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Akt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活化状况及其与胃癌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48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0例新鲜胃癌及癌旁组织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Akt蛋白在48例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  相似文献   

2.
三叶因子1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1(TF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TFF1与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2例正常组织、66例癌旁组织和66例胃癌组织中TFF1和VEGF的表达,以CD34标记血管内皮,测定MVD.结果:TFF1表达在正常胃黏膜组织→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呈逐渐减弱趋势(209.40±16.00,199.12±16.68,189.17±16.2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VEGF的表达和MVD呈逐渐上升趋势(69.7%,40.9%,35.7%;38.90±6.74,28.68±5.08.25.13±4.46).MVD值与TFF1灰度值呈正相关(r=0.811,P<0.01),即MVD值与TFF1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TFF1作为一种胃癌特异性抑制因子,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并未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变化,并分析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腺癌(64例)及其癌旁组织(30例)中的HER-2蛋白,采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以检测MVD,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胃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过表达率为23.4%(15/64),高于癌旁组织(P<0.01),且与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及pTNM分期均相关(P<0.05或<0.01);胃腺癌组织中,MVD高于癌旁组织(P<0.01),且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相关(P均<0.05);胃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过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531,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过表达可能促进肿瘤进展,该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肿瘤内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发生过程中Survivin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胃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及MVD情况,分析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Survivin的表达与MVD的关系。结果 Surv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67%,显著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3.33%及胃癌前病变组织的30.0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胃癌局部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Survivin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VD表达高于Survivin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0.05)。结论 Survivin的过度表达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可能可以促进胃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Apollon基因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2例胃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胃组织中Apollon基因表达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10例正常成人胃组织中Apollon基因均无表达,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Apollo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均为80.9%和20.0%,胃癌组织明显高于正常及癌旁组织(P<0.05);Apollon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有关(P>0.05).结论 Apollon基因表达升高与胃癌密切相关,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癌及食管断端正常鳞状上皮中促血管生成素(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显示,Ang-2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和胞膜,尤其是癌灶边缘血管重建区。食管鳞癌组织中Ang-2和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食管断端正常鳞状上皮(P〈0.01),癌组织中Ang-2表达程度与VEGF表达程度及MVD呈明显正相关(P〈0.01,〈0.05)。提示食管鳞癌组织中Ang-2高水平表达可能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蛋白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Ang-2及MMP-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ng-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7.5%(31/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40%(16/40)(P=0.001);Ang-2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癌组织的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浸润深度, 远处转移及Dukes’分期相关(分别为P=0.007, P=0.023,P=0.008);大肠癌组织RMMP-7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5%(34/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5%(14/40)(P=0.000).MMP-7蛋白表达阳性率与Ang-2的表达相关(P=0.016).结论:Ang-2蛋白可能通过促进MMP-7的表达从而促进了大肠癌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8.
杨媛  郭钰珍  颉丽 《山东医药》2008,48(12):29-30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卵巢上皮性癌(OE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人卵巢上皮癌、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中的Ang-2和bFGF,计数各组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Ang-2和bFGF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73.9%,在良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16.7%;在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率均为0.卵巢上皮性癌组两个指标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卵巢上皮性癌中Ang-2和bF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分别为0.8和0.6,P均<0.05),且Ang-2和bFGF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8,P<0.05).结论 Ang-2、bFGF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升高,并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ZHX2基因在胃癌组织与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62例胃癌组织与6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ZHX2蛋白的表达,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ZHX2蛋白表达差异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ZHX2蛋白在6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GRP78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增殖活性和血管形成的关系,探讨GRP78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0例胃腺癌和20例癌旁组织中GRP78、Ki67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GRP78在癌旁组织多呈弱阳性表达,在胃腺癌组织中主要呈中强阳性表达,且在腺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也有表达;GRP78在腺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GRP78的表达与Ki67、MVD呈正相关(r=0.526,P0.01;r=0.843,P0.01)。