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多普勒组织成像(TDI)速度图与常规二维(2D)超声图在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差异,评估TDI诊断梗死缺血心肌运动的价值。方法对48例健康者和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常规2D超声检查。对心尖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左室长轴切面、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和短轴切面的室壁运动,使用TDI技术测量各室壁节段内膜下心肌运动峰值速度。在心尖左室长轴上计算跨壁速度梯度。当测量值低于正常对照值下限(均数~1.96标准差),则判断为室壁运动异常。设置对TDI速度图检测数据的可重复性检验。结果TDI速度图对室壁运动异常总的检出率显著高于2D超声(P〈0.01)。依据6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TDI速度图检测梗死和缺血心肌的准确性和敏感性高于2D超声(P〈0.05),但其特异性低于后者。TDI速度图检测所得的数据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结论在检测梗死和缺血心肌室壁运动异常方面。TDI优于常规2D超声。  相似文献   

2.
于德福 《临床医学》2016,(4):122-123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陈旧心肌梗死(OMI)患者心肌存活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60例OMI患者为观察组,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肌存活分析。观察并比较受检者PRS及PCS指数,以及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应用于OMI患者临床诊断其判断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根据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心肌存活分析结果,将观察组中107个存活心肌节段数设为存活心肌组,将102个坏死心肌节段数设为坏死心肌组。结果显示对照组PRS及PCS指数均高于坏死心肌组(P<0.05);存活心肌组PRS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CS指标同后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OMI患者心肌存活评价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性意义,可作为OMI存活心肌的一种评价手段而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和二维应变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一个HCM家系进行研究,根据超声结果将家族成员分为HCM组和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测左室壁厚度、左房容积、左室舒张及收缩末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间隔侧收缩期速度(S′)、舒张早期速度(E′),计算E/E′和左室整体功能指数( GFI).二维应变测定左室长轴收缩应变(GSL)和应变率(GSrL),以及左室轴向收缩应变(GSC)和应变率(GSrC).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此家族HCM患者左室壁肥厚以后壁、侧壁和下壁为主;左房容积明显扩大(P=0.013);左室大小及LVEF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HCM组S′及E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E′及GFI高于对照组(P<0.05).HCM组GSL、GSrL及GSC、GSr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组织多普勒及二维应变能够敏感发现HCM患者的左室功能早期受损,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即将接受血运重建术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95节段),于术前1周行双核素心肌灌注与代谢扫描,以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各节段患者分为心肌存活组(73节段)与心肌非存活组(22节段)。另外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心肌存活组与非存活组心肌应变参数(RS_(peak-sys)、LS_(peak-sys)及CS_(peak-sys))及2DSE检测心肌存活性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1)健康对照组与患者组在LVEF、LVFS、LVEDd及SV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心肌存活组RS_(peak-sys)与LS_(peak-sys)均显著大于心肌非存活组,而2组CS_(peak-sy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RS_(peak-sys)与LS_(peak-sys)作为观察对象做ROC曲线,RS增加9.8%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1.98%与81.13%,以LS增加16.5%检测心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59%与92.28%。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可作为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与否评价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二维应变对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评价新的超声软件二维应变(2DS)用于定量左心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采集21例心衰患者与15例正常对照者心尖二腔、三腔、四腔长轴与乳头肌水平短轴二维灰阶动态图.采用心尖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应用2DS软件由心尖长轴图像测量左室长轴收缩峰值应变(GSL)与应变率(GSrL);乳头肌短轴图像测量左室轴向收缩峰值应变(GSC)与应变率(GSrC).比较心衰组与对照组各参数测值,分析EF与应变及应变率参数相关性.结果心衰组GSL、GSrL、GSC及GSrC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1).EF与GSL、GSrL、GSC及GSrC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0.88,0.87,0.85,0.83).结论 2DS可用于定量左室整体应变与应变率,有望成为客观准确定量左室功能的新方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评价二维斑点追踪、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收缩期扭转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方法获取48例健康成人左室基底和心尖短轴图像,采用二维斑点追踪及组织多普勒2种方法测量收缩期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旋转角度及左室扭转角度。结果2种方法基底部、心尖部旋转角度、达峰时间、左室扭转角度、扭转达峰时间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维斑点追踪观察者内变异系数更小。结论二维斑点追踪和组织多普勒健康人左室扭转测值无差异,但二维斑点追踪观察者内变异系数更小,可重复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测比较正常室壁心肌和梗死心肌的运动速度,评估多普勒组织成像(DTI)速度图对冠心病梗死心肌的诊断价值。方法 心肌梗死患者22例,其中前间壁梗死组14例和下后壁梗死组8例,健康人48例作对照,分别行二维超声检查,在6个切面[ap4cv、ap2cv、alax、pslax、pssax(CT)、pssax(PM)]上按左室壁16节段分段法观测局部室壁心肌运动并记录运动异常节段,在alax上测量室壁节段厚度;在每一切面上切换为DTI速度图,测算各室壁节段心肌运动频谱曲线的速度指标(Sm、Em、MVGs、MVGe)。