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记录医学影像诊断资料的方法,已有135照像法、一分钟成像法、热敏纸带记录法、多开幅照像法(X 线片),录像机录像法、电影拍摄法。如此众多的记录方法给临床资料的保存、再现及交流带来了方便。录像方法记录了影像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具有真实的动感和动  相似文献   

2.
电子内窥镜     
美国 Welch Allyn 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电子内窥镜。它取消了光学纤维传像束,通过头端部的光敏 CCD 线阵传感片摄取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所得图也可在录像带上录像,便于保存和分析。整个装置由电子内窥镜镜体、操作器和监视器组成。对重要的画面,还可以“冻结”和拍照。为了便于在录像带、监录器或照片中记录日期、患者姓名、年龄、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诊断小儿先心病8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成像技术。方法对89例先心病行MSCT增强扫描,分别于12~17s和35~45s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经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技术重建。与心脏超声及18例手术结果作对比。结果89例患者MSCT增强扫描与心脏超声相符。18例MSCT增强扫描结果与手术中所见一致。结论MSCT增强扫描的成像技术对先心病的确诊有很高的价值,对先心病手术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际介入心脏病学研讨会(CIT2006)暨TCT at CIT和EuroPCR at CIT干2006年4月6日至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中国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顶级会议,它将发布心脏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并吸引国内.外心脏介入医师进行相关的交流与研讨。西门子公司看准近些年来全球心脏介入市场的蓬勃发展、陆续推出了不少具有突破性的新技术。在CIT 2006召开前夕,西门早特逝请医院心脏介入方面的专家对新技术在心脏病诊治方面的临床应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70年代初WHO制定了急性心肌梗死定义。随后的几十年在心肌梗死的病因、病理和机理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实验室技术和影像学也得到蓬勃发展,于是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于2000年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了再定义。在此基础上,为了在全球统一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ESC、ACC、美国心脏学会(AHA)与世界心脏联盟(WHF)在2007年发布了全球多学科协作团队共识,更新了2000年的再定义。值得强调的是,这个协作团队由检验、心电图(ECG)、介入、临床和公共政策等专家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6.
闵祥强 《医疗装备》2008,21(10):12-14
目的:通过程序开发、综合布线、系统集成等工序组建科室级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实现放射科信息化。方法:根据科室影像设备的标准化程度,开发相应影像工作站或直接向DICOM服务器传输图像,建立科室局域网络。开发放射科信息系统(RIS)软件,集成各应用系统。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终端工作站图像浏览;实现了病人数据流在RIS中的传输;实现了影像报告的计算机处理、在线二级审签、长期归档。结论:PACS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放射科工作模式的变革;便于教学、科研和学习;规范化、计算机化的诊断报告质量优于人工书写报告。  相似文献   

7.
我们医院使用的胃窥镜电视成像系统是由胃窥镜与电视成像系统(图像光路分路器,摄像系统,录像系统,示像系统)组成。它既可由人眼直接观察胃窥镜,又可同步对病情摄、录、显示图像。1故障现象按操作规程,人眼观察胃窥镜正常,而电视成像系统不能完整显示图像,对电视成像全系统调节,仍不能消除图像显示不全故障。2分析与判断采用叠加法,首先对录像和示像系统检查,开机放入原版录象带,图像显示正常,即排除录像和示像系统故障。把摄像系统,录像系统,示像系统连接起来,让摄像头对准人脸及手表面,调节摄像镜头焦距,图像从模糊到…  相似文献   

8.
医学影像工作站在超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医学影像工作站在超声工作中的作用及其与图像存储与通信系统(PACS)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4年应用医学影像工作站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医学影像工作站共记录超声检查4489例,其中男2672例,女1817例,年龄范围0.5岁-82岁,阳性1560例,约占35%,图像质量良好。结论:应用超声医学影像工作站可以提高科室管理的效率,有助于提高医疗、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在超声领域广泛应用医学影像工作站是超声科室发展的方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工作站将融入PAC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心脏B超和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100例,依据不同诊断检查方式分为观察组(心脏B超诊断)和对照组(心电图检查),各50例。对比两组对不同症状检出率、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正确率、生存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弱,以及左心室肥厚、扩大,左心房扩大等症状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性心脏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环境、躯体、心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通过分别采用心脏B超、心电图诊断检查,心脏B超可明显提高疾病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数据信息可靠性更高,获取到更加可靠的诊断结果,保证疾病治疗参考性,具有更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董斌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16-18,47
目的 组建简便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及通过PACS实现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诊断报告书写计算机化、标准化。方法CT、MRI、DR、CR、DSA和通过工作站连接成医学数字影像传输(DICOM)网络;DICOM服务器与各图像浏览及诊断报告书写终端连接成以太网(Ethernet)网络;二者再通过集线器连接成PACS。结果成功地实现了数字化图像在PACS内的传送、中心存储、异机图像处理,不同操作系统(UNIX和Windows 2000)、不同格式图像(Adv和Dic)在DICOM3.0标准水平的相:互兼容和图像交流,以及诊断报告的书写与共亨打印等功能。结论PACS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推动了医生工作模式的变革;方便了工作、科研和学习;提高了教学质帚。规范化、计算机化的诊断报告质量优于人工书写报告。  相似文献   