结论 GRP78在胃腺癌中高表达,与肿瘤的增殖活性和血管形成相关,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PUMA、caspase-3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从而探讨两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针对40例胃癌组织标本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其PUMA、caspase-3蛋白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PUM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2.5%(9/40),在癌旁正常胃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6.7%(20/3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5.0%(10/40),在癌旁正常胃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0.0%(21/3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UM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UMA与caspase-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UMA与caspase-3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会成为胃癌的分子标记物或胃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NPRL2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腺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NPRL2蛋白。结果 NPRL2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6.7%,明显高于癌正常组织中的26.7%,P〈0.05。NPRL2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关(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NPRL2蛋白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对血管新生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74例胃癌 ,17例癌旁组织bFGF表达及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胃癌组织中肿瘤细胞、间质新生血管高度表达bFGF。癌组织bFGF表达(77.0 3%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2 9.4 1% ,P <0 .0 1)。癌旁胃黏膜及伴有肠上皮化生的胃黏膜表达bFGF较弱。bFGF高表达组的平均MVD值 (79.3± 11.2 )明显高于bFGF低表达组 (71.2± 11.9,P <0 .0 5 )。此外bFGF表达程度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和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结论 bFGF可促进肿瘤间质微血管生成 ,加速肿瘤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胃腺癌组织中P53蛋白和VEGF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0例胃癌和20例正常胃组织进行P53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研究老年人胃腺癌组织P53蛋白和VEGF的表达与肿瘤组织中MVD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①正常胃组织中P53蛋白和VEGF表达全部阴性,胃癌组织中P53蛋白、VEGF阳性率分别为52.5%、62.5%.②P53蛋白、VEGF的阳性表达强度与MVD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细胞组织学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5).③P53蛋白表达强度与VEGF表达强度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突变的P53蛋白可以通过增加VEGF的产生引起瘤内MVD增多,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P53蛋白、VEGF的表达强度可以作为判定胃癌转移潜能及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背景准确评估肿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对于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意义.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是一种敏感度极高的微循环血流监测手段,能客观反映肿瘤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血流动力学信息.目的运用CEUS评估胃癌(gastric cancer,GC)血流灌注状态,并探讨其与血管新生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浙江医院行手术切除的66例G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GC组).所有患者术前三天内行CEUS检查,运用时间-强度曲线测定GC组织、癌旁正常组织的增强强度、达峰时间,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水平,术后测定组织标本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同期选取7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GC组织的增强强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组织的达峰时间明显短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组织的MVD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组的VEGF、Ang-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组织的增强强度分别与VEGF、Ang-2、MVD呈正相关(r=0.85,r=0.81,r=0.88,P<0.05);GC组织的达峰时间分别与VEGF、Ang-2、MVD呈负相关(r=-0.72,r=-0.73,r=-0.86,P<0.05).结论CEUS能动态评估GC血流灌注状态,其血流参数与VEGF、Ang-2、MVD相关性良好,能为临床评估GC血管新生状态提供无创性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叶因子2(TF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胃癌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01/2009-06接受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标本50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50例癌旁组织和50例胃癌组织中TFF2、VEGF...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otch1及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胃癌及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115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Notch1和COX2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Notch1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73.91%(85/115)和3.48%(4/115),COX2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9.57%(103/115)和6.96%(8/1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tch1和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Notch1-COX2信号轴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印迹基因PEG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0例胃癌、癌旁组织中印迹基因PEG10的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及Warthin-Starry银染法检测42例胃癌、癌旁组织及6例正常胃组织中PEG10蛋白的表达及Hp感染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20例胃癌组织中9例(45.0%)PEG10mRNA表达,对应的癌旁组织仅有2例(10%)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2例胃癌组织中22例(52.38%)PEG10蛋白表达阳性,对应的癌旁组织仅有5例(11.90%)PEG10蛋白表达阳性,正常胃组织无PEG10蛋白表达;Hp银染法结果显示42例胃癌组织中25例(59.52%)为Hp感染阳性,癌旁组织20例(47.62%)Hp感染阳性;22例PEG10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20例Hp感染阳性。结论PT-PCR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具有一致性,即PEG10mRNA及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EG1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Hp感染呈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9.
王利兵  洪宇  殷军 《山东医药》2008,48(24):45-46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化PowerV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血管生成素(Ang)-2,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Ang-2 mRNA(1.21±0.19)和蛋白表达水平(60.0%)均高于癌旁肝组织(1.02±0.20,25.0%),且其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侵袭性、是否伴有肝硬化及是否感染HBsAg相关(P均<0.05).认为Ang-2能够促进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生长、转移和侵袭,检测Ang-2表达有助于肝癌的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的靶基因GS mRNA及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检测5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GS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97例胃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10例肠化生组织中GS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GS 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25.508±5.090 vs 13.001±2.040,P<0.05). 癌组织GS蛋白表达与组织学类型、Lauren分型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 26.994,54.929,5.173,均P<0.05),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远处转移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无明显相关.结论: GS mRNA和蛋白高表达同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