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采用嵌段共聚法将聚乙二醇(PEG)引入聚谷氨酸苄酯(PBLG)得到聚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两亲嵌段共聚物(PBLG-PEG-PBLG,缩写为GEG),研究引入PEG对GEG膜表面细菌黏附性的影响。【方法】以端氨基聚乙二醇引发谷氨酸苄酯N-羧酸酐开环聚合得到GEG,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表面接触角对共聚物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将聚合物膜悬浮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悬液孵育24h.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在聚合物表面黏附的情况。【结果】端氨基聚乙二醇能引发谷氨酸苄酯N-羧酸酐开环聚合形成嵌段共聚物;引入PEG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减少了细菌在共聚物表面的黏附:PEG嵌段在共聚物中的含量越高,材料表面接触角越小,黏附的细菌越少。【结论】将PEG引入PBLG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细菌黏附。这种嵌段共聚物在组织工程和药学领域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嵌段共聚法将聚乙二醇(PEG)引入聚谷氨酸苄酯(PBLG)得到聚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两亲嵌段共聚物(PBLG-PEG-PBLG,缩写为GEG),研究引入PEG对GEG膜表面细菌黏附性的影响。【方法】以端氨基聚乙二醇引发谷氨酸苄酯N-羧酸酐开环聚合得到GEG,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表面接触角对共聚物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将聚合物膜悬浮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悬液孵育24h.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在聚合物表面黏附的情况。【结果】端氨基聚乙二醇能引发谷氨酸苄酯N-羧酸酐开环聚合形成嵌段共聚物;引入PEG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材料表面的接触角.减少了细菌在共聚物表面的黏附:PEG嵌段在共聚物中的含量越高,材料表面接触角越小,黏附的细菌越少。【结论】将PEG引入PBLG能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细菌黏附。这种嵌段共聚物在组织工程和药学领域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颠痫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9例难治性癫痫用托吡酯小剂量逐渐添加的方法,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第8周达到最大有效量及耐受量后维持1年以上。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85.7%,其中11例(39.3%)完全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例(27.6%),大多出现在加量期,且不良反应较轻。结论添加托吡酯治疗难治性癫痫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以辛酸亚锡为引发剂,聚乙二醇大分子为共引发剂进行现交酯开环聚合,制备了系列聚乳酸(PLA)-聚乙二醇(PEG)-聚乳酸(PLA)三嵌段共聚物。从共聚物在生理盐水 中降解时特性粘度[η],质量和热行为的变化,考察了PEG分子量和丙交酯/PEG(摩尔比)对共聚物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嵌段对共聚物的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丙交酯/PEG一定时,PEG分子量越大,共聚物越容易降解,PEG嵌段长度一定时,丙交酯/PEG越大,共聚物降解速率越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全麻诱导对高龄和休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Ⅱ~Ⅲ级老年或出血性休克的手术病人,用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依托咪酯0.2-0.3mg/kg进行麻醉诱导,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每搏量(SV)、每膊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心脏加速度(ACI)、左心功(LCW)及左心功指数(LCWI)。分别于诱导前、静注依托咪酯1、2、3min以及气管内插管后3min,记录上述指标。结果与诱导前比较.静注依托咪酯后1~3min MAP、HR、SV、SI、CO、CI、ACI、LCW、LCWI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气管插管后3min,MAP、FIR、CO、CI、ACI较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其余指标均恢复至基础值水平。整个诱导过程中心功能的各指标的最大改变均不超过20%。结论依托咪酯麻醉诱导对高龄和休克病人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轻微。对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病人,依托咪酯是麻醉诱导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对三元乙丙胶(EPDM)进行了熔融接枝,在烃链上引入极性基团,以改善EPDM与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GMA的聚合温度,用富里叶红外(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的接枝率和凝胶量可以通过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反应物组成及加料方式)来控制。  相似文献   

7.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对三元乙丙胶(EPDM)进行了熔融接枝,在烃链上引入极性基团,以改善EPDM与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GMA的聚合温度,用富里叶红外(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的接枝率和凝胶量可以通过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反应物组成及加料方式)来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1,5-环辛二烯氯化铱(I)二聚体([IrCl(COD)]2)和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dtbpy)的催化作用下,成功实现了聚三氟苯乙烯(PTFS)的C—H键活化硼化反应。通过调节联硼酸频那醇酯与PTFS中重复单元的物质的量之比,可以有效地控制PTFS中硼酸酯基团的含量。然后通过聚三氟苯乙烯(PTFS-Bpin)与含羰基或砜基的溴代芳烃间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将含羰基或砜基的芳基侧链引入到PTFS中。采用核磁共振(1H-NMR、11B-NMR和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等测试分析了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经硼化及偶联反应修饰后的PTFS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硼酸酯官能团的存在为向PTFS中进一步引入其他功能性侧链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环氧丙醇对介孔二氧化硅SBA 15的表面进行碳羟基修饰,然后以此为引发剂,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分别引发己内酯(CL)及氨基甲酸苄基酯 ε 己内酯(CABCL)单体的开环聚合,成功地制备了杂化材料聚己内酯/SBA 15(PCL/SBA 15)和聚4 氨基甲酸苄基酯己内酯/SBA 15(PCABCL/SBA 15),酸解去除PCABCL/SBA 15的保护基团甲酸苄酯(Cbz)后得到聚氨基己内酯/SBA 15(PACL/SBA 15)。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N2吸附 脱附实验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变化、反应时间和空间位阻效应对接枝量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聚合物的修饰未对介孔结构产生影响;PCL的接枝量可以通过聚合反应时间进行控制;对PACL/SBA 15而言,因CABCL中Cbz的位阻效应导致接枝量较小;Zeta电位分析的结果证明聚氨基己内酯的修饰改变了二氧化硅表面的电荷性质。  相似文献   

10.
