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0):1674-1675
选择应激状态下有高血糖的住院患者为应激组,共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5~81岁,平均54岁,其中脑梗塞9例,脑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急性心肌梗塞8例,严重颅脑外伤6例,颈椎骨折并截瘫1例,应激性溃疡并休克1例。本组均除外糖尿病或继发性高血糖的内分泌疾病以及肝肾疾病等病史;糖尿病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7~72岁,平均50岁;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志愿者20例,  相似文献   

2.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应激性高血糖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和下沉血糖组,并对其并发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一样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且其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正常血糖组。结论 应激性高血糖对脑卒中的预后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曾云先 《临床荟萃》2001,16(15):692-692
我们应用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笔芯)及胰岛素注射笔治疗24例糖尿病,同时与同期动物胰岛素治疗26例糖尿病患者作对比,观察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高血糖控制时间及血糖控制满意时的每日胰岛素用量。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50例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有胰岛素应用指征,无严重并发症,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分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4例。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20例,男11例,女13例,年龄34~67岁,平均53岁,…  相似文献   

4.
内科危重病患者应激性血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科危重病患者应激性血糖的动态观察田红燕,杨菊平,王雪,杨洪患者在重症应激情况下,机体发生内分泌代谢紊乱。临床上最显著的为高血糖 ̄[1]。我们对473例内科危重患者血糖动态分析,探讨内科非糖尿病患者危重情况下血糖与病情、病种之间的关系。1病例与方法1...  相似文献   

5.
高血糖水平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方法 对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600例进行分析,其中128例合并急性脑梗死(21.3%),按脑梗死严重程度发轻,中,重3组,并按入院时血糖水平分成高血糖A组,高血糖B组和高血糖C组,并对3组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者以多发脑梗死及椎基底动脉梗视为主(81.3%);入院时血糖水平愈高,病情愈重,死亡率愈高(P〈0.01)  相似文献   

6.
无糖尿病史者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高血糖被称为应激性高血糖(SHG)[1],常见的应激因素有急性脑血管病、严重烧伤、心肌梗死、中毒、感染性休克等.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由于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患者多处于躯体和心理的应激状态.为了解AOPP患者与SHG的相关性,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继发于糖尿病或发病时伴有血糖明显升高者称之为高血糖性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恰当的康复护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部病变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对24例高血糖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功能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24例均为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其中男16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45~80岁,平均62岁,空腹血糖7.8~20.5mmo1/L,糖尿病史<5年7例,5~10年17例。方法:(1)语言功能训练:①反复听力训练:将常用生活语言录在录音带上,配上轻音乐,让患者反复…  相似文献   

