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我院于1959年10月下旬至1959年末2个半月中,共收治黄疸型小儿传染肝炎93例,其中有4例典型急性肝错迷患儿,佔总发病数4.3%。死亡2例。治癒2例。说明儿童对本病的发生并非少见,值得引起我们注意,茲将此4例中的2例摘要报告如下,并就其临床症状、体征、诊断与治疗等问题略作深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九种血清酶在缺血性肝炎时的活性变化,并与无损害的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对照。发现谷氨酸脱氢酶(GDH)在缺血性肝炎时最敏感,上升幅度最大,特异性亦强。转氨酶虽然非常敏感,但缺乏特异性,鸟嘌呤脱氨酸(G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缺血肝炎时敏感生,上升幅度优于乳酸脱氢酶(LDH),且特异性亦为转氨酶及LDH所不能比拟,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缺血性肝炎无确切临床价值。提示GDH应作为缺血性 相似文献
4.
5.
三年以来,我院小儿科治疗352例传染性肝炎初步加以总结分析如下:临床分析1、性别:352例中男性209例,占59.8%,女性153例占40.2%,男性较多,但差异不大,与王粹然及郭淑华的报告相似。但钱桐荪报告之58例中男性占84.4%,女性15.6%,陈超等所报告之13例中男性5例女性8例。2、年龄:本病在小儿常见,可能为小儿抵抗力薄弱较易感染之故,尤其是2—5岁较多,5——10岁较少,一岁以内及10岁以上更少。本院352例中2——5岁占总数之58.6%,6——10岁36%。一岁以内,10岁以上仅占总数之5%。 相似文献
6.
段静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61,(2)
传染性肝炎系由滤过性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弥漫性肝细胞坏死与变性之病变,在儿童时期并不罕见。本病传染途径至今尚无定论,但根据文献报道此病与患者的分泌物及食具直接接触有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侵袭亦相当广泛,不分年龄性别及季节成人或小儿均可受侵,某些地区恒有小的散发流行。 相似文献
7.
小儿传染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虽无此名,但是由于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中西医的密切合作,共同诊断,应用中药治疗,取得一定效果,计在门诊和住院部共治疗患儿共计28例,从临床症状实践,肯定了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是有可靠的效果。我国古典医学如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又灵枢论疾诊尺篇曰:“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胀小而濇者不嗜食”。说明古人对黄疸一症,很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黄疸又分成很多类型,如“金匮”有五疸的分别,“巢氏病原”另立九疸候,并附急黄劳疸等十多种名称。我们认为“传染性肝炎”这个疾病,已括在黄疸的范畴。又如“伤寒论”说“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又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说:“凡遇时行热病,多必内瘀发黄”。沈氏尊生又说:“有天行疫厉,以致发黄者俗谓之瘟……等的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古人对黄疸的传染性已有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作者测定了203名健康小儿与传染性肝炎小儿血清中铁的含量。其年龄由6月到12岁。其中37名由3岁到10岁的健康小儿,其血清中铁的含量平均为75微克%。139名患传染性肝炎小儿非血红蛋白铁的含量平均为190微克%。作者认为血清中铁的含量主要取决于传染性肝炎临床經过的輕重:輕度(108名)平均为178微克%;中度(27名)212微克%;严重(4名)216微克%。作者还指出血清中非血紅蛋白铁的含量还决定于发病日数。发病1—5天者21名, 相似文献
9.
国内文献有关肝炎眼部症状之报告并不多,近来陈耀真教授(1960年)曾报告肝炎的眼科三联症状,即生理盲点扩大,视网膜血管改变及角膜知觉减退。至于传染性肝炎视网膜暗适应之测定,国内尚无报导,国外文献 Haig Charles 氏谓卡他性黄疸暗适应降低,系由于肝脏之疾患甲种维生素缺乏所致。我院最近测定五十名传染性肝炎患者之视网膜暗适应,皆无明显之黄疸,亦无夜盲之主诉,患者 相似文献
10.
