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麻醉对肺癌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两年行肺癌手术的老年肺癌患者100例,年龄65~75岁,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方式(n=50),观察组应用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麻醉方式(n=50)。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以及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法(MMSE)评分、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对照组平稳(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睁眼时间为(34.8±10.5)min,拔管时间为(34.1±6.5)min,应答时间为(38.9±9.6)min,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0.2±10.3)min、(30.3±7.4)min和(33.6±9.6)min,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椎旁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相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更小,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率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7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恒速注射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期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变化;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睁眼时间;两组患者停止给药后意识程度(OA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SBP、DBP、HR水平均较诱导前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诱导后SBP、DBP、HR分别为(98.4±10.1)mmHg、(59.1±9.2) mmHg、(82.5±5.4)次/分,对照组分别为(103.0±10.9) mmHg、(63.8±8.7) mmHg、(86.3±5.2)次/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分别为(11.24±4.25) min、(10.87±4.45) min,对照组分别为(15.44±4.40) min、(15.76±4.61) 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停止给药时、停药30 min、停药60 min OAA/S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情况,促进麻醉后恢复,缩短拔管及睁眼时间,降低感染、刺激呼吸道等危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脑肿瘤围手术的影响,为脑肿瘤患者实施最佳麻醉方法。方法:选取脑肿瘤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麻醉后,静脉复合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注射麻醉。结果:麻醉诱导期观察组患者SBP、DBP最低分别为(101.59±10.26)mmHg和(54.43±5.27)mmHg,对照组分别为(91.65±9.22)mmHg和(47.36±4.52)mmHg,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观察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为(16.32±2.01)min,对照组为(22.76±2.83)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手术室时以及拔管后1h OAAS得分分别为3.19±0.30、4.12±0.23和4.52±0.42,对照组分别为2.23±0.18、3.28±0.31和4.01±0.36,观察组患者拔管后1h MMSE得分为28.15±1.02,对照组为26.92±1.7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诱导期生命体征更为平稳,术后苏醒质量更高,因此也更适合脑肿瘤手术患者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靶腔输注丙泊酚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98例行消化道肿瘤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行七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的手术及麻醉恢复情况、美国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 h,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6h 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及术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结论与七氟烷吸入麻醉相比,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后的麻醉苏醒质量更高,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更小,但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静-吸复合全麻与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对肝癌手术中麻醉效果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行肝叶切除术的肝癌患者7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进行硬膜外联合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术中情况(包括用药情况、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等)、术后情况(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清醒时间)、肝功能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芬太尼、乌拉地尔、维库溴铵等使用剂量分别为(0.18±0.02) mg、(24.85±12.37)mg、(19.81 ±6.11)mg,对照组分别为(0.47±0.06)mg、(57.53±12.01)mg、(15.72±11.92)mg,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研究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分别为(424.85±81.37)s、(513.81±72.11)s、(634.59±141.15)s、(2.81±1.70) min,对照组分别为(577.23±152.01)s、(571.36±97.36)s、(757.46±132.25)s、(4.91±1.53) 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研究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为(112.85±61.40) U/L、(130.81±72.11) U/L,对照组分别为(243.23±152.01) U/L、(241.82±121.92)U/L,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 静-吸复合全麻对肝癌手术中患者的肝功能影响较小,且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应用,患者苏醒时间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七氟烷吸入麻醉)和观察组(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每组各40例.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和比较2组术前,术后1 h、3 h、6 h、12 h、24 h MMSE评分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麻醉恢复、不良反应、满意度.结果 与术前相比,对照组术后1 h、3 h、6 h MMSE评分及观察组术后1 h、3 h MMSE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术后相比,观察组术后1 h、3 h、6 h MMSE评分均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麻醉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麻醉满意度、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肿瘤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肿瘤手术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后静脉靶控输注2~4μg/ml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后给予吸入1.0%~3.0%七氟烷维持麻醉。麻醉深度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5~55;血压、心率控制在基础值的±20%以内。观察患者麻醉恢复过程,于麻醉前、应答后1 h、3 h、6 h、24 h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应答后1 h、3 h时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应答后6h时MMSE评分与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应答后6h时MMSE评分明显低于麻醉前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应答后24 h时MMSE评分与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术后6 h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观察组术后24 h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和七氟烷吸入麻醉均可引起老年肿瘤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下降,并具有可逆性。七氟烷吸入麻醉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时间较丙泊酚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先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和顺式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静脉麻醉组患者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吸入麻醉组患者采用持续吸入七氟醚,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质量情况。结果静脉麻醉组患者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诱导前均明显上升(均P<0.05),吸入麻醉组患者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诱导前均明显上升(均P<0.05),吸入麻醉组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较静脉麻醉组均明显上升(均P<0.05)。与吸入麻醉组相比,静脉麻醉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呼叫睁眼时间及离开手术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与吸入麻醉组相比,静脉麻醉组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明显升高(t=3.92,P<0.05)。结论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均可维持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但静脉麻醉后患者苏醒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种麻醉方式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将80例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舒芬太尼+丙泊酚靶控注射,对照组舒芬太尼静脉恒定速度注射+丙泊酚靶控注射.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麻醉苏醒情况和麻醉停止后意识程度.