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前后血清/浆甲状腺激素(TH)的变化规律,探讨CPB心脏手术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方法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34例CPB心脏手术患者术前、术后总甲状腺素(3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CPB心脏手术后r几3、FY3明显减低,1T4、FT4减低或在正常范围内,TSH减低或正常。结论CPB心脏手术可引起TH水平变化,表现为低T3综合征,其对术后心功能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2004年1月-2005年11月共完成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52例,效果满意,现就术中体外循环管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作为调节机体细胞代谢的一种内分泌激素,可通过对心肌收缩力、心率、心肌耗氧量及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来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外周多种因素均可影响血浆中甲状腺素的水平,从而改变机体的代谢和机能状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1],体外循环可导致机体甲状腺素代谢的改变。我们拟就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机体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作一综述,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1甲状腺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T3具有生物活性,正常人85%的T 3经肾、…  相似文献   

5.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护理276800山东日照市人民医院范长在,周世梓,孙运香,王茂桂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一次总结性护理查房,先请责任护士介绍病人情况。责任护士:患儿,李某,女,6岁,3月前查体时发现有心前区杂音,患儿平时无心慌气短,无慢性咳嗽、咯血...  相似文献   

6.
7.
非常规心脏手术的应急体外循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现今 ,体外循环技术不仅成为用于心脏大血管疾病矫治术的有效、安全辅助措施 ,而且也引用到非心脏大血管手术 ,特别是将其用于抢救某些濒危病例取得了可喜结果。本文回顾分析我院近2 0年 2 80 0例体外循环病例中 ,归属于非常规心脏手术的应急体外循环 32例(1 14% )的经验。一、临床资料本组 32例 ,男性 2 2例 ,女 10例。年龄 9~ 6 5岁。疾病种类 :气管下段完全梗阻 15例 (肿瘤 6例 ,隆突癌 2例 ,瘢痕狭窄 2例 ,纵隔巨大肿瘤压迫 5例 ) ,动脉导管术中破裂 1例 ,右心导管心内折断 1例 ,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中伞脱落 1例 ,人工心瓣膜失灵 1例 ,…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监测ACT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麻醉科应用美敦力自动化激活凝血时间(ACT)测定仪Ⅱ型 (简称ACT监测仪 )对 1999~ 2 0 0 2年对 12 3例体外循环手术进行激活凝血时间监测 ,有效准确地提供了临床数据 ,使体外循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现将应用该仪器的方法及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体外循环手术患者 12 3例 ,年龄 2~ 70岁 ,女病人 5 1例 ;男病人 72例。1 2 操作方法1 2 1 ACT Ⅱ型测试程序 :(1)准备凝血酶元时间测试药管 (4 0 2~ 0 5号 )一对 ,放置测试管至室温 ;(2 )轻摇测试管使之成混悬液 ;(3)每一测试管加入静脉血 1ml ;(4 )将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11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79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2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4例,二尖瓣置换10例,三房心矫治1例,并对体外循环建立方法、体外循环过程及手术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10例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61~364(133±6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7~192(82.0±44.5)min;术后呼吸辅助时间4.0~26.5(4.5±1.8)h;术后住院时间5~10 d;92例患者围术期未使用血制品(83.6%)。术中1例患者股动静脉插管时未完全肝素化,更换股动静脉插管后顺利体外循环;1例患者插股静脉管导致腹膜后血肿,其余108例无股动静脉插管相关并发症,全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方法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对16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或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人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测定显示,基础水平TNF和IL-6均处于较低水平。在体外循环手术后及术后24h TNF水平无明显改变,而IL-6则升高较显著,且与体外循环手术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呼吸功能不全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与术前的心功能和体外循环时间密切相关,延长或及时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科自1987年1月至1994年12月体外循环术后因各种原因需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长时间辅助通气共20例,术前心功能Ⅲ级—Ⅳ级18例(90%),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超过2小时者14例(70%)。主要处理包括:(1)合理使用呼吸机(应用指征:术后早期;呼哀伴明显低氧血症;心跳、呼吸骤停;严重低心排);(2)呼吸机通气模式应用适宜的PEEP(5-10cmH2O);(3)加强呼吸道管理;(4)应用大剂量激素和莨菪类药物等。经上述治疗,所有病人均顺利脱机,仅一人死于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心肌保护。方法:30例心内直视术患者被随机平均分为心脏停跳和不停跳两组。停跳组降温至食管温度25±1.35℃,并从升主动脉根部灌注冷高钾停跳液,灌注量15ml.kg-1,同时在心脏表面及心腔内置0.9%氯化钠溶液浸泡,使心脏停跳,阻断升主动脉。不停跳组降温至食管温度33±0.8℃,只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控制心率在40~70次.min-1。结果:两组病例术中血流动力学均较稳定,无明显差异。但两组CK-MB、CK、LDH、α-HBDH均较术前增高,尤以停跳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心内直视术麻醉采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技术对心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期间右美托咪定对体循环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4月风湿性心脏病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31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或Ⅲ级,心功能Ⅱ或Ⅲ级,年龄35~6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n=16)和对照组(n=15),心脏停跳后保持灌注流量2.4 L/(min·m^2),中度低温体外循环。试验组经贮血器静脉端泵入右美托咪定(1.0μg/kg)10 min,继以0.5μg/(kg·min)持续输注;对照组则泵入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两组给药前(T0,基础值)及给药后10 min(T1)、20 min(T2)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外周循环阻力(SVR),并测定对应时点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试验组T1、T2时MAP、SVR下降,对照组MAP、SVR升高(P〈0.05),两组T1、T2时点MAP、SV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1、T2时点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较术前下降,对照组则较术前上升,两组间T1、T2时点血浆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SVR,减轻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状腺激素在各级心功能期的变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60例心脏病患者按纽约心脏协会分级方法分成4组,测定空腹血清甲状腺激素,观察统计各级心功能组T3、T4、FT3、FT4、rT3、TSH值的变化规律及NTIS在各级心功能组的发生率和死亡比例的关系。结果:血清T3、T4、FT3随心功能减退而逐降低,rT3反之升高,各级心功能组间差别显著(P〈0.05)而FT4、TSH各组间无明显改变(P〉  相似文献   

