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小肠间质瘤的CT影像特点。结果单发者16例,多发者1例。其中良性4例,CT表现多为直径小于5 cm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均匀性强化;恶性13例,CT表现多为直径大于5 cm的不规则状肿块,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常出现坏死、囊变,增强扫描不均匀性强化。结论小肠间质瘤在CT影像上具有一定的特点。CT检查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64排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64排螺旋CT检查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以及增强扫描后肿瘤的强化特点。结果 21例患者中,位于胃部13例、小肠4例、结肠3例、肠系膜1例。其中,恶性12例,直径>5 cm,边缘分叶、密度不均、瘤体中心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良性7例,直径﹤5 cm,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交界性2例,瘤体密度多较均匀。结论 64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15例(均经免疫组化确诊)和平滑肌源性肿瘤7例(其中2例经免疫组化确诊)的CT表现.结果 CT下可见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软组织肿块发生在粘膜下,其中良性肿瘤密度均匀、边缘光整,而恶性肿瘤可有囊变、边界不清、累及周围组织;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在发生部位、大小、形态、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密度、边缘、CT强化后表现以及囊变、气液平等方面无明显区别.结论 ①CT对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价值;②从CT表现上无法区分胃肠道间质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最后确诊还需依赖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2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CT表现:向胃肠道腔内、外生长或跨胃肠道壁生长的软组织肿,肿块密度均匀或混杂。增强后,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强化显著,恶性肿块,周边强化,内见液化坏死及囊边区域,部分可见溃疡形成。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反映肿瘤的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定位,能够反映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7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64排螺旋CT检查,对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以及增强扫描后肿瘤的强化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7例患者中,分布情况:胃部25例、小肠16例、结肠9例、肠系膜7例;病理结果 :恶性38例,良性16例,潜在恶性3例;影像特点:恶性肿瘤平均直径5cm,呈类圆形或分叶样,边缘不清、密度不均匀、多伴有瘤体中心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良性肿瘤平均直径5cm,呈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多均匀强化;潜在恶性肿瘤密度较均匀。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通过动态增强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肠间质瘤的多层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小肠间质瘤19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 起源于十二指肠3例,空肠10例,回肠6例;良性4例,交界性3例,恶性12例;CT表现特征为肠壁偏心性软组织肿块,良性倾向者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最大径多<4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多显著均匀强化.恶性倾向(交界性和恶性)者多表现为分叶状或不规则肿块,最大径多>4 cm,其内多见低密度坏死及囊变区,肿块内或边缘条状强化瘤血管,边界不清,常推移或侵犯周围组织.结论 多层螺旋CT及重组技术能显示小肠间质瘤强化方式、内部特征、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有一定特征性,可作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表现特征,评价多排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的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结果 肿瘤7例发生于胃,十二指肠3例,空肠4例,回肠3例,肠系膜1例,直肠2例。良性9例,肿块平均直径小于5cm,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多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均匀强化;恶性10例,肿块平均直径大于5.5cm,多呈分叶状生长,密度多不均匀,显著强化,其中腹腔播散1例,肠系膜淋巴结转移2例。潜在恶性1例。结论 MS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其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 0 0 8年3月—2 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计31例,术前经螺旋C 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CT扫描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结果 31例患者中,食道1例,胃21例,小肠6例,结直肠2例,肠系膜1例。CT表现为腹腔或盆腔内圆形、类圆形或浅分叶软组织肿块,直径2.8~18.7 cm,良性7例,交界性6例,其余均为恶性,其中肝转移4例,平扫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肿块部分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其中2例显示形态不规整。CT针对31例患者病灶能精确定位或粗略定位。结论通过CT检查,针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判定以及病灶区域定位、有效的观察肿瘤与其周围组织结构关系,螺旋CT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可有效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以及患者预后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孙万龙 《医疗装备》2015,(16):35-3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结果:肿瘤位于胃部患者为5例,肠系膜2例,小肠2例,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4例。肿块形态多表现为圆形或是类圆形,可发生囊性变或是坏死。经过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实质部分中得到显著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良性鉴别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14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的CT表现。方法:14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8例。位于胃8例,小肠4例,结肠1例,肠系膜1例。肿块直径约(11.2±2.6)cm。位于消化道的13例中,腔外生长者9例(69.2%),腔内、外生长者4例(30.8%)。结果:CT检查者中,肿块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9例。增强后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10例。6例影像学随访检出复发4例,其中3例经口服STI-571治疗患者中2例观察到肿瘤缩小和液化,1例肿瘤增大。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消化道来源的腔外生长肿块,伴有囊变、坏死或与消化道相通和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应考虑GIST可能。CT在GIST诊断和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保守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24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及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包括薄层重建、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组(V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肾上腺占位病变中,肾上腺增生7例,腺瘤6例,髓样脂肪瘤2例,肾上腺囊肿3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转移癌5例。肾上腺良性病变直径多小于3 cm,边界清晰。