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究社区独立技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预防。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精神分裂症康复出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独立技能训练,对照组采用社区标准化康复训练,并依据 SAPS、BPRS、SDSS、SANS、ITAQ 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康复状态效果评估。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研究对象在康复治疗前 ITAQ、SDSS、SAPS、SANS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8周结束以后、26周结束以及1年结束后,再次进行比较,观察组的 ITAQ、SDSS、SAPS、SAN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6%和40%,再住院率分别为10%和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两组药物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 <0.05)。技能训练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自行管理药物能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χ2=41.558,P <0.05)。结论社区的独立技能训练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且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后的残留症状,可以长期保持着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的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恢复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药物加认知领悟治疗,对照组:药物加普通心理治疗,出院后随访2年,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治疗依从性、复发率.结果 出院时,出院后1年、2年ITAQ评分,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或P<0.001);BPRS评分出院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出院后1年、2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认知领悟治疗可有效地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提高维持治疗中的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吴洪燕  王丽  李利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4):2102-2103,2105
目的 探讨分级人文关怀应用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自2011年1-6月在血液科住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研究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分级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模式.于患者出院时,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和心理舒适度评定.结果 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心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中实施分级人文关怀应用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心理舒适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合并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仅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同时合并劳动技能训练、生活技能训练、健康教育等综合性康复训练措施;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住院患者康复疗效量表(IPROS)进行临床疗效和社会功能评定并比较两组评分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PRS和IPROS评分从第4周起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BPRS和IPROS评分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BPRS和IPROS评分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合并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生活社交能力及认知功能,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7,(7):504-506
目的:观察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好转准备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实验组采取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家庭干预的方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入组时和随访1年后的依从性、精神评估、社会功能缺陷评估以及复发率等,分析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1年后复发13例,复发率28.9%;对照组患者1年后复发22例,复发率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时依从性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时BPRS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的BPRS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和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组内BPRS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自我管理训练联合家庭干预可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和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药物自我处置技能程式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工娱治疗,训练组另接受药物自我处置技能程式训练8周.采用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大体评定量表(GAS)、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SI)在入组时、训练8周末和随访期半年末结束时分别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复发情况和再住院情况.结果 入组前,训练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加药物自我处置技能程式训练后8周末、随访期半年末结束时训练组SAPS、SAN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GA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SSSI评分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半年末结束时训练组复发率(10.6%)和再住院率(20.0%)均低于对照组(30.4%)和再住院率(43.5%).结论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程式能够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改善其社会功能和社交技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恢复、改善自知力、提高服药依从性及减少复发等方面的作用。方法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一组接受为期6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随访3月及6月末评定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结果6月末BPRS总分改善值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TAQ总分改善值研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使患者症状恢复、降低复发率,提高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方案对其病情预后及照顾者情绪状态的影响,并为这类患者群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0年5月~2011年12月"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设为对照组,出院后给予抗精神病药物长期维持治疗且做好院前健康宣教。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2年1月~2013年8月"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80例,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开展为期1年的追踪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期间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社会功能恢复情况、用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同时比较两组家庭照护者的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当天BPRS及SDS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第3、6、12个月末的BPRS及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家庭照护者在出院当天的SCL-9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个月末,研究组家庭照护者的各项SCL-9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12个月末,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方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并能缓解照护者负性情绪,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成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健康教育措施对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长于45d的精神分裂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循最新的循证护理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ise30)及自制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量表的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入院45d及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及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最新的循证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工作中应依循循证护理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以期提高患者的短期治疗疗效及远期获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理念护理.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测.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PANSS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PRS、IPR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人文关怀可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专业团队(精神科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康复治疗师、社工)介入农疗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7月期间先后在我院接受农疗训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8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除维持原有的药物治疗、生活护理及健康宣教外,予以农疗训练;研究组40例,除维持原有的药物治疗、生活护理及健康宣教外,予以多专业团队介入的农疗训练。用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量表(IPROS)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入组前及入组半年后评估。结果入组后半年,两组IPROS总分及五项因子分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IPROS总分及五项因子分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专业团队介入农疗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显著,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们随机抽取康复期出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出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IPRO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定。并与未采取综合干预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综合干预的康复期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分数、症状自评量表分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可提高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维持康复期角色转换技能训练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维持期158例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研究组进行为期1年的角色转换技能训练,采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和自编角色调查表(sRI),分别于6个月、12个月后进行随访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SDSS和SRI评定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12个月随访时SDSS总分研究组[(4.56±1.82)分;(3.58±1.2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42±3.86)分;(9.23±3.9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研究组6个月、12个月随访角色退却分别为45例(56.2%);51例(63.7%),对照组分别为20例(25.6%);21例(26.9%),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角色转换技能训练能有效的改善维持期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住院慢性精神分裂患者实行分类康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根据慢性精神分裂症个人特点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得分高低,随机将患者分组分类,引进香港康复方法(对患者基本的生活自理、人际交往、生活技能、职业功能训练等方面)分别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康复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3、6个月的训练,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和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分值均有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运用香港康复方法能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康复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人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社会功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刚刚出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入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自然回归社会。对比研究1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经过为期1年的中途宿舍系统的康复训练,研究组PANS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人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其社会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最终128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观察组66例,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观察3个月,观察结束后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积分、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总消极积分及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积分降低,NOISE总积极积分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能积极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张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3,(14):138-139
目的分析对康复期颈椎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选择100例康复期的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康复期颈椎病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强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均予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A组接受常规干预;B组接受临床导向的自知力教育;C组接受认知为导向的自知力教育。结果 A组干预前后的IPROS各项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干预后的IPRO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C组患者的IPROS各项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干预后的NOSIE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但无明显差异(P>0.05);B组、C组干预后的NOSIE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C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残留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加快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康指导及技能训练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自愿入组的50例患者,每月进行1次健康指导及技能训练,共6次,每次1h.在入组时与入组6个月末分别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患者入组6个月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显著高于入组时(P<0.05),尤其在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改善更为明显(P<0.01);SDSS 6个月后评分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入组后6个月明显优于入组时(P<0.01).结论 健康指导及技能训练可提高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对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12月入组的100例患者按床号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予以认知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第8周末采用自制的药物认知与服药态度评估表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优劣及疾病的康复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的BPRS各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服药依从性,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