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遇一患者手部有一腱鞘囊肿。当时考虑其病因为屈扭筋脉,局部气血瘀滞而成,故用一寸的毫針在囊肿中央刺入后向四方呈十字形針刺,以調經散瘀之目的进行試治。次日囊肿消退一半,再用上法針刺数次而愈。以后又治数例,每获效驗。故簡介如下: 針刺治法介紹:首先刺入为直刺,当針刺到一定深度时,术者感觉局部組織对針的阻力突然消失或变小,就表明針已到达囊肿基底部疏松組織;如果有得气現  相似文献   

2.
我們在1963年共遇到神經性皮炎患者5例,其中男3人,女2人。年龄在30~50岁之間。病程为3年的2例,余3例分別为2月、2年、10年。患处均在頸部,病損大小自3×4至19×6.5厘米不等。曾用过外用药、封閉或其他理疗等治疗无效或愈后又复发。我們采用針灸治疗后,一般3~5次,多至20次,均获治愈,近期效果滿意,茲将治法簡介如下: 1.針法:①用毫針刺通里(双),針入1~1.5寸,針尖透向心包經,用泻法,不留針。②用梅花針扣打皮肤損害边緣,逐漸向中心移动,刺激量以輕度出血为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巡回医疗中,曾遇到7例頸后多发性疖肿,我們采用針刺与拔罐疗法,結果7例疖肿完全治愈。針刺穴位手法和拔罐方法采用大椎穴,用15-20号針,持消毒針与皮肤成45度角,捻轉进針,刺入3-5分深,有酸麻感觉后即退針。手法用泄法,即大指后退、食指前进。疖生在头頸部則針尖向上刺,疖生在臀背部則針尖向下刺。退針后立即于針刺口处拔罐,留罐5-10分钟起罐,可有少許出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們采用針刺疗法,治疗腱鞘囊肿收到了較为满意的效果。針剌方法:按針灸操作常規将針和局部消毒后,先用三稜針或縫衣針刺入囊肿中央,以穿破为度,挤出胶样粘液(如一孔挤不净,可再穿一孔,以挤凈为度),然后在囊肿的边緣稍外側刺入4—6針(針数根据囊肿大小而定,我們称为围針法),針尖斜向囊肿的中央,留針40分至一小时,中間捻針1—2次,隔日針一次。复診时,如还有胶状粘液,亦可再排一次(一般一次即可排尽),至排完后,单用围針法即可。  相似文献   

5.
操作方法先用針剌疗法,起針后在背部拔罐。穴位:治疗本病主穴为少商、商阳、合谷、太淵、神門、天突、大椎、身柱,肺俞透风門,厥阴俞透膏盲。嘔吐:加刺内关,中脘、足三里。疳疾:加刺四縫。手法:用瀉法,單剌术;刺入穴位后,捻转出針。針肺俞穴时,用横刺法,針尖向上沿皮剌向风门穴;針厥阴俞时,針尖向兩旁膏盲穴沿皮刺去,捻轉出针,切勿过深。必要时或取得患兒合作留针10—15分鐘,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6.
本法只針刺陶道或大椎一个刺激点,亦不留針,手續簡易,費时很短,一般医务人員均能在短时內掌握运用,頗适合門診或巡(囘辶)医疗时使用。經治89例,临床观察,治愈率达98.87%。一次治癒达75.3%。 1.刺激点(孔穴):①陶道:在第一胸椎与第二胸椎棘突之間。②大椎:在第七頸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間。 2.針刺法:患者取坐位,解开頸部衣扣,两手环抱左右肩,低头,使脊椎前弯,棘突显露、間隙张大,将皮肤消毒,用一寸長度的28—30号毫針,在刺激点正中刺入皮肤,針尖轉向上方約成15度角,慢慢捻轉进針,时詢患者是否已有痠感,如痠感向下传导,則停止进針,輕輕捻轉,待痠感传至第五胸椎以下,卽緩緩退針。如痠仅限于局部,可稍停針,再行  相似文献   