11.
周玉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35(10):949-950
预防接种是通过提高易感人群的有效接种率,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于机体,使个体和群体产生对肝炎传染病特异性的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1甲型和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1·1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主要是由急性肝炎患者的排泄物(包含甲型肝炎病毒)传染的,这 相似文献
12.
据文献报告在肝炎流行中,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比黄疸型要增多数十倍甚至百倍,尤其在儿童中表现更为显著,如 CappS 氏等所作乳幼儿流行性肝炎调查,无黄疸型占96%,目前很多学者认为:无黄疸型肝炎可能是在很多因素影响下而表现的较轻类型,近年来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虽然在医界中已引起普遍重视,但诊断标准仍然是临床上存在的问题之一。参考现有文献材料和我们的临床体会,对小儿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的诊断标准,愿提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试纸法快速测定血糖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用Surestep Plus稳步倍加型血糖仪快速测定血糖与Beckman Synchron CXΔ测定血清糖作参考对照。结果:6份毛细血管(末梢)全血,静脉全血,静脉血清用试纸法快速测定血糖与静脉血清已糖激酶法测定血糖结果之间差异无显意义。结论:试纸法快速测定全血血糖结果与参考方法测定血糖结果高度正相关r=0.981。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小儿传染性肝炎综合疗法中主要环节之一为维生素疗法。通常,一般采用维生素 C 与 PP,很少应用维生素 B 类,特别是 B_(12)。维生素 B_(12)具有强大抗脂作用,防止肝脏脂肪浸润,并参加蛋白代谢(氏)。在市医院传染病房用维生素B_(12),抗贫血药物和此二种药物混合治疗小儿传染性肝炎效果良好。我们曾观察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传染性肝炎的儿童114名其名年龄分布如下:3岁以下者12名,4到7岁者57名,8到12岁者35名,12岁以上者10名。小儿年龄,入院时间,疾病严重程度各组基本 相似文献
15.
16.
康良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65,(2)
解放后,在党的中医政策光辉照耀下,中医对传染性肝炎的辨证论治,有很大的发展,今不揣谫陋,将几年来有关本病辨治的点滴体会,作一简介。一对传染性肝炎病机的认识依病例病证之演变规律,本病病机,可从藏象学说,赵氏“六郁相因”说,并结合伤寒、温病等学说来阐明之。赵氏“六郁相因”说:“气郁而湿滞,湿滞而成热,热郁而成痰,痰滞而血不行,血滞食不消化,此六者相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上一直期望能通过某种酶类测定对颅脑损伤作出伤情诊断和预后评价 ,我们应用日本岛津 CL- 70 0 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对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4月 5 2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 ,进行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肌酸激酶(CK)、a-羟丁酸脱氢酶 (a- HBDH)、乳酸脱氢酶 (L DH)、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D)测定 ,以了解血清酶活性对颅脑损伤作出伤情诊断和预后评价作用 ,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0例 ,女 12例 ;年龄 1~ 76岁。根据临床 GCS评分标准[1 ] ,将颅脑损伤患者分为重型颅脑损伤组(GCS<8) …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随着对镁代谢研究的进展,发现由于低血镁引起的多种代谢紊乱并不少见,应予充分重视,本文通过不同儿科疾病血清镁含量测定,观察其临床实用价值。一般资料检测对象:为本院住院患儿共148例,男78例女70例婴儿期55例幼儿期30例学龄前期21例学龄期42例,病种分布见附表。 相似文献
20.
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是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高分子量糖蛋白,参与机体血凝及宿主防御功能。它主要来源于肝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因此,肝脏疾病时血浆 Fn 或许会发生变化,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结果不一。为探讨 Fn 在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变化及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本文就39例极期、20例恢复期急性肝炎患儿的血清 Fn 含量测定结果报告如下。检测对象及标本采集一、健康对照组:42名,其中婴幼儿组24名,年长儿组18名。女18名,男24名。经学校及儿保健康检查,SGPT 正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