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北冬虫夏草多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冬虫夏草多糖在10~50mg·L-1浓度时,刺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P<0.05)。在0.1~10mg·L-1浓度时,刺激单个核细胞生成sIL-2R(P<0.05,P<0.01),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TNF-α及sIL-2R水平随北冬虫夏草多糖浓度增加而升高;北冬虫夏草多糖对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IL-2水平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  相似文献   

2.
细胞因子对血吸虫病的免疫调节研究表明,IFN-γ,IL-2,IL-1,TNF-α,IL-4,IL-5等对血吸虫卵肉芽肿形成起重要介导作用。虫卵肉芽肿细胞可释放纤维化细胞因子,促进肝脏纤维化。IFN-γ,TNF及IL-4可能对宿主的保护性免疫发挥一定作用。IFN-γ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TNF-α,IL-1和NO对血吸虫童虫有协同杀伤作用,IL-10对巨噬细包的活性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哮喘中的意义。方法以卵白蛋白(OA)致敏和吸入激发复制哮喘豚鼠模型,以L929细胞杀伤和MH60.BSF2细胞增殖反应检测TNF-α,IL-6生物活性。结果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泡巨噬细胞(AM)上清液中TNF-α、IL-6明显升高并呈动态改变。结论TNF-α、IL-6可能在哮喘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IL-6、TNF-α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炎和肝硬化(LC)患者中的作用。检测了15例正常人,1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AH),37例慢性肝炎(CH),20例LC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6、TNF-α水平。结果以CH患者IL-6、TNF-α水平最高(血清及PBMC的IL-6水平分别为72.1±32.94U/ml,140.7±33.5U/ml;血清及PBMC的TNF-α水平为3.97±1.38ng/ml,6.35±1.41ng/ml)。恢复期或稳定期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或活动期(P<0.01)。CH患者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AI)分数与PBMC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γ分别为0.89,0.68;P<0.05)。提示IL-6和TNF-α是肝脏损害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5.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在哮喘中的意义,以卵白蛋白致敏和吸入激发复制哮喘豚鼠模型,以L929细胞杀伤和MH60.BSF2细胞增殖反应检测TNF-α,IL-生物活性。哮喘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泡巨噬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明显升高并呈动态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在骨吸收代谢中的作用。方法从新生大鼠颅骨分离出成骨细胞,采用杂交瘤细胞系B9细胞增殖方法检测细胞IL-6的分泌量,并研究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菌脂多糖(LPS)等因素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新生鼠颅骨成骨细胞能自发分泌IL-6,该细胞的上清液能促进IL-6依赖的杂交瘤细胞系B9细胞增殖,其促增殖作用与细胞浓度有关,并可被抗IL-6抗体所抑制;在未加入单克隆抗体8的实验组内,IL-6的平均分泌值为35.1±12.0kU/L,明显高于加入单克隆抗体8组(4.3±6.0kU/L)。且当IL-1量从1kU/L增至10000kU/L时,成骨细胞分泌量明显提高(最大310kU/L)。TNF、LPS也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分泌IL-6。结论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骨质疏松,可能与成骨细胞及其分泌IL-6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肺结核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羟脯氨酸(HYP)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28例进展期肺结核患者和17名正常人的血浆TNF-α和血清HYP含量。结果进展期肺结核患者血TNF-α(192.85±37.14ng/L)和HYP(4.96±1.13mg/L)显著高于正常人(均P<0.001,分别为89.36±23.18ng/L和1.64±0.33mg/L)。抗结核治疗3月后,分别降为112.50±44.93ng/L和2.17±0.39mg/L。TNF-α与HYP呈正的直线相关关系(r=0.5132,P<0.001)。结论TNF-α与HYP在肺组织损伤的进展期肺结核患者血中升高,而肺结核由进展期向好转期转化时,患者血中二者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胃癌的诊断及估计预后的价值,应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对78例胃癌患者及对照者血清检测上述两种成分,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胃癌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和正常人(均P<0.01);胃癌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均P<0.01);手术切除后(根治性或姑息性)sIL-2R和TNF-α显著下降(均P<0.01);手术后复发或转移患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含量升高(均P<0.01);如果患者血清sIL-2R含量高于1000kU/L同时伴有TNF-α持续高于120μg/L,预兆生存期短。提示监测胃癌患者血清sIL-2R和TNF-α水平对临床诊断、病情估计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甲氨蝶呤对RA患者血浆TNFαIL-6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甲氨蝶呤(MTX)对RA患者血浆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研究了30例RA患者MTX(10mg/W)治疗前后血浆TNFα、IL-6水平的变化。结果 MTX治疗6周后血浆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以后进一步降低(P〈0.01)。结论 MTX能有效地降低RA患者血浆TNFα、IL-6水平,诱导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10.
氟对大鼠子代脑单胺类神经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Wistar大鼠自查到阴栓起,分别自由饮用0.6mg/L(对照组)、1mg/L、5mg/L、25mg/L含氟水,其仔鼠饮用同浓度含氟水至90d,观察胚胎期及生长发育期接触氟对仔鼠大脑功能的影响。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法对大脑单胺类神经介质测定结果显示,除多巴胺的代谢产物之一-3,4-二羟乙酸(DOPAC)的含量在高剂量组显著降低外,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5-羟色胺(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表明氟可抑制DA的代谢转化,对单胺氧化酶(MAO)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氟对仔鼠的大脑功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胃炎患者胃窦IL—6活性和TNF—a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胃粘膜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产生了影响及IL-6和TNF-α在Hp相关性胃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生物活性法和放法检测慢性胃炎患者粘膜体培养24小时后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Hp阳性胃炎患者胃窦IL-6活性和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Hp阳性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且IL-6活性和TNF-α含量呈正相关,合并活动性胃炎者胃窦TN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丙型肝炎血清中IL-1α、IL-6、TNF-α、IFN-γ的含量及与临床关系,ELISA法对33例各丙肝患者检测血清中IL-1α、IL-6、TNFα并与健康人群对照,结果发现,丙型肝炎临床各型患者血清中IL-1α、IL-6、TNF-α与患者病情轻重呈正相关,慢性丙肝IL-6含量高;IFN-γ氏,IL-1α与IL-6呈正相关,认为IL-1α、IL-6、TNF-α、IFN-γ对丙肝患者病情观察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NO与IL-8、IL-10、IL-12和TNF-α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用比色法及ELISA法检测了25例急性肝炎,35例肝硬化和30例正常人血清及尿中NO、IL-8、IL-10、IL-12和TNF-α的浓度。结果 急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中IL-8和TNF-α明显升高,血清IL-10、IL-12和NO仅肝硬化患者升高。低白蛋白血症的肝硬化患者的IL-8、TNF-α和NO水平明显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痰中细胞因子、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及荧光光免疫法对轻(M组10例)中、重度(MS组15例)哮喘2痰液白细胞介素(IL)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中、重度哮喘患溶液IL-5(35ng/L以上)、TNF-α(M组为149±59ng/L,MS组为267±147g/L  相似文献   