用马来酸二丁酯(DBM)对乙丙三元胶(EPDM)进行了功能化,在烃链上导入极性基团,以改善EPDM与含极性基团聚合物的相容性.红外光谱表明功能化反应确已发生.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SR)研究了热引发的机理,产物的功能化率由皂化水解反应测定;产物交联程度由凝胶量间接表征;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表征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和引发剂用量等对产物功能化率和凝胶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摩尔分数为0%~5%的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作为siRNA传递系统的优劣。制备了两组高低电荷的空白阳离子脂质体,分别含有摩尔分数为40%和20%的1,2-二油酰基-3-三甲氨基丙烷(DOTAP),以人胰腺癌细胞株Hs-766T作为细胞模型,比较了细胞膜表面结合量及内吞量分别随时间和细胞外给药浓度变化的动力学曲线;结果显示4 h时细胞表面结合达到稳态,高电荷脂质体组与细胞的结合量明显高于低电荷脂质体组,PEG的加入使脂质体与细胞表面的不饱和型结合转变为可饱和型。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定性观察载siRNA的阳离子脂质体在6 h的细胞内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摩尔分数为40%DOTAP与0%~2%PEG组合有效地将siRNA转运至细胞质,而40%DATAP与5% PEG组合对转运无效。  相似文献   

12.
重组多功能抗凝多肽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u R  Qin Y  Cha Y  Ji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9):593-596
目的 探讨多功能抗凝多肽基因的克隆、表达的可行性及其活性的测定。方法 设计一个具有双重抗凝功能的重组多肽分子结构,它由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作为载体蛋白与重组抗凝多肽融合而成。编码重组抗凝多肽的DNA序列是根据氨基酸序列逆向翻译后经人工合成,并插入表达质粒pGEX-5X-3中,与其中的编码GST序列的3‘端融合。采用大肠杆菌DH5α进行原核表达。应用亲和层析的方法得到纯化的融合蛋白。重组抗凝多肽含有31个氨基酸,由3个功能部分组成:(1)Lys-Gly-Asp(KGD)氨基酸序列,可抑制血小板GpⅡb/Ⅲα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2)纤维蛋白单肽A的7-16残基(FBA^7-16),是凝血酶的抑制剂。(3)水蛭素C末端的12肽,可直接抑制凝血酶。结果 纯化的融合蛋白能抑制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100μmol/L时其活性为对照组的20.7%);随浓度增加而显著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80μmol/L时凝血活酶时间为74.7s)和凝血酶时间(80μmol/L时为102.3s)并抑制凝血酶的蛋白酶分解活性(100μmol/L时活性为对照的11%)。同时,也发现GST也有抗血小板作用,但其作用要明显弱于融合蛋白。结论 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设计一具复合抗凝功能的多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The alpha[14C]amino isobutyric acid is a synthetic amino aci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not incorporated to protein. 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 cells were labeled with this radioactive compound and treated with the amebal subcellular fraction P30 at short times. We detected membrane damage in CHO cells by specific radiolabel release from the first 30 sec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ell cultures and amebal fract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新合成的荧光试剂柱前衍生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建立其测定方法,并测定小鼠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方法 以1,3,5,7-四甲基-8-苯基-(4′-O-(N-琥珀酰亚胺乙酸酯))-二氟化硼-二吡咯甲烷(TMPAB-OSu)作为柱前荧光衍生试剂,在pH 8.8的硼酸-硼砂缓冲溶液中,30℃衍生反应5 min后获得稳定的荧光衍生产物,在反相色谱柱上,采用梯度洗脱进行5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标准品衍生物的分离检测,荧光激发波长为497 nm,检测波长为509 nm。结果 5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线性范围为0.01~1.2 μmol/L,线性回归系数均大于0.998 1,检出限为1 nmol/L(S/N=3∶1)。小鼠脑脊液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谷氨酰胺、γ-氨基丁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06、0.20、0.26、0.03和0.07 μmol/L,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104%,RSD为0.7%~2.9%。结论 该方法的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为小鼠脑脊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分析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以丙烯酸(AA)、N-乙烯基吡咯烷酮(VP)和苯乙烯(St)为聚合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合成了一种双亲无规共聚物P(AA-co-VP-co-St)。 然后,在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的共同诱导下,将该共聚物与聚苯胺(PANI)共组装形成形态可控且均匀分散的PANI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动态光散射等研究了P(AA-co-VP-co-St)和 PANI在水溶液中的共组装行为,并系统研究了亲水单体AA的物质的量分数对所制备的PANI纳米粒子粒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A物质的量分数为30%时,PANI纳米粒子的粒径最小。  相似文献   

16.
