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父母情感温暖、非言语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对青少年人际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情绪表达能力测验、社交性量表和人际能力量表调查456名高中生。结果:父母情感温暖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分别正向预测青少年人际能力;父母情感温暖不仅直接正向预测人际能力,而且通过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的间接作用正向预测青少年人际能力。结论:父母情感温暖影响青少年的情绪表达能力和社交性,进而影响其人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以情绪安全感理论为依据,探索父母冲突、儿童情绪安全感与社交焦虑间的相关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儿童知觉父母冲突量表、情绪安全感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两所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冲突频率和冲突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4,-2.85;P0.05);经检验,在情绪安全感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t=-3.67,-2.94,-2.76;P0.01),农村儿童感知到更高的情绪不安全感;(2)父母冲突水平、儿童的情绪安全感和社交焦虑水平三者在调查样本范围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情绪安全感在父母冲突和儿童社交焦虑水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部分中介效应值为49.79%。结论:父母冲突不仅对儿童的社交焦虑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情绪安全感这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社交焦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父母控制的不同形式(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抑郁的联系,并检验青少年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控制问卷、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以及儿童抑郁调查表(中文版)对703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1行为控制对抑郁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心理控制对抑郁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行为控制通过促进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进而减少青少年抑郁,心理控制通过阻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进而增加青少年抑郁。结论:父母控制的不同形式对青少年抑郁具有不同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父母冲突与友谊质量对青少年抑郁发展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冲突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882名初一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三次追踪调查。结果:(1)青少年抑郁发展呈现非线性增长的趋势;(2)父母冲突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发展趋势,且解释抑郁截距方差变异的13%;(3)友谊质量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发展趋势,且解释抑郁截距方差变异的9%。结论:青少年抑郁在初中阶段整体上呈上升趋势,父母冲突对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友谊质量对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家庭系统中父母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情绪调节策略对青少年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与情绪调节问卷对275个核心家庭中的父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1)父亲的状态焦虑与母亲的状态焦虑(r=0.28),父亲的特质焦虑与母亲的特质焦虑(r=0.16)呈正相关;父亲的状态焦虑与青少年的状态焦虑呈正相关(r=0.09);父亲的特质焦虑(r=0.05)、母亲的状态焦虑(r=0.06)与青少年的特质焦虑呈正相关;(2)母亲的认知重评策略与青少年状态焦虑呈负相关(r=-0.07);(3)青少年的认知重评策略与状态焦虑(r=-0.08)、特质焦虑(r=-0.15)呈负相关,而青少年的表达抑制策略与特质焦虑(r=0.09)呈正相关。结论:在家庭系统中,父母亲的状态焦虑、父亲的特质焦虑和母亲的认知重评情绪调节策略是青少年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我关注在社交焦虑与人际需求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选取467名大学生[男201名,女266名;平均年龄(21±2)岁],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AS)、自我关注量表(SFAS)、人际需求问卷(INQ)进行测量,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女生的SFAS与INQ总分均高于男生(均P0.01)。SAS、SFAS与INQ得分两两之间正相关(r=0.20~0.90,均P0.01);自我关注在社交焦虑与人际需求间起完全中介效应[95%CI为(0.34,0.59)]。结论:大学生的人际需求通过自我关注作用于社交焦虑,降低自我关注水平是缓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极家庭情绪表露、亲子冲突、消极应对与初中生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286名初一学生及其家长为被试,通过消极家庭情绪表露问卷、亲子冲突问卷、消极应对方式问卷和儿童显在焦虑量表进行测评。结果:(1)消极家庭情绪表露、亲子冲突、消极应对和初中生焦虑两两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消极家庭情绪表露不直接作用于初中生的焦虑情况,而是通过间接路径作用于焦虑状况:消极家庭情绪表露不仅通过亲子冲突和消极应对,正向预测初中生焦虑,还通过亲子冲突和消极应对的链式中介对焦虑产生作用。结论:亲子冲突和消极应对在消极家庭情绪表露和初中生焦虑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少年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以及社交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社交焦虑量表对644名青少年进行了测量调查。结果:1高自尊组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得分显著高于低自尊组(t=-6.21,P0.01),低自尊组青少年的社交焦虑得分显著高于高自尊组(t=7.62,P0.01);2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正相关(r=0.30,P0.01),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均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32,-0.35,P0.01);3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1.6%。结论:青少年自尊、自我概念清晰性和社交焦虑三者之间密切相关,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自尊和社交焦虑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少年假想观众、社交焦虑与疏离感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假想观众量表、社交焦虑问卷、朋友疏离感量表和亲人疏离感量表对1473名初一到高三的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1)在假想观众、亲人疏离感、朋友疏离感和社交焦虑这四个变量中,两两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2)社交焦虑不仅能够在假想观众与朋友疏离感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而且能够中介假想观众与亲人疏离感的关系,且社交焦虑在假想观众与朋友疏离感之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更大。