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HIV和(或)AIDS(HIV/AIDS)合并HBV和(或)HCV(HBV/HCV)感染者肝损伤22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HIV/AIDS合并HBV/HCV感染者的临床特点及肝损伤情况。结果 22例HIV/AIDS合并HBV/HCV感染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除多种机会性感染外,HIV/AIDS合并HBV/HC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损伤,表现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从而影响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进行。结论对HIV/AIDS合并HBV/HCV感染者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肝功能评估,如肝功能较差,在选择和制定HAART方案时,需剔除损伤肝脏的药物;调整HAART方案时,不可随意停用对HBV/HCV病毒有影响的药物,以避免肝损伤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或/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情况。方法 对260例HIV感染者的HBV或/和HCV合并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HIV单独感染者、HIV/HBV合并感染者、HIV/HCV合并感染者及HIV/HBV/HCV合并感染者的CD4+T细胞数、CD4+/CD8+细胞比值及HIV-RNA载量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260例HIV感染者中,60例为HIV/HCV合并感染(23.1%),29例为HIV/HBV合并感染(11.2%),8例为HIV /HBV/HCV合并感染(3.1%);男性的HIV/HCV合并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 (P<0.01); HIV-1/HBV和HIV-1/HCV合并感染者的CD4+/CD8+ 细胞比值均显著低于HIV单独感染者(P<0.05);HIV-1/HCV合并感染者的CD4+细胞数显著低于HIV单独感染者(P<0.05);三组合并感染者的HIV-RNA载量与HIV单独感染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HIV/HCV合并感染率显著高于HIV/HBV合并感染率;HIV感染者合并HBV、HCV感染可能进一步加重HIV/AID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以HIV/HCV合并感染尤甚。  相似文献   

3.
唐友芬  杨锦云 《四川医学》2013,(12):1906-1908
目的 研究HIV合并HBV、HCV、TP感染的现状及其特点,为HIV/AIDS的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对406例HIV阳性血清进行HBV、HCV、TP检测,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HIV感染者HBV、HCV、TP感染率.结果 406例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BV的有68例(16.7%),感染HCV有210例(51.7%),感染TP有69(17.0%).同时感染HBV/HCV的有34例(8.41%),感染HBV/TP的有6例(1.5%),感染HCV/TP的有28例(6.9%),同时感染HBV/HCV/TP的有4例(0.93%).结论 治疗HIV应注意HCV、HBV、TP的多重感染治疗,并加强HIV、HCV、HBV、TP感染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桂林、河池两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特别是HIV/AIDS合并感染HBV和HCV流行病学特征,为广西HIV/AIDS患者合并HBV、HCV感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广西桂林、河池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广西桂林、河池两市2014—2015年新发现HIV/AIDS病例共2 980例,合并HBV、HCV和HIV+HBV+HCV感染率分别为13.02%、2.17%和0.26%,合并HBV或HCV双重感染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初中文化程度者双重感染率较高。HIV+HBV双重感染率40~49岁年龄组、公共场所服务员合并感染率较高;合并HCV感染率则以20~29岁组较高。HIV传播途径是静脉吸毒者合并HCV感染率较高。HIV合并HBV或HCV双重感染、HIV+HBV+HCV三重感染者ALT 水平均显著高于HIV单纯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桂林、河池新发现HIV/AIDS病例合并HBV、HCV感染较常见,提示应加强对新发现HIV/AIDS病例的HBV、HCV筛查检测工作,及时给予干预、治疗,防止合并感染,延缓HIV感染后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均可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因此,在HIV感染者中常合并HBV、HCV感染。这为人们预防和治疗HI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HBV、HCV感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广泛应用,肝脏相关性疾病已成为HIV感染者主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本文就目前HIV/AIDS合并HBV、HCV感染的流行病学、相互影响、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黄秋兰  袁静芝 《右江医学》2009,37(2):246-24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途经相似,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AIDS)常合并丙肝。HIV阳性的丙型肝炎的特征是HCV相关性肝病(肝硬化和代偿性肝病、肝癌)发生率明显增加,病情急速加剧,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预后较差。大量研究表明,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合并丙肝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患艾滋病或单纯丙肝。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改善预后极为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至2007年收治的28例AIDS合并HCV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丽  叶晓燕  汪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05-3106
目的: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TP)的情况,为 HIV 多重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6年上饶市确诊 HIV 感染者400例,采用 ELISA 法检测 HBSAg、抗 HCV 抗体法检测,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TP 抗体)以及 RPR 实验检测(HBV)、HCV以及梅毒感染情况。了解上饶市 HIV 感染者的 HBV、HCV、TP感染率,发生重复感染的情况和特点。结果 HIV 感染合并HBV 感染104例,占26.00%;HIV 合并 HCV 感染20例,占5.00%;HIV 合并 TP 感染52例,占13.00%;HIV 合并 HBV 以及 HCV 感染8例,占2.00%;HIV 合并 HBV 以及 TP 感染7例,占1.75%;HIV 感染合并 HCV 以及 TP 感染3例,占0.75%,均为女性。无 HIV 感染合并三重感染者。结论本市 HIV 感染者免疫功能不同程度减低,合并 HBV 感染发生率较高,定期对HIV 感染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对于 HIV 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杰安  王超 《右江医学》2005,33(6):646-649
