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出生体重的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是影响婴儿死亡和儿童发育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成为儿童疾病负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低出生体重能导致围生期死亡率和各种疾病发病率增高,并影响将来的生长过程以及神经系统发育,还可导致成年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因而,研究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低出生体重的发生、降低儿童疾病负担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引起低出生体重的遗传、环境因素做一综述,以期全面地了解低出生体重的成因,为将来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175例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分析及母婴结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亚芳 《广西医学》2009,31(7):1005-1006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75例低出生体重儿孕妇及同期175例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多胎、孕期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等易导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低体重儿易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健康教育,指导科学膳食,及时诊治胎儿宫内生长受限,预防早产,有效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避免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低出生体重是指出生体重<2.5kg的新生儿。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相比,易发生宫内窘迫,产后并发症等,低出生体重也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研究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控制其发生,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母亲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率及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易感因素。方法:选择176名3~8岁的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79名同龄的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2组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状况,并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易感因素。结果:实验组不同类型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易感因素从强到弱依次为胎龄、出生后使用喉镜和气管插管、多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低钙血症、产程延长。结论: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好发乳牙釉质发育缺陷,出生时及出生后各种全身及局部因素均不同程度影响造釉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且这些因素还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宫外生长过程中发生发育迟缓的比率和影响因素。方法:从极低出生体重儿中选出181例胎龄<32周的早产儿,记录其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性别、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首次肠内营养供给时间、首次完全肠内营养供给时间。同时在其生长到37~42周时测量患儿的体重、身长、头围,研究宫外发育迟缓几率和各类危险因素,并同时研究适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宫外发育迟缓发生几率。结果:发育迟缓的患儿胎龄、出生时的体重、身长以及头围均明显低于发育正常新生儿,同时其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首次肠内营养供给时间、首次完全肠内营养供给时间均大于正常发育新生儿,且小于胎龄儿发育迟缓发生几率明显高于适于胎龄儿。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包括胎龄、营养摄入时间等。  相似文献   

6.
2000-2004年大连市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出生体重<2500g称为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易患多种疾病,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普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但其生存发育状况却令人担忧。为探讨我市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现将我市2000—2004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足月新生儿人体测量学参数,用以确定宫内发育迟滞的发病率;研究在北多哥人群中与宫内发育迟滞有关的母体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在北多哥草原地区,进行为期12个月的前瞻性研究。1006名正常单胎妊娠后分娩、无严重新生儿疾病的存活新生儿被纳入试验。结果:平均出生体重为2938±421g。低出生体重发病率为11.7%。在母体及社会经济危险因素中,育龄低于20岁、体重<50kg或体重指数<20kg/m2的母亲所生子女患宫内发育迟滞的风险显著较高(O R分别为2.71、2.57和1.57)。父亲的工作情况也会影响到母亲及新生儿的体重。结论:应当将这…  相似文献   

8.
低体重儿的出生一直备受国内外的关注.低体重儿即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也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uterinegrowth restriction,IUGR),是指胎儿出生体重低于同孕龄新生儿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FGR是围生期的重要并发症,居围产儿死亡原因第二位,其围生儿死亡率为正常儿的4~6倍,据统计其发病率为2.75%~15.53%不等,我国的发病率平均为6.39%.FGR不仅影响胎儿的发育,远期也影响儿童期及青春期的体能与智能发育,且FGR的患儿在成人后发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代谢等方面疾病的机会大于正常者.因此,这里主要对低体重儿的影响因素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常见的发病危险因素,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查阅96例医院感染新生儿的病例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此96例患儿为病例组,另从同期住院但未曾发生医院感染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2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揭示导致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气管插管、PICC、胃肠外营养、机械通气、CPAP、留置胃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早产、低出生体重、基础疾病均为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器械侵入、早产、低出生体重、基础疾病等是本病的危险因素,明确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436例新生儿及产妇进行调查,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索进行Logistic同归分析,筛选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异常孕产史、流产≥2次、早产史、孕周、妊娠高血压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有异常孕产史和孕周<37周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异常孕产史和孕周<37周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引言: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DP)的影响因素和远期预后。方法 自2014年01月至2017年01月,收集我院收治的15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BDP的50例为观察组,其余10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纠正2个月的肺功能,纠正24个月的体格和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并利用logistics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BDP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多胎、人工授精、试管受孕、胎膜早破、剖宫产和并发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受孕的人数、肺功能、体格发育、神经系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胎、受孕方式、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和并发症为极低出生体重儿BDP的危险因素,且并发BDP的新生儿的肺功能、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情况较低  相似文献   