17.
前瞻性研究手术后患者应用重组生长激素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两组患者摄入等量的热卡和氮量,研究组术后给生长激素0.15IU/(kg·d),对照组给安慰剂。与手术前比较,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血浆总氨基酸值略有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术后第7天的谷氨酰胺有所下降,而研究组基本维持术前水平。前臂肌的氨基酸“动-静协差”(A-V)研究表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的总氨基酸氮和支链氨基酸、谷氨酰胺的“A-V”表现为摄取,而对照组却为释放(总氨基酸氮的“A-V”是十165士61比一398土158μmol/L,P<0.01);给生长激素后,研究组前臂肌肉摄取了更多的氨基酸,而对照组则表现为氨基酸的流失。尿3-甲基组氨酸的排出对照组大于研究组(7.3士1.0比4.4士0.3μmol/(kg·d),P<0.05)。证实手术后应用生长激素能增加前臂肌的氨基酸摄取,减少尿3-甲基组氨酸的排出,同时不会改变血浆氨基酸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以金定鸭肠粘膜为材料,用正丁醇抽提,丙酮沉淀,分离出粗酶,经弱碱型阴离子纤维素DEAE-32和Sephadex G-200柱层析,得到纯化倍数为138倍的碱性磷酸单酯酶。SDS-PAGE检测酶液纯度,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组成,比较不同来源的碱性磷酸单酯酶氨基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天津流行的人A组轮状病毒VP7、VP4和NSP4基因进行分型和序列特征分析。方法 收集2018—2020年天津市急性腹泻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 group A, RVA)阳性病例的粪便标本,提取核酸,进行RT-PCR扩增VP7、VP4和NSP4基因片段全长并进行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所有RVA均属于G9P[8]基因型,进化树分析其VP7和VP4基因分别属于G9-VI和P[8]-3亚型。分析NSP4基因片段发现19株为E1型,12株为E2型。TJ株VP7、VP4、NSP4与疫苗株和参考株比对发现在关键位点有氨基酸替代现象。31个TJ-VP7氨基酸序列与 Rotavac G9 和Rotasiil G9 VP7相比,各有4个和3个替换位点。31例天津株VP8*核苷酸序列与Rotarix P[8]-1和RotaTeq相比,各有6个和3个氨基酸差异。天津株VP5*核苷酸与两种疫苗相比,仅在RotaTeq的5-1区I388L这一处发现氨基酸位点变异情况,其余11个氨基酸位点高度保守;而与Rotarix5-1到5-5区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TJ E1株与疫苗株的NSP4序列相比在ASI和ASII区分别有2和3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TJ E2株与疫苗株的NSP4序列相比在ASI-ASIV分别有3、8、2和5个氨基酸位点发生替换。2018—2020年在天津地区检测到19株G9P[8]-E1型RVA,12株G9P[8]-E2型RVA,这是首次在天津发现G9P[8]-E2重组基因型。结论 与同基因型疫苗株和参考株相比,位于TJ株VP7、VP4和NSP4抗原位点的改变对于疫苗保护效力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需要对轮状病毒分子变异和重组现象进行持续监测,不只是单一监测G/P分型情况,要考虑多基因片段共同分析和全基因组测序,以便及时追踪和掌握轮状病毒的重组和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以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PIA)、癸二酸(SA)和1,4-丁二醇(BDO)为原料,通过直接酯化和减压缩聚的方法制备了一种适合熔融沉积打印(FDM)型3D打印的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癸二酸丁二醇酯(PBTIS)。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黏度计和熔体仪、万能电子拉力机和冲击试验机分别研究了其热性能、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当n(PTA):n(PIA)=7:3,SA的物质的量分数为3%~5%时,PBTIS具有合适的熔点、良好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及悬梁缺口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用桌面拉丝挤出机将PBTIS样品制成卷材并用3D打印机打印,结果表明其可以流畅地打印出所设计的三维物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