自1996年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后,HIV感染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自然史及临床演进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条件感染所致的发病和死亡率均明显减少,但其他的并发症如脂肪代谢障碍综合征和代谢异常却明显增多。同时,由于病人的生存期延长,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慢性肝病成为HIV病发作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因传播危险因子相同,HIV/HCV共感染发生率极高,但HIV对HCV感染的影响包括对HCV相关的慢性肝炎、肝硬化作用,以及HIV阳性个体中HCV的治疗等方面了解尚有限。笔者参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HIV/HCV共感染的流行病学、诊断、HIV对HCV的影响及HIV阳性个体中HCV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HBV、HCV或TB感染的自然史会由于合并HIV感染而复杂起来。相反,若HIV-1感染者合并HBV、HCV或TB感染其预后则相差甚远。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AIDS患者与肝脏相关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肝毒性的危险性均增加。HIV合并TB感染者接受6mo的抗结核治疗反应良好,但病死率仍增加。抗结核药物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及时常发生的相互作用使得HIV-TB合并感染的治疗更趋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状态下HIV/AIDS患者合并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的流行状况以及相关血清生化和病毒学特征.方法 对122例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采集血标本,使用酶免法(ME-I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肝功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运用RT-PCR法对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标本以及表面抗原和/或核心抗体阳性标本分别进行HCV-RNA以及HBV-DNA测定.以43名单纯HC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122名 HIV/AIDS患者,乙肝五项指标全阴性97例(78.86%),表面抗原阳性3例(2.46%),表面抗体阳性者总计19例(15.57%),单纯核心抗体阳性者3例(2.46%).HCV 抗体阳性84例(68.85%),84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RNA 阳性58例(69.05%),HIV/HCV/HBV合并感染者为0.HIV/HCV合并感染组 HCV-RNA 水平与感染者性别,CD4 +细胞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CV感染组 HCV-RNA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IV感染者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与单纯HCV感染者血清生化及病毒学改变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病毒载量水平变化及对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 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HIV/HCV合并感染组3组的 HIV RNA、HBV DNA、HCV RNA、CD4+ T淋巴细胞频数、CD8+ T淋巴细胞频数、CD4/CD8比值,并分析各组T淋巴细胞与HIV RNA的关系,HBV DNA/HCV RNA与HIV RNA、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及 HIV/HCV合并感染组的CD4+ T 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的CD8+ T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及 HIV/HCV合并感染组的CD4/CD8与各自组的HIV RNA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感染 HBV后,HIV/AIDS患者T细胞的数量下降更明显,致HIV RNA、HBV DNA高载量,加速了 HIV病情进展;感染 HBV后CD4+ T细胞的数量下降比感染HCV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HCV感染者肝损伤的差异。方法对抗病毒治疗前的HIV合并HCV感染患者、HIV感染者和单纯慢性HCV感染者进行病毒载量、肝功能[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325例HIV合并HCV感染患者、97例单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582例单纯HIV感染者均存在肝功能异常,以单纯慢性HCV感染患者肝功能异常最为明显;合并感染者按HCV病毒载量分为HCVRNA〉1×10^3 IU/ml、〉1×10^4 IU/ml和〉1×10^5 IU/ml等三组,发现组间肝损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感染患者按CD4+T淋巴细胞数水平分为〉200个/ul和〈200个/ul两个组,组间肝损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前单纯慢性HCV感染者的肝损伤程度较HIV/HCV合并感染者严重,合并感染者其HC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差异对肝损伤程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AIDS/HIV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HIV感染者药物性肝损伤(DILD)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84例诊断为AIDS/HIV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抗病毒药物引起的肝损伤患者占34.52%(29/84);抗真菌类药物占13.09%(11/84);抗结核药物占17.85%(15/84);32例原有HCV/HBV(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史,但肝功能正常、HBVDNA、HCVRNA均在检测值以下,联用抗病毒类药物后引起肝损伤者占21.42%(18/84);抗生素、中药、解热镇痛药各占3.56%;其他占2.38%.艾滋病/HIV感染者合并真菌感染21例,合并结核感染17例,合并HCV/HBV感染32例.联合用药组较单纯抗病毒治疗组DILD的发生率高(P〈0.05).84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45.24%(38/84),胆汁淤积型22.62%(19/84),混合型32.14%(27/84).结论AIDS/HIV感染者时易发生肝损伤,抗真菌感染、抗结核或有肝病者联合用药DILD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发生率较高;药物性肝损伤的肝细胞损伤型最为常见,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世界约有3400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感染者,2亿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由于相同的传播途径,HIV/HCV合并感染的比例极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与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患者间病毒载量水平和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的相关性变化。