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为了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应用ELISA方法分别对7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为,慢性重症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探讨了IL-6含量变化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组病人血清IL-4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各组病人中IL-6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以慢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4受体和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1/Th2亚群的失衡可能是哮喘发病的主要机制。本文主要对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Th2型细胞因子IL-4及其受体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哮喘的关系作一综述。对IL-4及其受体的研究,不仅使我们深入了解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而且为治疗这类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检测了62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并对卵巢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中IL-6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卵巢癌组血清IL-6值为(1656±2571)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4±132)pg/ml和卵巢囊肿组(558±284)pg/ml,且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中IL-6(1448±1976)pg/ml明显高于术后(598±173)pg/ml。另外发现9例卵巢患者腹水中IL-6活性为(7593±3231)pg/ml,明显高于血清。结果表明:检测IL-6可以作为卵巢癌诊断的标记物之一,以及对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机制在精神分裂症(Sch)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不同亚型间的免疫功能差异。方法:用ELISA法对39例Sch病人(其中Ⅰ型20例,Ⅱ型19例)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进行检测,并与17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Sch病 清白细胞介素6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型Sch病人血清IL-6浓度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6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邓小玲,李景吾IL─6是一个多向性的细胞因子,对细胞的生长、分化以及某些特殊基因的表达具有调节和诱导作用;在机体的免疫应答、造血调控和急性时相反应等防御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IL─6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比较的方法,观察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在右后肢坐骨神经形成1cm缺损,取同侧颈静脉桥接,注入不同的实验制剂,分为(1)IL-1和IL-6组;(2)雪旺氏细胞培养液组;(3)IL-1和IL-6封闭组;(4)培养液组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做电生理测定和组织学观察。结果:电生理测定和组织学观测的结果都显示,第一,二组明显优于第三,四组,结论:IL-1和IL-6有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CVH) 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10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SICAM-1及IL-6检测并与正常25例对照。21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肝组织穿刺。结果:CVH患者血清SICAM-1,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且随慢性肝炎病情的加重而升高并与ALT,AST水平呈正相关。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与SICAM-1,IL-6的水平密切相关,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的递增其血清中SICAM-1与IL-6的水平逐渐升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结论:SICAM-1,IL-6水平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3种白细胞介素(IL-4,IL-6,IL-8)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慢支炎急性期)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慢支炎急性期患者48例,非慢支炎患者29例,进行IL-4,IL-6,IL-8的诱导痰,痰,血清检测。结果 三种标本的三种白介素的诊断比值比(DOR)均大于3,95%可信区间的下限均大于1。结论 诱导痰,痰和血清标本中,以诱导痰及痰中的IL-4和IL-8诊断价值较好,可用于慢支炎急性期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宫内感染是导致围产期患病率和围产儿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并非所有感染的孕妇都有临床症状 ,对于没有临床症状的亚临床感染孕妇 ,给诊断带来困难。按照以往的羊水细菌培养 (+ ) ,绒毛膜羊膜培养出致病菌 ,或胎盘胎膜组织学检查发现绒毛膜羊膜炎 ,不但需时较长 ,而且有的只能在产后才能诊断。这样 ,对于亚临床感染期间给母儿造成的并发症就不能得到及早的控制。因此 ,人们在寻找早期准确地诊断宫内感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资料表明 ,羊水革兰氏染色、C反应蛋白增高、白细胞计算增加、羊水乳酸脱氢酶 (LDH)增高、羊水葡萄糖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关系。方法将48例1型糖尿病人、39例2型糖尿病人、31例健康人的外周血以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并孵育72h提取上清液后,以酶联免疫法测定OD值并计算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1型糖尿病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组(P<001)和健康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中的白细胞介素水平与其血清中血糖、胰岛素、C肽、果糖胺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有细胞免疫调节障碍,系统性低水平的白细胞介素与1型糖尿病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乙肝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测定确诊的80例乙肝患者及8例健康志愿献血者血、尿中TGF—β1的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随着病情的进展,乙肝患者血、尿中TGF-β1的含量逐渐升高,三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患者血、尿中TGF—β1的含量升高最明显。同时发现血液与尿液中的TGF—β1水平呈中度正相关。