8.
1 引 言 我院应用合成人胰岛素及胰岛素注射笔治疗54例糖尿病患者,并与同期动物胰岛素治疗28例糖尿病患者作对比,观察三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高血糖控制时间及控制近理想时的每日胰岛素用量。现报告如下。2 对象与方法2.1 对 象 为我科1997年至1998年住院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具备胰岛素治疗指征,无严重并发症,共82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4例, 1型糖尿病9例,2型糖尿病45例,男26例,女28例,年龄43岁至68岁,中位年龄62岁,体重48 kg至72 kg,平均58 kg,病程1个月至20年,中位病程8年,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高血糖与梗塞部位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21例非糖尿病的老年心梗患者按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组和高血糖组,对两组梗塞部位和并发症及病死率进行分类比较,数据经χ^2检验。结果高血糖者44例,高血糖和梗塞部位无相关性,高血糖组各种并发症,病死率高于血糖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高血糖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及评估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反应性高血糖在中风急性期预后估计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骆勤正 《临床荟萃》1996,11(2):82-83
中风伴发高血糖可达45%,高血糖原因主要是糖尿病和反应性高血糖。反应性高血糖作为中风急性期预后因素的价值受到临床注意。本文就71例中风急性期患者的高血糖对疾病预后的价值作回顾性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0~1993年急诊或住院患者71例,男48例,女23例。年龄48~85岁,平均68岁。均由临床确诊并经头颅CT证实中风,其中脑出血18例,脑缺血5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48小时内查空腹血糖,其中13例测糖化血红蛋白(HbA_1),72小时内行头颅CT检查。据糖尿病史和空腹血糖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Ⅰ组),非糖尿病、正常血糖组(Ⅱ组)和非糖尿病、高血糖组(Ⅲ组),空腹血糖>6.3mmol/L即为高血糖,HbA_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并存高血糖患者的预后及护理。方法对84例HICH患者依据是否并存糖代谢紊乱及紊乱类型分为3组,A组(HICH并存糖尿病)8例,B组(HICH并尿应激性高血糖)14例,C组(血糖正常)62例,对其进行预后比较。结果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1,P〈0.05)。结论HICH并存高血糖的患者容易发生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病死率高。严密监测血糖浓度,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可以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血糖对急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资料与方法1996年7月~1998年6月我科共收治发病在1周以内的脑出血患者146例 ,诊断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男91例 ,女55例 ,年龄26~83岁 ,平均61.2岁。根据病人入院时血糖水平及有否糖尿病史分为3组 :(1)无糖尿病高血糖组 (高血糖组 )54例 ,(2)糖尿病组21例 ,(3)正常血糖组71例。3组均按神经科常规给予降低颅内压 ,对症降血糖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保护脑细胞功能及早期康复等治疗。治疗1月后 ,按1986年全…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4年以来治疗的糖尿病高血糖并酮症患者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61岁,平均70岁,既往有糖尿病史者12例,无糖尿病史者3例。主要诱因有感染、饮食失调和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4.
应激性高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临床医学》2007,27(6):21-2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应激性高血糖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128例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AMI患者入院后第1天、第10天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持续进行心电监护。结果血糖增高组的AMI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结论应激血糖升高的AMI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预后差,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血糖优护项目在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7月收治的402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4—5月未实施住院血糖优护项目的 201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6—7月实施"住院血糖优护项目"的201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患者实施前后低血糖发生率,严重高血糖发生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严重高血糖发生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血糖控制情况优于观察组(P 0. 05)。结论将住院血糖优护项目应用在非内分泌专科中糖尿病患者住院血糖管理中,可有效患者降低血糖发生率,降低严重高血糖发生率、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血糖控制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急性期血糖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判定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升高的特点,确定应用血清果糖胺和血糖的联合检测对血糖升高原因的判定价值。方法:7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38例合并糖尿病(糖尿病组),33例无糖尿病(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血糖变化特点,并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诊断性试验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糖尿病组中,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者显著多于非糖尿病组;急性心肌梗死后空腹血糖高于非糖尿病组,果糖胺亦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果糖胺联合血糖检测对非糖尿病高血糖的判断敏感性为92.11%,特异性为93.94%,准确性为92.96%,阳性似然比为15.2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多数伴有血糖升高,且程度较为严重;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比例少,且程度较轻。果糖胺联合血糖检测可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高血糖的原因,对判断患者预后及对临床采用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老年危重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监测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秋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1043-1044
危重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应激状态下也常伴有血糖升高,而显著的高血糖可发生许多严重并发症,影响治疗和预后。强化胰岛素治疗通过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改善危重患者的预后并降低死亡率,但同时亦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的危险。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发生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150例脑卒中患者中,男96例,女54例,年龄60~85岁,平均70.56岁。活动时起病55例,睡眠中休息时起病95例。有高血压病史102例(68%),糖尿病史39例(26%),冠心病史48例(32%)。头颅CT证实脑出血42例(28%),脑梗塞108例(72%)。所有病例于入院后24h内查空腹血糖>6.1mmol/L者列入高血糖组,≤6.1mmol/L列入正常血糖组,无糖尿病者71例,血糖升高者79例,其中无糖尿病史的应激性高血糖40例。两组病情按轻、中、重度分。高血糖组轻型22例(27.85%),中型16例(2…  相似文献   

19.
早期高血糖对急性脑出血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急性脑出血时早期高血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0例原发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糖尿病组12例、血糖升高组38例、血糖正常组30例,并对其早期血糖和预后关系作对比分析。结果:高血糖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高血糖组与糖尿病组预后无差异性(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出现早期高血糖,无论有无合并糖尿病,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老年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初发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护理建议.方法 设立资料库,采用血糖监测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20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各72 h内血糖数据,应用 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分析老年初发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升高特点.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158例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为79.0%.收集血糖数据4226例次,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共2831例次,发生率为66.99%;应激性高血糖的高发时间段依次分别为空腹、午餐后及晚餐后;病情越重应激性高血糖升高程度越高;年龄越大,应激性高血糖升高程度越高;男性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高于女性.结论 老年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初发患者普遍存在应激性高血糖,其升高程度应结合患者病情、年龄及性别综合评估,加强其重点时间段的血糖监测及处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