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豆腐,洁白细嫩,滑润香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传统的大众化食品,素有“国菜”之誉。自古至今,有许多名人都很爱吃豆腐,流传有不少趣闻轶事。 豆腐的发明者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汉文帝十六年刘安袭淮南王位,他一面主持编写学术著作《淮南子》,一面带领八个门客在山上炼丹修道。他们用山下珍珠泉水做出了豆腐,所以“八公山豆腐”至今有名。 传说陶渊明在彭泽做了81天县令,吃了九九八十一顿豆腐,后来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老百姓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之情,家家磨琼桨,户户做豆腐,在石钟山下摆设三里路长的豆腐摊,为他饯行,陶渊明  相似文献   

2.
平桥豆腐     
名菜典故平桥豆腐是淮扬菜系中的一道名菜。平桥是隶属淮安的一座古镇,濒临京杭大运河的东岸,古色古香的街道,加  相似文献   

3.
八公三豆腐     
《保健医苑》2014,(3):64-64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囚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实为素菜之珍品,更为安徽省六安市寿县的传统名肴。豆腐起源于淮南王刘安时期八公山一带,即淮南市八公山区与寿县的交界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豆腐中质量最好的数寿县八公山一带,叫做“八公山豆腐”。这种豆腐采用纯黄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制而成。当地农民制作豆腐的技艺世代相传,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艺,做出的豆腐细、白、鲜、嫩,深受欢迎。  相似文献   

4.
豆腐是我国传统的大众美食,早在公元前200年,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做豆腐的技术。《前汉书》中就有刘邦之孙刘安做豆腐的记载。 历代诗人对豆腐作了不少描写。陆游《山庖》中有“施压黎祁软胜酥”、苏轼有“煮豆为乳脂为酥”等赞美豆腐的诗句。朱熹《豆腐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安坐获帛布”,描写了种豆及做豆腐的辛苦。元代张劭《咏豆  相似文献   

5.
豆腐是我国烹饪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豆腐色雪白 ,质地细嫩 ,而且营养价值高。以豆腐为原料既可以做成可口的家常菜肴 ,又可以制成精美的珍馐 ,长期以来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豆腐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相传为西汉淮南王刘安所创 ,由朱熹诗“种豆豆苗稀 ,力竭心已苦。早知淮南术 ,安坐获帛布。”可以考证。而身为宋理学大师的他本人也研究过豆腐的制作。豆腐以“淡泊以明志”的身躯 ,加以厨师精心制作各种精美的豆腐希馔 ,博得了众多文人雅士的青睐 ,并为它泼墨挥毫。最早写豆腐的诗可能算是北宋苏轼 ,他在《又一首答二犹子与工郎见…  相似文献   

6.
在家常烧菜当中,菠菜往往与豆腐相佐,味美而汤鲜。民间也流传有“红嘴绿鹦哥”(菠菜)与“金镶白玉板”(油煎豆腐)的故事。 然而,关于菠菜能否与豆腐一起煮食的问题,曾有不少人持否定态度。理由是,菠菜里含有草酸,若与豆腐一起煮,和豆腐中的钙作用,会影响豆腐的营养。其实不然,在100克菠菜中约含360毫克草  相似文献   

7.
清康熙八年,安徽省仙源县举子王致和进京考试,名落孙山,欲归故里又苦于路费无着,只好留京等下科再考。幼时曾在家做过豆腐的王致和为维持生计,便在所住的北京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内,用手推的小磨,每日磨上几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叫卖。有一次,豆腐卖不出去,又时值夏季,怎么办?他猛然想起家乡有用豆腐制成酱豆腐的,但具体不知怎样做法。于是他试着将豆腐切成小块,加盐及花椒封在坛里,一直没管它。秋凉之后,  相似文献   

8.
从前有个人自称最爱吃豆腐,豆腐是他的命,一顿不吃都不行。有一天他去朋友家吃饭,朋友端上了1盘豆腐烧肉,只见他三下五除二地把盘子里的肉吃了个一干二净。豆腐却1块也没吃。朋友见状问:“豆腐不是你的命吗?你怎么不吃豆腐了?”他答道:“我是见了肉就不要命了”。从这个小笑话中不难看出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肉类一直在人类的饮食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是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确,肉类不仅提供给我们充足的热能和优质的蛋白质,还提供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保证人们健康的重要食物。然而,在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9.
到过山东博山的人,不会不去品尝一下驰名全国的博山“豆腐箱”。有人会问,豆腐怎么会是“豆腐箱”呢?是不是把很多豆腐装进一个大箱子里呢?不是的,所谓“豆腐箱”,也就是做法不同罢了。说起博山“豆腐箱”来,历史悠久,制作独特,是山东的一道名菜。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南巡时,曾  相似文献   

10.
豆腐从古到今都是人们喜欢吃的食品。特别是老年人由于牙齿老化 ,胃肠消化功能减弱 ,生理功能减退等原因 ,便把视线转移到了松软口的豆腐上。据史料记载 ,清代乾隆皇帝就非常2喜欢吃豆腐 ,专门安排膳食师为他制作各种豆腐 ,供他补养玉体。笔者邻居有一位离休老干部 ,几乎天天都要买豆腐吃 ,用他的话说豆腐比吃肉好 ,他现在已是八十二岁高龄了 ,头不晕 ,脚杆不酸软 ,说话有条不乱 ,思维敏捷 ,健康状况较佳 ,很少犯病。人们经常关切地问“老太父 ,你身体这么好 ,是咋个补养的?”他直接了当地回答说 :“全靠吃豆腐呀!”豆腐这种食物 ,被营养…  相似文献   

