胞免疫功能存在异常,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可作为诊断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儿一项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对重症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在重症感染时使用IVIG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测定28例重症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应用浓度为0.2%和2.0%IVIG前后的变化。结果低浓度IVIG应用前后CD3、CD25、CD3CD25、CD4、CD28、CD4CD28、CD95、CD152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高浓度IVIG应用后仅CD152计数增高(P<0.05),其他CD亚群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低浓度IVIG对严重全身感染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不明显,高浓度IVIG通过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扩增的机制,下调严重全身感染患儿外周血T细胞活化,抑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与儿童SLE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SLE患儿及11例正常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结果活动期和缓解期SLE患儿Th/Tc比值的中位数分别为1.00(P25~P75为0.66~1.96)和1.15(P25~P75为0.85~1.80),低于正常儿(P〈0.05)。活动期SLE患儿Th2细胞百分率的中位数为2.62%(P25~P75为1.65%~5.27%),高于正常儿(P〈0.05),缓解期恢复至正常。而SLE患儿Th1、Tc1和Tc2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儿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SLE患儿Th2细胞优势活化,B细胞功能亢进,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检测SLE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全面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深圳地区0~18岁健康儿童性激素6项,即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孕酮、泌乳素、雌二醇、睾酮化学发光法的参考区间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深圳市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5个区随机抽取0~18岁健康儿童2?178例(男童1?219例,女童959例),包括新生儿81例,婴儿335例,幼儿346例,学龄前儿童469例,学龄期儿童419例,青春期儿童528例。利用美国贝克曼DXI800化学发光仪测定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孕酮、泌乳素、雌二醇、睾酮6项性激素水平。结果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孕酮、泌乳素、雌二醇和睾酮在不同年龄组间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的性激素水平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各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的6项激素检测水平,建立了深圳地区0~18岁健康儿童性激素6项的参考区间。结论深圳地区0~18岁健康儿童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组的性激素水平存在差异。该研究建立的不同性别的各年龄组的性激素6项的参考区间对儿童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中国7岁以下正常儿童重量指数(PI)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制定0~2岁儿童PI的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方法 体重和身高测量值来自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根据体重和身高测量值计算PI值[体重(kg)·身长-3(m-3)],并建立7岁以下正常儿童PI数据库。分析PI在各主要百分位(P3、P50及P97)上的变化规律,比较PI在性别和城郊群体水平上的差异。以3岁以下儿童为参照人群,采用LMS方法建立PI参照值及标准化曲线,模型构建使用LMS Pro软件。选择“转换年龄”模式,具体参数:男性自由度L-M-S=3-11-6,POWER=0.05及OFSET=0.10;女性自由度L-M-S=3-11-4,POWER=0.05及OFSET=0.15。结果 0~7岁儿童总样本量为138 775名,其中城区69 760名(男34 901名,女34 859名),郊区69 015名(男34 650名,女34 365名),男女及城郊样本量各半,各年龄组1 496~1 666名。0~2岁儿童曲线拟合的数据:男23 703名,女23 625名,每年龄组1 512~1 622名。①PI随年龄增长先攀升,2~3月龄达峰值,然后急速下降,2岁以后趋缓,并随年龄增长持续缓慢下降。男女间、城郊间差异均不明显;但在1月龄至3岁,男性略高于女性,1~6月龄及2~3岁时郊区略高于城区。②采用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两种表达形式给出0~2岁儿童数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图。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中国7岁以下正常儿童PI的生长规律,建立了0~2岁儿童PI的参照标准及生长曲线,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PI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的研究制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研制适合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血压参照标准。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推荐方法,汇集中国4个直辖市和7个省、自治区自2000年以来以人群为基础的3~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血压测量数据,组成112 227人的参照人群样本,采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人群身高和BMI指标对本参照人群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描述血压随年龄的变化趋势;采用LMS方法拟合收缩期Korotkoff第1音(SBP)、舒张期Korotkoff第4音(DBP-K4)、舒张期Korotkoff第5音(DBP-K5)的百分位曲线,采SBP、DBP-K4和DBP-K5的性别、年龄别第50、90、95和99百分位(P50、P90、P95和P99)组成“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将研制产生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分别与北京标准、美国标准和WHO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男、女性儿童青少年的SBP、DBP-K4和DBP-K5各百分位曲线均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的SBP和DBP-K4参照值与美国标准接近,5岁以下和15岁以上的SBP参照值低于美国标准(P<0.05);除个别年龄组(男、女3岁,男≥16岁,女≥14岁)外,DBP-K4与美国标准吻合度,而DBP-K5显著低于美国标准。无论是SBP还是DBP中国标准均显著低于WHO 标准。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标准包括SBP、DBP-K4和DBP-K5 3个指标的参照值,是以来自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发育特点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数据为基础所产生,符合目前中国大陆儿科临床操作规范,同时兼顾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建议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To assess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meeting the new Canadian Sedentary Behaviour Guidelines for the Early Years (zero to four years of age) and to describe parental attitudes toward and barriers to reducing screen time.

