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ras癌基因及EBV感染在甲状腺癌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88例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癌34例,滤泡性癌17例,髓样癌5例,未分化癌8例,腺瘤24例)进行研究,观察ras癌基因蛋白产物p21及EBvLMP-1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癌p21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有关,甲状腺癌p21阳性率(62.5%)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33.3%)(P<0.05)。甲状腺癌p21与组织学分型无关。LMI-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为15.6%,癌周组织无表达。结论ras癌基因突变为甲状腺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p21检测可作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的辅助指标,提示EBV感染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癌ret、ras、p53基因研究,揭示其在甲状腺癌发病中的意义,为进一步进行甲状腺癌的防治奠定基础。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甲状腺癌和10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ret、ras、p53基因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病及甲亢中均有表达,在髓样癌和滤泡状腺瘤中未检测到;ras在各型甲状腺病中均有表达,但在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瘤及桥本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在各型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为20%~50%,良性病变中仅在1例滤泡状腺瘤和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呈阳性。ret、p5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s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均有较高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甲状腺癌的发病与癌基因ret、ras及抑癌基因p53的突变有密切联系。ret、p53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ras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均有较高表达,但在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瘤及桥本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因此,甲状腺癌的防治除考虑高碘因素外,也应充分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肿瘤中原癌基因bcl-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原癌基因bcl-2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以单克隆抗体鼠抗人bcl-2,标记41例甲状腺癌、53例甲状腺腺瘤、2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观察不同甲状腺组织中bcl-2的表达,并比较其阳性率。结果bcl-2阳性反应见于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及癌旁甲状腺组织。bcl-2阳性率在甲状腺癌为43.9%,高于甲状腺腺瘤(22.6%)(P=0.0439)及癌旁甲状腺组织(15.0%)(P=0.0430)。在甲状腺癌中,bcl-2阳性率在未分化癌和滤泡状癌病例、在淋巴结转移或临床Ⅲ、Ⅳ期病例中增高。结论提示bcl-2过量表达可能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有关,癌组织bcl-2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应用RT—PCR技术检测人类甲六腺癌中ret癌基因活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人类甲状腺癌中ret癌基因的活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技术研究甲状腺癌新鲜组织中ret癌基因活化形式PTC基因的表达。结果 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6例(24%)PTC基因表达阳性,主要分布于Ⅱ级以上肿瘤中;而甲状腺滤泡型癌、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TC均为阴性。结论 PTC基因是ret癌基因新的活化仅限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类型中,可能是乳头状癌的特殊遗传事件,因此检测PTC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p53、C-erbB -2与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为区别不同组织良、恶性病变提供可靠客观的指标。方法:对663例恶性肿瘤(包括鳞癌、腺癌、黑色素瘤)及566例良性病变(包括乳头状瘤、腺瘤及慢性炎病变)组织p53、C-erbB-2及PCNA表达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恶性肿瘤p53、C-erbB-2及PCNA表达阳性的检出率分别为62.7%、85.8%及94.7%,明显较良性肿瘤与炎性病变为高(分别为0-11%,12.8%-45.5%及13.6%-61.8%)(P<0.05-0.001)。结论:抑癌基因p53的突变、癌基因C-erbB-2的过度表达与扩增及PCNA的过高表达这是恶性病变的共同特征,可以作为诊断或区别诊断恶性病变的重要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肿瘤组织中IL-8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IL-8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12例甲状腺腺瘤和16例甲状腺瘤(其中8例甲状乳头状瘤,4例甲状腺滤泡状织中IL-8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瘤者甲状腺组织中IL-8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和61%(P〈0.01),甲状腺瘤中IL-8免疫染色强度显著异异(P〈0.01),其中术分化癌染色强度较高,其次为滤泡状癌,砂状癌和随样癌染色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癌基因p21ras和抑癌基因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乳腺肿瘤良、恶性和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p21ras和p5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肿瘤良、恶性和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在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中,p21ras和p53阳性表达率为52.5%和70%,在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p21ras和p53阳性表达率为10%和2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组织中,p21ras和p53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5;在20例有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p21ras和p53阳性表达率为80%和95%,在20例无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p21ras和p53阳性表达率为25%和45%,在有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p21ras和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P<0.05;p21ras和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 p21ras和p53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腋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存在一定的协同性,联合检测可能更有助于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Chen Y  Zhu M  Zhou X  Lin W  Ni C  Li F  Zhang S  Gong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57-26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在甲状腺肿瘤及滤泡上皮细胞不同部位的表达及与RET、Galectin-3(Gal-3)和粘蛋白-1(MUC1)基因产物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33例甲状腺手术切除标本进行了TTF-1、RET、Gal-3和MUC1的联合检测。