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浩茹  周兵 《江西医药》2023,(9):1040-1042+1055
目的 探讨原发性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SCCC)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SCCC,分析其临床特点、病理组织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SCCC患者分别为28岁、49岁和52岁,平均年龄43岁,因反复阴道流血、HPV16和18型均阳性、宫颈见菜花样肿物入院。镜下见鳞状上皮下肿瘤细胞呈弥漫片状、团块状排列,细胞体积小,胞质稀少,核深染拥挤,核分裂易见(>60/10个高倍视野),背景见大量坏死。免疫表型:瘤细胞主要表达Syn、CgA、CD56、SSTR2和P16,ki67增殖指数大于90%。3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辅以放化疗,平均随访8.5个月,2例死亡。结论 SCCC临床症状不典型,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诊断及鉴别诊断依靠其特异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宫颈定期筛查,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子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2例子宫颈小细胞癌患者,均行临床基本检查、镜检以及免疫组化检查,对检查结果分别予以分析,并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基本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相关检查结果均与子宫颈小细胞癌的病理学特征相吻合,治疗结果显示,肿瘤<3cm、无淋巴结转移、浅肌层浸润、综合模式治疗以及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相对更明显(P<0.05)。结论对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利于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并利于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治疗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胡军  于燕妮  项一宁 《贵州医药》2007,31(9):801-802
子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原发于子宫颈的神经内分泌癌,占子宫颈癌的2%[1]。其组织来源不清,命名混乱,名称繁多,直到1997年,美国癌症研究会的一个研究小组根据与发生于肺的同类肿瘤在形态上的相似性将其分为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小细胞癌四类,使子宫颈小细胞癌有了明确的归类和描述[2]。与普通的子宫颈癌相比,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具有高度侵袭性,早期容易发生远处转移,预后极差。本文报告4例,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诊断进行探讨。1材料与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病理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常规病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6例原发性SCCC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预后。结果 26例患者中,24例患者表现为宫颈接触性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2例表现为月经不规则伴经期延长,妇检发现宫颈赘生物,其中15例为健康体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发现非典型细胞。26例患者中,ⅠB1期10例,ⅠB2期8例,ⅡA2期2例,ⅢB期4例,ⅣB期2例。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不规则巢片状分布,瘤细胞大小及形态较一致,圆形或短梭形,细胞质少,核深染,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多见,其中2例合并中分化腺癌,2例合并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Ⅲ级)。26例患者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细胞角蛋白(CK)阳性率为100%、细胞膜抗原(EMA)阳性率为84.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率为100%、突触素(Syn)阳性率为92.3%、CD56阳性率为92.3%、嗜铬蛋白A(Cg A)阳性率为69.2%、TTF1阳性率为7.7%,Ki67阳性率为70%~90%。结论 SCCC少见,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形态学与肺小细胞癌相似,瘤细胞表达联合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早期即可复发或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黄贞  王成有  董滨华  廖翏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97-100,封4
目的 探讨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例A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年龄44~66岁,中位年龄57岁,1例因阴道接触性出血就诊,其余3例无特异性症状.3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为阳性,3例细胞学诊断为鳞状上皮内病变(2例为高级别).2例行全子宫及双附件(伴或不伴盆腔淋巴结清扫)切除术,2例行宫颈锥形切除术.显微镜下,宫颈纤维性间质中见肿瘤细胞呈巢状、条索状浸润性生长,细胞体积小,细胞质少,形态一致,类似基底样细胞,癌巢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术后病理,3例伴随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例合并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SCC).4例免疫组化P63、P40、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CK(HMW)、细胞角蛋白CK5/6均为阳性,3例P16阳性,1例P53弱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1%~10%.4例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子宫颈ABC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常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多因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就诊,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cervis,S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SCCC进行光镜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表现阴道排液或接触性出血,均于两年内死于肿瘤转移。组织学: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细胞体积小、呈圆形或短梭形,胞质少,核深染,核分裂多见,坏死明显。免疫组化:3例瘤细胞至少表达两种神经内分泌标记(CgA、NSE、Syn),1例HPV阳性。结论:SC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有独特的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食管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已公认为是一种低分化高恶变肿瘤,发病率约占同期食管癌的0.05%~7.6%,其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均有别于食管鳞癌及腺癌,而类似肺小细胞未分化癌。自1992~2004年本市共发现8例,结合有关文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组织发生、诊断和生物学行为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bladder smal1 cell carcinoma BSCC)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诊治方法 ,提高对膀胱小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BSCC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患者为中年女性,子宫全切术后6个月,下腹疼痛伴排尿困难、尿频3个月。