15.
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体内细胞因子活性动态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实验动物模型的外周循环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的动态改变,发现当再灌注后兔外周血中TNFα、IL-1、IL-6活性均立即开始升高,再灌注后1小时达到高峰,较再灌注前及同时相的对照组显著增高,再灌注3小时后开始下降,再灌注6小时接近再灌注前水平。上述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表现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的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所致肝细胞损害机制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所致肝细胞损害的机制,以乳酸脱氢酶(LDH)及噻唑蓝染色(MTT)为细胞毒性指标,利用Wistar大鼠肝细胞进行了LPS及其介质TNF等的肝细胞损害机制研究。结果发现:LPS、TNF-α、IL-1、IL-6等对肝细胞LDH漏出及MTT无显著影响(P>0.05),仅在LPS、LPS/TNF-α加入肝细胞-Kupffer细胞混合培养组后有所变化;经GalN/LPS体内作用后分离的Kupffer细胞与正常肝细胞混合培养,加入LPS、TNF及LPS/TNF-α均可致LDH漏出显著增高(P<0.0l),多粘菌素B及抗-TNF能分别完全和部分阻断此效应;经LPS或TNF-α体内作用后抽取的大鼠血清,加入培养肝细胞可致LDH漏出显著增高(P<0.01)与MTT显著降低(P<0.05),经56℃灭活后此细胞毒性作用完全消失。上述结果提示,LPS及其介质TNF无肝细胞直接毒性作用,而经其活化的Kupffer细胞可能引起一系列瀑布效应,导致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17.
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细胞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对Wistar大鼠体外肝细胞进行了内毒素(LPS)及其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的肝细胞损害机理研究,主要发现是:LPS,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等加入后肝细胞LDH漏出及噻唑蓝染色(MTT)均无显著变化,仅在肝细胞-Kupffer细胞混合培养组用于加LpS,LPS/TNFα后有所变化,经半乳糖胺(GalN)/LPS体内作用后分离的Kupffer细胞与正常肝细胞进行混合培养  相似文献   

18.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的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的变化规律,探索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用双抗体夹心检测IL-1β,IL-6,TNF-α。结果1.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IL-1β,IL-6和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2.治疗组HBeA  相似文献   

19.
给Wistar雄性大鼠自由饮用0.6mg/L(对照组),100mg/L.200mg/L含氟水,于染氟2,4,6周分批处死,测肝GSH,MDA含量和磷酸化酶α,同时测血清Ca2+浓度及磷酸化酶α活性,血浆总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含量。结果显示,肝GSH含量于染氟第2,4周显著降低;200mg/L组大鼠肝磷酸化酶α活性于第2周显著降低;血浆白蛋白水平于染氟第6周显著降低。表明氟可引起肝细胞内钙稳态失调,并可致肝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NO与IL-8,IL-10、IL-12和TNF-α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比色法及ELISA法检测了26例急性肝炎,35例肝硬化和30例正常人血清及尿中NO、IL-8、IL-10、IL-12和TNF-α的浓度。结果急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中IL-8和TNF-α明显升高,血清IL-10、IL-12和NO仅肝硬化患者升高。低白蛋白血症的肝硬化患者的IL-8、TNF-α和NO水平明显增高。伴有腹水及门脉高压患者的血清NO水平也明显升高,有少尿和腹水的患者24小时尿NO排出减少。结论炎症因子IL-8、TNF-α升高和抗炎因子IL-10减少是肝硬化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检测血清NO可作为判断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尿24小时NO排出量既可用作判断肝硬化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可用于对肾功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