结果 (1)TTF-1:在病变(瘤)细胞核、质及周围正常组织的细胞核均有表达,4种不同病理类型的周围正常滤泡,良、恶性病变的胞核阳性表达判别无显著意义(P>0.05)。而胞质型TTF-1在良性病变的表达率为27.4%,恶性肿瘤的表达率为66.1%,良性病变与两种甲状腺癌组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恶性肿瘤高于良性病变。(2)RET:腺瘤组织阳性表达率为38.9%,乳头状癌、滤泡性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4%和87.5%,腺瘤与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Gal-3、MUC1:良性病变阳性率分别为38.4%和23.3%,恶性肿瘤的阳性率分别为88.1%和50.9%,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阳性率低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P<0.05);甲状腺癌中Gal-3和MUC1表达基本平行,但Gal-3的敏感性高于MUC1;部分腺瘤中可见灶性Gal-3和MUC1同时阳性。而胞质型TTF-1表达与Gal-3、MUC1阳性表达有关。结论 TTF-1胞核反应是正常的及病理状态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共有表现;RET、Gal-3和MUC1的联合检测可作为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源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标志,胞质型TTF-1反应可能是甲状腺滤泡源性肿瘤恶性表型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2例甲状腺腺瘤及41例甲状腺癌组织中的Bcl-2及P53 表达。结果表明Bcl-2,P53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显示P53及Bcl-2表达阳性时,甲状腺癌术后复发率高,复发的甲状腺癌中Bcl-2和P53过度表达,提示癌组织Bcl-2及P53表达可作为甲状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癌基因(ras,c-myc)及抗癌基因(p53)蛋白在喉癌及癌旁不同距离处的复合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LSAB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ras、c-myc及p53在30例喉癌组织、边缘区、癌旁0.5cm,1.0cm,1.5cm,2.0cm处粘膜组织和4例正常喉粘膜组织中的复合表达情况。结果:①2种以上基因蛋白产物同时表达阳性者在喉癌组织中为28例(93.3%),其中ras c-myc p53为17例(56.7%),癌旁组织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复合表达,而正常喉粘膜组织中无一例复合表达;②复合表达阳性率依正常粘膜组织→癌旁2.0cm→1.5cm→1.0cm→0.5cm→边缘区→癌组织递增,且癌旁1.0cm处与0.5cm范围内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种癌基因产物的复合表达与喉癌的部位,分化程度, 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喉癌及癌旁组织中存在着3种癌基因的复合表达,其在喉癌的发生中的协同作用;距离0.5cm以内的癌旁组织应视为危险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P^1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甲状腺癌的病例。结果:甲状腺癌中P^16的阳性率为71.1%,乳头状癌最高,其次为滤泡癌,最低为未分化癌。癌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16的低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并与癌的组织学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2.
赵秀利  李军  胡万宁  王建功 《西部医学》2011,23(11):2091-2092,2095
目的探讨p53和cyclin D1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8例甲状腺癌、46例甲状腺腺瘤和瘤旁甲状腺组织进行p53和cyclin D1的检测。结果 p53和cyclin D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82%和63.23%,均高于其在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腺瘤旁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癌组织中,p53和cyclin D1在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83%和40.54%,低于其在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和cyclin D1在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7.78,P〈0.05)。结论 p53和cyclin D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细胞分化及恶性程度似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RET、Mucin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滤泡源性甲状腺肿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中RET、Mucin-1和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4例腺瘤(其中不典型腺瘤19例),43例乳头状癌(其中11例乳头状微癌),16例滤泡性癌中上述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与恶性病变(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中3种蛋白的表达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良恶性病变中的不同类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11例微癌患者中Galectin-3全部阳性,RET8例阳性,Mucin-1阳性仅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RET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为弱阳性,后者多为强阳性;腺瘤中不典型腺瘤Galectin-3的表达与其他腺瘤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滤泡性癌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部分腺瘤中见灶性Mucin-1和Galectin-3同时阳性。结论:RET、Mucin-1和Galectin-3的同时检测可作为良恶性滤泡上皮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指标,其中以Galectin-3的敏感性最佳,RET次之。Mucin-1高表达可能是去分化、浸润和转移的标志,Galectin-3阳性的不典型腺瘤是滤泡性腺瘤和滤泡性癌的交界性病变,良性腺瘤中Mucin-1和Galectin-3同时阳性应视为恶变的高危状态。  相似文献   

14.
