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涕症是以鼻涕多如清水或稀浊,遇寒冷或热气熏蒸鼻窍时即自淋外溢为主的病症。为全国著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所确立的一个新病种,历代中西医尚无本病之称。《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五液”是人体津液...  相似文献   

2.
汗、涕、泪、涎、唾,中医称之为五液,它们是体内的津液在五脏之气的作用下而化生的.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说:"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五液是五脏化生的,在正常情况下发挥其生理作用.而一旦人体发病,"五液"则出现异常情况.所以在临床上,可以根据五液与五脏的所属关系来推断五脏的疾病,从而为临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在液为唾”理论的发生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认为“肾开窍于耳”理论的发生其主要依据在于五行学说的介入;“肾开窍于前阴”实际上是“肾主水”及“肾藏精”理论的“衍生物”;应用类比是“肾开窍于后阴”理论可能的发生学途径;“肾在液为唾”这一理论适宜修正为“涎唾同为口津,并与主于脾肾”。  相似文献   

4.
多涕症是以鼻涕多如清水或稀浊,遇寒冷或热气熏蒸鼻窍时即自淋外溢为主的病症。为全国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所确立的一个新病种,历代中西医尚无本病之称。《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五液”是人体津液的一部分。涕为肺液,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涕能滋润鼻窍、湿润所吸入的空气、粘附灰尘,但涕液过多或过少都为病态,过多则为多涕症。本病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或久病体虚,好发于冬季,北方尤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唾、涎与脾肾关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唾、涎的内涵及生理、病理等方面对《内经》“脾为涎”、“肾为唾”的理论估了探析,认为唾、涎脾肾共同所主,以脾为主。“咽津养气法”不单补肾,也养脾。为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五液小识     
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关于津液的生成、输布、生理、病理,各种书籍均有详细论述,但是,对于五液,各种书籍所论皆略,而且对其生理、病理概念,没有全面、详细地论述,有的书籍,概念不清,特别是汗、唾、涎概念不清,给后学的人造成一些模糊的认识。经过廿余年临床实践及教学工作,深深感到对五液有必要进行全面讨论。现将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表述于后。《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  相似文献   

7.
上期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将军之宫,谋虑出焉。仓凛之官,五味出焉。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2.主气、司呼吸,主宜发肃降,主通调水澎朝百脉、主治节。3。胃、脾、肝、胆、小肠、大肠、肾。4.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5.心在窍为舌、肺在窍为鼻、脾在窍为口、肝在窍为目、肾在窍为耳及二阴。 二、选择题 1。肾2.孤脏3。小肠4.膀胧5。元神之府6.心与肾7.决埃之官,水道出焉。 8.喜润 三、问题答解 (一)答:人体的水液代谢,包括水液进人体内,一在体内的代谢和升降运动,以及代谢后水液的排泄。参与水…  相似文献   

8.
贺哲老师治疗小儿流涎每用五味异功散加减,疗效颇佳.贺老师认为,脾主运化,生津液,口为脾之外窍,涎出于口,脾气摄津使津液渗灌口窍,发挥濡润助消化的作用,使之不致外溢.若饮食不振,损伤脾气,致化源不足,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灌溉四旁,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于是口涎随之而出,久而久之,四肢筋骨肌肉不足津液的濡养,出现萎弱不用以及饮食不振等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关于“心开窍于耳”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五脏是人体组织结构的核心,五脏通过经络与体表组织器官构成密切联系,五脏气血阴阳的盛衰和虚实寒热等病理变化,都能导致体表组织器官作出相应的反应。其中体窍与五脏的关系又被称为窍脏相关理论。体窍即为眼、耳、口、鼻、舌、前后阴,窍脏相关即一窍一脏相互关联,五脏各有其窍。综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正常政大论及(灵枢)脉度、五阅五使等篇记载,均言心开窍于舌、肝开窍于目、牌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前后阴。其中口为脾窍、鼻为肺窍、目为肝窍都无异述;唯(素问·金匾真…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宣明五气论》谓“脾为涎”。脾与涎究属何关系?推论有二:一为涎之质及量可能是“脾”功能的反映。二为涎具有“脾”的作用——即“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等的功能。广州中医学院脾胃研究组曾以负荷的唾液淀粉酶活性为指标进行研究。发现脾虚患者具有潜在性功能低下的现象。临  相似文献   

