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技术是对典型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又一新的改进。本组于1997年4月间,用此种方法治疗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4例,获得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接受TCPC的1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包括三尖瓣闭锁9例(其中1例为双向Glenn术后5年),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4例,右室双出口伴其他畸形2例,单心室1例,均采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结果术后无1例死亡,均痊愈出院,3例术后出现大量胸腔积液,经积极处理后恢复。所有患者症状消失,无明显发绀,经皮血氧饱和度达到89%~97%,恢复良好。结论 TCPC方法简便易行,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加强术后并发症防治的情况下,TCPC治疗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手术效果。方法对作者实习进修医院在1998年3月至2004年9月期间所行的15例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总结手术方法。结果本组1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给予持续肺动脉压监测,应用药物及机械通气治疗,出现2例肺动脉高压危象,经抢救治疗1例死亡,本组患者死亡率为6.7%;患者住院时间10~24d,平均15.8d;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较理想。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较为困难,需严格确定手术适应证,加强术前术后管理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在90例患者中,3例死亡,其余87例患者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都康复出院。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手术时采取正确的方法,手术后做好降肺压以及呼吸道处理等工作有利于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深低温保存同种肺动脉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深低温保存同种肺动脉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5例.术前诊断:法洛四联症12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6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狭窄3例,右心窜双出口合并窒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狭窄2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2例.结果 24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手术中死亡,术后院内死亡1例.其余23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60个月,无远期死亡,23例患者生活质量良好.复查超声心动图示植入的同种肺动脉无明显钙化、衰败.结论 深低温保存的同种肺动脉应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具有良好的早、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2013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临床资料,均于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一次性根治手术治疗,进行相应随访,统计分析患儿预后情况.结果 12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经手术治疗后114例存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及双向格林分流术(BDG)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疗效。方法 14例复杂紫绀型CHD患者在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下行TCPC2例、BDG3例;腔房转流下行TCPC1例,BDG8例。观察其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3例TCPC手术中,1例BDG吻合口后壁出血、二次剖胸止血术,1例双侧胸腔积液、呼吸功能不全,经二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和胸穿治愈;11例BDG手术中,2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乳糜胸经胸穿治愈。术后随访2~56个月,无远期死亡,无严重心律失常、肺动静脉瘘、蛋白丢失性肠病、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结论 TCPC和BDG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CHD的生理性矫治方法,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双向GLENN术治疗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疆蓉  杨仕海  陶曙光  王建明 《河北医药》2009,31(14):1720-1721
目的总结腔静脉肺动脉双向分流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4例。常温非体外循环下手术39例,建立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转流;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5例,主动脉不阻断;同时存在左上腔静脉6例,行双侧双向GLENN术。结果死亡2例,循环衰竭和肾功能衰竭各1例。其余42例术后恢复顺利,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胜任一般体力活动,发绀减轻,平均经皮血氧饱和度由术前(70.2±5.1)%,上升至(92.5±1.5)%。结论对于肺血减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操作得当,加强术后监护,双向GLENN手术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是将体循环静脉血直接连接回流至肺动脉的一种右心旁路手术,适用于肺血少,肺动脉压力低和肺血管阻力低的复杂而不能解剖矫形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1]。我院于2009年11月23日成功为1例TCPC后患者行脊柱侧弯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成功的经验。方法 :分析 1995年以来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19例。结果 :术后无晚期死亡病例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结论 :欲提高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双向腔肺动脉分流术治疗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的效果。方法2001-01~2004-10对25例复杂先心病患者行双向腔肺动脉分流术,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37d至3岁,平均1.1±0.8岁;体重3.6~15kg,平均7.3±2.8kg;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58.7%~78.5%,平均73.5%±5.8%,血细胞压积43.5%~72.8%,平均54.8%±9.9%。其中单心室9例,右室双出口5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4例,肺动脉闭锁2例,Ebsteins畸形2例,三尖瓣及右室发育不良2例,三尖瓣闭锁1例。23例患者血流动力学特征为功能性单心室合并肺动脉狭窄。体外循环(CPB)完成手术15例,其中平行循环8例,心脏停跳下手术7例;非体外下循环下手术10例。单侧双向腔肺动脉分流术手术17例,双侧双向腔肺动脉分流术8例。Blalok-Taussig(B-T)分流术后二期手术3例。结果全组死亡1例,为1例DORV患者术后10d喂奶时误吸导致呼吸衰竭死亡。24例生存者随访3月至3.5年,发绀均明显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较术前均明显增高,二维或实时三维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发现上腔静脉回流梗阻。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双向腔肺动脉分流术治疗婴幼儿肺少血型复杂先心病,是可行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12.