用P53、c-erbB-2癌基因蛋白产物,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胆囊腺癌、8例胆囊腺瘤性息肉。结果显示:胆囊腺癌中P53、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47.6%,45.2%。胆囊腺瘤及癌旁正常粘生率均为0%。胆囊低分化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P〈0.05)。  相似文献   

15.
研究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FAP)癌变过程中P21-H-ras、EGFR和P53的变化与意义。方法:用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以上三种指标在41例FAP患者的正常肠粘膜、腺瘤和癌组织标本中表达情况。结果:P21-H-ras、EGFR及P53在正常肠粘膜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7%与0,在腺癌中为29.3%、35.4%与20.8%,癌组织中为47.4%、60.6%与52.6%,癌与腺癌的阳性率都显著高于正常肠粘膜(P<0.05);P21-H-ras、EGFR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腺瘤,但差别不显著(P>0.05),P53在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腺癌(P<0.05)。癌组织有2个以上指标阳性者占55.6%,3个都阳性者占27.3%;腺瘤中分别为13.2%与4.4%,差别显著(P<0.05)。结论:提示P21-H-ras、EGFR、P53基因都参与FAP癌变,P21-H-ras基因、EGFR可能作用于早期,P53基因则作用于晚期。检测P21-H-ras、EGFR、P53对早期诊断FAP癌变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胰腺癌组织中rasP21,C-erbB-2和P1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探讨诊断胰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40例胰腺闾民埋标本连续切片5μm,HE染色确定肿瘤分化程度,应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PBS代替一抗做阴性对照。结果:rasP21,C-erbB-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0%(26/40)和47.5%(19/40)。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阳性率分别为55.56%、66.67%和80.00%及38.89%、50.00%和60.00%,经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级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高趋势。P16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缺失率为55%,在高、中、低分化肿瘤中缺失率分别为27.78%、66.67%和90.005,经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16蛋白和rasP21,C-erbB-2的蛋白表达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胰腺癌组织中ras癌基因突变及其蛋白产物可作为胰腺癌诊断的分子生物不手段。rasP21蛋白和C-erbB-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度有关;P16蛋白的表达可反映胰腺癌的恶性度,且同一肿瘤有多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原癌基因C-erbB-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涎腺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病理生物学特征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为涎腺恶性肿瘤有效防治提供实验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涎腺恶性肿瘤3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31例及涎腺非肿瘤组织14例的C-erbB-2、PCNA及p16蛋白的表达及变化。结果:多形性腺瘤中C-erbB-2、PCNA、p16阳性率分别为38.7%、71.0%、77.4%,均低于涎腺恶性肿瘤阳性率76.7%、86.7%、80.0%,但仅C-erbB-2两者间P〈0.05。涎腺恶性肿瘤中PCNA与C-erbB-2、p16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1)免疫组化法检测抑癌基因p16、原癌基因C-erbB-2、PCNA在细胞内的表达可对良恶性病变从分子水平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突变蛋白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术前未行特殊治疗48例甲状腺癌和15例良性病变中p53突变蛋白的表达。结果:p53突变蛋白在良性病变中无阳性表达,恶性肿瘤中为16/48(33.3%),其中,分化性腺癌为12/43(27.9%),未分化癌为4/5(80%)。在恶性肿瘤中,其表达高于良性病变(P<0.05)。但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AMES分级无明显相关。结论:p53突变蛋白表达于甲状腺恶性肿瘤,在细胞恶性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甲状腺癌p16基因的描述及临床意义的探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癌细胞P16基因蛋白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甲状腺癌P16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甲状腺腺瘤(P<0.01);P16蛋白表达随甲状腺恶性程度的增高而下降(P<0.05)。结论:P16基因失活与甲状腺癌发生有关,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肿瘤分化不良有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ET/PTC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方法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正常甲状腺组织各2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RET/PTC3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表达的情况。结果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RET/PTC3阳性表达15例(75.0%),阴性5例(25.0%);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4例(20.0%),阴性16例(80.0%);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阳性表达2例(10.0%),阴性18例(90.0%);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阳性表达1例(5.0%),阴性19例(95.0%)。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RET/PTC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RET/PTC3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与积分光密度在各组织间均不相同,甲状腺乳头状癌RET/PTC3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及积分光密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RET/PTC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RET/PTC3有可能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一个较好的分子标志物,尤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