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McAbDot-ELISA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循环免疫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Dot-ELISA法,以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单克隆抗体IF8A3检测了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犬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动态。感染后1~2wk可以检测到免疫复合物,3~4wk阳性滴度逐渐上升,5~6wk处于较高水平,第8wk达高峰,然后较快地下降。研究结果表明,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抗原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具有明显的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特异的循环免疫复合物,可用于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活动性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用滤纸血以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单克隆抗体G2B3间接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感染卫氏并殖吸虫BALB/C小鼠血中循环抗原(CAg),结果显示:小鼠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后第3天检出CAg,其阳性率为38%,第15天起CAg达高峰,阳性率100%,26~56天CAg维持高水平,第71天CAg滴度下降,以后维持在一定水平,说明滤纸血可以代替血清作CAg检测。以抗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单克隆抗体G2B3间接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小鼠血中CAg时,具有简便,敏感和特异的优点,可试用于肺吸虫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以20条/只和100条/只剂量的尾蚴感染家兔,并于第9wk用吡喹酮对约半数家兔进行一次性灌胃治疗,依此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用分别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皮膜、肠道上皮和虫卵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直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并应用该法分别检测感染家兔血中3类循环抗原、膜相关抗原(MAA),肠相关抗原(G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观察循环抗原滴度水平和日本血吸虫感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当用Dot-ELISA法检测3类循环抗原时,20条尾蚴感染组与100条尾蚴感染组家兔不论治疗与否,血中3类循环坑原滴度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因此Dot-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不适宜于作为日本血吸虫感染度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以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适宜和非适宜宿主,观察感染后的抗体动态变化情况。 方法  从安徽省休宁县采集溪蟹捣碎并收集囊蚴,以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适宜宿主犬和非适宜宿主大鼠,收集感染后 0 ~ 16 周血清;以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为探针,建立 ELISA 方法检测不同宿主感染后的血 清抗体。 结果 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动物的血清,均有抗体出现。 其中感染犬 3 周可检测抗体阳性,抗体水平达高峰的时间最早为 5 周;感染大鼠 1 周检出抗体阳性,2 ~ 3 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至 8 周时抗体水平降低并维持在平衡状态。 结论 不同宿主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后抗体变化有区别,在非适宜宿主体内短期抗体水平下降较快且维持在弱阳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以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为靶抗原制备多株单克隆抗体从中筛选出1G1,1H1单克隆抗体,检测人工感染马来丝虫的中华按蚊。当中华按蚊吸食马来微丝蚴的兔血后,分别解剖同时以ELISA及Dot-ELISA检测饲养不同时间的中华按蚊。结果显示,饲养9d的按蚊马来丝虫幼虫阳性率,人工解剖为86.6%,ELISA和Dot-ELSIA法分别为82.2%和77.8%。  相似文献   

6.
应用特异单克隆抗体作DOT-ELIS和竞争ELISA检测65例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前淳离循环Ag(FCAg)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抗原(CICAg)。血清FCAg阳性率分别为81.3%和81.5%,CICAg阳性率为95.4%和92.3%(0.19-120.0g/ml)脑脊液测定FCAg阳性率为78.5%和86.2%,CICAg阳率率为90.8%和93.8%。结果表明检测总循环抗的有利于提高脑囊虫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斑点免疫金银染色(Dot-IGSS)和Dot-ELISA检测弓形虫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实验以弓形虫速殖子可溶性蛋白抗原为诊断用抗原,同时用Dot-IGSS和Dot-ELISA检测65份弓形虫感染者血清、176份其他寄生虫感染者血清和76份对照血清。结果显示,用Dot-IGSS及Dot-ELISA检测弓形虫感染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46%及92.31%,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1∶384及1∶218(1∶20-1∶2560)。用Dot-IGSS检测,有23份血清抗体滴度高于Dot-ELISA,有8份低于Dot-ELISA。二种方法所测抗体滴度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608,P<0.01)。二种方法检测其他寄生虫感染者和对照血清,假阳性率分别为5.95%及13.89%。Dot-IGSS操作流程和Dot-ELISA相似,但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Dot-ELISA,前者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底物,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三种免疫学方法检测抗班氏丝虫IgG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斑点免疫金银染色(Dot-IGSS)同步检测50份班氏微丝蚴血症者血清中抗丝虫IgG。ELISA,Dot-ELISA和Dot-IGSS检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3/50),90%(45/50)。ELISA和Dot-ELISA联合应用阳性率为96%(48/50)。ELISA与Dot-IGSS检测微丝蚴血症者抗体阳性率有  相似文献   

9.
以20条/只和100条/只剂量的尾蚴感染家兔,并于第9wk用吡喹酮对约产数家兔进行一次性灌胃治疗,依此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用分别定位于日本血吸虫表皮膜、肠道上皮和虫卵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直接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并应用该法分别检测感染家兔血中3类循环抗原、膜相关抗原(MAA),肠相关抗原(G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观察循环抗原滴度水平和日本血吸虫感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相似文献   