11.
<正> 数字化的放射科是指通过数字化的数据读取、处理和存贮,将医疗设备完全置于计算机及软件控制之下,从而可以真正实现医疗图像的高保真处理的现代化的放射科。 这些设备包括:①产生图像的设备(各种放射设备);②图像工作站;③存档系统;④中央或分散的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12.
顾伟  柳景华 《大众健康》2023,(12):52-54
<正>关于心脏介入手术,患者问得最多的那些问题。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如果心脏罹患疾病,那对人体影响之大是毋庸置疑的。心脏罹患疾病便是心脏病。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等。目前,对于大部分心脏病,临床上都有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中,介入治疗被运用得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大型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实践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回顾与总结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实践,对HIS核心系统与放射信息系统(RIS)、图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ACS)、临床实验室系梳(LIS)及药学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进行了全面研究。建立了临床医生工作站,能以电子病历方式访问和获取病人各种图像和文本信息,该系统基于医学数据图像通信标准DICOM和HL7数据交换标准进行数据集成。  相似文献   

14.
240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经验及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材料的发展和介入技术的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介入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治疗的数量迅速增加。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采用心脏介入治疗先心病2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0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143例,女97例,年龄8个月~51岁。动脉导管未闭(PDA)58例,房间隔缺损(ASD)107例,室间隔缺损(VSD)70例,肺动脉瓣狭窄(PS)5例,心功能Ⅰ-Ⅱ级。  相似文献   

15.
动态心脏监护仪(AmhNLatoruECGRecording)简称(Holier)是老年人及心血管系统检查必不可少的诊断工具之一,自65年问世以来,已被广泛的应用临床,已普及到县、地区级医院,现国内、外生产Holter的厂家比较多,在某些程度上给用户选择方面带来了困惑、错觉甚至于误解。因此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Holter的现状及发展方向,供同行借鉴。Holter大体上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所谓的事件记录仪,因该种设备属于间断性记录,只记异常,不记正常,达不到临床24小时的全信息记录的要求,现已属于近淘汰的系统;第二类是传统式的Holter设备,它主…  相似文献   

16.
1目的目前,X线计算机横断层扫描机(简称CT机)已广泛用于医院的临床诊断,需要CT诊断的病人逐日增加。但迄今为止,CT图像的记录还是利用胶片(CT片),这不但大大的浪费胶片材料,而且也给CT片的保存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微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利用MOD(...  相似文献   

17.
邹洪 《现代保健》2009,(30):26-27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封堵器经导管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及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例患者经心脏彩超证实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继发孔型ASD13例,PDA8例,均采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2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术后心脏缩小,心功能改善,3例ASD有少量残余分流,1个月后复查已无分流。定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和熟练操作技巧的条件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国产封堵器价格适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昆明总医院的PACS系统采用GE公司最新型号的Rad-WorkPACS系统,实现了CT、MR、CR、SPECT、DSA、B超等6种类型11台图像设备源的无缝接入,同时为2台KODAK干式打印机、2台激光相机、8台诊断工作站、12台临床工作站提供图像信号,完全实现DICOM3.0接入、传输、打印及浏览,全系统以千兆以太网为骨架,除1个浏览器工作站站点和1个图像设备源为10M接入外,其余站点均为100M接入。从试运行情况看,工作站调出图像在1s以内,临床工作站调出图像在3s以内;从全网结构来看,实现全DICOM接入,处于国内前列;…  相似文献   

19.
2006年4月6日至9日“中国介入治疗学大会(CIT)2006暨TCT at CIT和EuroPCR at CIT”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理事会、心血管研究基金会-TCT、Europa组织-EuroPCR联台主办;协办单位包括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日本镰仓介入演示会组委会、香港心脏病学院、亚太介入心脏病学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法国图卢兹巴斯德医院、美国圣地亚哥SCRIPPS纪念医院,香港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广东心血管病研究所,沈阳军区总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友谊医院、上海瑞金医院和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相似文献   

20.
心脏疾病常见的有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部分心脏病人病情常不稳定,原因多在于发生器质性改变的心脏病本身不易消除,如果再遇诱发因素,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病的危重结局,临床上划分为左心衰竭(左心室肌肉收缩力减弱,引起循环瘀血)、右心衰竭(右心室收缩乏力,引起体循环瘀血)和全心衰竭。为此,心脏病人应当学会为心脏卸“包袱”,即减轻心脏负担,这样才可防止心力衰竭。1避免激动紧张激动、大喜大悲等情绪,将给心脏病人蒙上一层阴影。它可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