7.
一、治疗方法:取穴乳泉(双)、少泽(双)、膻中。乳泉穴位在腋窝横紋前端,极泉穴前五分,胸大肌下緣处。針刺时,令患者仰臥,裸胸,两臂向头上举。針乳泉穴用29~30号长2~2.5寸的不绣鋼針从腋下横紋前端,胸大肌下緣斜刺入,針尖向天突穴,針身从胸大肌以下肋骨以上通过(勿刺入肋间或胸腔),用捻轉雀啄术,边捻边啄,令乳上胸肌下有麻胀感觉。針少泽、膻中穴时用五分长的針,行平补平泻手法。以上三穴同留針20分钟,每5分钟行針一次,每次必須使胸部有麻胀感。每日針刺一次。  相似文献   

8.
浅谈围刺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刺法又称围针法,是一种在病变部位周围进行包围式针刺以达到提高疗效为目的的刺法。本法是古代“扬刺法”的发展。操作要领是:取1.5~2寸毫针,在病灶边缘皮区刺入,针尖呈15°角向病灶中心平刺0.5~1寸,针距相隔1.5~2 cm左右,病灶中心可刺入1~2针。对于病灶面积较大者,可采用双重围刺法。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发疱期)、股外侧皮神经炎、肱骨外上髁炎等病。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目前,在医案的处方中,尚无針灸符号(一般皆以文字記載)。笔者不揣冒味,草拟数則,写在下面,借以拋磚引玉,就教于針灸界的同道們。 (二)符号的書写及其簡單的含义 1.針号:∨。含有針尖向下刺入皮內之意。例如針湧泉穴即可書写为:湧泉∨。如願标明深淺度亦可作:湧泉 ,表示針三分。 2.灸号:∧。含有象征艾柱的形狀之意。例如灸合阳,即可書写为:合阳∧。如願标明壯数亦可作:合阳 ,表示灸五壯。 3.針灸号(針而后灸的符  相似文献   

10.
在針灸臨床治療方面,如果不是關乎手技的有所优劣;穴位的选用有所出入;或者病情經重有所不同;为什么在給各个患者剌針時,往往可以观察到,他們在接受針刺的感通作用上,会各有不同的情况産生呢?如: 1.有的敏感——針一刺入,卽轉生痠、麻、脹、重等觸电样感覚,不僅限於局部,且往往波及刺針的远隔部份。 2.有的遲鈍——針入很久,毫無反应,須重複行使行針手術,始有觸电样感觉産生,又往往一得卽逝。  相似文献   

11.
正围刺法又称围剿刺法、围针法,是一种在病变部位周围进行包围式针刺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刺法。围刺法的主要特点:一是不拘泥于针的数量,本刺法是由扬刺演变而来,但依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可以围绕病变部位进针。二是以病变部位(或穴区)为中心,进行一层或多层环形针刺。所以,它既和周围仅刺4针的扬刺法不同,又和在一个点或面上集中或分散刺的丛刺法也不一样。操作要领:取1.5~2寸毫针,在病灶边缘皮区刺入,针尖呈15°角向病灶  相似文献   

12.
绪言——瘰癧又称颈部淋巴腺结核鼠疮又称颈部淋巴结核瘘管,是外科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甚多,在中医医学文献记载,多为药物或为针灸疗法。本人在门诊治疗此症,系采用药物和物理吸引疗法,现将初步经验介绍於下,但由於本人学识浅薄,因此在介绍的内容裹,一定是存在不少的缺点,错误也更是难免。要求同志们提出批评帮助,本人是衷心感激的!治疗瘰癧方法(一)瘰癧腐蚀疗法,使用腐蚀锭插入患部组织内,使之坏死脱落。操作方法:先将患部消毒,用2%奴佛卡因溶液0.5-1.0毫升、注射局部麻醉,然後用大针(比种痘用的大针加一倍粗的特制银针)在瘰癧正中部刺一孔,刺的深度,要达到瘰癧正中的基底部为  相似文献   

13.
腱鞘囊腫多起于人体关节部位,以腕、踝关节及手、足背为数最多。通常有白果大;或大如鷄子。形体呈园形或椭园形,如半个核桃复于皮肤表面;根盤,推之可以活动(也有不动的)。腫瘤初起,稍有酸感;繼即逐漸增大,痠脹感觉也随之增剧。重者,甚至手、足背浮腫,活动障碍。治疗方法:在天应穴(即腫瘤中央)以28号毫針直接刺入(使針尖达到根部为度),施以强刺激,以痠脹感觉达到深部为度。再在本經上、下各取一穴,施以平补平瀉手法。再將精制艾絨纏于針柄,做溫針法;用艾  相似文献   