10.
单克隆抗体Dot-ELISA直接法检测血吸虫病循环抗原的现场应用湖北医科大学血吸虫病研究室(武汉430071)倪永晖,陈静卿,蒋明森沙市市血吸虫病防治所黄盘兴近年来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血吸虫肠相关循环抗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1~3]。作者曾...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应用弓形虫的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常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及间接血凝抑制试验(IHA)四种方法,分别检测了同一批人血清(150份)。结果表明:(1)四种方法中以Dot-ELISA最为敏感,血清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9.3%;IFA次之为11.3%;ELISA为8.69%;IHA最低仅为6.66%。(2)Dot-ELISA明显优于常规EL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特定方法成功地从50和100条尾蚴感染的家兔红细胞上分离出非游离性循环抗原(NF-CAg),并应用抗SEA和AWA的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对NF-CAg水平的动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NF-CAg的水平在感染后8~10wk间达高峰,10wk后下降到较低水平。提示检测NF-CAg的优势是在感染早期(10wk内)。结果还显示,NF-CAg水平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在检测NF-CAg时,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具有与单克隆抗体相似的检测效果。本文为探索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新途径和新内容及其归宿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斑点免疫金银染色(Dot-IGSS)和Dot-ELISA检测弓形虫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实验以弓形虫速殖子可溶性蛋白抗原为诊断用抗原,同时用Dot-IGSS和Dot-ELISA检测65份弓形虫感染者血清、176份其他寄生虫感染者血清和76份对照血清。结果显示,用Dot-IGSS及Dot-ELISA检测弓形虫感染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46%及92.31%,平均抗体滴度分别为1:384及1:  相似文献   

14.
血吸虫感染鼠血清SEAIC水平与肝脏病变关系的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离纯化的兔抗SEA-IgG以生物素-亲和素放大系统,用Capture ELISA方法检测感染血吸虫鼠血清中抗SEA循环免疫复合物(SEAIC)水平在感染后各周的动态变化;并在观察肝脏病变的同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动态测定各周肝内虫卵肉芽肿的直径和面积。结果表明,血清SEAIC在感染后4wk即可检出,6-7wk时达高峰,以后有所下降,但至实验观察结束时(12wk)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感染后4wk  相似文献   

15.
以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为靶抗原制备多株单克隆抗体(McAb)从中筛选出1G1、1H1单克隆抗体,检测人工感染马来丝虫的中华按蚊。当中华按蚊吸食含马来微丝蚴的兔血后,分别解剖,同时以ELISA及Dot-ELISA检测饲养不同时间的中华按蚊。结果显示,饲养9d的按蚊马来丝虫幼虫阳性率,人工解剖为86.6%,ELISA和Dot-ELISA法分别为82.2%和77.8%。经统计学处理,人工解剖与单抗检测无显著性差异,其灵敏度为每只蚊0.5条幼虫。实验证明,此McAb与牛腹腔指状丝虫、猪肺丝虫抗原无交叉反应,显示了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病基本控制地区7岁以上的人群共847名为检测对象,应用抗日本血吸虫CCA单克隆抗体Ⅲ D10建立的Dot-ELISA检测血虫循环抗原(CAg),以ELISA和IHA检测循环抗体(CAb)。结果CAg的阳性检出率为3.19%,ELISA和IHA检测C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6%和9.45%,两者的检出率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Ag与CAb(ELISA和IHA检测)的联合检出率分别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SEA和成虫肠道及成虫表膜的单克隆抗体,从中筛选出3株对循环抗原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经混合后用作DotELISA检测血吸虫不同感染度的家兔血清,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感...  相似文献   

18.
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红细胞上非游离性循环抗原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特定方法成功地从50和100条尾蚴感染的家兔红细胞上分离出非游离性循环抗原(NF-CAg),并应用抗SEA和AWA的多克隆及单克隆抗体进行ELISA,对NF-CAg水平的动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NF-CAg的水平在感染在8 ̄10wk间达高峰,10wk后下降到较低水平。提示检测NF-CAg的优势是在感染早期(10wk内)。结果还显示,NF-CAg水平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在检测NF-CAg时,特  相似文献   

19.
Dot-ELISA的囊虫病免疫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用纯化糖蛋白抗原对116 例囊虫病人血清进行Dot- ELISA检测,阳性率为96.8% (112/116),36 例健康人血清皆为阴性,27 例肝吸虫病与包虫病人血清除2例外均为阴性,并以IHA和ELISA作对照,结果表明Dot- ELISA 在3种方法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抗恶性疟原虫单克隆抗体,为疟疾诊断及疟疾疫苗等方面的研究提供良好的材料。方法以恶性疟原虫复合重组融合蛋白为免疫原,经细胞融合及ELISA方法筛选获得阳性杂交瘤细胞。对其中3株2H12、3D5、4E5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作SDS-PAGE、Westernblot及Dot-ELISA鉴定,并初步观察了3株单抗对恶性疟原虫(海南分离株)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两次细胞融合共获得8株阳性克隆,其中3株即2H12、3D5、4E5的OD值超过阳性对照,传至20代以上经ELISA检测仍呈强阳性反应,将其腹腔接种给BALB/c小鼠获得血性腹水,抗体滴度为1∶12800。Westernblot及Dot-ELISA分析显示3株单抗均与相应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抑制试验结果表明:3株单抗对恶性疟原虫的体外生长和发育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9%±3%、76%±6%、41%±2%。结论已获得稳定分泌抗恶性疟原虫复合重组抗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