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5年12月6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及同期73例输卵管性不孕症行IVF-ET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按照临床病理类型分为A、B两组,A组为卵巢型,B组为腹膜型,随机选同期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为C组,比较A、B、C 3组间的促性腺激素(Gn)的用量、卵子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分娩率.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A、B两组使用Gn总量显著高于C组(P<0.05),获卵数显著低于C组(P<0.05),而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分娩率在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降低卵巢对超促排卵的反应性使获卵数减少,但不影响IVF-ET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长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82个周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超长方案(42个周期)和常规长方案(40个周期)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与常规长方案组相比超长方案组的获卵数(8.2vs10.7)、受精率(69.32%vs72.11%)、卵裂率(87.49%vs89.78%)无明显差异(P>0.05),但Gn总量(44.55支vs33.79支)、优质胚胎数(4.3vs5.8)、临床妊娠率(20.00%vs40.48%)、胚胎植入率(9.90%vs19.64%)等几项指标,超长方案组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IVF-ET超促排卵前,采用超长方案进行降调节能显著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ET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0岁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者的临床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推荐更合理的助孕策略。方法:对接受IVF/ICSI-ET治疗的248例年龄≥40岁妇女的320个起始周期按年龄分为40岁、41岁、42岁及≥43岁4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的临床资料。结果:320个起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50%,活产率为7.19%。4组的周期取消率分别为18.99%、21.43%、32.20%和42.06%;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9.11%、17.86%、10.17%和0.79%;胚胎种植率分别为16.25%、11.02%、6.54%和0.56%;活产率分别为20.25%、7.14%、5.08%和0.00%。各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3岁组无1例活产。结论:女性≥40岁,年龄每增加1岁即对IVF/ICSI的结局有显著影响,≥43岁获得妊娠和活产的几率极低。建议年龄≥40岁的女性,即使无其他不孕原因亦应积极行IVF/ICSI治疗。而对于年龄≥43岁的女性寻求赠卵治疗或提前冷冻胚胎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各个环节的影响。方法 对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0 7例已明确分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育患者共 139周期IVF ET与同期输卵管因素不育患者 139例进行的 139周期IVF ET的控制性超排卵 (COH)治疗、受精率、卵裂率、每周期胚胎植入率和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育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进行IVF治疗时使用促性腺激素的总量增加而获卵数减少。重度患者雌二醇 (E2 )峰值下降 ,流产率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育患者IVF ET治疗时随着病情加重 ,卵巢对控制性超排卵的反应性下降 ,重度患者流产率增高。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了卵子与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应用辅助生殖技术(ART)的治疗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1-2008.02期间在我中心行ART治疗的EMs患者。比较以下各组的治疗结局: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ET)的EMs患者(n=42,48个周期)与单纯输卵管因素患者(n=1060,1211个周期);采用3种超排卵方案的EMs患者(n=42,48个周期);行卵巢囊肿穿刺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EMs的患者(n=16,16个周期)与非EMs单纯囊肿患者(n=79,79个周期);接受夫精人工授精(AIH)治疗,采用自然周期(51个周期)和诱导排卵周期(31个周期)的EMs患者。结果:EMs患者的临床妊娠率(12.5%)比单纯输卵管因素患者(36.2%)明显降低,P<0.05;3种超排卵方案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卵巢囊肿穿刺术后确诊的EMs患者与非EMs单纯囊肿患者的治疗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EMs患者采用诱导排卵周期AIH的妊娠率(29.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9.8%),P<0.05。结论:由于EMs引起不孕的机制复杂,EMs患者接受IVF/ICSI-ET治疗后的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单纯输卵管因素患者。EMs患者行AIH治疗时,建议采用诱导排卵方案。 相似文献
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组IVF-ET移植病例共852例(包括冷冻胚胎移植),发生异位妊娠者16例;对照组为随机抽取IVF-ET宫内妊娠并正常分娩病例23例。结果:输卵管炎症、阻塞或积水者,宫外孕术后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上升;促排卵方案、胚胎数、子宫内膜厚度、不育原因、胚胎移植后黄体支持剂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异位妊娠是一种IVF-ET的危险并发症,因此提高对IVF-ET后异位妊娠的发生危险性认识,对早期识别、诊断和处理异位妊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刺激过程中新诊断的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新鲜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ICSI-ET新鲜周期的3 003例患者的3 003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IVF/ICSI-ET术前行相关检查诊断宫腔形态正常,根据在COH过程中是否新发现EP将其分为研究组(新发现息肉,n=60)和对照组(未发现息肉,n=2 943)。观察患者妊娠结局。结果: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自然流产率、继续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生化妊娠率(20.0%vs 9.8%)、异位妊娠率(3.3%vs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00 1)。