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9 毫秒
1.
笔者近2年来对比观察了27例次血钾正常或低血钾和23例次高血钾的尿毒症病人心电图,发现血钾正常和低血钾都有类似“高血钾”的T波高耸。为此,本文对尿毒症时发生的心电图T波高耸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对诊断高血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高血钾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高血钾与血清钾测定有较好的一致性,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升高,心电图改变程度有所不同。结论心电图对高血钾改变的反映比血清钾测定更准确。鉴别诊断高血钾与假性高血钾较血清钾测定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部分血清钾浓度达危急值检验结果而心电图无特征性高血钾改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血清钾大于5.5mmol/L,采血同时已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患者。结果1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血清钾达7.0mmol/L以上,其心电图报告结果为T波高尖,呈“帐篷状”T波等特征性高血钾心电图改变,符合率为17.1%;其他非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3例,血清钾大于5.5 mmol/L但小于7.0mmol/L,心电图无特征性高血钾电生理表现,符合率为0%,经χ2检验,P<0.01,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有特征性高血钾心电图改变的13例中,因就诊不及时抢救无效死亡5例,患者心电图均有明显高血钾特征性电生理改变。只有血清钾升高而无心电图特征性电生理改变者无一例死亡。结论血清钾浓度正常时与心电图改变有很好的一致性,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增高(小于7.0mmol/L或大于7.0mmol/L)时,心电图特征性高血钾电生理改变程度有所不同。鉴别诊断高血钾与假性高血钾,心电图较血清钾测定更具有临床价值。当我们报告血清钾的危急值(>5.5mmol/L)与心电图报告不符时,临床医生不能仅凭心电图未出现典型电生理变化而全盘否定检验科的结果,而应密切观察病情,以免血清钾进一步上升,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内钾离子升高,出现病情恶化,酿成医疗纠纷。同时检验科应多方征求临床专家意见,适当修改危急值报告范围,以免危急值报告的过度泛滥,反而影响临床医生的判断,造成病人的恐慌。  相似文献   

4.
高钾血症56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高钾血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高血钾的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血清钾浓度均高于5.5mmol/L,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34例,符合率为60.7%,主要病因为肾功能不全,心电图以帐篷状高尖T波为主要特征。心电图与血清钾测定不符22例,为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术后、脑出血、腹部外伤。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升高,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亦相应递增。血清钾5.5~7.0mmol/L时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符合率为48.0%,表现为T波高尖呈帐篷状;〉7.0mmol/L时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符合率为63.2%,表现为T波高尖、QRS波群时间增宽、房室传导阻滞和窦-室传导等;〉10.0mmol/L时出现心室扑动和颤动。结论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升高,心电图改变程度加重,血清钾高低与心电图改变并不呈绝对平行关系,排钾困难所致的高血钾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测定有较好地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别测定低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及实时心电图的R波及U波值,换算出R波与U波的比值(R/U),探讨患者的血钾水平与心电图R/U比值有无相关性,如有则作回归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急诊科处理入院的低钾血症患者221例,测定其血钾水平及实时心电图的R波及U波值。结果:低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与心电图R/U比值呈非线性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回归分析可求出回归方程K~+=1.446+0.719×1n(R/U),且整个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低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与心电图R/U比值有相关性,通过心电图R/U比值能简单、快速、有效地预测患者的血清钾离子的水平,为临床低钾血症患者能得到快速、准确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郭新喜  余秀颜  钟肖英 《全科护理》2012,(16):1454-1455
[目的]观察心电监护T波变化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补钾的效果。[方法]将60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均给予口服和静脉补钾治疗,观察组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心电监护T波的变化,在T波恢复正常时遵医嘱停止口服补钾并调慢静脉补钾速度,对照组在病人肌力恢复至4级时遵医嘱停止口服和调慢静脉补钾速度。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血钾水平以及高血钾、高血钾心电图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血钾浓度低于对照组,高血钾和高钾心电图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用心电监护T波观察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病人的补钾效果,准确性高且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和可靠,有助于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高血钾对临床诊断高钾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5例有高钾血症心电图表现的患者,结合其血清K^+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与临床化验诊断符合率为85%,所有患者心电图表现为直立高耸的T波,呈帐篷样改变。T波振幅的高低与血清K^+浓度不呈平行关系,随着血清K^+浓度增高,P波振幅降低或消失、P—R间期延长、QRS时限增宽、S波加深、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室内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出现窦性心动过速3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室传导4例,心房纤颤合并二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随着血清K^+浓度的增高,T波改变的导联数越多。肾功能不全引起的高钾血症心电图表现与血清钾浓度有很好相关性;急性失血脱水所致的高钾血症其心电图改变较明显,而血清K^+浓度值相对较低;细胞内外K^+转移和细胞膜破坏钾释放入血所致的假性高钾血症,心电图表现血清K^+浓度更准确。结论: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方便、快捷,是临床急诊筛查高钾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对高钾血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例高钾血症的心电图表现。结果:正常血钾浓度为3.5~5.5 mmol/L,当血钾浓度>5.5 mmol/L时,心电图出现帐篷样高尖T波,两支对称,QRS波群增宽畸形,不定位心室内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窦性P波消失,窦室传导,P-R间期延长,R-R间期相对匀齐,心动过速酷似房室交接区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结论:心电图同时出现高尖T波,不定型室内束支传导阻滞,P波消失,窦室传导,结合临床可高度提示高钾血症。  相似文献   

9.
