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医院信息系统容灾技术浅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提高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的容灾抗灾能力,保障医院数据安全。方法:针对数据容灾相关技术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各种容灾技术均有相应的优缺点,实现应用级别的容灾应全面考量,选择最优方案。结论:只有建立应用容灾才能解决数据安全,保障医院业务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医院信息系统容灾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设计一套针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容灾方案。方法:采用冗余备份技术、双机热备技术、集群和负载均衡技术,来实现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结果:设计方案达到了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结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级容灾体系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为确保我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业务正常运行,并保证其在发生灾难时也能在短时间恢复业务正常,我院在计算机房进行应用级容灾系统建设,系统部署包括3部分:业务系统端部署、容灾系统端部署和WEB管理端部署。  相似文献   

4.
医院数据灾难恢复是医院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一部分,其中最为关键是建立医院数据容灾系统和数据备份,如何实现各系统紧密配合的一体化医疗信息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的容灾建设将成为各医院信息中心的重点。本文就医院信息系统容灾与数据备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信息系统的容灾在医院中的应用与研究,在2013年开始建设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级容灾,重点围绕以为患者服务的信息系统为中心,通过这个项目的研究及实际应用,使目前吉林市中心医院信息化系统、信息集成平台在应用层和数据层实现异地应用级容灾,在核心机房出现系统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出错、数据库错误、人为造成错误、网络的正常维护停机、自然灾害等情况不能快速恢复时,系统可在10分钟内切换到异地容灾系统,保证365天不停机,确保了医院信息系统、信息集成平台的正常连续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一套针对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容灾方案。方法采用冗余备份技术、集群技术,来实现HIS的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结果该方案在医院使用后,多次有效地避免了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数据丢失和应用中断事件的发生。结论该设计方案简单有效,使HIS具备了数据容灾和应用容灾的能力,保证了医院业务的连续性和高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数据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数据更是成为影响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医院信息系统现状为基础,分析探讨如今主流的数据备份和容灾方案的系统架构,结合其优缺点,寻找出适合医院现状的备份容灾方案。  相似文献   

8.
容灾的实质是通过各种容灾技术和手段保持信息系统业务的持续性。本文介绍了我院信息系统的容灾设计和10余年的运行经验,总结出了适合大型医院使用的容灾系统设计方案,并详细说明其了原理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存储系统建设现状和系统容灾重要性的基础上,利用存储容灾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构建医院存储系统的二期工程,并将医院现有的存储系统建设上升到重要位置,以期为医院信息系统应用平台提供安全、可靠、快速的后备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医院异地容灾备份数据库,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应急和容灾抗灾能力。方法:运用Oracle 11g Data Guard相关配置,采用最大性能模式,搭建物理备用数据库,实现异地容灾。结果:Oracle 11g物理备用数据库成功搭建。实现了异地的应用级容灾。结论:该物理备用数据库很好地满足了数据库异地容灾的需求,保障了医院业务数据库服务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医院信息系统的灾备需求,描述了CDP(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持续数据保护)技术作为新型的灾备技术在医院的应用实施。CDP技术的应用为医院信息系统提供了持续数据保护、多种数据级或系统级恢复手段和集成化灾备管理手段,极大提高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基于医院HIS的应用级容灾中心架构,确保医院信息、数据服务不间断。方法:基于存储级数据镜像复制,在容灾存储上架设医院各类应用的容灾服务器,并根据实际运行环境定制不同应用的容灾与恢复机制,整体上形成应用级容灾架构。结果:能满足异地数据容灾要求并可实现HIS各项服务功能不间断运行。结论:该容灾架构搭建方式简单易行,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医院信息容灾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在实施医院信息化过程中,为提高信息系统的容灾能力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主要包括数据的备份与复制、灾难检测和系统迁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容灾技术也不断向前发展,其未来发展趋势侧重于业务连续性和持续数据保护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信息系统容灾技术的应用设计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盛鑫  黄影  庄严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45-46,49
目的:探索减轻任何不可预知事件对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灾难性影响的容灾方案,提高数据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方法:根据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存储镜像、主机镜像、数据库镜像技术等3种容灾技术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基于存储镜像技术的客灾技术,具有可支持各种应用和操作系统、故障恢复机制简单、易于操作、管理方便、性价比合理的特点。结论:根据具体需求,合理地选择一种或综合采用多种容灾技术,这样才能建设成安全、可靠的信息系统容灾体系。  相似文献   

15.
医院业务数据备份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个医院数据备份系统方案。分析了备份系统方案的设计目标:对医院业务系统和数据库建立一个集中管理的、自动化的、高速有效的备份手段。文章介绍了备份系统的网络结构。数据备份的过程、数据的恢复以及灾难恢复策略等。  相似文献   

16.
区域性中心医院的灾难应急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院作为西部地区惟一的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医院党政领导迅速明确医院在抗震救灾中的定位和作用,迅速确定我院在地震医疗救援中的复杂危重伤员救治中心、灾区医院支援中心和省外医疗队后勤保障中心的"三中心"战略,并立即调整医院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建立灾难应急指挥体系和通讯保障体系,快速转变应急灾难医疗救治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迅速确立灾难伤员的分拣和分流应急流程,及时建立应急救灾后勤保障体系,强调集中指挥、授权管理与多部门、多科室协同合作.医院工作迅速进行应急救灾与常态工作并重的双轨制状态,通过科学合理调配资源,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医院数据存储及容灾系统。方法:采用异地备份的架构,以存储设备和数据管理软件相结合的方式为医院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对医院的各种数据进行集中备份、复制及归档。结果:实现了医院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快速恢复。结论: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建设方案,建设各方的通力合作以及周密的实施计划是系统成功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Disasters result in a range of impacts that significantly disrupt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those affected. After disasters, a hierarchy of affectedness may be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developed, where those affected are compared to each other, and to people affected by disasters in other locations. When an individual's sense of place is so significantly disrupted, these hierarchies are critical to improv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recovery trajectories, including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outcomes. These hierarchies hav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that influence the health outcomes of those affected, including eligibility for disaster aid, support services, and the way that people affected by disasters relate to others in their community. This paper expands the ‘hierarchy of affectedness’ concept coined by Andersen (2013) using findings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 in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Using a letter writing research method, twenty people who had been impacted by a range of disasters in different locations described what they considered helpful and unhelpful in the recovery. One emergent finding in this study was that hierarchies of affectedness are negotiated between impacted individuals, others affected in the same community, and outsiders. These hierarchies served as a helpful sense-making tool for some people impacted by disasters, while causing considerable secondary stress for others. Based on these findings, we offer an expansion to Andersen's existing model of hierarchies of affectedness in post-disaster sett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