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脑性瘫痪(脑瘫)是小儿出生前后发生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表现为多种症状与多种综合征。脑电图(EEG)对于了解脑瘫患儿的脑功能状况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报道较少。我院2003年2月至2005年3月神经科诊治的90例脑瘫患儿,进行了EEG与AEEG的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8例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与脑CT分析石世同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1990~1994年收治38例脑瘫患儿,男23例、女15例;年龄3个月~1岁10例,~3岁17例,~8岁11例。早产儿2例,出生体重<1800g3例。围产期有脑瘫高危因素10例,其...  相似文献   

3.
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以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脑瘫是常见的儿童致残疾病之一。我们在病残儿鉴定工作中,收集2004年~2006年75例脑瘫患儿均给予脑电图检查,并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75例脑瘫患儿,男41例,  相似文献   

4.
119例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 ,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的综合征 ,临床上分为痉挛型等等较多型。常伴有智力低下 ,癫痫等。本文就临床确诊[1] 的 119例脑性瘫痪患儿脑电图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 :119例脑瘫患儿 ,男 74例 ,女 45例。年龄 3月 - 1岁 2 1例 ,- 3岁 42例 ,- 12岁 5 6例。围产期有脑瘫高危因素 45例 ,其中出生窒息 2 8例 ,产伤 6例 ,黄疸 7例 ,早产儿 4例。119例脑瘫患儿中仅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者19例。伴智力低下者 47例 ,伴癫痫发作者 13例。同时伴有智力低下和癫痫…  相似文献   

