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血脂代谢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检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6例以及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用氯丙嗪药物4周时间,同时通过抽血的方式进行测定患者在服药前与服药后的血脂浓度,并将其相对比于健康体检人群。结果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接受血脂代谢检验前后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用药前LDL-C血脂为(2.42±0.21),HDL-C(1.14±0.27),TG(0.74±0.18),TC(3.26±0.23),用药后血脂对比LDL-C(3.68±0.25),HDL-C(1.03±0.26),TG(1.55±0.11),TC(4.76±0.24),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脂对比显示正常。结论通过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脂变化浓度后,可知精神分裂症可以将患者的血脂代谢发生紊乱,经过相应的抗精神药物治疗之后,患者在TG、LDL-C、TC方面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选择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血脂代谢异常对其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入选人群为100例老年男性,其中单纯高血压组(A组)40例、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B组)60例,共两组。分别对其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收集HRV时域指标,之后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血脂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HRV产生的影响。将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按总胆固醇(TC)〈5.72mmol/L及TC≥5.72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及TG≥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3.64mmol/L及LDL≥3.6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1.04mmol/L及HDL≥1.04mmol/L分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TC、TG、LDL、HDL对这类患者HRV的影响。结果 (1)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HRV降低(P〈0.05);(2)高TC组较非高TC组HRV降低(P〈0.05);高TG组较非高TG组HRV降低(P〈0.05);高LDL组较非高LDL组HRV降低(P〈0.05);低HDL较非低HDL组HRV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脂代谢异常组较单纯高血压组HRV降低,提示脂代谢异常可能加重高血压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高TC、高TG、高LDL可能是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维爱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脂及血清oxLDL的影响。方法有更年期症状的绝经后妇女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利维爱2.5 mg/d)和对照组。利维爱治疗前及治疗2年后检测血清TC、TG、HDL-C、LDL-C及oxLDL水平。结果129例完成观察和治疗。利维爱治疗2年后血TC显著降低(P〈0.05),LDL-C和Lp(a)极显著降低(P〈0.01),HDL-C略有降低(P〉0.05);血oxLDL-C(P〈0.01)显著降低。结论利维爱可调节血脂代谢,降低oxLDL-C,对动脉粥样硬化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脂异常是血液脂质代谢异常的简称,它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以及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血脂代谢异常的早期其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有些继发性血脂代谢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痛风、酒精中毒、肾病综合征及阻塞性肝胆疾病,主要表现为原发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故对血脂增高者应详细询问其是否有持续的血脂代谢异常和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长期血脂代谢异常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社区医师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病人出现脑力和体力衰退,触诊浅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γ-谷氨酰基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GGT)升高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3137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基线资料、GGT和血脂代谢指标。血脂代谢指标分别为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lipoprotein,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共计4项指标。依据GGT浓度的四分位数进行分组,对血脂四项指标水平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分别分析GGT浓度与血脂4项指标的相关性;比较GGT在不同血脂异常分组间的水平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GGT升高的危险因素。  结果   随着GGT浓度的升高,TC、TG和LDL水平及异常率明显上升,HDL水平明显降低且异常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GGT与TC、TG、LDL浓度水平均呈正相关(rs = 0.200、0.395、0.186,P < 0.05),而与HDL呈负相关(rs = -0.144,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中位数或参考值为界定,TG均是影响GGT浓度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360(95% CI:2.068~2.695)和1.635(95% CI:1.481~1.805)。  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会导致GGT的异常升高,且升高幅度与血脂代谢异常程度密切相关。伴随有血脂异常的GGT升高可能有助于脂质代谢紊乱相关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亚甲减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芳 《浙江实用医学》2009,14(5):366-367,400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4例亚甲减患者、29例甲减患者和35例体检健康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促甲状腺素(TSH)、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亚甲减组HCY、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CY与甲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C、LDL-C与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治疗后TSH、TC、HCY、LDL-C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而TG、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甲减患者出现血脂代谢及HCY代谢异常,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病风险,应及时检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脂肪酶基因(LIPC)-514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其比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同胞对研究设计方法,共调查了220个患病不一致同胞对,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LIPC-514C/T多态性进行基因型鉴定。运用非参数连锁分析和以家庭为基础的关联分析方法进行连锁和关联分析。结果患病先证者的TG、TG/HDL-C、TC/HDL-C水平高于未患病同胞,而HDL-C水平低于未患病同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PC-514T等位基因与TC/HDL-C比值之间存在连锁关系(p=0.038),LIPC-514T等位基因与TC/HDL-C比值降低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Z=-2.11,p=0.03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危险因素,LIPC-514C/T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异常这个中间环节而最终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血脂代谢异常与妊高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异常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使用美国Backman公司CX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rraty特种蛋白检测仪测定的68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和32例妊高征患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在妊高征组患血清TC、LDL-C、apo-B水平较对照组显升高(P<0.05),TG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HDL-C、apo-Al则较对照组显降低(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孟宪宏 《当代医学》2009,15(7):42-43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方法我院于2005年10月~2008年6月对3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分析。结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组患者中出现血脂异常的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高血压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血压组患者的HDL—C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了解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状况可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的正常人,这为临床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姚成立  李溪  胡斌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2):822-82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脂肪餐后血脂的代谢变化。