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 1 发病概况 本组囊肿占鼻及鼻窦良性肿瘤的首位(76例),占79.16%。次为内翻乳头状瘤(8例)占8.33%。血管瘤(7例)占7.29%,其它为骨纤维瘤(4例)占4.16%,神经纤维瘤(1例)占1.04%,发病年龄15~70岁,其中21~50岁占65.63%(63/96),男性56例,女性40例,无明显性别差异。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 CT对鼻及鼻旁窦息肉的 CT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 2 7例鼻及鼻旁窦息肉患者的 CT扫描资料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7例病例按照 CT表现分为四型 : 鼻息肉及鼻旁窦炎 15例 ; 鼻旁窦息肉 3例 ; 鼻旁窦和后鼻孔息肉 7例 ; 出血坏死性息肉 2例。结论 :运用 CT检查技术对鼻及鼻旁窦息肉的诊断价值较大 ,且能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86—1990年对20例鼻腔及鼻窦肿瘤施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鼻侧切开,13例经梨状孔上颌窦联合径路。  相似文献   

6.
我科1980~1992年住院病人总数为4684人,其中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鼻、鼻窦良性肿瘤者115例(占2.4%),现就这部分病例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发病概况:115例中,男性73例,女性42例。年龄7~75岁,平均35.9岁;21~50岁者70例,占60.8%。右侧52例,左侧63例。从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计病程为1年内者54例,1~5年50例,6~10年7例,10年以上4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2例,乳头状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6例,毛细血管瘤5例,纤维血管瘤4例,骨瘤、混合瘤、骨化纤维瘤各3例,平  相似文献   

7.
4例神经鞘瘤,男3例,女1例。年龄21—52岁。术后均有病理切片检查证实。 例1 女,52岁,半年前发现右颈部有一无痛性包块,逐渐增大。右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前下方触及3×2cm~2包块,无红肿触痛,中等硬度,光滑,活动。咽侧壁粘膜慢性充血,未见突出。  相似文献   

8.
鼻良性肿瘤的介入及鼻内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翔  张志勇 《当代医学》2010,16(4):49-49
目的评价肿瘤动脉栓塞技术结合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2008年12例鼻良性肿瘤应用肿瘤动脉栓塞技术结合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随诊6~24个月术后无复发。结论应用肿瘤动脉栓塞技术可有效阻断鼻良性肿瘤的血供,使肿瘤体积缩小,明显减少鼻内镜手术中的出血,为彻底清除病灶奠定基础,减少肿瘤的复发,值得在鼻良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丁少宏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03-103
资料与方法 1999—2006年收治顽固性鼻出血患者134例,男82例,女52例;年龄10-72岁,平均53.2岁。入院前经2次以上后鼻孔及鼻腔填塞止血者10例,填塞1次者32例;同时行输血、补液、抗炎、止血等治疗均未能控制出血,入院时仍有间断性的鼻腔、口、咽部渗血。经内镜下查找出血点,134例的出血部位见表1.引起主要原因见表2。  相似文献   