低钾血症72例心电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钾离子是维持心肌细胞膜电生理特性的重要离子,体内血钾的改变与心电图表现的关系密切.我们收集本院1998~2001年确诊的低钾血症72例,分析血钾与心电图改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余秀颜  刘平 《护理研究》2010,(2):413-414
[目的]探讨以心电监护T波预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病人补钾效果的可行性,预防和减少高血钾发生。[方法]将98例HOPP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均遵医嘱给予口服10%氯化钾10mL/h和静脉补钾40mmol/h。实验组病人给予心电监护,当T波恢复正常时,停止口服补钾并调慢静脉补钾滴速至10mmol/h;对照组病人肌力恢复至4级时,停止口服和静脉补钾。两组均复查心电图和血钾。[结果]将两组治疗后血钾浓度和高血钾、高钾心电图发生率结果合并统计,以T波恢复正常预测血钾是否恢复正常的灵敏度为96.5%,特异度66.6%,误诊率为33.3%,漏诊率为3.5%,准确度为92.9%,阳性预告值为95.4%,阴性预告值为72.7%,阳性似然比为2.898,阴性似然比为0.053。[结论]心电监护T波预测HOPP补钾效果准确性高、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患者补钾时行心电监护T波的变化,评估血钾水平,预测补钾效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预防和减少高血钾发生。方法将49例补钾治疗的HOPP患者上心电监护,当肌力恢复4级时,检测血钾浓度和记录心电监护T波的改变,并对其进行Kappa检验。结果采用Kappa指数进行分析,k为0.71,u为6.36,P0.01,心电监护T波与血钾检测值一致性较佳。结论心电监护T波改变作为HOPP患者补钾效果的参考指标简便、快捷、安全、有效和可靠,可及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心电监护T波预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HOPP)病人补钾效果的可行性,预防和减少高血钾发生.[方法]将98例HOPP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均遵医嘱给予口服10%氯化钾10 mL/h和静脉补钾40 mmol/ h.实验组病人给予心电监护,当T波恢复正常时,停止口服补钾并调慢静脉补钾滴速至10 mmol/h;对照组病人肌力恢复至4级时,停止口服和静脉补钾.两组均复查心电图和血钾.[结果]将两组治疗后血钾浓度和高血钾、高钾心电图发生率结果合并统计,以T波恢复正常预测血钾是否恢复正常的灵敏度为96.5%,特异度66.6%,误诊率为33.3%,漏诊率为3.5%,准确度为92.9%,阳性预告值为95.4%,阴性预告值为72.7%,阳性似然比为2.898,阴性似然比为0.053.[结论]心电监护T波预测HOPP补钾效果准确性高、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3.
冯冲  马虹 《新医学》1998,29(11)
答案 1.C 2.C 3.B 4.D 5.D6.D7.B8.B9.E10.C11.C12.C13.B14.C15.C16.D17.C18.E19.B20.A21.A22.C23.C24.C25.E题解1.血钾小于3mmol/L时,U波增高,振幅与T波相等,ST段压低,T波降低。血钾继续降低时,T、U波融合。血钾3.5~5.5mmol/L时为正常水平,心电图无明显改变。血钾7~8mmol/L时,P波增宽,振幅降低。当血钾超过8.5mmol/L时,P波消失,呈窦室传导。2.一般认为,中度以上的贫血(血红蛋白浓度小于70g/L)才会引起心血管改变。当血红蛋白浓度小于40g/L时,可出现贫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3.室性期前收缩常可自发地减少50%~90%,单…  相似文献   

14.