方法:依据患者感染程度分为HIV/AIDS单纯感染组(68例)与HIV/HCV合并感染组(80例),分别对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HIV RNA、HCV RNA进行检测,分析2组患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HIV/AIDS单纯感染组CD4+与CD8+ 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HIV/HCV合并感染组[(352.691±216.324)个/?滋L vs. (164.488±101.447)个/?滋L,t=6.585,P=0.000;(1 102.088±578.909)个/?滋L vs.(760.65±491.962)个/?滋L,t=3.879,P=0.000];2组间HIV RNA载量无统计学差异(9.871±3.487 vs. 10.737±3.095,t=-1.600,P=0.112)。单纯HIV/AIDS组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与HIV RNA载量[(9.871±3.487)log10 copies/mL]呈负相关(r=-0.433,P=0.000),CD8+ T淋巴细胞数量与HIV RNA载量无相关性(P=0.696);HIV/HCV合并组中CD4+、CD8+ T淋巴细胞数量与HIV RNA载量[(10.737±3.095)log10 copies/mL]均无相关性(P=0.148,P=0.114)。HIV/ HCV合并感染组中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与HCV RNA载量[(15.046±2.654)log10 copies/mL]呈正相关(r=0.242,P=0.031),CD8+ T淋巴细胞数量与HCV RNA载量无相关性(P=0.154),HIV RNA载量与HCV RNA载量水平呈负相关(r=-0.533,P=0.000)。结论:当HIV/AIDS患者合并感染HCV后,患者CD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但HIV RNA与HCV 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且两者间为负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16.
HIV感染者合并HBV及HC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HCV)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60例HIV感染者的HBV和(或)HCV合并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HIV单独感染者、HIV/HBV合并感染者、HIV/HCV合并感染者及HIV/HBV/HCV合并感染者的CD4+T细胞数、CD4+/CD8+细胞比值及HIV-RNA载量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260例HIV感染者中,60例(23.1%)为HIV/HCV合并感染,29例(11.2%)为HIV/HBV合并感染,8例(3.1%)为HIV/HBV/HCV合并感染;男性的HIV/HCV合并感染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HIV/HBV和HIV/HCV合并感染者的CD4+/CD8+细胞比值均显著低于HIV单独感染者(P<0.05);HIV/HCV合并感染者的CD4+细胞数显著低于HIV单独感染者(P<0.05);3组合并感染者的HIV-RNA载量与HIV单独感染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IV/HCV合并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市HIV感染者合并HCV及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丽娟 《广西医学》2005,27(12):2047-2047
目前HIV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行速度呈加快的趋势,而与HIV有相似传播途径的HCV、梅毒(输血、性交及母婴传播)在这一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其感染情况日益受到关注,为了解我市HIV感染者合并感染的情况,对在我院发现的HIV感染者检测其HCV、梅毒,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重庆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患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状况.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抗病毒治疗管理》数据库,回顾收集重庆市2004-2015年HIV/AIDS治疗患者基本情况和HBsAg、Anti-HCV实验室检测结果,利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重庆市HIV/AIDS患者中HBsAg和(或)Anti-HCV总检测率55.1% (11 231/20 397),其中HBsAg和Anti-HCV都进行检测的患者有9 307例.HIV/HBV、HIV/HBV/HCV、HIV/HCV合并感染的比例分别为9.8%、0.9%、4.5%.HIV/HCV合并感染在30 ~ 4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HIV/HBV合并感染在男性中构成比最高,与HIV单纯感染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HBV合并感染及HIV单纯感染均在性传播中构成比最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7);HIV/HCV和HIV/HBV/HCV合并感染在静脉吸毒中构成比最高,与HIV单纯感染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城9区中HIV/AIDS患者及合并感染患者比例最高.合并感染组病死率均高于HIV单纯感染组,HIV/HBV/HCV组病死率最高.结论 重庆市HIV/AIDS患者中HBsAg、Anti-HCV检测率较低,不同感染模式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且合并感染的病死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庆市HIV/AIDS患者中HBV、HCV合并感染检测率和治疗情况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我国各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差异较大,HIV、HCV两种病毒合并感染可加快疾病临床进展,从而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加剧死亡的发生。目前针对贵州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的研究相对较少。目的 了解贵州地区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早期发现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本研究纳入病例来源于2006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患者队列,最终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3 084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感染途径、确诊年份、ART前的CD4+ T淋巴细胞和抗-HCV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3 084例HIV/AIDS患者中,合并HCV感染202例,合并感染率为6.5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感染途径HIV/AIDS患者合并HC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掌握我市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中合并结核病的情况及发病趋势,对HIV/结核分支杆菌(MTB)双重感染者进行治疗管理,阻断其对家庭和周围人群的传播,为HIV/MTB双重感染者及时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建立双重感染的防治工作机制,我们于2006年3月对全市登记管理存活的HIV/AIDS患者进行了结核病的筛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