14.
在来稿中可見到写中药名有用当地習称名、罕見的簡化字以及針刺深度分寸不明的情况,以致影响了文章的質量,碰見这种情况常使編者無从查考,讀者不明其意甚至引起不必要的誤解,因而写信往返詢問。为此,希望作者在写稿时,除注意字跡清楚外,並注意中药名均用正規名称(民間草药例外),簡化字均用国务院公佈的簡化字,需要註明針刺深度的,其分寸务必正确。让我们共同为提高杂志的质量,更好地为讀者服务而努力! 編輯部  相似文献   

15.
①穴位选擇:主穴:天突、鳩尾、合谷、足三里、太冲。次穴:內关、气海、上院、巨闕。主穴全部使用,次穴酌情增加。②操作方法:取仰臥位。針剌穴位,由上而下,順序进針。刺天突穴时,先垂直刺进一,二分,將針柄豎起,針尖斜向下方,剌入約3—8分;針鳩尾穴,針尖向下成45角度,斜针刺入,約8分—1寸;針合谷,針尖微向上;余穴均直剌。其深、淺度以得气情况,灵活掌握,务使产生痠麻(廣長)重的感覺爲度。手法除天突、鳩尾穴外,一般約用較強刺激,行捻捣  相似文献   

16.
毫針基本手法,包括进退、提插、捻轉、針向、留針五項。这些手法的概念、操作及运用,以及平补平泻与平針法的意义等,均是目前針灸界意见比較分歧的問題。为此,本文拟就此內容,結合个人点滴的体会,与同道們作一討論,不妥之处,希望指正。一、毫針刺法的分类毫針針刺总的作用,就是《灵枢·九針十二  相似文献   

17.
急性喉炎是耳鼻咽喉科比较常見疾病之一。由喉炎所引起的声音嘶哑,尤使患者精神上非常苦恼,自用磺胺剂、抗菌素治疗,仍未能使我們滿意,經采用針刺治疗4例全癒,特此报导,以供医界同仁作进一步研究参考。一、針治方法 1.取穴以痖門、通里、风池、天柱、天突为主,随症配用其他穴位,如例2患有风湿性关节痛,我們曾加用足三里、梁邱等穴。 2.各穴針刺,均采用强刺激多臥針的鎮靜手法,每次进针时找到痠、麻、胀、重……等感觉后,留針20——30分钟,每隔3—5分钟进行运針一次,以便增强刺激,巩固治疗作用。 3.在針刺通里时,以横刺效果为最佳(前臂水平仰掌针与尺骨正中边緣通里穴处成垂直刺入)这样在  相似文献   

18.
針刺生寒热的古今操作法古代針灸手法法有多种多样,归納起来总其类有四,卽寒、热、补、泻。其治症目的均为求除寒,退热,补虛,泻实。古人将針刺入穴位,使病者自覚生寒、生热的操作法,分别称为“透天凉”、“烧山火”。《灵枢經》說:“刺諸热者如以手探湯,刺諸寒者如人不欲行”是“透天凉”“烧山火”的針法的絕妙描述記录。其意思是說明治疗各种热病,其針法是象人以手探湯,很慢放进去而很快拔出来;治疗各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十年来,采用針灸治疗眼科疾患約百余例,疗效頰感满意。但由于以往資料紀录不完整,未能全部总結,实为遺憾。茲仅将关于深刺睛明穴治疗各种頑固性眼疾和針灸配合括朮治疗砂眼这两方面的实践体会介紹如下。一、深刺睛明穴睛明穴位于眼区,約距目內眥一分处,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嬌、阳矯五脉之会,为治疗眼病的主穴。它的功效非常突出,已为針灸工作者所公认。睛明穴刺入深度,以本人临  相似文献   

20.
針灸疗法,适应症广,疗效显著,經济簡便,易被医者掌握与患者接受,因此应用极为广泛。但近年来因針刺不当引起医疗事故者,亦屡有报导。本文系复习文献,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并結合临床提出我們对針刺所致事故的看法。一、針刺所致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