双向腔肺分流术的临床应用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琪  林薇  王哲  徐振海  谈玲玲  吕会来 《河北医药》2009,31(15):1876-1877
目的总结探讨复杂先心病行双向腔肺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行双向腔肺分流术治疗的患者24例,术前患者血氧饱和度0.71±0.07,术中肺动脉压力(14±4)mmHg,术中不关闭肺动脉,其中11例在体外循环下施行。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肺动脉压力(17±5)mmHg,出院前血氧饱和度0.90±0.08,术后乳糜胸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无其他恶性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等并发症,随访心脏超声示吻合口通畅。结论对于某些难以一期根治的复杂先心病患者,采用双向腔肺分流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作者为9例复杂紫绀型先心病患者实施双向腔肺分流手术治疗。其中单心室5例,三尖瓣闭锁3例,右室双出口1例。均伴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平均压>2.6kPa)、肺动脉发育不全及房室瓣关闭不全等高危因素而不适宜改良Fontan手术,手术在体外和非体外循环两种方式下完成,后者于术中建立无名静脉到右心耳之间的临时旁路循环。2例合并左上腔静脉者行双侧腔肺吻合。术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平均提高19.5%,3例术后一年行二期改良Fontan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节段分析法联合九平面连续扫查法在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0年10月,16488例在本院做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Ⅲ级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包括心房、心室、大血管的辨认及心房心室、心室大血管连接的判断。结果:本研究中16488例中、晚期妊娠胎儿经产前超声检查及尸解发现的主要心脏及血管异常124例,83例超声检查有明显的心内结构异常,尸解发现均为复杂性和严重性先天性心脏病。结论:①节段性分析法在胎儿心脏的超声检查中是必需的,它能帮助发现许多胎儿心脏的结构异常,这些多数是严重的、复杂性的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妊娠筛选、分娩处理及产后干预有重要意义。②节段性分析法对单纯性先天性心脏病有局限性。联合九平面连续扫查法能显示心脏的许多解剖结构,使胎儿心脏、血管结构、血流和功能的确认得到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采用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7例,年龄5个月~13岁,体质量5~27kg。20例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17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10例保留原肺动脉前向血流;19例附加Banding术,控制原肺动脉前向血流;8例切断原肺动脉前向血流。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绀明显缓解,活动耐力增加。5例术后2~3年成功行Fontan术。结论双向格林手术是治疗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氯胺酮组)和B组(丙泊酚组)各34例,观察比较术中各项指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氯胺酮组)手术时间为(103.21±4.25)min,术中SPO2为(89.46±5.12)%,B组(丙泊酚组)手术时间为(102.54±6.21)min,术中SPO2为(88.95±4.28)%,两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而清醒时间中A组(氯胺酮组)为(49.35±6.85)min,B组(丙泊酚组)为(15.26±3.54)min,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A组(氯胺酮组)麻醉后总计发生不良反应8例,占23.5%;B组(丙泊酚组)麻醉后总计发生不良反应3例,占8.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选用丙泊酚进行麻醉与氯胺酮相比清醒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2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介入治疗的患儿行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 26例患儿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返回病房。结论术前护理、术中配合与护理是保障介入治疗顺利进行的前提,而术后护理是介入治疗术患儿安全出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与对比开胸直视手术与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开胸直视手术的患者656例,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患者102例进行对比。结果采用介入封堵进行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费用、并发症等均少于开胸直视手术,手术成功率更高,P<0.05。结论使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