严重的高血钾属临床急症范畴,一旦发生预后严重,需紧急处理,但高血钾临床症状常无特异性,易被原发病掩盖,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对60例高血钾病的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心电图对高血钾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从事心电图工作的医生,常会碰到异常ST-T段改变,但一时难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只描写出改变的现象或诊断为低钾、心肌损害、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而这些心电图的相当部分实际仅表现为几个导联的T波低平或双向“ 、-”“-、 ”。如单纯T波倒置或T波在aVF、aVL,Ⅲ导联导联上低平,以及aVL、Ⅰ导联主波向上振幅偏小时T波低平、平坦甚至倒置。但此时不能作出肯定的ST-T异常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内分泌疾病致低血钾、血钾浓度与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的相关性,并观察补钾治疗后血钾和心电图恢复情况.方法观察42例内分泌疾病引起低血钾临床表现的患者血钾浓度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其中24例全程跟踪补钾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血清钾浓度和心电图变化.结果42例低血钾患者临床表现为乏力(以双下肢为重)、心悸、胸闷,严重低血钾者表现为四肢软瘫及肌肉酸痛.血钾浓度为(2.60±0.55)mmol/L,心电图低血钾改变与血清钾生化测定符合率为88.2%,血清钾<2.5 mmol/L时,两者符合率为100%.1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入院时血钾(2.54±0.6)mmol/L;补钾治疗40h后血钾(3.35±0.44)mmol/L,血钾浓度、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较长.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入院时血钾(2.58±0.42)mmol/L;补钾治疗40 h后血钾(3.72±0.17)mmol/L,血清钾浓度、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也较长.5例甲亢周期性麻痹患者入院时血钾最低,为(1.75±0.60)mmol/L;补钾治疗15 h后血钾(3.55±0.53)mmol/L,血清钾浓度、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恢复正常需要的时间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短.结论低血钾的临床表现、与血清钾浓度以及心电图改变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临床表现除与低钾血症的严重程度有关外,还与低钾血症发生的急缓有关.心电图能较好地反映低血钾的严重程度.内分泌疾病所致低血钾因病因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且经补钾治疗后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也不同.补钾需补至血清钾浓度和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止.  相似文献   

17.
临床在应用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 ,通常在静息状态下观察心电图有无特异性改变 ,即 S- T的改变 1缺血性下移 ;2近似缺血性下移 ;3S- T段水平延长 ,伴有尖锐的 S- T、T连接 ,T波的改变 (T波低平、双向、倒置和 T波异常高大 )。但患者心电图没有以上特异性改变时 ,较易发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与血清钾浓度94例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血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4例血清钾发生变化的患者心电图改变与血清钾浓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变化,心电图上有不同的特征表现。结论:心电图对血清钾改变的反应比血清钾测定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15-315
答:(1)急性轻度高钾血症(血钾浓度5~7mmol/L)时,心肌兴奋性增高;重度高钾血症时(血钾浓度大于7mmol/L)时,心肌兴奋性降低;慢性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变化不明显;(2)传导性降低;(3)自律性降低;这三者可引起轻重不一的、包括心室纤维颤动在内的各种心律失常;严重高钾血症时,可因兴奋性消失或严重的传导阻滞而引起心脏停搏;(4)心肌收缩性降低。心电图显示:高钾血症时,心电图常出现P波压低.增宽或消失,P-R期延长,R波降低,QRS综合波增宽,T波狭窄高耸,Q—T时间缩短及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毒蛇咬伤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100例毒蛇咬伤患者的心电图(A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与100例正常体检者的心电图(B组)对照。结果心律失常、P波改变、T波改变及窦性心动过速等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越重心电图改变越明显,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毒蛇咬伤患者有心电图改变往往是具有血循毒的毒蛇咬伤者,可出现多种心电图变化,病情越重心电图改变越明显。早期使用抗蛇毒血清可以减少对心肌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