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脑深部电刺激(DBS)冶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具有双侧症状的46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同期双侧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术治疗,采用MRI扫描结合术中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前、术后UPDRS运动评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全部46例帕金森病患者术后震颤、僵直及行动迟缓均有不同程度改善,UPDRS评分“关”状态平均改评善率为635%;“开”状态平均改善率为26.4%。术后随访1年症状仍有持续性改善,未发现任何严重永久性并发症。结论 脑深部电刺激术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与观察神经电生理在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脊髓电刺激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2月的39例采用脊髓电刺激疗法治疗的持续植物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Cant分级分为Ⅰ级组12例、Ⅱ级组14例及Ⅲ级组13例。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脑血流指标,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处理Cant分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Ⅰ级组的临床疗效优于Ⅲ级组,Ⅱ级组优于Ⅲ级组,Ⅰ级的脑血流改善幅度大于Ⅱ级组及Ⅲ级组,Ⅱ级组则大于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ant分级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P<0.05)。结论神经电生理在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脊髓电刺激疗法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本类治疗患者的指导与参考意义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 0 1 5年4月天津市环湖医院实施的1例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室护士的术前访视,包括对患者的术前宣教、心理疏导,及术中器械护士的手术配合、巡回护士对患者安全防护、在台下对手术的一系列配合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很大改善,可下地行走且无感染等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经术后随访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该手术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患者出院时已经痊愈。结论帕金森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逆行性病,长期用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深部电刺激术是目前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但目前该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仍不少,需要密切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脑科学、手术方法和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临床循证医学证据的逐渐完善,脑深部电刺激术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上逐渐受到国内外的认可。帕金森病(PD)的深部脑刺激(DBS)传统上是在清醒患者中进行的。一些患者在传统的DBS植入过程中无法忍受清醒手术或长时间停药以允许进行神经生理学测试,这在以前限制了这些患者的手术选择。故近年来,越来越多医生尝试在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对全麻下手术的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及未来的发展等方面来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神经电刺激治疗是通过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目前其被广泛地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根据不同的刺激部位,神经电刺激治疗可分为经皮的神经电刺激、外周神经刺激、脊髓电刺激及运动皮层电刺激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对治疗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头颅CT确诊为脑梗塞患者58例,其中29例采用电刺激小脑者为治疗组;另外29例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较P>0.01,差异显著.结论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塞,能明显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小板对血管内皮的黏附,提高脑血流量,从而改善梗塞病灶的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在偏头痛述情障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100例偏头痛述情障碍患者,按照治疗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心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述情障碍、抑郁自评和社会支持量表评...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9,(10):1546-1550
目的探讨改良铺巾法在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脑深部电刺激术100例,共200侧,采用传统铺巾方法为对照组,采用改良铺巾方法为试验组,比较2组铺巾方式效果与效益、医护满意度以及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结果试验组平均铺巾准备时间、平均手术铺巾时间、平均手术操作时间、成本、护士及医生满意度分别为(68. 28±15. 31) s、(181. 45±67. 65) s、(362. 42±54. 12) min、(385. 13±23. 86)元、99. 67%、98. 59%,对照组分别为(195. 54±65. 28) s、(293. 48±89. 83) s、(454. 58±89. 32) min、(456. 35±25. 04)元、94. 86%、90. 3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 574、14. 912、17. 883、12. 284、3. 964、4. 828,均P <0. 05)。2组铺巾前、铺巾过程及手术过程中空气质量比较,试验组空气细菌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 143、15. 731、18. 356,P <0. 05)。100例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随访均无并发症。结论改良DBS术铺巾法能有效提高铺巾手术效果及效率,缩短手术铺巾和手术时间,保持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效果好,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干扰电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共选取45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尿失禁患者,分为三组进行对比实验,原始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组采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干扰电治疗,治疗时间平均为3个月,通过记录残余尿量对比观察治疗结果。结果除原始组症状无明显改善外,对照组与治疗组均获得满意疗效,而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盆底肌电刺激联合干扰电治疗对脊髓损伤后尿失禁患者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为脑卒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雅思脑电仿生电刺激仪YS5004型立式四通道脑循环偏瘫综合治疗仪(以下简称,雅思YS5004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运动疗法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医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患者中抽取64例开展临床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实施运动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雅思YS5004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运动疗法。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脑卒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雅思YS5004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更好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联合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护理体会。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5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联合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要求保留输卵管功能。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一年,观察患者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77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愈率1 00%,术后6~8d患者血-hCG恢复正常;随访一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结论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联合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前术后正确护理可以防止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方法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50例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综合康复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采用综合康复方法,患者的各项身体功能均已恢复,且效果明显。完全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容量、尿液残余量分别为(274.2±177;121.3)ml、(99.4±177;43.2)ml,留置导尿管时间为(155.2±177;112.4)d;不完全性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容量、尿液残余量分别为(421.2±177;66.9)ml、(38.3±177;13.2)ml,留置导尿管时间为(41.4±177;3.6)d。结论:脊柱脊髓损伤伴神经元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膀胱功能障碍,提高临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国锋  李雯  梁英 《现代保健》2014,(31):81-83
目的:研究并探讨康复期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系统化护理的疗效评价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4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位截瘫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试验组30例采用系统化护理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康复期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且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较前SAS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采用系统化护理对康复期颈髓损伤高位截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较好,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促使早日康复。方法:42例脊柱损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稳定脊柱;术后注意加强功能锻炼和预防并发症等。结果:患者经过积极急救和围手术期精心的综合护理均恢复良好,无l例神经损伤加重和死亡。结论:正确的脊柱损伤急救和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脊柱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结核伴寒性脓肿疾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腰椎结核伴寒性脓肿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前加强营养,术后予抗结核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腰椎结核伴寒性脓肿应采取全身抗结核治疗配合手术及综合护理等手段,加快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护理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微创手术的患者。方法:对50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微创手术后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做好导尿管、肾造瘘管、双J管的护理。结果:本组术后复查,结石总清除率94%,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专业的护理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效地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达到最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徐君  王静 《职业与健康》2009,25(6):670-671
目的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密切的病情观察,术后加强各种管道的护理,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并给予康复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术后存活46例,死亡3例。获随访42例,良好19例;中残但生活能自理12例;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即优良比例31/42,占73.8%。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护理非常关键。良好的护理将使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肌肉痉挛的效果。方法:对98例PVS患者采取治疗与康复护理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正确的体位摆放、被动运动、针刺疗法及按摩等康复护理方式,采用国际通用修订的MAS分级法对患者痉挛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经相关治疗和康复护理后,患者上、下肢的肌张力明显改善(X^2=17.04,X。=14.04;P〈0.01)。结论:良肢位的摆放及肢体运动康复护理训练不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只需康复护理人员掌握训练方法和技巧,则可有效地减少和控制肌肉痉挛的发生,减少PVS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西兰兔动物模型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建立过程的护理配合,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成三组,每组6只,分为缺血再灌注组、乌司他丁后处理组及假手术组。所有参与实验的新西兰大白免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实施严格的整体护理。结果18只实验动物均顺利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后48h均存活,顺利完成实验。结论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中实施严格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动物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