对PW-DTI与二维超声检测梗死和缺血心肌的诊断结果作比较。结果 PW-DTI速度图对心梗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总的检出率较之二维超声显著高(前间壁梗死组:43%、25%;下后壁梗死组:38%、23%,P均<0.01),其检测梗死和缺血心肌的准确性、敏感性高于二维超声(52.1%、43.8%;51.8%、30.3%),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特异性低于二维超声,差异有显著性(52.5%、62.5%,P<0.05)。结论 DTI诊断冠心病心肌梗死优于二维超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时心肌声学造影与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梗死后患者存活心肌的价值.方法 20例准备进行血运重建术心肌梗死患者,于术前1周内行实时心肌造影检查,根据心肌灌注结果进行半定量评价:3分为充盈缺损,2分为回声稀疏不均匀及心内膜下充盈缺损,1分为回声均匀性增强;MCE定义心肌存活性为心肌灌注计分≤2分,而心肌充盈缺损表示无心肌存活性.血运重建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获取心尖位四腔、两腔及左心长轴切面二维图象,进行室壁运动评分,根据术后的室壁运动有否改善分为存活心肌组和无存活心肌组,测定术前左室各节段心肌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结果 (1) 血运重建术前,二维超声心动图发现共有90个室壁明显发生节段性运动异常,其中有70个室壁的节段性运动异常术后得到改善.(2)血运重建术前,实时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存活心肌为65节段,无存活心肌为25节段,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3.8%、64%和85.5%.(3) 存活心肌组术前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明显高于无存活心肌组[(-7.34±5.84)% vs (-2.11±1.66)%,P<0.001].以术前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5.0%作为截断值判断心肌梗死时存活心肌的敏感性为72%,特异性为85%.结论 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可以准确地预测梗死心肌的存活性;同时二维应变成像技术以术前心肌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5.0%作为截断值也可以预测梗死心肌的存活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实时心肌声学造影相当.  相似文献   

9.
组织多普勒及其衍生新技术评价心肌存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如何识别心肌存活性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肌存活性在临床上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图像质量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及二维应变(2DS)检测冠心病患者心肌运动速度和应变率(SR)的变化,探讨其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心绞痛组20例,心肌梗死组25例,正常对照组30名,应用QTVI及2DS分别获得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的动态图像,通过测量前壁和下壁心内膜下心肌收缩期运动速度(Vendo)和心外膜下心肌收缩期运动速度(Vepi),计算相应心肌的应变率(TVI-SR),并用2DS测量局部心肌的应变率(2DS-SR).结果 三组左心室下壁的运动幅度、室壁增厚率、速度和S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前壁的Vendo、TVI-SR、2DS-SR明显下降;与心绞痛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前壁上述指标也均明显下降,且较室壁运动幅度和室壁增厚率下降明显.结论 QTVI和2DS可以敏感地评价心肌缺血时心脏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1.
超声的二维径向应变显像对心肌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的二维应变显像(2DSI)研究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室节段心肌径向应变。方法在35例心肌缺血的患者中,心肌肥厚者28例,冠心病者7例。37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GE Vivid 7 Dimension超声心动图仪获得二维图像。二维径向应变分析系用GE Echo Pac超声系统。测量收缩期左室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部水平的峰值径向应变(PRS)值。所有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组的收缩期左室PRS值降低(P<0.05)。结论超声的二维应变显像能定量心肌缺血患者的左室径向应变,评价局部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心肌梗塞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脉冲技术检测 26例下壁心肌梗塞患者(急性 15例,陈旧性 11例)基段、中段和心尖段心内膜和对应的心外膜心肌运动,测量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运动波峰值速度及时间速度积分并与21例健康成人对照分析。结果:梗塞组基段、中段的收缩波、舒张早期波峰值速度及时间速度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舒张晚期波及心尖段各测值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脉冲技术能精确测定心肌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对心肌梗塞检测为一种无创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速度梯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分析正常人及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运动速度及心肌速度梯度(MVG),探讨MVG评价缺血心肌局部功能的价值。方法 离线分析19例心肌梗死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后壁及前室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测量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上的心肌运动速度,并计算相应的MVG。结果 心肌梗死时缺血节段在短轴方向上仅前室间隔的心肌速度较正常明显下降,长轴方向上心肌运动速度较正常无明显变化,而短轴方向和长轴方向上MVG均较正常显著降低。结论 MVG是比心肌运动速度更敏感的反映局部心肌缺血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二尖瓣坏处的运动速度进行检测,探讨DTI技术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二维彩色、M型及频谱形式,检测2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和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侧壁处色泽变化及收缩、舒张期运动速度(VS、VE、VA),时间速度积分(TVIS、TVIE、TVIA),并与20例健康成人对照分析。结果:心梗组梗死区域和二尖瓣坏处的彩色暗淡,VS、VE、TVIS、TVIE显著降低而A、TVIA无显著差异。结论:DTI技术能准确显示梗死区域运动异常,精确测定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尤其二尖瓣环处的运动能准确反映整体的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5.