结论:在COH刺激过程中新诊断的与生化妊娠和异位妊娠的发生相关,但不影响IVF-ET新鲜周期的最终临床妊娠率、继续妊娠率以及早期流产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体外受精(IVF)治疗采用不同促排卵方案的妊娠结局,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助孕的促排卵方案。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行IVF治疗患者(297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长方案组(长效长方案、卵泡期长方案)、改良超长方案组、超长方案组和非降调方案组(拮抗剂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随访结局分析。结果:各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基础促卵泡激素、不孕年限、原发不孕率、获卵数、不同方案在AFS分期中所占周期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各组MⅡ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长方案组MⅡ卵数最多;但4组的2PN数、优胚数、冷冻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各组Gn量、hCG日内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改良超长方案Gn量最多,非降调方案量最少,非降调方案hCG日子宫内膜最薄((印)P(正)<0.05)。各组因卵巢低反应放弃周期率,差异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体期雌激素下降幅度对IVF-ET后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7个接受长方案控制性超排卵及IVF-ET治疗周期分别测定其hCG日和ET日血清E2水平,根据其下降幅度分为6组。A组:12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20%;B组:13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20%-29%;C组:11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30%-39%;D组:16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40%-49%;E组:24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50%-59%;F组:21个治疗周期,E2下降幅度≥60%。结果:ET日E2水平呈不同程度的下降,当下降幅度≥30%时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明显降低,差异出现显著性(P<0.05)。结论:长方案COH及IVF-EF中,ET日E2水平下降幅度≥30%时会引起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降低,应考虑给予雌激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以自然周期作为子宫内膜准备方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EMS患者353个FET周期,按EMS严重程度分组,A组:I~II期,120个周期;B组:III~IV期,233个周期;另将B组中囊肿复发的47个周期设为D组;而将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的300个FET周期纳入为对照组(C组),比较A、B、C组患者自然周期准备内膜的妊娠结局。结果:A、B、C组患者的种植率、活产率、继续妊娠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妊娠结局与EMS的分期无关。A、B、C组均没有出生缺陷儿。当高质量的胚胎移植时,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并不影响妊娠结局。B组较C组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儿的发生率高。结论:EMS患者自然周期准备内膜与输卵管性因素不孕患者有相似的妊娠结局,且与EMS严重程度无关,妊娠结局不受内膜异位囊肿的影响,是经济、高效的内膜准备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1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出现宫角妊娠合并宫腔粘连并成功活产的病例。方法对本院1例重度宫腔粘连分解术后行IVF-ET病例发生宫角妊娠合并宫腔粘连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结果该病例于孕36+3周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成功活产一男婴。结论宫角妊娠是可能危及生命的妇产科急症,但对于妊娠困难的患者,严密监测及期待治疗可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具体环节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对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 (A组 ,12 3个周期 )、1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 (B组 ,2 5个周期 )和 16例无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内异症患者 (C组 ,2 0个周期 )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情况。结果 B组的获卵数为 (7 1± 5 9)个 ,非常显著地少于A组的 (11 6± 8 4)个和C组的 (12 1± 7 8)个 ,P <0 0 1;B组和C组的受精率分别为 6 9 5 %和 70 3% ,均显著地低于A组的 77 5 % ,P <0 0 5 ;A、B、C三组的卵裂率、子宫内膜的厚度与类型、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别。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影响卵巢对超排卵的反应 ,内异症影响卵子的受精 ,但不影响受精卵的分裂、子宫内膜容受力、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后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ET)后异位妊娠 (EP)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 1992年 10月~ 2 0 0 2年 6月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 (包括单精子胞浆内注射 ,ICSI)后 82 1例临床妊娠中 38例异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VF -ET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 4 6 % ,多胚胎不同部位妊娠(HP)的发生率 0 6 %。异位妊娠组取卵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异位妊娠史、盆腔炎性疾病 (PID)史是IVF-ET后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 盆腔炎性疾病史、异位妊娠史是IVF -ET后异位妊娠的高危因素。胚胎移植后妇女激素水平可能与异位妊娠的发生相关 ,但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早期诊断和微创性治疗 ,减少异位妊娠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fer,IVF-ET)助孕技术中发生异位妊娠的影响因素、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IVF-ET助孕技术中发生异位妊娠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接受IVF-ET的1 585患者中,共发生异位妊娠74例,异位妊娠发生率为4.67%;异位妊娠类型中输卵管妊娠71例,占总异位妊娠的95.95%。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组异位妊娠发生率(5.41%)显著性高于冷冻胚胎复苏移植(frozing embryo transfer,FET)周期组(2.35%)(P<0.05)。