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减少静脉肾盂造影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对345例实施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在操作前、操作中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使用离子型碘对比剂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使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比文献报道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采取正确预防措施是减少IVP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静脉肾盂造影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亦称静脉尿路造影,是将有机碘水溶性对比剂注入静脉、对比剂在泌尿系统排泄过程中进行X线摄片检查的方法。碘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国内文献报道离子型碘对比剂(76%泛影葡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7%,非离子型(欧乃派克、碘海醇等)为3.5%。本文对本科563例IVP中26例不良反应的护理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静脉肾盂造影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观察500例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行静脉肾盂造影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经验。结果 500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瘙痒、荨麻疹,恶心、呕吐和面色潮红或苍白各2例;胸闷、心悸1例。结论选择合适的静脉、做好对比剂加温和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方法是保证静脉肾盂造影术顺利完成的基础;严密的不良反应的观察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危害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将176例接受肾盂造影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肾盂造影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病情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检查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肾盂造影检查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地塞米松应用于离子型造影剂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强调在工作中如何降低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结合文献及药理知识,在76%泛影葡胺中加入5~10毫克地塞米松静脉注射,行肾盂造影检查,观察分析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离子型造影剂检查过程中使用地塞米松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可减轻不良反应的症状。结论:地塞米松可以预防和降低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吴炜玮 《全科护理》2011,9(19):1723-1723
阐述含碘对比剂分类、对比剂不良反应分级和常见副反应,总结含碘对比剂使用过程中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阐述含碘对比剂分类、对比剂不良反应分级和常见副反应,总结含碘对比剂使用过程中的护理.  相似文献   

8.
材料与方法:对2002年下半年的600例IVP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2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占4.17%,一般程度过敏24人,严重过敏1人,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5岁,男性20人.女性5人,其中注射完造影剂1~2分钟出现过敏反应的3例,5~15分钟出现过敏反应15例,30分钟出现过敏反应的7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定《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为降低CT检查时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发生率和规范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严格按照循证护理实践指南制定的方法,构建《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草案,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估系统目录Ⅱ对指南草案进行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审结果和建议对指南进行修改,形成正式指南。 结果 构建的指南推荐意见涵盖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风险因素、预防方法、处理原则、质量改进4个方面的内容。 结论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是根据最佳证据、临床实际情况以及专业人员判断形成的循证指南,可为放射科及临床医护人员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碘海醇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876例病人采用碘海醇行静脉肾盂造影,观察注射后病人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注射碘海醇后,出现轻度不良反应10例,中度不良反应1例。[结论]碘海醇具有生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加强采用碘海醇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使病人能安全、舒适、顺利地完成检查。  相似文献   

11.
提高静脉肾盂造影成功率的体会广东省肇庆市中医院放射科(526020)成其才静脉肾盂造影又称分泌性肾盂造影术,与逆行肾孟造影是相互补充的肾盂造影方法,简便易行,病人痛苦少,能了解泌尿系统的解剖病变及其机能,能了解肾脏大小及肾实质的厚度,但静脉造影较费时...  相似文献   

12.
余俊 《全科护理》2013,(26):2420-2421
对894例碘过敏试验阴性病人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检查前常规行碘过敏试验,严格掌握禁忌证,做好心理护理及抢救准备,术中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894例IVP病人中4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仅为5.1%。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病人的全面护理,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对150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病人进行全程护理,包括充分的肠道准备、检查中不良反应的判断及处理、熟练的操作技巧、心理护理、对比剂的合理推注速度、适宜的腹压、造影后的护理等。结果: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过程中,对病人各个环节的最优化护理,使本组病人全部顺利完成检查,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图像质量全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精心做好检查前准备,完善预防措施,熟练操作技巧等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病人安全性,保证静脉肾盂造影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2021年7月,中华护理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牵头发布了《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本文从碘对比剂静脉外渗的风险因素、预防方法、处理原则、质量改进4个方面,对该指南加以解读,旨在为规范相关临床护理实践、提高碘对比剂静脉输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颈外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为穿刺特别困难者提供一条安全的增强检查途径。方法选择上肢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剂者为对照组(n=50);选择颈外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剂为观察组(n=40),观察组均为上肢血管条件特别差、穿刺困难者。建立不同路径静脉高压注射碘对比剂评价表,其观察指标包括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渗漏率、碘对比剂剂量、注射速度、延迟时间、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注射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等。结果对照组有1例穿刺失败,穿刺成功率为98%,无渗漏发生;观察组全部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穿刺后等待检查过程中留置针滑出。对照组和观察组注射前后心率[(3.25±11.53)次/min比(-1.31±7.91)次/min]、舒张压波动值[(-6.75±24.24)mmHg比(3.04±8.82)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9,-1.91;P均〉0.05),收缩压波动值[(-2.60±13.09)mmHg比(7.39±13.52)mm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5);两组均无临床症状及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图像质量高;对血管条件特别差的患者选择颈外静脉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缩短了穿刺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只是技师在进行扫描时适当调整碘对比剂的剂量、扫描延迟时间。结论采用颈外静脉穿刺注射碘对比剂对于心功能正常者安全可靠,对穿刺特别困难者进行增强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静脉肾盂造影过敏反应的原因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静脉肾盂造影(IVP)是泌尿系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不但能显示尿路器质性病变,而且能观察肾功能变化,故对诊断泌尿系疾病至关重要。但造影中常用碘制剂,往往会发生过敏反应,危及患生命安全。为了保证造影安全,提高工作质量,现将我院1000例造影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之护理管理规范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为了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CT增强扫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像检查手段,而对比剂(Contrast Media,CM)是不可缺少的显影剂。文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次CT检查,其中50%的患者需要静脉注射对比剂行增强检查[1],在中国仅2007年对比剂的用药金额达10.98亿元[2]。由于对比  相似文献   

19.
静脉肾盂造影时两种不同肠道准备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静脉肾盂造影是泌尿科常用的检查方法,检查前的肠道准备情况直接影响其可靠性,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科用20%甘露醇为静脉肾盂造影住院患做肠道准备,患不良反应少,摄片质量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53例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患者的检查与护理过程,方法包括前臂注入76%的复方泛影葡胺造影剂1 ml后停止,观察5 min后如无不适立即施压,并将剩余药量注入完毕.护理包括通过心理护理、语言抚慰及精神鼓励使造影检查均顺利完成.认为细致周到的护理工作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