12.
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和多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致病因素。分析表明,父母文化程度低、孕期情绪不良、孕期毒害因素、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疾病、婴幼期严重疾病及精神病家族史是本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揭示本病的前三位危险因素是婴幼期严重疾病、母亲文化程度低和精神病家族史。本结果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君  陈素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9):140-141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住院的40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血糖常规检查。结果低血糖32例,其中早产儿11例,低出生体重儿15例,巨大儿4例,足月新生儿2例。糖尿病母亲婴儿及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败血症等易引起低血糖。在低血糖治疗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较足月正常体重儿更易发生一过性高血糖。结论对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早期监测血糖,并尽早喂养或鼻饲。  相似文献   

14.
杨国芬 《当代医学》2010,16(13):38-38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捷、简便、敏感的检测方法对一些危及儿童生命、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导致儿童智能障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进行群体筛检,从而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征象时就做出早期诊断,进行有效的治疗,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的损害,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服务,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基本措施之一。检查对象是出生后72h正常哺乳6次以上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15.
低出生体重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低,是围产期保健的重点人群,低出生体重是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低出生体重儿围产期死亡率较正常儿高8倍[1],且活婴日后长带有智力和运动功能发育障碍。发达国家低出生体重儿以早产为主,而发展中国家以宫内发育迟缓为主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是一组特殊的群体,其发生率占新生儿出生率的5.68%。由于近年来新生儿加强临床病房的建立和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由1952年的4%提高到50%-60%,甚至更多。由于存活率的提高,伴随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增高,特别是早产儿中脑损伤数量的增高主要表现在脑瘫、精神发育障碍、其他听力和视力障碍、运动功能发育延迟、肌张力异常、社交能力适应低、注意力不集中等,故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使其顺利生长发育赶上正常儿童,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神经、精神因素对儿科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时期是人生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阶段 ,身体正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之中。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组织是人类精神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物质基础。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 ,功能也不够完善和稳定 ,精神心理状态易受到周围环境、家庭、学校或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近 2 0年来我国独生子女明显增多 ,对各种情况变化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因此与成人相比较易发生心理行为障碍。神经、精神因素不仅对许多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且还可以作为主要的致病因素引起一些疾病。众所周知 ,在儿科临床上一些较常见的疾病如儿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随访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的1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新生儿门诊随访,观察组新生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照极低出生体重儿管理模式进行出院随访,对比两组新生儿随访半年后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身长、体重和头围等身长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各项神经项目(仰卧抬头、翻身、头眼协调、扶掖迈步、认母及发元音)完成月龄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随访对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帮助极低出生体重儿逐渐发育正常,改善其预后状况,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采用《2-3岁儿童行为检查表》对西安市236名入托儿童的行为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几个围产期高危因素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发育的影响。结果发现:高危组儿童的单项行为症状发生率、行为因子负荷分、行为异常的发生率及行为异常的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同行为问题显著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低出生体重、早产、过期产、分娩异常及新生儿期疾病。提示高危儿的心理卫生保健更为迫切,而降低早产、低出生体重、过期产和异常分娩以及新生儿期疾病的发生率是减少高危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126例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出生体重儿不仅有较高的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而且成活者通常留有远期体格和智力发育障碍,故研究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发生因素对提高人口素质和延长人均寿命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在我院分娩的126例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