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六虫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1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是一种常见的肢体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2000-01-2007-05,我们应用六虫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立敏  王铁牛  赵红放  张春彦 《河北中医》2008,30(10):1035-1036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 ASO)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是动脉发生非炎性退行性与增生性病变,受累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的一种常见的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2005-01-2007-01,我们应用六虫胶囊治疗ASO 67例,观察其对微循环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水蛭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永红  王淑芬 《光明中医》2011,26(3):620-622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其主要发病机制,血液处于高粘、高凝、高聚状态,高胆固醇血症是形成ASO的条件,并最终导致血栓事件及血管闭塞,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脉胶囊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服清脉胶囊(科研用药),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片,两组其它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疗效及病情积分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脉胶囊治疗ASO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中药熏洗为主治疗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8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m,ASO)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系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临床表现为肢体发凉、怕冷、间跛、麻木,严重者出现肢体营养障碍,甚至坏疽,极易毁足致残,甚则危及生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ASO的发病日益增多。对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硬化闭塞症 (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简称 :ASO)多见于 4 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男性多于女性 ,比例约为 8:1。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改变 ,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 ,发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甚至出现溃疡或坏疽 ,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肢体的局部表现 ,为常见的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本文重点介绍各种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因素在 ASO形成中的作用。1 血浆脂蛋白 (lipoprotein简称 :L p)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理与血浆脂质代谢失调密切相关 [1 ] ,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 (L DL)是 AS斑块的主要成分。以同位素 1 31 碘示踪的 …  相似文献   

7.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异常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主要病理过程之一[1],抗VSMC增殖就可有效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本实验选择陈淑长教授临床治疗早期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有效方药温脉通,观察其对VSM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测定培养液中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探讨该方抑制VSMC增殖、防治ASO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黄芪通脉汤治疗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is obliteration,ASO)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为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is,AS)在肢体的主要表现.属于祖国医学脱疽、脉痹的范畴.从2002年3月至今,笔者运用黄芪通脉汤治疗40例,并设对照组20例对照观察,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为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ASO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最终可出现肢体溃疡、坏疽,具有发展缓慢、持续性下肢疼痛、高致残率等特点。现代医学治疗ASO,药物治疗具有局限性而外科及介入治疗又有严格禁忌证与不良反应,并无法根治。ASO属中医学“脱疽”范畴,其病机关键为“虚”,不仅为ASO的重要病因,也体现在ASO的各阶段,故从“虚瘀同治”的角度探讨ASO防治,以期提高中医药治疗ASO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是一种常见的肢体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是趋增多,我们根据辨证论治,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sisobliterans简称ASO)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改变,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发生肢体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出现溃疡或坏疽。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ASO的发病日益增多。对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高达79.94%。因此,对ASO的防治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ASO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对其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引起的慢性闭塞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下肢大、中型动脉,三期Ⅰ级ASO系该病的严重阶段,肢端出现坏死,其范围未过趾跖关节,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则截肢机率显著增加,故此阶段治疗十分关键,护理亦颇为重要.现将20例三期Ⅰ级ASO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和人类高龄化 ,该病在我国发病率越来越高。我科应用软坚通脉合剂 ,治疗 ASO 、 及 期 级坏死病人 92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2 2例 AS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92例 ,男 78例 ,女 14例 ;年龄 4 2~ 89岁 ,平均年龄 6 1.2 4岁。对照组 30例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4 0~86岁 ,平均年龄 6 0 .2 5岁。经统计学处理 ,2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4.
<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特征主要为畏寒、麻木、间歇性跛行、下肢冷痛等[1]。ASO发病呈升高趋势,对其防治干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ASO患者早期及时有效治疗,可降低截肢风险。近年来中医药在延缓病情发展和改善ASO临床症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5.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系全身动脉硬化(AS)之局部表现,临床以下肢多见,病至晚期会出现广泛高位坏疽;此时,即便截肢,创口亦难愈合.本病致残率极高,死亡率占周围血管病之首位[1].目前,其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而国内外尚无疗效肯定的西药.温脉通合剂(简称WMT)以温经活血为法,系全国著名中医外科周围血管病专家陈淑长教授积数十年经验,针对ASO创制的临床疗效肯定之中药制剂.本研究通过观察WMT全方对ASO家兔模型诸项血液流变学变异指标的影响,了解温经活血对实验损伤性ASO家兔血液流变学之影响.  相似文献   

16.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异常增殖是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主要病理过程之一,抗VSMC增殖就可有效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本实验选择陈淑长教授临床治疗早期肢体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的有效方药温脉通。观察其对VSMC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测定培养液中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探讨该方抑制VSMC增殖、防治ASO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管外科技术不断发展,血管旁路移植术可缓解大多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症状,对下肢严重缺血病例肢体获救率达80%~90%。ASO患者由于疾病特殊、病程长、手术复杂而感到极大的痛苦焦虑,甚至悲观绝望。本院根据台湾“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8例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实施整体舒适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奚九一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强 《中医杂志》2004,45(5):335-336
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为全身性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奚九一教授对治疗ASO有独到经验,不主张一法(即活血化瘀法)通治,不主张一方(如四妙勇安汤)加减,而认为本病由邪所致,故治病必以辨邪,选药必从祛邪,形成了独特的"因邪致瘀,祛邪为先"的新观点.在治疗上采取缓急三期分治的原则,即急性活动期治以祛邪法,好转缓解期治以活血生新法,恢复稳定期治以扶正康复法.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聆听教诲,受益匪浅.兹将其辨证治疗ASO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以下肢大中动脉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肢体缺血综合征,以患肢末端发冷、麻木及间歇性跛行、静息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者伴有坏死感染。2004年8月-2006年7月,本院应用血栓通、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商品名:凯时)等药物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任青松 《光明中医》2016,(3):353-355
目的通过观察脉络寒凝型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纤维蛋白原(FIB)、踝肱指数(ankli-brachial index,ABI)的变化,验证中药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疗效和对ASO患者TC、TG、FIB、ABI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脉络寒凝型ASO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及治疗前后TC、TG、FIB、及ABI的变化。结果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组治疗脉络寒凝型ASO疗效明显且对TC、TG、FIB ABI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对脉络寒凝型ASO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降低血液粘度和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