15.
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及胸腺肽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4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胸腺肽治疗组,每组20例。分别在术前第3天、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及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5个时点取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3 、CD4 、CD8 细胞百分数及CD4 /CD8 T细胞比值,免疫化学分析法测定血清IgG、IgA、IgM浓度,将术中及术后测定结果与术前比较,并进行每个时间点的组间比较。结果体外循环后,2组CD3 、CD4 、CD8 细胞百分数及CD4 /CD8 T细胞比值均较术前下降,血清IgG、IgA、IgM浓度也明显低于术前水平。组间比较:体外循环结束后10minCD3 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3、7天CD4 T淋巴细胞百分数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术后第3、7天CD8 T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3、7天CD4 /CD8 T淋巴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外循环后各时间点IgA、IgM浓度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体外循环能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损害,胸腺肽能减轻上述损害。  相似文献   

16.
肖锡俊  田子朴 《华西医学》1992,7(3):355-356
本文回顾性分析264例体外循环术病例,其中50例发生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结合文献对其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和治疗进行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血凝酶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术患者血液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血凝酶组(n=15)与空白组(n=15)。血凝酶组于麻醉诱导后至CPB前经中心静脉缓慢静注血凝酶1000U,另1000U加入预充液中随机转入体内;空白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血凝酶。监测2组患儿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以及切皮前(T1)、CPB开始后30min(T2)、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20min(T3)、CPB后1h(T4)的Hb、PLT、PT、APTT、D-dimer;记录术后1、3、6h心包纵隔引流量(mL)。结果Hb、PLT值血凝酶组T2、T3、T4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PT、APTT值血凝酶组值T3、T4显著低于空白组(P〈0.01或P〈0.05);D-dimer值血凝酶组T2、T3、T4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心包纵隔引流量2组术后1h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6h血凝酶组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或P〈0.01)。结论血凝酶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血液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后注射10mg/kg甲泼尼龙对低温体外循环(CPB)前后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瓣膜替换或修复术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6例,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注射10ml生理盐水,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后注射甲泼尼龙10mg/kg,稀释至10ml。麻醉方法、CPB方法和术后管理标准化。常规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呼吸监测,分别在麻醉诱导后和手术结束时进行乙酰胆碱(Ach)试验,记录注射Ach前后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的变化,观察手术前后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能力的改变。结果:共有31例进入统计分析,对照组15例,甲泼尼龙组16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无明显差异。术前两组基础的PVRI值无明显差异,两组肺循环对注射Ach的反应相似,注射Ach后PVRI的下降幅度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手术后,实验组比对照组对Ach有更好的反应(P〈0.01);手术前后实验组注射Ach后PVRI下降的幅度无明显变化(术后19.8%w.术前23.6%,P〉0.05),而手术后对照组肺血管床对Ach的反应明显减弱,PVRI下降的幅度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7.9% vs.21.5%,P〈0.01)。结论:麻醉诱导后给予10mg/kg甲泼尼龙能保护内皮功能,改善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