应变率成像和定量组织速度图评价左心房局部功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和定量组织速度图评价冠心病左心房局部功能的价值。 方法 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应变率成像(SRI)和定量组织速度图(TVI),分别测量20例正常人与14例左心房内径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左心房内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和E/A值以及左心房侧壁和房间隔的应变率及速度变化。比较两组测量结果。 结果 两组左心房内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测值和速度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而两组左心房侧壁和房间隔应变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应变率成像能够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尚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早期发现左心房局部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6.
能量多普勒组织成像和心肌超声造影定量心肌缺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能量多普勒组织成像(DPTI)定量室壁异常运动区面积和超声造影(MCE)显示的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的关系。方法:对8条急性缺血和心肌梗塞犬模型行DPTI和MCE研究。仪器使用ATLHDI300超声诊断仪和3.5MHz超声探头。测量冠脉结扎后6小时左室壁异常运动区面积和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结果:冠脉结扎后6小时,8条犬均获满意的DPTI显示,24个区域心肌活动消失,呈现紫黑色,和正常心肌间(金黄色)有明显的分界。DPTI显示的平均左室缺血区面积为1.81±0.17cm2,MCE显示的平均左室缺血区面积为1.91±0.18cm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高度相关(r=0.99,P<0.001)。但该结果均大于病理切片上NBT染色所显示的心肌梗塞面积(1.53±0.16cm2)(P均<0.01)。DPTI和MCE测得的平均左室缺血区面积与病理实测值均高度相关(DPTI为r=0.96,MCE为r=0.94,P<0.01)。结论:动物实验研究表明DPTI反映的室壁异常运动区面积和MCE反映的心肌灌注缺损区面积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心梗患者节段性收缩功能评定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利用新的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节段性收缩功能。 方法2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5例健康对照组VVI条件下存储心尖四腔、两腔和左室长轴切面二维超声心动图,利用VVI脱机分析软件分析梗死节段、非梗死节段及正常节段之间收缩期峰值速度(Vs)、应变率(SRs)及应变(ε)差异。 结果(1)正常对照组左室壁各节段之间Vs从基底段至心尖段逐渐降低,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SRs及ε各节段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梗死节段Vs、SRs及ε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对应节段;(3)梗死节段与非梗死节段及正常对照各节段的平均Vs、SRs、ε之间有显著差异。 结论VVI技术能区分梗死节段局部收缩功能异常,有望成为无创评价局部心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心肌应变率成像对心梗病人左室心肌局域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1  
目的:探讨心梗患者左室局域心肌的应变率(SR)特点及其评价局域心肌功能的可能性。方法:对15例心肌梗塞病人(MI组)和2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左室心肌进行应变率成像(SRI)。并测量收缩期、等容舒张期、和心房收缩期局部心肌沿长轴的应变率SRs,SRir和SRac。结果:MI病人局域心肌SIR图出现严重紊乱。SRir异常的节段(121/270)显著多于SRs异常的节段(99/270)和SRac异常的节段(22/270),两两比较P<0.05。结论:(1)心肌缺血梗死导致局域心肌沿长轴方向的SR显著异常,其中以SRir异常最突出。(2)心肌SR可直观反映心肌的力学特征,SR可作为反映左室心肌长轴收缩功能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对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临术判定冠脉再通者(溶栓组 )与未溶栓治疗者 (未溶组 )进行检测 ,探讨 DTI评价急性心梗溶栓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溶栓组 8例 ,未溶组 11例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 :M型测量室间隔增厚率 (IVST% ) ,二维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 (EF% ) ,彩色血流显像测量二尖瓣口血流 E峰和 A峰速度 ,计算 E/ A值和 E峰减速时间 (ΔDT)及 DTI速度图和脉冲技术测量左室前壁、侧壁和前间壁心肌内、外膜面收缩波 (S波 )和舒张早期波 (E波 )峰值速度 (VS、VE)及持续时间 (DS、DE)。结果 :1溶栓组与末溶栓组相应室壁 DTI测值比较 :溶栓组 Vs、Ds大于未溶栓组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2溶栓组 6 8节段与未溶组 99节段心肌 Vs、VE和 Ds、DE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溶栓组峰值速度增高 ,持续时间延长。而两组 IVST%、EF%、E/ A及ΔDT测值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DTI技术能够反映梗塞区域心肌的运动异常和溶栓治疗后再灌注心肌的运动变化 ,认为 DTI可成为一项评价溶栓疗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