移植深度距离宫底>1.2 cm时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性低于移植深度0.8~1.2 cm组。结论:IVF-ET助孕技术中异位妊娠发生率较自然妊娠过程中高;输卵管因素、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以及胚胎移植的深度是异位妊娠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不同治疗结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妇女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的538例IVF-ET妇女连续入组,采取现场询问方式,在胚胎移植术后2h内对IVF-ET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生育情况、治疗情况、社会心理因素及情绪症状的评定。结果:治疗失败组妇女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39.90±2.93)分、(36.31±4.68)分,稍高于妊娠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失败组妇女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3.96%、14.65%,均显著高于妊娠组(P<0.05)。治疗失败组与妊娠组IVF-ET妇女焦虑症状的危险比为1.551。家庭年收入少(OR=6.744)、既往治疗时间长(OR=2.355)、夫妻交流少(OR=9.501)、心理健康评分低(OR=9.617)是IVF-ET治疗失败妇女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IVF-ET治疗失败妇女出现焦虑倾向的危险比高,家庭收入少、既往治疗时间长、夫妻交流少、心理健康评分低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胚胎装载技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43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及658个FET周期。根据移植时胚胎装载方法分为A组(含胚培养液体积周围空气体积)和B组(含胚培养液体积周围空气体积)。比较两种胚胎装载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新鲜周期中,B组的临床妊娠率(64.52%)显著高于A组(54.62%)(P0.05),种植率组间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明显高于A组。FET周期中卵裂胚移植B组的临床妊娠率(49.43%)明显高于A组(38.24%),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34.62%)的种植率显著高于A组(23.61%)(P0.05)。囊胚移植两组的妊娠率和种植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比A组有增高的趋势。结论胚胎移植时含胚培养液体积周围空气体积会显著提高IVF-ET和FET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IVF-ET且有剖宫产手术史的144例患者的助孕情况、妊娠及分娩结局,对照组为同期行IVF-ET且既往仅有阴道分娩史的166例患者。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史组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b 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促性腺激素(Gn)用量、G n刺激时间,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移植数、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剖宫产手术史组胚胎移植困难比例(6.25%)高于阴道分娩史组(0.00%),胚胎种植率(24.01%)及临床妊娠率(40.28%)明显低于阴道分娩史组(分别为34.98%和54.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史组双胎妊娠者较对照组双胎妊娠发生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比例增加(P0.05);无论是剖宫产手术史组还是阴道分娩史组,双胎分娩较单胎分娩新生儿出生孕周、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剖宫产手术史可能降低IVF-ET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增加胚胎移植难度。对疤痕子宫妇女应严格控制移植胚胎数目,妊娠后加强孕期监管。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sperm from different males can influence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development. DESIGN: To use an egg-sharing model, in which the eggs from one woman are shared between herself and a recipient, and different spermatozoa are used to fertilize the eggs. SETTING: Assisted Conception Unit, Birmingham Women's Hospital, Edgbaston, United Kingdom. PATIENT(S): Infertile women undergoing egg sharing. INTERVENTION(S):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MAIN OUTCOME MEASURE(S): Fertilization rates and the mean day 2 or 3 embryo score (cell number X grade) were examined for egg-sharing pairs. A comparison was also made for pairs in which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and IVF was used as the insemination method. A paired samples t-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sharer and recipient results. RESULT(S): Pregnancy rate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sharer and recipient couples. Interestingly, when comparing fertiliza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5) in favor of IVF over ICSI. When comparing embryo development between egg-sharing pairs, we found that approximately 30% of patients showed a difference in mean embryo score of >or= 5 in all embryo development and 14% in the quality of embryos available for transfer. CONCLUSION(S): We showed that the egg-sharing model is a successful alterna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women who required donated eggs. More important, the egg-sharing model shows that, in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couples, differences in early embryo development are paternally influenc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