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87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对照组43例给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受累神经疼痛症状改善情况及PHN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7%(P0.01)。  相似文献   

2.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谭奇纹 《中国针灸》2004,24(8):537-538
目的:比较针刺华佗夹脊穴及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3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B12及口服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3.5%,明显优于对照组72.7%(P<0.01).结论:本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止痛方合黛力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治疗组,常规西医治疗组。分别观察3组在改善疼痛及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证型常见伴随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疼痛及临床伴随症状均优于其余2组。结论:益气活血止痛方合黛力新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口服消炎痛;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镇六穴结合梅花针刺络拔罐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症状体征的改善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30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30例,采用VAS评分并记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内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均有疗效;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1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常规针刺联合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运动针法联合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将55例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选取手少阳经穴外关、足少阳经穴阳陵泉,治疗组予以两穴运动针法联合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上述两穴龙虎交战法针刺治疗。1次/d,6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1 d,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疼痛及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2组VAS疼痛评分及睡眠治疗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镇痛及睡眠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运动针法联合龙虎交战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效果好,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刺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60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治疗组30例予中药联合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结痂、脱痂、止疱时间与疼痛程度、症状积分及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2组止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重、中度疼痛所占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疼痛所占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痛2例,占6.67%(2/30),对照组后遗神经痛5例,占16.67%(5/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行中药和针刺联合治疗效果满意,能够缩短患者结痂、脱痂时间,有效缓解疼痛症状,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纳、甲钴胺、维生素B12治疗,治疗组予针刺、梅花针结合药物(同对照组)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以VAS疼痛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电针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结合围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1、维生素B12。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疼痛VAS评分、焦虑HAMA评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脱落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6例单纯西药治疗。15天为1个疗程,以VAS疼痛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比较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祁林  刘丽芳 《中医药导报》2004,10(11):31-32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配合体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HN)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PHN患者随即分成两组 ,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维生素等西药治疗 ,治疗组予以丹参注射液配合针刺治疗。用VAS法观察两组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 1周后两组疼痛程度无明显变化 ,治疗 2周后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标显著改善 ,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注射液配合体针能有效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配合体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将60例PHN患者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卡马西平、维生素等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丹参注射液配合针刺治疗。用VAS法观察两组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疼痛程度无明显变化,治疗2周后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标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配合体针能有效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7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疼痛局部及夹脊穴治疗,出针后于局部疼痛处行点刺及拔罐;治疗组采用针刺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及疼痛局部同时予以施灸治疗,出针后在局部疼痛处行刺络拔罐。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通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壮医脐环穴配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方法按照临床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单纯给予针刺壮医脐环穴配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针刺脐环穴1次/d,莲花针拔罐法隔天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5天。观察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sual analoguescale,VAS)、Mc Gill疼痛评分变化及1年内后遗神经痛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2%VS 66%,P0.0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VS 88%,P0.05);观察组治疗后Mc Gill疼痛评分、VAS评分,后遗神经痛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壮医脐环穴配合莲花针拔罐逐瘀法治疗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有效止痛,提高临床疗效,预防后遗神经痛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电针夹脊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组均7d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疼痛VAS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9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予常规针刺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艾灸进行治疗,21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需要休息1周,需要至少治疗1个疗程以上。观察3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疗效和第1疗程痊愈情况优于对照组和针刺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疗效,缩短疗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围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围刺 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5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3.10%.结论:围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中医科住院治疗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并观察两组SAS、SDS、疼痛症状改善及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结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SD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的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麦粒灸联合针刺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电针夹脊穴及阿是穴围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麦粒灸。两组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5、10、15、20次后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及焦虑症状,计算患者疼痛缓解百分数并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对治愈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随访其疼痛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92.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5、10、15、20次后,VAS评分、HAMA评分及疼痛缓解百分数均较前一时间点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及疼痛缓解百分数治疗后各时间点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10次后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愈患者随访3个月均未发生疼痛复发。结论麦粒灸联合针刺对中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症状安全有效,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