结论:社交焦虑在假想观众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人际归因、社交焦虑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中生人际归因风格、社交焦虑状况,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抽取高中生329人,用多维度—多归因量表(MMCS)的人际关系分量表,交往焦虑量表(IAS)对各班进行团体施测。结果:高中生在MMCS的人际关系分量表中,失败归因分高于成功归因分;外在归因分高于内在归因分。女生的成功归因分、内在归因分高于男生。高二的失败归因分低于高一、高三。高三的外在归因分高于高一、高二。择优生的内、外在归因分,成功、失败归因分均高于普通生。人际交往失败的归因对社交焦虑有显著影响。结论:高中生人际归因总体上倾向于外在归因,失败归因比成功归因更为外控。归因风格与性别、年级、班级等有关。归因风格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年龄、护龄及负性思维与护士焦虑情绪的关系及对其的预测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185名在岗护士进行年龄、护龄和负性思维调查,分析护士焦虑现状,年龄、护龄和负性思维对焦虑的预测力。结果:该组护士焦虑均分(35.43±6.59)高于常模,护士焦虑检出率为22.7%。焦虑与负性思维呈正相关(r=0.51,P0.01),负性思维与年龄、护龄呈负相关(r=-0.160,-0.144,P0.05)。负性思维直接影响焦虑(B=0.509,P0.01)。自动思维问卷30个条目中,6个预测变量能联合预测焦虑总分的34.1%,多元相关系数为0.584。结论:负性思维直接影响到焦虑的水平,而年龄、护龄与焦虑有间接关系,负性思维对护士焦虑情绪的预测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尊在父母冲突与高中生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父母冲突儿童知觉量表(CPIC)、抑郁体验问卷(DEQ)、Rosenberg自尊量表测量481名高中生.结果:①父母冲突与自尊、自尊与抑郁显著负相关,父母冲突与抑郁显著正相关;②自尊在父母冲突与抑郁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冲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抑郁,也可以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验式和分析式自我关注模式对高、低社交焦虑个体情绪、负性自我评价的影响,为社交焦虑个体的临床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创设实验室预期焦虑情景,引发高、低社交焦虑个体的焦虑情绪,并进一步通过不同指导语引导焦虑个体形成体验式或分析式自我关注模式,分析社交焦虑个体在两种自我关注模式下,情绪和负性自我评价的差异。结果:①两种不同的自我关注模式下,高、低社交焦虑个体焦虑情绪没有显著差异;②不同的自我关注模式对负性自我评价的影响仅限于高社交焦虑组。结论:对社交焦虑个体而言,不同的自我关注模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属性,体验式自我关注是适应性的,而分析式自我关注是非适应性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关系。方法:采用简明负面评价恐惧量表(BFNES)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31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且以中等程度为主;大学生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在性别、专业和生源地维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负面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r=0.436,P0.01)。结论:降低负面评价恐惧水平有利于缓解社交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自尊、拒绝敏感性、人际信任和社会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拒绝敏感性问卷、信任问卷和交往焦虑问卷测量了411名大学生。结果:自尊与人际信任呈正相关(r=0.147,P=0.003),与拒绝敏感性(r=-0.238,P<0.001)和社会焦虑(r=-0.170,P<0.001)呈负相关;人际信任与拒绝敏感性(r=-0.206,P<0.001)和社会焦虑呈负相关(r=-0.224,P<0.001);拒绝敏感性与社会焦虑呈正相关(r=0.223,P<0.001)。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当拒绝敏感性进入回归方程时,自尊对人际信任的预测效应从0.147降为0.104,自尊对社会焦虑的预测效应从-0.170降为-0.124。结论:自尊以拒绝敏感性为部分中介影响着人际信任和社会焦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珠海市青少年群体亲近自然的情况及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对744名青少年施测自编的亲自然情况调查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结果:1青少年亲近自然活动的次数和时间较少,主要集中于户外徒步、到自然风景区游玩、爬上/登山等活动,而较少进行接近野外的亲自然活动;2青少年与自然互动的活动主要以在居住地附近的花园/公园/绿道进行身体锻炼为主,其次是照顾宠物和种花种菜;335%和34.3%的青少年表示参加亲自然活动和与自然互动活动时非常开心,并且有37.6%和37.8%的青少年表示非常愿意继续参加此类活动;4青少年认为促使他们亲近自然的主要因素有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与同伴一起玩耍,锻炼身体等,而阻碍他们亲近自然的主要因素则是学业压力太大,没有朋友组织以及家里舒服喜欢呆在家里;5客观的亲近自然活动和自然互动情况与青少年的注意力多动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亲近自然活动次数=-0.13,r亲近自然活动时间=-0.11,r与自然互动活动次数=-0.11,P均0.01),但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r亲近自然活动次数=0.11,r与自然互动活动次数=0.12,P均0.01);6青少年对亲自然活动和自然互动活动的主观喜欢程度与情绪症状(r亲近自然活动=-0.11,r与自然互动活动=-0.16,P均0.01)、品行问题(r亲近自然活动=-0.19,r与自然互动活动=-0.13,P均0.01)、多动注意力问题(r亲近自然活动=-0.18,r与自然互动活动=-0.17,P均0.01)和同伴交往问题(r亲近自然活动=-0.12,;r与自然互动活动=-0.14,P均0.01)存在显著负相关,而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亲近自然活动=0.24,r与自然互动活动=0.21,P均0.01)。结论:珠海市青少年较少进行亲自然活动,其亲自然活动情况与其消极心理问题存在负相关,而与积极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Blushing was recently introduced in the DSM‐5 as a “hallmark”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nd it is now acknowledged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ocial anxiety. Three meta‐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lushing and social anx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ushing and social anxiety was strong for self‐perceived blushing, small for physiological blushing, and medium for observed blushing.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perceived blushing and social anxiety was stronger when social anxiety was measured as a state and when blushing was measured using questionnaires with five or more items. Results suggest that socially anxious people perceive themselves as blushing more than do less socially anxious people and overestimate the intensity of their physiological blus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