三维重建图像能清晰显示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细微结构并能比较准确地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质量好,对肾上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综合判断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影像学分析包括病灶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结果:13例患者中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53.6岁。13例患者共18个病灶,其中多发者4例,位于双侧者2例,位于腮腺浅叶者12个病灶,病灶均为类圆形,边界清楚,密度多均匀,增强后CT值平均增加30~45 HU,其中6个病灶局部密度不均,内见斑点状或小囊状低密度灶。结论:腮腺腺淋巴瘤为良性肿瘤,常见于中老男性,好发于浅叶,病灶可多发及双侧发病,多中度不均匀强化,故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类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与病理危险度的关系,评价CT对GIST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的多排螺旋CT资料。结果:26例GIST中,发生于胃14例,小肠7例,胃肠外5例;其中跨壁型3例,壁内型3例,壁外型10例,腔内型5例,胃肠外型5例;不同病理分级的GIST,肿瘤生长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长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生长类型GIST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其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 GIST)的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评价其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和MRI资料,其中10例行CT及MRI检查,8例只行CT检查.结果 18例GIST发生于胃9例,小肠5例,结肠及直肠4例;邻近组织器官侵犯4例.肿瘤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7例向腔内生长,11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8例密度或信号均匀,10例不均匀,增强扫描7例均匀轻中度强化,11例不均匀明显延迟强化.10例行DWI检查,8例呈高信号,其中4例中心见低信号;2例呈等、低信号.结论 GIST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及MRI检查能准确诊断GIST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MSCT在不典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调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23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的胃间质瘤患者影像资料,根据患者的病理诊断分为高度恶性组(12例)和低度恶性组(11例),记录两组瘤体部位、生长方式、大小、形态、边界、动脉期强化程度、溃疡、坏死囊变及钙化等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入组的23例患者均为不典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其中带蒂游走3例,完全囊变型8例,交界区7例,不规则型5例。两组患者在肿瘤直径、中心液化坏死、强化程度、肿瘤形态及肿瘤边界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683,x2=10.145,x2=16.130,x2=19.326, x2=9.224;P<0.05)。结论:应用螺旋CT检查不典型GIST,可以根据影像特点对瘤体进行良、恶性的定性分析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杜焕旺 《现代保健》2014,(36):131-133
目的:探讨MS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对肺部肿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住院的150例MSCT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患者,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CT胸部扫描后,进行MSCT引导下进行肺穿刺活检,观察其结果。结果:15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经手术、病理检查后为恶性肿瘤的有104例,46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在恶性肿瘤及良性肿瘤患者中,敏感性或者特异性分别为92.3%、89.1%。病灶直径〈3 cm、3~5 cm、〉5 cm的敏感性分别为79.2%(19/24)、95.8%(46/48)、93.3%(28/30),将3~5 cm与〈3 cm的敏感性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42,P〈0.05);其他直径之间及距胸膜距离之间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50例患者中,进行传统CT检查、MSCT检查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30例、10例,发生率分别为20.0%、6.7%,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2,P〈0.05)。所有气胸患者经过吸氧、卧床休息后,对胸片进行检查后,气胸能够完全吸收,咳血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病情痊愈。结论:MSCT引导经肺穿刺活检手术是一种较为安全、准确的方式,对肺部肿块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SCT影像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s)病理危险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s患者的MSCT表现,分析肿瘤的发病年龄、部位、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坏死、有无钙化、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强化峰值所在期、有无转移以及Ki-67增殖指数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之间关系。结果 120例病例中分别有极低度和低度危险55例,中度危险28例,高度危险37例。不同危险程度GISTs在病变的部位、肿瘤最大径、形态、生长方式、囊变坏死、瘤周脂肪间隙、强化方式、瘤周或瘤内血管以及强化峰值所在期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Ki-67增殖指数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 < 0.05)。而不同危险度的GISTs在病变有无钙化及CT平扫、增强扫描(三期)CT值、强化峰值、Ap、Vp、Dp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不同危险度的GISTs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存在差异,且与病理危险程度分级具有密切关系,对GISTs的诊断、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及判断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5例腮腺肿瘤患者术前CT表现。结果:45例中,CT表现呈圆形、密度均匀、强化均匀、边缘清晰者23例,均为良性混合瘤。病灶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内有囊性密度影,环形或均匀强化、边缘较清晰者19例,其中6例为良性混合瘤,2例为恶性混合瘤,11例为腺淋巴瘤。病灶呈分叶状、圆形、密度不均匀、环形或均匀强化、边缘模糊、轮廓不清、与临近正常结构分界不清者3例,均为恶性肿瘤。CT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结论:CT检查对腮腺肿瘤的部位、大小、良恶性及肿瘤的周围侵犯情况有准确的定位、定性,在腮腺肿瘤诊断及手术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十二指肠憩室(D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8个憩室)经上消化道钡餐、胃十二指肠镜或ERCP检查证实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行轴位、冠状及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同时结合局部薄层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憩室位于十二指肠降段22个,水平段4个,升部2个;直径1.0~5.0 cm者24个,大于5.0 cm者2个,小于1.0 cm者2个;CT表现为十二指肠壁外的圆形、椭圆形囊袋状影,囊内为气-液平或气液-食物混杂密度影25个,囊内仅为气体或液体密度影3个;单纯合并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1例,急性胆囊炎3例,胰腺炎2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很好地显示十二指肠憩室及相关的胆胰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GIST患者的MSCT表现。结果:26例GIST患者全部为单发性,其中发生于胃部为12例、小肠10例、结肠2例、大网膜及肠系膜各1例,合并肝脏转移2例。良性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明显均匀增强。恶性肿块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常见分叶;实质密度不均匀,中心常见坏死、囊变或出血。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GIST的免疫组化CD117和CD34表达特异性较高。结论:MSCT对GIST有特征性表现,其应用价值逐渐被临床认可;同时GIST的定性最终需依赖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