11.
心系疾病种类繁多而复杂,与五脏六腑的关系紧密,正如《类经》中指出:"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该意志,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唯心所使也";气机升降是五脏六腑的枢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人体之气机升降离不开上焦肺之宣降,中焦脾升胃降,下焦肝泻,以及心肾之气的交融,才能使五脏共同作用,气机运行正常。笔者以气机升降在心系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指导辨证论治,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赵志恒  穆超超  刘保红 《中医学报》2016,(10):1515-1517
凡治病,总宜使邪有出路,人体祛邪途径多端、表现形式多样,但总与官窍关系密切。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一个整体,官窍为五脏所主,亦为五脏所使,五脏又各有其液。五脏之液和五脏所主之窍与人体疾病的病解途径关系密切,人体疾患向愈无不以五液为载体、官窍为通道。五脏、五液、官窍构成了中医的病解途径。  相似文献   

13.
阴阳的“普遍性”不能成为确立五脏阴阳气血理论完整性的依据。五脏阴阳气血理论完整性的缺如实前肾的自觉选择,理论上确立五脏阴阳气血的完整性,其是否可行最终当视临床而定。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以唾为口津之清稀部分的观点缺乏依据。“脾主运化”的对象--“水谷”与“运化水谷”之“水谷”并不同义,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运化水谷”概念相对于“运化水液”而言,故虽亦有个“水”字,却不包括液态饮食物,而是专指固态饮食物;脾“运化水液”用“水液”指称“液态饮食物”则是一个沿习已久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贺哲老师治疗小儿流涎每用五味异功散加减,疗效颇佳。贺老师认为,脾主运化,生津液,口为脾之外窍,涎出于口,脾气摄津使津液渗灌口窍,发挥濡润助消化的作用,使之不致外溢。若饮食不振,损伤脾气,致化源不足,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灌溉四旁,则津液反溢于脾窍之口,于是口涎随之而出,久而久之,四肢筋骨肌肉不足津液的濡养,出现萎弱不用以及饮食不振等病理现象。流涎以口流涎水为主症。其病发于脾,张口随出,闭口即止,白天加重,夜间减轻,常有语言低微,乏力自汗,身体消瘦,胃纳不佳,神疲倦怠,面色淡黄,舌质淡,苔白或黄,指纹淡…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含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也有“肾者主蜇,其实在骨……”。《素问·痿论篇》:“肾气热则腰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历代医家都同意“肾主骨”的理论,认为肾对骨确实起着主宰作用。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的生长发育以及修复均依赖肾脏精气的滋养和推动。《素问·宣明五气篇》也有:“五脏所主……肾  相似文献   

16.
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云:“精气夺则虚”。精,元阴也;气,元阳也,元阴元阳俱藏于肾,故肾为五脏之本、生命之根。肾虚则五脏俱衰。本元有亏,百病丛生,故王执中曰:“肾虚生百病”。诚若是,故本文以论十病治肾为例,以明治病要重肾之理。一、伤寒治肾论论曰:“伤寒有大实大虚者,有微实微虚者,有虚多实少者,有实多虚少者,此四  相似文献   

17.
《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脾咳之状,咳则右下胁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诸)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则腹满,不欲食饮。笔者细省百日咳痉咳期之面浮,体乏,咳时呕  相似文献   

18.
《内经》“五精所并”出于《素问·宣明五气篇》 ,文曰 :“五精所并 :精气并于心则喜 ,并于肺则悲 ,并于肝则忧 ,并于脾则畏 ,并于肾则恐 ,是谓五并 ,虚而相并者也。”对这段原文的意义古今医者作释不清 ,疑问尚存。笔者学习后略有一得 ,现公之与同道共研。1 “五精所并”的含义及实质“五精” ,即五脏所藏之精气 ,是五脏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物质 ,也是与五脏相关的组织器官及精神活动的营养保证。“并” ,《说文》云 :“并 ,相从也。”《词海》释为“合” ,故“并”有相从、聚合、汇合之意。对“五精所并”的发生原因 ,原文有明确阐述 …  相似文献   

19.
<正>“肝开窍于目”是中医眼科发展史上最具影响的理论学说,它强调目的生理病理由肝所主,目病从肝论治。但从根本上讲,其视瞻活动由肾所主宰,所谓“眼虽属五脏,而五脏之中肾最为贵”。本文就肾在“肝开窍于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探讨。1“肝开窍于目”的渊源和含义“肝开窍于目”源于《素问·金匮真言论》,文曰:“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认为目是肝与外界相通的窍道。东方为阳气升腾之位,阳升而风生;目为人体阳气之会,所谓“清阳出上窍”,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稍加留心的话,就会发现一些一岁左右的婴幼儿口唇中常流出涎水,这就是中医所讲的滞颐。 滞颐形成的原因多为脾胃虚寒,不能收敛唾液。因脾开窍于口,脾之液为涎,故唾液过多,多责之于脾虚不摄,或因脾胃蕴热,循经上攻,廉泉不能制约而致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