盆腔CT示膀胱后方见一大小约5 cm×9.5 cm×11 cm的肿块影,双肾彩超示双肾积水。患者行膀胱子宫全切+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术后对症处理并化疗。检索MEDLINE和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为膀胱小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Vimentin(+),CD32(-),CD20(-),CK(-)CD45RO(-),CD99(-),Syn(+)。患者术后2个月因肺部转移呼吸衰竭死亡。结论膀胱小细胞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检查,易发生浸润和转移,预后较差,行根治性切除联合化疗可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子宫颈小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探讨,开展病理观察。方法收集16例子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对其病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6例宫颈小细胞癌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阴道的不规则出血症状,通过妇科进行检查能够明显发现子宫颈肿块以及糜烂情况严重。宫颈小细胞癌癌细胞大小较为一致,主要呈现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相对较少,没有明显的境界。结论宫颈小细胞癌属于神经分泌癌,是一种不常见的子宫颈高度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43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梗阻感,近来症状加重,于2002年9月18日来院就诊。X线诊断:食管中下段改变,考虑早期占位病变。胸部CT示双肺无异常。B超:肝、胆、胰、脾、双肾声像图未见异常。心电图:窦性心率,正常心电图。临床化学检查、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正常。无异位激素内分泌症状。胃镜活检病理报告:中段食管考虑小细胞癌。行开胸探查术,术中发现胸中段食道可扪及一约1.5cm×1cm×1cm大小肿物,未浸透纤维层。肺门及隆突下均有数枚肿大淋巴结。胃贲门右侧有一2.5cm×1cm大小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膀胱原发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1例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患者以无痛性全程血尿就诊,发现膀胱左侧壁广基肿块,病检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NSE、CoA、Syn阳性,行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正位排尿术和化疗,1年无复发。结论 此病少见,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病理特征同肺小细胞癌相同,早期有局部或远处转移,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化疗或手术辅以化疗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或痊愈。  相似文献   

13.
张用  程晶 《药品评价》2012,9(21):47-48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2009年12月因左乳肿块在当地医院行乳腺B超考虑乳腺癌可能,行胸、腹部CT未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并在该院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左侧乳腺小细胞癌,肿块大小4cm×3cm,左腋窝淋巴结,11个系膜淋巴结中有1个癌转移;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目前治疗状况,探讨可行的治疗模式。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治疗的近期疗效、中位生存期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恶性度高,局部外侵明显.转移快,预后差。对早期病人,术后化疗中位生存期较单纯手术长。对晚期病人.化疗和/或放疗缓解率高.但生存期短,预后极差。结论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属高度恶性肿瘤,我们认为对早期病人手术加化疗是可行的治疗模式;对晚期病人.综合治疗应以化疗为主。由于此类肿瘤对化疗敏感,大剂量化疗能否提高疗效及延长生存期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患者1,男,64岁,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癌,2006年1月13日行食管中段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术后病理:食管小细胞癌,侵及食管全层达周围脂肪组织,上下残端见癌;淋巴转移情况:食管旁淋巴结0/3、胃左淋巴结0/9;免疫组化:NSE(+)、AE1/AE3(+)、Desmin(+)、CCA(-)、CD20(-)CD45(-).  相似文献   

16.
杜鹰  陆安伟  杨益佳  朱燕 《贵州医药》2013,37(6):552-555
女性生殖道小细胞癌仅占全部妇科恶性肿瘤的2%,以宫颈发生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卵巢和子宫内膜,外阴阴道发病则十分罕见。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是一种极为罕见而生物学行为独特的恶性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癌,早期即侵犯盆腔淋巴结、血管,发生远处转移,预后差,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仅为0~3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ERCCI与BRC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32例肺癌,24例癌旁组织ERCCI与BRCA1的表达.结果 NSCLC中ERCCI与BRCA1在癌旁组织内表达高于癌组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CA1在淋巴结有无转移之间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中,ERCCI与BRCA1在癌旁组织的表达高于癌组织,BRCA1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CCT)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CCT检测子宫涂片2964例,并评价该系统检测结果与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 在2964例子宫颈涂片中共发现异常涂片270例,占9.11%;32例行阴道镜病理检查患者中,CCT与病理检查结果符合者29例,符合率90.63%。结论 CCT检查可减少漏诊,提高细胞学检查的质量,对CCT检查异常的病例配合阴道镜病理检查,能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是防止宫颈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主要见于肺部,肺外较少见,泌尿系统更少。近年来笔者经治膀胱小细胞癌2例、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管细胞癌以及癌周围正常组织中Plk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2~2008年胆管细胞癌存档蜡块40例,经病理切片确诊为胆管细胞癌,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另取胆管细胞癌周围正常组织5例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胆管细胞癌以及癌周围正常组织中Plk1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Plk1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1.5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胆管细胞癌中Plk1呈高表达,对照组中Plk1呈低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胆管细胞癌组与对照组之间Plk1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k1可能在细胞凋亡、分化、粘附和迁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