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描述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北京市西城区60~80岁老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 在2342名社区老人中,91.89%能获得社会支持,6.32%有焦虑情绪,8.58%有抑郁情绪.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家庭类型、家人关系、月收入、退休适应、情绪调节、锻炼、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结论 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获得的社会支持均较高,生活质量与家庭类型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临床综合治疗老年痴呆措施的制定提供新思路.方法:现况调查:选取宁波市康宁医院临床确诊的老年痴呆80例,应用自行设计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老年痴呆生活质量量表,调查收集其一般状况、获得社会支持以及生活质量状况,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29.52±4.38;社会支持量表社会支持总分:35.13±6.24、客观支持分:8.12±2.87、主观支持:19.48士5.31、支持利用度得分:7.37±2.05.社会支持高分组患者生活质量13个项目得分均高于社会支持低分组.家庭、婚姻、总体生活感受、生活质量总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总分均呈正相关,居住条件、家庭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的OR(95%CI)值分别达到:2.823(1.758~4.579)、2.791(1.178~4.842)、4.846(2.793~6.391)和5.573(3.963~9.864).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并与社会支持水平正相关;社会支持是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独立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应积极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特性,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分别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2014年3至2016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综合性治疗的30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t=4.308,P<0.001);社会支持与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638,P<0.01).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要重视患者的社会支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早产儿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与足月儿的差异,寻找干预措施,促进早产儿身心发展.方法 对93名健康早产儿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进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测试,同时与123名健康足月儿比较并分析.结果 早产儿的3个关键龄(6、9、12月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与足月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570、-3.715、-4.622,均P<0.05),其得分边缘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0,P<0.05).关键龄早产儿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与足月儿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交往能力、作业能力、参加集体生活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上.结论 早产儿婴儿期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逐渐进步,但仍落后于同龄足月儿;早产儿与足月儿在社会适应4个方面能力的差距随年龄增长有不同变化,作业能力呈追赶足月儿趋势,独立生活能力差距则有增大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和社会支持问卷(ISSI)对120例胃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非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胃癌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181,0.222,0.161,P<0.05或<0.01).结论 社会支持与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重视和加强胃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班永飞  宋娟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236-1238
研究发现,生活事件与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关系,且生活事件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中介因素(如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和情绪认知)的作用[1-5].当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时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弱势对象进行换位思考,激发较多的亲社会行为[6-7];认知应激说强调,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受个人认知评价、应对风格、社会支持等多种中介因素影响[8].可以预见,亲社会行为和生活事件之间,社会支持是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本研究拟建构相应的模型来解释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收集在本院住院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社会支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定.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老年住院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结果 (1)在该老年慢性病患者人群中,有51.6%生活质量下降,51.6%存在心理障碍.(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该老年患者人群QOL的主要因素为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水平及是否患有肿瘤病.结论 老年住院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是普遍的,受主要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水平及是否存在肿瘤的影响.改善老年人的躯体健康,提高社会支持力度,可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情况间的差异,为加强留守儿童教育,提高社会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中学生,分析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情况间差异.结果 生活中前4位负性生活事件,留守儿童依次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被人误会或错怪、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学习负担重;非留守儿童依次为考试失败或不理想、被人误会或错怪、生活习惯(饮食、休息等)明显变化、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留守儿童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中人际关系、丧失、健康适应3个方面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儿童,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事件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间呈现弱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波动在-0.019~-0.296(P<0.05).结论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更易发生负性生活事件,而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指导,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会生活事件与妇科疾病间的相关性和影响程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00例妇科疾病患者进行多个社会生活事件的调查.结果①工作压力和心情对妇科疾病的影响较大;②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对于其他妇科疾病而言,较易受工作压力等该研究考察的社会生活事件的影响.结论不良的社会生活事件在诱发女性妇科疾病中起着较大作用,不同的社会生活事件对疾病的影响程度还不同.呼吁社会高度关注女性面临的工作压力等各种社会生活事件,改善女性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各种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佛山新声会这个社会支持组织对无喉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参加佛山新声会的无喉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并作自身对照分析.结果 新声会这个社会支持组织与无喉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正相关.结论 社会支持对提高无喉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和社会支持问卷(ISSI)对120例胃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非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胃癌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181,0.222,0.161,P<0.05或<0.01).结论 社会支持与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重视和加强胃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7例患者按首次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对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出院后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沟通、专科疾病知识讲解和生活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出院后第8周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质量量表(WHO QOL-BREF)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后,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为有效干预社会型亚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广州某医学院校本科生7 895名为调查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亚健康评定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检出亚健康者4 158名,检出率为52.7%;社会型亚健康者2 912名,检出率为36.88%.男生社会型亚健康者1 180名,检出率为41.7%;女生1 732例,检出率为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到大三学生社会型亚健康检出率分别为29.7%,41.3%和4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方式“差”的学生发生社会型亚健康的风险是生活方式“好”者的3.688倍(OR=3.688,P<0.05).结论 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倡导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尤其是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可以预防大学生社会型亚健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和社会支持问卷(ISSI)对120例胃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非癌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胃癌患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与社会支持3个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181,0.222,0.161,P<0.05或<0.01).结论 社会支持与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重视和加强胃癌患者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葛秀杰  李春玉 《健康研究》2016,(4):423-425,429
目的 了解朝鲜族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活环境现状,为提升朝鲜族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随机抽样所得的延吉市750名朝鲜族小学生进行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青少年生活事件调查.结果 朝鲜族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家族认识、社会支持和各生活事件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朝鲜族留守儿童对家庭的认识偏低,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社会和家庭应该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程红  孟秀红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299-1301,1304
目的 了解高职与本科院校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的差异,为探讨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阜阳市高职、“2+3”五年制高职和本科院校各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的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得分高于“2+3”五年制高职学生,本科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高职和“2+3”五年制高职学生,高职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2+3”五年制高职和本科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 高职与本科院校学生生活满意度存在差异,良好的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心理应激理论为模式探讨大学生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为正确认识及预防攻击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某高校的861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攻击行为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人格类型、家庭教养方式及宽恕性水平的大学生总攻击行为得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l),生活事件与社会支持均对大学生攻击行为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结论 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家庭教养及人格是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礼仪ABC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普遍遵循的文明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是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的总称. 1.什么是社会生活礼仪? 社会生活礼仪是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涉及个人和人际交往中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具体规则和惯用形式. 2.践行社会生活礼仪应该体现什么要求? 要相互尊重、真诚相待;宽容大度、严于律己;把握分寸、尊重差异;身体力行、注重养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居民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现况,分析其相互关系,为社区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年满18周岁常住居民开展调查.测评工具选用“简明幸福与生活质量满意程度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单应对方式问卷”.结果 共调查1 440人,居民生活满意度得分为(51.16±6.62)分,社会支持总分为(41.02±7.30)分,积极应对得分为(1.57±0.63)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05±0.55)分.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及应对方式的二个维度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状况较好,但应对相时不足.未来在不断改善促进健康的客观支持环境的同时,更应关注人们的主观感知度,改善认知,提高意识与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城郊社区居民生活事件状况、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为提高其应对能力、保护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简明身心症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南宁市5个社区1 345名城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9.9%城郊社区居民的LES总分超过20分,16.0%的超过32分.城郊社区居民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得分较消极应对得分高(Z=-8.58,P<0.001);年龄、婚姻状况、文化水平为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女性、年轻、已婚、大专及以上的城郊社区居民的社会支持得分较高.城郊社区居民的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心理症状与负性生活事件、LES总分、消极应对呈正相关;与社会总支持和主观支持呈负相关.结论 城郊社区居民的生活事件发生率较高,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心理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