方法测定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2例正常血压者空腹、脂肪餐后2小时的血清甘油三酯(1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高血压病组空腹及餐后2小时的T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病组餐后2小时HDL-C降低(P〈0.05),TC、LDL-C则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脂肪餐后TG水平异常升高,伴HDL-C降低是其血脂代谢异常的表现;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要进行脂肪餐试验,准确地判定血脂代谢情况;对于患有高血压病,餐后血脂明显增高的患者,应当进行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的血脂代谢特点及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对其血脂代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选择38名健康老人作为对这种,对比分析2组血脂代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DL-C、TC、BM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进行治疗,可促进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衰退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妊娠期糖尿病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结果伴有亚临床甲状腺功能衰退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P<0.01)。观察组孕妇的 HOMA-IR与TC、TG、LDL以及TPO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血 HDL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衰退引起妊娠期妇女糖脂代谢以及自身免疫异常应当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种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血液透析)、B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和C组(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末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各项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HDL-C及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HDL-C及LDL-C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与透析滤过方案无法有效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血脂水平,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案能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商丘市职业人群血脂水平现状及其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方法:应用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商丘市26 856例职业人群空腹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按照血脂异常评定标准分析人群检测结果。结果:总体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40~50岁组检出率最高。总体血脂异常发生率为61.2%。男性占73.8%、女性占48.2%。TC、TG、LDL-C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HDL-C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P<0.01)。结论:商丘市职业人群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高血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中年以男性、老年女性最为显著。男性与女性血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阴虚阳亢(30例)及痰湿壅盛(30例)2型。对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的阴虚阳亢组和痰湿壅盛组的TG、TC和LDL-C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中医证型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的阴虚阳亢组和痰湿壅盛组的HDL-C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中医证型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血脂代谢紊乱有关,痰湿壅盛是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脂代谢异常的关键病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关系。方法对70例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甲状旁腺激素(PTH)。随机选取80例无肾脏病的体检对象为对照组。结果血液透析组PTH、TG、LDL—C及LDL-C/HDL-C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HDL—C明显下降(P〈0.05),T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组PTH水平与TC、TG、HDL-C、LDL-C无明显相关(P〉0.05),与TG、LDL-C/HDL—C比值成正相关(P〈0.05)。结论脂代谢异常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高P,rH水平可能与脂代谢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川崎病(KD)儿童不同病程脂代谢水平及相关因素,为云南省川崎病儿童提供更科学规范的病后长期治疗和健康管理。  方法  收集2015年0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40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不同病程将其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4期,每期拟纳入100例KD患儿;同期选取在昆明市儿童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实验室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100)、载脂蛋白E(ApoE)、脂蛋白小a(Lpa),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KD患儿LDL-C的影响因素。  结果  观察组TC、HDL-C、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TG、LDL-C、ApoB100、ApoE、Lpa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5);KD患儿不同病程期间均存在血脂代谢异常问题,TC、HDL-C、ApoA1水平急性期 < 亚急性期 < 恢复期 < 后遗症期,TG、LDL-C、ApoB100、ApoE、Lpa水平急性期 > 亚急性期 > 恢复期 > 后遗症期(P < 0.05),其中血清HDL-C在恢复期、后遗症期仍呈低水平;出院后半月、1月、3月、半年、1aKD患儿血清TC、HDL-C、ApoA1、TG、LDL-C、ApoB100、ApoE、Lpa水平均处于稳定且正常状态,出院后不同时间点血脂代谢指标变化相比,无显著差异(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得知,男性、年龄 > 5岁、体重指数 > 24.0 kg/m2、少数民族、过期产儿是KD患儿HDL-C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不同病程期间KD患儿均存在血脂代谢异常问题,对其可能有长远的影响,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民族及过期产儿是KD患儿HDL-C水平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血脂异常对KD患儿的长期影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刘虹 《当代医学》2013,(4):157-158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高脂血症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联合苯扎贝特,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显著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 A1)显著上升,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ApoB、HDL-C、ApoA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扎贝特可纠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瘦素、胆囊收缩素、脂代谢与胆固醇结石的相关性,为胆固醇结石的成因补充理论依据。方法比较检测35例正常人与119例GS患者之间的BMI值及血清leptin、CCK、TC、TG、HDL、LDL、APOA、APOB和LP(a)水平。分析GS组内BMI和leptin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GS组BMI及血清leptin、CCK、TC、TG和APO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S组血清HD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GS组内BMI与leptin、CCK、TC、TG和APOA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HDL呈负相关fP〈0.05);leptin与CCK、TC、TG和APOA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结论BMI及血清lepfin、CCK、TC、TG和APOA明显升高者,具有易患胆固醇结石的趋势;leptin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参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中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896例住院的高血压患者,男655例,女241例。根据多导睡眠仪监测结果分为4组:单纯高血压组243例,高血压合并轻度OSAS组245例,高血压合并中度OSAS组195例,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213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导睡眠监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并采集次日晨起外周血测定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等水平。结果(1)四组中男性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女性患者(P〈0.01)。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的年龄(48.09±9.48)、体质指数(BMI)(29.46±3.83)、睡眠呼吸暂停紊乱指数(AHI)[45.90(37.55,63.65)]、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89.084±4.93)、最低血氧饱和度(LSp02)(67.36±12.60)、TC(4.68±1.00)、TG[2.03(1.54,2.88)]、UA(371.85±99.29)、hs.CRP[1.43(0.82,3.056)]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重度OSAS组HDL—C(1.094±0.28)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OSAS严重程度增加2项及〉2项血脂代谢指标异常的患病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高TG、高TC患病率在AHI≥15次/h组明显高于AHI〈15次/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校正BMI、性别、年龄等常见危险因素后证明AHI依然与血脂代谢相关,是血脂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HI是血脂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中随OSAS严重程度的增加TG、TC随之升高,同时血脂代谢异常的种类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