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VFN)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而其治疗仍为骨科未能满意解决的问题。作者自1994年5月~1997年11月对11例AVFN患者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溶栓、扩血管及改善股骨头微循环等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例患者,男10例,女1例,年龄33~64岁。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髓部疼痛、跛行。其中2例为双侧病变,合计病变股骨头13个。经临床结合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ECT)及X线检查诊断为AVFN。按Fi-cat分期标准[1],Ⅱ期7例,Ⅲ期4例。1·2方法:采用Seldin…  相似文献   

2.
对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的3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19例为双侧病变,12例为单侧病变,共50个股骨头出现缺血坏死,坏死股骨头呈现不规则致密骨硬化影、骨小梁增粗变形,31个股骨头出现骨低密度囊性改变,23个股骨头碎裂变形,12个合并关节腔积液。CT在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具有重要价值,而且能很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将溶栓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直接注入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结果 65例患在治疗后髋部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和改善。随访线平片,可股骨头明显修复,血管造影及DSA显示股骨头血管数目基本达正常。结论 通过介入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双入路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乾文  官泳松  权毅 《华西医学》2002,17(4):538-53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常见 ,病因复杂。近 3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至今尚无突破性进展。近年来作者采用股骨头下钻孔减压及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灌注扩血管及溶栓药物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 2 9~ 6 3岁。单侧 8例 ,双侧 4例 ,共 16个关节 ,病程 2个月至 4年 ,临床以患髋疼痛、患侧肢体功能障碍就诊。5例发病前有外伤史 ,6例长期应用激素 ,1例有大量饮酒史。全部病例经X线平片、CT、MRI确诊 ,随访时间 6~ 2 4个…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影像学诊断及介入疗法。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病人的早期影像学表现,然后经旋股内、外动脉插管灌注溶通术介入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有较好的疗效。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侵袭性治疗手段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血管内介入途径、局部微创介入等手段可以实施靶向治疗,将治疗药物、骨髓间质干细胞、生长因子等导入病灶部位,提高疗效,减轻全身反应。该文对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最新发展趋势,以提高对该治疗方法的认识,把握其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1 资料及方法本组 6 0例 ,男 41例 ,女 19例。年龄 2 1~ 5 8岁 ,平均 38岁。右侧 32例 ,左侧 2 8例 ,其中双侧 2 5例。病程 2~ 2 4个月 ,平均 8个月。临床表现为髋关节痛、大腿痛或膝关节痛 ,不同程度的髋关节活动受限及跛行。有酗酒史 16例 ,应用类固醇激素史 14例 ,有外伤史 12例。术前均有X线平片 ,其中 17例有CT ,15例有MRI ,5例有ECT。治疗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 ,将 5FHeadhunter导管超选至旋股内、外动脉及髂内动脉 ,行动脉造影 ,明确患侧股骨头的供血情况。造影后经导管向上述动…  相似文献   

8.
9.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00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通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评价该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共计482髋,采用了选择性股骨头供血血管灌注具有扩张血管、溶栓、改善微循环及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按1993年北戴河髋关节评价标准评价,并进行了统计学处理,患者治疗前后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股骨头区域血管数目显著增加,与疼痛缓解有直接相关;本组病例经1-3年追踪观察,有效率达94.61%。结论 改善或重建股骨头的血液循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键,介入治疗可以有效地达到这个目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入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旋股内、外侧动脉及闭孔动脉直接给药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6例,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早期股骨头缺血的介入治疗。方法 对16例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的介入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 患者在治疗后1~4周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后期X线检查显示86%以上的患者可见不同程度的骨密度发生改变;缺血股骨头内死骨边缘或中心吸收,缩小,股骨头有明显的形态恢复。结论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方法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娉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53-5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ANFH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32例股患者中有30例股骨头坏死程度减轻,症状改善,2例股骨头坏死程度没有变化。结论: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疗效好等优点,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该手术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取得理想疗效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指股骨头部血运中断而造成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自 1996年始应用 5 0 0毫安×机在电视透视引导下 ,经股动脉插管 ,将导管分别送至对侧弦骨内、外动脉、骨盆动脉处分别给药 (药物为尿激酶、蝮蛇抗栓酶、复方丹参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罂粟碱 )。经住院治疗 2 3例观察疗效较好 ,病人症状改善明显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中 ,男性 15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2 0岁。病程最长 5年 ,最短 3个月。右股骨头坏死 10例 ,左股骨头坏死 6例 ,双侧股骨头坏死 7例。X线摄片Ⅰ型为 5…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够关节的多发病,也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虽然发病的病因不同,但主要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临床表现为助关节疼痛,关节功能受限,破行及下肢肌肉萎缩等症状。临床上治疗方法虽多,但至今尚无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lop年8月,开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到股内、外旋动脉直接给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性治疗,迄今已治疗伤例患者,临床观察疗效较好,症状改善明显,现仅就有关治疗情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三.1一般资料:本组兀例,男性25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乃岁,最小兀岁;发病时间最长25年,…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9~2003年介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137例,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股骨头尖缺血性坏死的34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进入患侧旋股内、外侧动脉,缓慢注罂粟碱、654-2、复方丹参注射液、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术后继续患肢静脉用尿激酶、654-2连续5天。结果:①治疗前后比较DSA造影显示18例,细小血管分支明显增多,血供延长,有效率64.2%;②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患髋功能得到改善;③6~12个月后影像学检查发现死骨有所吸收,有新生肉芽组织和新骨组织形成。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进行介入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对于早期病人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7.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诊断(附35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CT对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股骨头进行CT扫描,分析47个股骨头缺血坏死的CT表现。结果 星状征变形,骨质增生、硬化、囊变、碎裂、塌陷、变形,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CT表现,CT可显示X线平片股骨头阴性的缺血坏死。结论 CT良好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变形态和程度,诊断正确率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股骨头无菌坏死经股动脉插管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股骨头无菌坏死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对侧股动脉插管将5FCobra导管超选入患侧靶血管内分别注入罂粟碱、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扩溶及低渗药物。结果:50例患者共82只无菌性坏死的股骨头经介入治疗后疼痛缓解占100%,疼痛消失占80%,髋关节能自如行走者占63%。结论:经股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局部药物浓度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的特点,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对2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行综合介入治疗,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现将介入治疗期间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发病率较高,其病因主要是股骨头营养血管先天性异常和缺陷犤1犦,且多与髋关节损伤、大量应用激素、慢性酒精中毒以及脂质代谢紊乱有关。其理想的治疗应在早期阶段,尤其在X线发现之前。ANFH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针对缺血坏死的病理过程给死骨一个可修复的治疗环境。其优点在于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费用低。我科自2003年9月至2004年6月行ANFH介入治疗1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ANFH部位及分期:单侧Ⅱ期2例;单侧Ⅲ期2例;单侧Ⅳ期1例;双侧7例(其中双侧Ⅱ期1例,双侧Ⅲ期2例,一侧Ⅲ期另侧Ⅳ期2例,一侧Ⅰ期另侧Ⅲ期1例,一侧Ⅱ期另侧Ⅲ期1例)。主要表现为患侧髋、膝关节疼痛,麻木感伴有关节活动障碍或跛行。X线示:Ⅰ期,骨骺有轻度囊性变,无明显塌陷;Ⅱ期,股骨头外形完整,股骨头中央部骨质密度增高,周围可见点状、片状密度减低区及囊性改变;Ⅲ期,大部分股骨头坏死,中央死骨形成,股骨头变扁,股骨颈变短增宽;Ⅳ期,股骨头变扁平,股骨头中央区严重塌陷,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外上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