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康玲玲  李东 《贵州医药》2007,31(2):171-171
随着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普及开展,后发性白内障是其主要的并发症.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眼科实施Q开关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筱芹  秦艳  何小汶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30-1530
目的:探讨后发性白内障的YAG激光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结果: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对无眼底疾病患者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治疗有明显疗效。结论: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是无眼底疾病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Nd:YAG激光仪,对168例(182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激光切开术,观察激光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术后随访时间3~6个月。结果激光后囊膜切开后,视力提高的有173眼(占95.1%),视力不变的有9眼(占4.9%)17眼(占93%)术后眼压增高,在治疗后1~2天正常;人工晶体损伤38眼(20.9%),但对视力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疗效明显,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潘艳杰 《淮海医药》2020,38(2):177-179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收治的116例后发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不同Nd:YAG激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散瞳后进行激光治疗,67例)与观察组(不散瞳直接治疗,49例),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视力恢复情况、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技术要点、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58眼)明显影响视力的Ⅰ~Ⅲ级膜性后发性白内障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根据后囊混浊程度选用不同能量。结果:截囊成功率为100%,术后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由术前平均视力0.22改变为0.65。并发症:术后眼压升高4眼,占6.89%,轻度人工晶状体损伤3眼,占5.17%。结论: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通过一定的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YAG激光治疗早期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Nd:YAG激光(波长1064 μm)进行治疗,环形切开后囊膜约3~4 mm,激光后定期复查.结果 本组103例(112眼)一次性切开成功率为100%;视力均获提高,治疗前后视力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Nd:YAG激光治疗早期后发性白内障更加安全有效,后囊轻度混浊是治疗后发障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门诊采用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门诊对74例(98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对手术的影响.结果 一次性Nd:YAG激光后发性白内障切除术成功62例(83只眼),最佳矫正视力达0.3~1.0占83.8%;其余12例(15只眼)经二次激光手术后,其中8例(10只眼)视力亦有不同程度提高,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05,低于0.3.结论 Nd:YAG激光它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好方法,可在门诊开展.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好医生,术后定期复诊及随访,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笔者讨论了在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中 如遇先天障或继发障后囊膜明显混浊者 术中一次行后囊膜环形撕囊术 共施行8例 结果8例患眼均一次手术成功 5例无玻璃体脱出 3例有少许玻璃体脱者行晶体上攀固定.术后视力均较以前不撕囊者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瞳孔区渗出膜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8例(28眼)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瞳孔区渗出膜患者行Nd:YAG激光治疗,观察记录手术前后瞳孔区渗出膜、视力、眼压及手术并发症,并进行对比探讨。结果28眼中,20眼经1次治疗后,渗出膜吸收,5眼经2次治疗后消失,2眼3次治疗后消失。无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Nd:YAG激光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瞳孔区渗出膜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1.
12.
报告468例500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2周内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其中角膜水肿73.6%,色素膜炎症反应88.4%,瞳孔变形12.8%,人工晶体表面渗出膜3.8%,后囊混浊13.8%,短暂性高眼压5.2%,晶体皮质残留5.8%,人工晶体偏位2.6%,前房出血3%。提高术后视力的关键是提高手术技巧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永琰  周琼 《江西医药》2001,36(3):169-171
目的 为评估Nd:YAG激光治疗IOL前膜的效果,探讨激光治疗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 对Nd:YAG激光治疗IOL前膜的24例(24眼)病例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激光膜切开成功23例(23眼)(成功率96%)。,视力提高者16例(16眼)(84.2%)3例(3眼)(12.5%)视力不变。其中4眼(16.7%)出现房水混浊,2眼(8.3%)眼压升高。1眼(4.2%)IOL点状损伤,控制好激光能量,精确聚焦及术后予以0.5%可的松、0.5%噻吗心点眼1周治疗,可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结论 Nd:YAG激光治疗IOL前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观察先天性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变化.方法 对27例(46只眼)先天性白内障行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为双眼组(19例)和单眼组(8例),观察术后眼轴、眼屈光力,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和最佳矫正近视力(BCNVA).结果 全部27例患者平均手术年龄为(5.8±3.8)岁,眼轴平均长(22.92±2.05)mm,术后等效屈光度平均为(-0.40±1.13)D.术后BCDVA≥0.3共35眼(76%),BCNVA≥0.3共32眼(70%).结论 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可恢复良好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后发性白内障术后眼底并发症YAG激光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3~2015年收治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35例(观察组),采用YAG激光治疗,同期接收的未进行YAG激光治疗的患者35例(对照组),比较术后视力、眼压恢复情况,并分析两组术后眼底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视力改善较对照组优于,差异显著(P<0.05),但观察组术后视网膜脱落、玻璃体后脱落、视网膜裂孔以及黄斑水肿等眼底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YAG激光治疗用于后发行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眼底并发展发生率较高,临床应严格控制其适应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和特点.方法:对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100例( 10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天矫正视力0.3以上55眼(55%),术后1周矫正视力0.3以上86眼(86%),术后1月矫正视力0.3以上90眼(90%),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 05 6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术中51例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中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4.8%,全部行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5例囊袋内固定植入,42例睫状沟固定植入和4例DGR人工晶体双襻缝线固定法植入.术后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3者46例(90.2%);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05,低于0.3者4例(7.8%);矫正视力低于0.05者1例(2.0%).结论前段玻璃体切割术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2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患者均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Ⅰ期植入。结果全部患者中,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21例,0.5~1.0者24例,>1.0者7例。术后29例出现角膜反应,12例出现不同程度葡萄膜反应,均经药物治疗消退。人工晶状体移位4例,因未影响视力,均未处理。玻璃体积血1例,应用止血药物吸收。结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目的在于早期恢复双眼视功能,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尽快恢复有用视力疗效确切,但植入术要掌握好手术时机,同时要处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