METHODS:

Participants included 657 children zero to four years of age from the Kingston, Ontario, area. From May to September 2011, parents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regarding their child’s screen time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and barriers to reducing their child’s screen tim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pproximately 32% of children younger than two years of age engaged in no screen time and approximately 46% of children two to four years of age engaged in <1 h per day; thereby, meeting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new guidelines. Most parents believed that their child did not engage in excessive screen time. Physicians and other health professionals should inform parents of these new guidelines and provide strategies to help their children meet targe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性别、年龄和不同身高百分位数,应用GAMLSS技术探索性构建新疆7~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百分位数参考标准。方法分析数据来自一项共包含5 200名维吾尔族、汉族和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其中男性2 531名,女性2 669名。血压测量采用美国心脏病联合会(AHA)规范的国际标准血压测量法,精确至2 mmHg。身高测量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方法进行,精确至1 cm。应用GAMLSS技术,结合性别、年龄及身高百分位数预测得到血压P50、P90、P95和P99值。以D(μ,σ,υ,τ )的特定分布形式,同时考虑资料的偏度和峰度,利用3次光滑样条函数(cs(.))进行方程拟合,身高百分位数采用LMS法 (μ-σ -λ)计算。结果观察拟合的SBP和DBP各年龄别的百分位数曲线,可见:①SBP在儿童青少年期随年龄的增长其发展规律男性与女性不同,男性SBP曲线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女性SBP曲线至12岁时达高峰后停止增长;男、女性DBP随年龄的发展趋势与SBP相近。至17岁时,身高P50所对应的SBP P95和DBP P95男女间差值分别为9和4 mmHg,男性血压高于女性。②身高百分位数越大,其对应的血压值越高,观察7~17岁身高P95和身高P5相对应血压P90的差值,每单位身高增加引起的血压变化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小。③与美国第4版《儿童青少年高血压诊断、评价和治疗指南》相比较, 男、女性SBP P90切点值出现时间与美国标准接近,分别为12和13岁;DBP从7岁起即高于美国标准相应的切点值约10 mmHg, 之后呈增长缓慢,11~12岁后呈下降趋势,至17岁时与美国标准相应的切点值接近。身高P50所对应的DBP P90切点值至9岁时已达80 mmHg,远早于美国的16岁。结论在中国范围内首次尝试性应用GAMLSS技术构建新疆儿童青少年分性别、年龄和身高百分位数的血压参考值。描述了血压拟合曲线在不同性别下的发展规律与相互间的特征差异,补充了不同身高百分位数下的血压参考值,可使中国不同地区的儿童青少年群体血压参考值范围更趋精准,尤其可为身高处于极端水平(身高过高或过矮)的儿童青少年人群血压水平的合理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定中国7岁以下儿童体重、身长/身高和头围的生长标准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方法 选择"2005年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城区儿童为参照人群,采用0~7岁69 760名健康男女儿童的体重、身高(3岁以下为身长)和头围的实际测量值建立数据库.测量数据用标准化的测量方法和质量控制程序获得.采用LMS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拟合修匀,通过L、M、S 3个参数计算产生所需要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数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曲线的拟合效果评估采用拟合优度χ2检验.结果 制定出了中国7岁以下男、女童按每月龄的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长/身高和年龄的头围第3、10、25、50、75、90及97百分位及-3、-2、-1、0、+1、+2、+3倍标准差单位的生长标准图表(数值表和曲线图).此标准略高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结论 该套生长标准代表了中国营养良好儿童的生长水平,样本量大、具有国家代表性,测量数据精确,研究方法与国际接轨,可作为21世纪中国儿童的生长参照标准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