10.
鼻及鼻旁窦的CT扫描方法一般分为横断面和冠状面两种。本文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6月我科行鼻旁窦CT扫描的400例患者资料,探讨冠状CT扫描在鼻及鼻旁窦疾病检查中的作用。1临床资料本组男273例、女127例;年龄8~75岁,平均45岁;其中,单纯横断面CT扫描50例、单纯冠状面CT扫描200例、横断面加冠状面CT扫描150例。采用PHILIPS—TOMOSCAN EG型CT机,扫描野180mm,电压120kV,电流30mA,时间2s。选择层厚、层距均为5mm者200例;层厚2mm、层距5mm者200例。(1)横断面扫描方法:受检者取仰卧位,摄头颅侧位像,扫描层面与听眦线平行,扫描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和鉴别诊断鼻腔鼻旁窦恶性肿瘤中作用。方法恶性组为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旁窦恶性肿瘤27例,良性组为经病理证实的鼻腔鼻旁窦良性肿物93例,从肿瘤的形态、密度、窦壁骨质破坏、周围脂肪层侵犯、窦腔外软组织肿块等征象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恶性组和良性组突出于窦腔外的软组织肿块(77.8%/6.4%),窦壁骨质侵蚀性破坏(59.3%/12.9%),肿瘤对窦腔周围脂肪层的侵犯消失(48.1%/12.9%)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软组织肿块形态不规则和密度不均匀,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能有效观察鼻腔鼻窦肿瘤的病变范围并对良、恶性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2.
曾广伟 《当代医学》2014,(12):92-93
目的:通过临床效果对比,获得鼻内镜合并鼻侧切开治疗鼻腔良性肿瘤的准确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2月靖州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鼻腔良性肿瘤患者75例,将其作为实验组进行鼻内镜合并鼻侧切开治疗,同时选择80例鼻腔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愈率、并发症、复发率,并对其及时进行登记。结果实验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鼻腔良性肿瘤过程中,使用鼻内镜合并鼻侧切开治疗的方法,不仅更加简单有效,而且更加安全,在复发率和并发症上,出现几率及出现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在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对27例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患者均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结果 27例均取得满意疗效,无鼻内窥镜手术失败病例,无明显并发症,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 鼻内窥镜手术创伤小、安全可靠、不遗留面部瘢痕,术野清晰,切除肿瘤准确、彻底,在治疗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界旁窦道临床上比较少见,易误诊,笔者遇1例,报道如下。患者男.58岁.农民。2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左侧鼻后上端有-绿豆大小颗粒样突起.有库感,经常抓扬.继之出现皮肤红肿.糜烂.并向内发展.且经常向外流脓、经多方抗炎对症治疗无好转.而来我科就医,拟左鼻旁赛道收住人院。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检查:左界唇沟上方见直径0.2cm窦孔,深约2cm.有稀薄液体溢出,无异味,与鼻腔不通.鼻腔内无阳性发现.口腔粘膜光滑.咽喉部无特殊,双耳无阳性发现。入院后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沉均正常,全胸片检查无…  相似文献   

15.
我科多年来收治严重鼻出血13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 床 资 料 一、病因(附表):从附表可以看出,高血压、动脉硬化42例,鼻中隔偏曲24例,不明原因22例,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例都在4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6.
17.
1987年我院急诊科抢救农药中毒134例,其中有2例因药量较大,服药后的时间较长导致死亡。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65岁;服有机磷中毒者115例;服有机氯中毒者19例;抢救成活率为98.5%,死亡率为1.5%。一、抢救的关键:急诊工作突出的是“快、速、准”三个字.这是抢救成活率的关键。快:就是快速了解中毒药物类别和服量,对家属的思想和  相似文献   

18.
19.
慢性鼻旁窦炎为常见病,既往采用传统的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其疗效不太满意。我院于1994年10月~1997年3月采取功能性内窥镜鼻旁窦外科手术治疗318例,随访3个月~1年,认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施行功能性内窥镜鼻旁窦手术318例,男性174例、女性144例;年龄问~73岁。全鼻旁窦炎34例,单发上颌窦炎26例,上颌窦炎合并筛窦炎140例,合并筛窦炎和蝶窦炎29例,合并筛窦炎和额窦炎25例,单发筛窦炎38例,泡性中鼻甲14例,筛窦囊肿8例,筛额窦囊肿4例。伴有鼻息肉80例,鼻中隔弯曲73例,变应性鼻炎140例,肥厚性鼻炎83例…  相似文献   

20.
王雅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434-1435
目的:讨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仪烧灼切除单侧鼻腔良性肿瘤术中、术后情况及疗效。方法:于门诊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及1‰肾上腺素或1%麻黄素收缩鼻腔后,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仪烧灼切除单侧鼻腔良性肿瘤32例。结果:32例均治愈,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结论:术中视野清晰,不出血或出血极少,术后鼻腔不填塞、不出血、全部治愈,不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