11.
到过山东博山的人,不会不去品尝一下驰名全国的博山“豆腐箱”。有人会问,豆腐怎么会是“豆腐箱”呢?是不是把很多豆腐装进一个大箱子里呢?不是的,所谓“豆腐箱”,也就是做法不同罢了。 说起博山豆腐箱来,历史悠久,制作独特。是山东的一道名菜。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南巡时,曾特意到博山瞻  相似文献   

12.
尤佳  范志红 《家庭医生》2010,(24):21-21
豆腐是公认的营养食品。它不但天然健康,还简单易做,是我们常吃的家常菜。豆腐做菜,口味可浓可淡,和所有食材几乎都“百搭”。但如果要想更好地吸收豆腐的营养,在餐桌上就要给它找好“搭档”。  相似文献   

13.
<正>名菜典故"文思豆腐"是淮扬菜系中的一道传统名菜,始于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代《茶香室丛钞》有记载:"文思字熙甫,工诗,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据说在清乾隆年间,扬州梅花岭天宁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肴,特别是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制做的豆腐羹,滋味异常鲜美,前往烧香拜佛的佛门居士都喜欢品尝此羹。  相似文献   

14.
秋思 《大众健康》2004,(6):46-46
我的外祖父活了102岁。原先我一直不明白,那时候家里穷,外祖父肯定吃不起补品,他是靠什么得以长寿的呢?现在想起来,外祖父的长寿应该与豆腐有关。他做了一辈子豆腐,吆喝着卖了一辈子豆腐,也吃了一辈子豆腐。豆腐就是外祖父的补品:  相似文献   

15.
日常食物形形色色,各有特点,若能巧妙搭配,其协同作用会使你受益更大。 豆腐+海带 将豆腐与海带搭配,可互补缺陷,从而成为一道完美的佳肴。原来,豆类中含有一种称为皂角甙的成分,此种成分有利也有弊,有利是可降低胆固醇的吸收,弊端在于可增加碘元素的排泄。而海带含碘极多,可及时补足碘,不致于因碘减少而“株连”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6.
法国的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 中曾经写道:“在我们这个世纪,巴黎下水道仍是一个神秘的场所。如果知道自己的下面是个可怕的大窖,巴黎会感到不安。”雨果写这本书时是1862年,那时候巴黎地下开始挖空,下水道已经星罗棋布,但巴黎人对此了解甚少,下水道也不让参观。雨果笔下的人物曾多次从下水道逃生,《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就是利用它避开了警察的追捕,救出了进步青年马里尤斯。雨果哪里会想到,那个曾被他认为是“可怕”和“不安”的场所,在140年后的今天,竟已成为世界上惟一的一座下水道博物馆,每年接待参观者10余万。今…  相似文献   

17.
漫话豆腐     
俗语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人们对豆腐的营养价值早有定论。古代有人称豆腐为“小宰羊”,说明当时他们已经认识到白嫩豆腐的营养价值可与羊肉相提并论。现代化学分析证明,等量的豆腐与羊肉相比,所含的蛋白质不相上下。而且大豆中所含的植物蛋白的质量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豆腐     
中国是豆腐的故乡。传说早在2000多年以前汉武帝刘邦之孙刘安,为长生不老,召集众多术士炼丹寻求长生的灵丹。术士刘金龙用黄豆与盐卤炼丹时,发明了一种白色、细腻的物质——豆腐。古往今来,中外众多的人仍喜食豆腐,全球性的“豆腐热”已经形成。全球人为何喜食豆腐呢? 一、洁白如玉营养丰。豆腐柔软细嫩,洁白如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并富含钙、铁、磷、镁、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有“绿色牛奶”、“植物肉”等美称。营养学专家测定,与等量的瘦肉相比,豆腐所含蛋白质比瘦  相似文献   

19.
豆腐在中国,时不论古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贵贱老幼,人人都爱吃它。各种菜系,酸甜麻辣,口味不同,豆腐都能唱“主角”或当“配角”,可见豆腐的平凡与魅力所在。 在著名的地方菜肴中,几乎都有豆腐菜。如广东菜中有蚝油豆腐、太史豆腐等十几种,四川菜中有麻婆豆腐、酸辣豆腐、家常豆腐等,北京菜中有冬菇豆腐、什锦豆腐等,还有上海的龙眼虾仁豆腐、山东的锅贴豆腐与三鲜豆腐、苏州的三虾豆腐、杭州的八宝豆腐与东坡豆腐、湖南土家族的土司豆腐、湖北的武汉抓豆腐、广西的山斑鱼豆腐、贵州的雷家豆腐丸等等,以及其他地区的香莲豆腐、菊花豆腐、七巧豆腐、蜂窝豆腐等。其中别具特色的“豆腐圆”,是广西名菜。  相似文献   

20.
文思豆腐     
正文思豆腐是一道有着悠久历史的江苏传统名菜,起源于扬州和淮安,属于淮扬菜、苏菜系。它选料极严,刀工精细,软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时具有调理营养不良、补虚养身等功效,是老人、儿童选择的上好菜肴。食材明细豆腐450克,冬笋10克,鸡胸脯肉50克,火腿25克,鲜香菇25克,生菜15克,盐、味精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