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碧兰麻与利多卡因用于牙髓摘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364颗急、慢性牙髓炎的患牙按不同的牙位、就诊的先后顺序编号,按单、双数分成两组,单数组注射碧兰麻(实验组),双数组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常规行牙髓摘除术,观察比较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牙髓炎患牙做牙髓摘除术时,碧兰麻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有效率为90·66%(p<0·01)。结论牙髓炎患者做牙髓摘除术时,用碧兰麻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利于治疗的顺利完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口腔无痛局部麻醉仪在儿童牙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无痛口腔局部麻醉仪在儿童牙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0 0例患者分成两组 ,试验组采用 Thewand口腔无痛局麻仪注射麻醉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推针管式注射法。注射后由患者本人用口头叙述法 (VRS)评价注射疼痛程度和麻醉效果 ,医生评价患者的恐惧程度。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 VRS值经 t检验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麻醉效果经χ2 检验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两组注射恐惧感及焦虑症经χ2 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无痛口腔局部麻醉仪能有效地减轻注射中的疼痛 ,降低注射恐惧感及焦虑症 ,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特别适用于儿童牙科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替卡因根管内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66颗患牙和对照组60颗患牙,实验组采用阿替卡因根管内麻醉法麻醉牙髓;对照组采用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法,观察麻醉效果。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完全麻醉的成功率高达83.33%,对照组麻醉成功率为50%,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5.45%,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卡因根管内完全麻醉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传统的手动注射方法和The W andTM系统在龋病去腐质和洞型预备过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儿童牙科临床单颗活髓下颌第一乳磨牙深龋,需进行去腐质和洞型预备的患者128名(共128颗患牙),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64名,接受The W andTM局部麻醉系统进行麻醉,对照组64名,接受传统的手动注射方法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麻药注射过程中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麻药起效时间试验组快于对照组(P<0.05);牙科恐惧及焦虑症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The W andTM系统在牙体预备治疗中注射时疼痛,牙科恐惧及焦虑症,麻药生效时间优于传统的常规手动注射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明确碧兰麻在根管内麻醉中的效果,为临床根管内麻醉寻找更好的方法 .方法 通过对活髓牙进行2%利多卡因和碧兰麻根管内麻醉,统计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和对耐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碧兰麻在根管内注射时和注射后疼痛明显减轻,患者能承受(无、轻度疼痛)临床操作的比例增加,分别为58.3%和75%.结论 在临床牙髓病的治疗中碧兰麻明显优于2%利多卡因,注射时产生较少疼痛和注射后能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口腔局部麻醉时两种注射方法的效果,为新的无痛注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口腔科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新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注射,通过患者对注射时痛觉的评价及患者注射时的面部表情来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者60人中,仅对照组有一例患者麻醉失败外,其余均有效,试验组无痛率为76.67%,对照组无痛率为3.33%,对照组与实验组无痛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无痛注射方法操作简便,效果确切,未见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口腔局部麻醉时两种注射方法的效果,为新的无痛注射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口腔科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新法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注射,通过患者对注射时痛觉的评价及患者注射时的面部表情来进行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受试者60人中,仅对照组有一例患者麻醉失败外,其余均有效,试验组无痛率为76.67 %,对照组无痛率为3.33 %,对照组与实验组无痛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的无痛注射方法操作简便,效果确切,未见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宇  阎旭  胡娟  韦海东 《中国校医》2010,24(2):102-103
目的观察复方盐酸阿替卡因用于中小学生牙髓治疗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需作牙髓治疗的患者82例96颗牙,取1.7mL复方盐酸阿替卡因1支在经消毒的患牙颊(唇)侧根尖区局部粘膜下行浸润麻醉。结果80例患者94颗牙的牙髓在5分钟内被麻醉,总有效率97.9%,仅有2例患者注射局部轻微疼痛;无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能有效地麻醉牙髓神经,达到无痛治疗的目的,尤其适用于中小学生患者。  相似文献   

9.
张丽  林雪峰  陈刚  李阅 《中国校医》2005,19(3):308-309
目的观察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治疗时及局部浸润麻醉拔除磨牙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20例颗牙随机分成利多卡因组和碧兰麻组,行局部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碧兰麻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无任何不良反应。急性及慢性牙髓炎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碧兰庥用于牙髓炎行牙髓摘除术时单侧麻醉具有起效快、毒性低、效果好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局部浸润麻醉在上颌磨牙和下双尖牙的拔除术中,可以取代利多卡因的传导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10.
无痛注射法在下牙槽神经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痛注射法在下牙槽神经麻醉中的效果及优点.方法 选择需施行下牙槽神经麻醉的患者共2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123例采用无痛注射法,对照组123例采用传统注射法,比较两组患者注射时的疼痛程度及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试验组97例无痛,24例轻度疼痛,2例中重度疼痛;对照组2例无痛,22例轻度疼痛,99例中重度疼痛.结论 无痛注射法行下牙槽神经麻醉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感,多数患者仅表现为注射区轻微疼痛,麻醉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陈强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06-1406
目的 观察探讨利用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治疗牙髓病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76例(99颗患牙)牙髓病病人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38例,43颗患牙)和对照组(38例,46颗患牙).观察组给予碧兰麻麻醉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麻醉治疗.结果 在麻醉起效方面,观察组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碧兰麻麻醉治疗办法治疗牙髓病起效迅速,不良反应较低,总体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牙髓病的有效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2.