结论尿液中的TGF—β1能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评估乙肝患者早期肝纤维化程度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明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基础对散发性甲型肝炎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血清学规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85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散发性甲型肝炎患者和267例散发性甲型肝炎患者的发病年龄、住院时间;症状明显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水平;不同病周抗-HAV-IgM、抗-HAV-IgG的阳性率以及病死率。结果: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TB、GGT、ALP和PT水平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或有高度显著性(P<0.05,0.01)。而发病年龄、ALT水平以及第一、二、三-四和五-十六病周抗-HAV-IgM、抗-HAV-IgG的阳性率,二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基础虽然使散发性甲型肝炎患者肝内瘀胆程度减轻,对散发性甲型肝炎抗-HAV-IgM、抗-HAV-IgG的血清学出现规律无影响;但能引起散发性甲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加重,住院时间延长并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ELISA法检测了急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肝炎后肝硬化、急肝急性期、慢肝活动期均高于正常对照(P<0.001)。急肝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慢肝活动用与稳定期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P<0.001)。慢肝恢复期和对照组相比差别亦有显著性,各型急肝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慢性乙肝血清SIL-2R可用于肝炎病情的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ELISA法检测了急慢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的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表明,肝炎后肝硬化、急肝急性期、慢肝活动期均高于正常对照(P<0.001)。急肝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慢肝活动用与稳定期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P<0.001)。慢肝恢复期和对照组相比差别亦有显著性,各型急肝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慢性乙肝血清SIL-2R可用于肝炎病情的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 C基因启动子 (BCP)变异对病毒复制水平及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PCR微板核酸杂交结合 EL ISA检测显示技术 ,检测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 BCP区核苷酸 (nt) 176 2碱基 A→ T和176 4碱基 G→ A联合突变。结果 :在 74例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中检出 BCP区 T176 2 A 176 4突变 2 4例 (32 .4 % ) ,BCP变异阳性组的 HBVDNA水平 (10 8.2 992± 0 .86 6 5拷贝 / m l)显著高于 BCP变异阴性组的水平 (10 7.1 737± 1 .1 539拷贝 / ml) (P <0 .0 0 1) ;BCP变异组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较非变异组明显。结论 :BCP变异可引起 HBV致病力增强 ,复制水平提高 ,变异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血脂正常的CKD患者8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洛伐他汀(20~40mg/d),对照组维持综合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尿IL-6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尿IL-6显著下降(P<0.05),肾功能改善,血脂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洛伐他汀有非降脂的肾保护作用,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配比的方法,以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和非肝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HBV感染6项血清学标志。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的HBV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98.21%,93.75%和96.43%;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3组的感染标志组合较一致,HBsAg和抗-HBc双阳性为主;HBeAg在肝硬化和慢性肝炎中明显高于肝癌组;抗-HBe和抗-HBcIgM3组间无显著差别。提示HBV感染的慢性化与原发性肝癌病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ABC法和D-PAP法检测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内HBcAg及血清HBV-DNA、抗-HBe。结果,肝内HBcAg的检出和含量与肝损伤呈负相关趋势,提示CAH肝损伤程度不直接与HBV复制有关,且表明血清HBV-DNA能很好地反映肝内HBcAg存在情况,在血清中已出现抗-HBe的病人中可检出肝内HBcAg(39%)及血清HBV-DNA(45%),所以不能认为抗-HBe是HBV复制停止及传染性减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IgE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病人的血清IgE升高明显(P<0.01),与肝脏损害程度一致,IgE随HBsAg滴度增加而增高,HBV—DNA和HBeAg阳性者与阴性者之间Ig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提示:血清IgE能准确地表示肝脏损害程度,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Ⅰ型变态反应的有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伟 《青海医药杂志》2003,33(11):14-15
目的 :探讨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 ;方法 :对 1 63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彩超检查 ,并记录其声像图特征 ,同时对儿童组与成人组的声像图特点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 63例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中肝实质内光点增粗、密集者占42 .3 3 % ,脾厚径增厚者占 1 1 .0 4% ,肝内血管纹理欠清晰者占 5.52 % ,胆囊壁增厚毛糙者占 2 1 .47% ,肝静脉波形为HV1二相波者占 2 5.1 5% ,门静脉流速 <1 0ms/s者占 4.2 9% ,同时发现成人组病人中B超声像图异常者明显多于儿童组 (P <0 .0 1 ) ;结论 :可应用B超声像图的变化来评估声像图特征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化过程中病变的进展程度 ,并可据此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及时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