结果 2组患者t1和t2时刻SBP、DBP、HR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t0时刻,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t3时刻SBP、DBP、HR水平与同组t0时刻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t0、t1、t2、t3时刻SBP、DBP、HR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麻醉停止即刻、麻醉停止后30 min及麻醉停止后60 min OA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丙泊酚靶控注射麻醉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缩短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可作为优选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较食管癌根治术采用不同麻醉方法的应激反应、神经阻滞及苏醒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广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3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9例,对照组8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应激反应和苏醒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Ramsay镇静和镇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后心率和血压均低于阻滞前(P<0.05),对照组患者阻滞后5、15 min的心率和血压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和皮质醇(Co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警觉-镇静(OAAS)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显著提高神经阻滞和镇痛效果,改善术中应激反应和苏醒效果,在食管癌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徐峰峰#  朱泉玉  匡龙祝 《癌症进展》2016,14(10):1031-1033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后不同维持麻醉方法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以行外科手术的96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麻醉诱导后麻醉维持方法进行分组,A组(45例)采取静脉泵注丙泊酚+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B组(51例)采取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情况和认知功能。结果 B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话语时间为(42.5±8.5)min、(86.5±26.5)min、(105.3±43.5)min,各项苏醒指标同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1 h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A、B组拔管后6 h的MMSE评分分别为(26.2±1.5)分和(28.8±0.5)分,B组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要优于A组(P﹤0.01)。A组、B组拔管24 h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89%(4/45)、7.84%(4/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全凭静脉麻醉维持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恢复认知功能较快,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我院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用药)、对照组(单用瑞芬太尼)两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0 min(T1)、气管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5 min(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术后6 h(T6)、12 h(T7)、24 h(T8)时的VAS评分和拔管后10 min的躁动评分(RS)、警觉/镇静评分(OAA/S);同时,观察T1、T3、T4、T6、T7、T8时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水平。将两组患者的监测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T2时HR、MAP水平均较T1时有所下降(P<0.05),在T3-T5时,实验组的HR、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E、E水平均在T3、T4时较T1时有所升高(P<0.05),且在T7、T8时均出现下降趋势(P<0.05),在T3、T4、T6、T7、T8这5个时间点,实验组的NE、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RS、OAA/S、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个时间点的SPO2在两组间未观察到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能够更好地维持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并降低术后疼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麻醉药物配伍对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手术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分别于手术治疗前给予2组患者不同麻醉药物配伍进行麻醉.实验组患者接受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3种麻醉药物配伍麻醉,对照组患者接受异氟醚、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3种麻醉药物配伍麻醉,监测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2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插管时及拔管后的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且2组在麻醉诱导后、插管时及拔管后的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麻醉诱导后的心率及左室短轴缩短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术后简易精神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药物配伍及异氟醚、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麻醉药物配伍均有利于稳定老年患者腹腔镜下恶性肿瘤切除术前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但七氟醚、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药物配伍的临床效果更好,更利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临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张涛  郭庆林 《实用癌症杂志》2017,(11):1855-1859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腔镜下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eng's multi-functional operative dissector,PMOD)刮吸法断肝技术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A、实验组B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全部患者均行PMOD术,实验组A选择0.5 MAC七氟醚联合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实验组B选择1.0 MAC七氟醚联合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选择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麻醉.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拔管即刻(T0)、拔管5 min后(T1)和拔管15 min后(T2)的SPO2、HR、MAP和OAA/S评分、改良Aldrete评分.记录和比较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和对比2组患者麻醉苏醒后躁动情况.结果T0和T1时,实验组A和实验组B患者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B患者HR值显著低于实验组A患者(P<0.05);T0时,实验组A和实验组B患者MA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A和实验组B患者丙泊酚量、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B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22.6±12.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2.6±12.5)min(P<0.05).实验组A和实验组B患者OAA/S评分和改良Aldret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躁动情况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呈七氟醚依赖性加强.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有助于提高PMOD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及安全性,且1.0 MAC七氟醚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后应激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泌尿外科择期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高剂量组(0.8 μg/kg)、低剂量组(0.4 μg/kg)及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情况、术前1 d、术后1 d及术后3 d的血清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的水平及认知功能。结果: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在术后1 d及术后3 d的血清数据比较中优于对照组,且低剂量组优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中,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在术后1 d的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中,0.4 μg/(kg·h)的负荷剂量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更能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减轻术后认知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以及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术中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B组患者术中接受静脉全麻.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以及术后情况,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并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以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3h及6 hA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术毕以及术后A组患者的CD4+以及CD4 +/CD8+明显比B组高(P<0.05);且手术结束后,A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较B组低(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手术以及术后情况,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