蒋昕  杜静冰  孔耀 《现代保健》2013,(21):56-58
目的:应用碧兰麻对儿童正畸的拔牙病例实施局部浸润麻醉下拔牙术,观察其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需拔除四颗前磨牙进行正畸治疗的儿童96例,共计384颗牙,分两次拔牙,每次将单颌两侧对称的前磨牙同期拔除。对拔牙术实施的局部麻醉随机分为两组,一侧设计为碧兰麻组48例采用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另一侧设计为利多卡因组48例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阻滞麻醉。麻醉起效后开始拔牙,观察记录麻醉时间、麻醉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碧兰麻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利多卡因组(P〈0.01),而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利多卡因组(P〈0.01);碧兰麻组的麻醉完全率高于利多卡因组(P〈0.01)。结论:碧兰麻在儿童拔牙正畸病例拔牙术中的麻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安全可靠,可作为儿童拔牙时局部麻醉药物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痛局麻仪注射硬化剂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舌下腺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针管式注射5%鱼肝油酸钠治疗,研究组予以无痛局麻仪注射5%鱼肝油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注射疼痛程度、临床疗效、并发症及12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无痛3例(20.51%),轻度疼痛17例(61.54%),中度疼痛13例(17.95%),重度疼痛0例(0);对照组分别为0例(0),5例(38.46%),15例(56.41%),13例(5.1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愈16例(20.51%),有效13例(61.54%),无效4例(17.95%);对照组分别为11例(20.51%),18例(61.54%),4例(17.9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肿胀,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研究组1例(3.03%)进食困难;对照组8例(24.24%)进食困难,5例(15.15%)言语困难,1例(3.03%)黏膜坏死。两组并发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4例(12.12%),对照组复发3例(9.0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局麻仪注射硬化剂治疗舌下腺囊肿最突出的优势体现在能够显著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口腔麻醉助推器与卡萨尔必兰麻注射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需拔除双侧前磨牙的患者100例,采用自体配对设计,即每位患者的左侧前磨牙采用卡萨尔必兰麻注射器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对侧前磨牙采用口腔麻醉助推器进行局部麻醉(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等级评分(PRS)、麻醉效果及麻醉药物使用剂量。结果实验组的VAS评分、PRS评分、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卡萨尔必兰麻注射器,应用口腔麻醉助推器进行麻醉可以减轻患者疼痛,且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根管预备过程中使用橡皮障技术降低根管内厌氧菌数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牙体牙髓科需要对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进行根管预备的患者40例,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治疗中同一患者使用橡皮障的患牙(n=40)作为实验组,将未使用橡皮障的对侧患牙(n=40)作为对照组,根管预备前后进行根管内菌落采样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的牙齿经根管治疗后患牙内厌氧菌数目明显减少(p<0.001)。实验组术后菌落计数大大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根管预备过程中使用橡皮障能有效降低根管内微生物污染效果,对口腔感染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0例,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75例)与观察组(n=7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和碧兰麻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麻醉起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有效率为94.67%,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碧兰麻进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2.2±0.7)min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5.8±0.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兰麻对牙体牙髓病变患者进行麻醉,由于起效快,出血少,不良反应小,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整理我院牙体牙髓病患者的资料,探讨分析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医治的牙体牙髓患者120例,根据对其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牙体牙髓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牙体牙髓炎患者则进行复方阿替卡因进行麻醉,后对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85%,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8.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进行麻醉,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还能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提高治疗效率,临床效果较好,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宛鹏程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781-3782
目的探讨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的不良影响及对策。方法选取127颗活髓牙进行牙体预备,同时采取保髓措施,烤瓷修复。结果经过对患者近两年的随机回访发现,在127例活髓牙中,牙髓发生病变15例,发病率达11.8%。同时,三组不同年龄阶层患者牙髓发生病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烤瓷牙是比较理想的修复体,修复后牙髓病变率低,但因为活髓牙牙体预备中会有意外空髓现象发生,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下颌阻生齿运用微创拔牙术时实施必兰浸润麻醉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间诊治的52名双侧阻生齿拔除的患者,每个患者两侧的阻生齿治疗麻醉的方法不同,分别为必兰浸润麻醉和25%利多卡因阻滞麻醉,运用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术中疼痛程度、麻醉显效时间、无痛持续时间以及手术前后收缩压差变化.结果:必兰浸润麻醉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前者牙髓、牙槽麻醉时间以及软组织麻醉显效时间均短于后者,两种麻醉方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必兰浸润麻醉后患者的主观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利多卡因阻滞麻醉组患者,前者术后收缩压明显比后者小,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必兰浸润麻醉后患者的无痛持续时间明显比利多卡因阻滞麻醉组长,两组麻醉方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阻生齿微创拔牙术麻醉时选择必兰浸润麻醉的操作简便,麻醉效果较好,是一种优先选择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阮爱喜 《现代医院》2006,6(5):50-50
目的观察斯康杜尼在口腔局部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专用注射器注射斯康杜尼1·8ml进行口腔局部麻醉,另设2%利多卡因注射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斯康杜尼组麻醉显效率为99·9%,优于利多卡因组。结论斯康杜尼应用于口腔局部麻醉效果好、显效快、用药少、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