5.
脑干诱发电位在脑瘫诊断中的价值孔峰,张璘,陈林波脑性瘫痪(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我国发病率为1.8‰~4‰[1]。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提高康复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57例脑瘫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EAEP)检测诊断报告如下。1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强调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56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的观察.结果 56例小儿脑瘫患儿,显效28例,有效16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为85.7%,其中1岁以内32岁,显效19例,有效11例,进步1例,总有效率96.88%.结论 脑性瘫痪及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对32例脑性瘫痪患儿甲襞与耳廓微循环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脑性瘫痪患儿甲襞微循环在形态、流态积分值及综合积分值上均高于健康儿;耳廓微循环中微血管畸形发生率及细静脉RBC聚集发生率,脑瘫组均高于健康组,而细静脉流速则脑瘫组明显较健康组减慢;脑瘫患儿耳廓与甲襞微循环中RBC聚集发生率及粒流、粒缓流出现率,耳廓均较甲襞为高,而脑瘫患儿微血管畸形发生率在甲襞与耳廓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大脑性瘫痪(脑瘫)为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合并癫痫的比率大多为259/6~45%,最高可达90%,但脑瘫继发癫痫的脑电图特征尚少有报道。本文就脑瘫继发癫痫的脑电图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现将我院的10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AEEG、BAEP在脑瘫儿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脑性瘫痪(脑瘫)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致残性疾病,如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对提高康复率有重要意义。现将128例脑瘫儿的动态脑电图(AEEG)、脑于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电图及头颅MRI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早期诊断脑性瘫痪患儿行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并在康复治疗症状好转后3~12月对患儿进行脑电图随访.结果脑电图异常率85%,主要表现为双侧不对称,广泛性慢波节律改变及痫样波发作.头颅MRI异常率98.3%,主要表现为脑萎缩、外周性脑积水、脑白质发育不良等改变.脑电图及MRI异常符合率为85%.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脑电图随访90.2%恢复正常,脑电图的改善与临床症状的改善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p<0.05).结论脑电图及头颅MRI的结合应用可为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提供较好诊断依据,并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脑性瘫痪合并癫痫及发作性疾病患儿进行24h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了解其对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50例脑瘫合并癫痫患儿,做常规脑电图及AEEG监测,30例脑瘫伴发作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同步脑电图监测符合率。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癫痫组,痫样放电45例(90%),40例为同步放电,符合率80%。临床下电发作发放、非癫痫性事件各5例。发作性疾病组30例,痫样放电16例(53.3%),4例(13.3%)为同步放电,避免了癫痫的漏诊。12例为发作性疾病与临床下电发作发放并存。14例背景波为落后于生理年龄的慢波,与发作无关。两组比较,癫痫组同步放电率(80%),明显高于发作性疾病组(13.3%),χ^2=33.66Р〈0.005。结论AEEG监测,可提高脑瘫合并癫痫及发作性疾病患儿痫样放电检出率。还可监测到发作时同步动态特征性改变,对脑瘫合并癫痫及发作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两组脑电图全部异常,可能与患儿多伴有脑皮层广泛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脑电图及头颅MRI在早期小儿脑性瘫痪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电图及头颅MRI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6 0例早期诊断脑性瘫痪患儿行脑电图及头颅MRI检查 ,并在康复治疗症状好转后 3~ 12月对患儿进行脑电图随访 .结果 脑电图异常率 85 % ,主要表现为双侧不对称 ,广泛性慢波节律改变及痫样波发作 .头颅MRI异常率 98.3% ,主要表现为脑萎缩、外周性脑积水、脑白质发育不良等改变 .脑电图及MRI异常符合率为 85 % .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 ,脑电图随访90 .2 %恢复正常 ,脑电图的改善与临床症状的改善之间存在显著性关联 (p <0 .0 5 ) .结论 脑电图及头颅MRI的结合应用可为脑性瘫痪的早期诊断提供较好诊断依据 ,并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大脑性瘫痪(脑瘫)为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合并癫痫的比率大多为25%~45%,最高可达90%,但脑瘫继发癫癎的脑电图特征尚少有报道。本文就脑瘫继发癫癎的脑电图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现将我院的10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图检查的适应症,使脑电图在病残儿鉴定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方法对近年来在病残儿鉴定工作中,癫痫、病毒性脑炎后遗症、颅脑损伤后遗症、脑性瘫痪共1244例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EG正常563例,界限性220例,异常461例。结论在病残儿鉴定工作中,对患上述疾病的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对判断脑功能状态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焕新  薛海荣  李德亮 《医学信息》2007,20(9):1690-1691
目的研究脑性瘫痪的主要病因和早期临床表现。方法将260例脑瘫患几分为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对两组患儿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并进行智测,分析其病因及早期临床表现及头颅CT征象,对其高危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脑瘫患儿的病因和早期临床表现及头颅CT征象均不相同。结论对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和足月儿,及时发现其早期异常临床表现与神经症状,作出早期诊断,以便早期干预,将脑瘫患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减轻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日照地区22个乡镇脑性瘫痪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日照地区小犭离性瘫痪患病情况。探讨其病因以便进行早期干预。方法:于2000年6月-7月对日照市22个乡镇0-7岁儿童全部进行查体,由省专家组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级三级筛查确诊。结果:22乡镇0-7岁儿童共64145人,实查62989人,诊断为脑性瘫痪患儿81例,患病率为1.29‰。脑性瘫痪患儿中男略多于女,母亲孕期患病,难产、窒息,低出生体重儿等脑性瘫痪患病率高。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是降低脑瘫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脑性瘫痪患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性瘫痪患儿脑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5 5例脑性瘫痪儿检测脑血流参数 ,并与 4 0例正常小儿进行对照检测。结果 脑性瘫痪儿三个年龄段的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脑血流速度较同年龄段正常儿都有程度不一的减少。对于大脑前动脉 ,1岁以前的脑瘫患儿的舒张末血流速度 (Vd)、时间平均流速 (Vm)及 6个月以后收缩期峰值流速 (Vs)明显减少 (P <0 0 5 ) ,而 1岁以后的患儿血液动力Vm、Vd的变化更为显著 (P <0 0 1) ,并且各年龄段的脑血流阻力RI都有明显的增加 (P <0 0 5 )。对于大脑中动脉 ,6个月以内的患儿Vd、Vm减少明显 (P <0 0 5 ) ,到 6个月以后患儿的Vd、Vm变化更为显著 (P <0 0 1) ,同时 ,患儿的脑血流阻力的增加也随年龄的增加而变化越发显著 ,6个月以后的患儿的RI已有明显增加 (P <0 0 5 ) ,1岁以后的患儿增加更为显著 (P <0 0 1)。结论 脑性瘫痪儿脑血供减少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脑供血不足更趋显著 ,早期干预脑性瘫痪儿可改善预后。检测脑血流可有助于脑性瘫痪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采用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97例脑性瘫痪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儿接受感觉统合训练治疗,观察组49例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针刺疗法治疗.治疗12 w后评估患儿治疗效果,并采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 for Children,WeeFIM)评价患儿的独立性,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儿大脑中动脉(Arteriae cerebri media,MAC)大脑前动脉(Arteriae cerebri anterior,ACA)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WeeFIM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儿大脑中动脉、前动脉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刺疗法有利于脑瘫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智力发育,改善脑动脉血流速度,利于患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包括多种大脑病变所致的自出生后就已存在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是小儿常见的致残性很高的疾病之一。现将2009.1~2010.6年采用TCD检查的资料数据完整的40例小儿脑性瘫痪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极度纺锤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98例患儿进行自然睡眠脑电图监测,对具有极度纺锤波的患儿进行智力测验,将脑电图与病种和智测结果结合分析。结果:39例患儿出现极度纺锤波,这种波型在癫、脑性瘫痪、热性惊厥、抽动症疾病中的出现率无明显差别。极度纺锤波的患儿,智力低下的出现率为43.5%,明显高于对照组(16%,P<0.05)。结论:极度纺锤波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异常脑电现象,无病因学方面的差异,可能是一种脑功能障碍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