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励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164-16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底本院收治的79例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术,部分病例行植骨内固定手术。共计125个椎间盘,其中L3-4 14个,L4-5 65个,L5~S1 46个。【结果】随访1~5年,术后原有症状体征消失42例,基本好转33例,3例症状无改善,差1例,优良率94.9%。【结论】对于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单纯开窗,丰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部分截瘫病人同时加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可取得较好疗效,对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可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个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特点和疗效,旨在较大限度地保护脊柱的稳定性,预防传统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引起的不良综合症。方法:自1998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168例,采用多椎板间隙开窗潜行减压,开窗最少2处.最多6处。结果:参照陆裕朴疗效标准本组优125例。良31例,可12例。优良率74%。结论:椎板多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能够达到减压目的,不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侧椎管减压充分,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疗效较满意的手术方式,手术者要具备熟练的手术技巧,扩大根管与防止术后神经根粘连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大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以评估该术式对于临床的借鉴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因腰椎管狭窄症行扩大半椎板切除联合对侧潜行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9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腰椎神经功能状态JOA评分。结果共收集病例95例,男40例、女55例,平均年龄64.9岁(52~81岁)。术前JOA评分(14.5±3.2)分,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23.4±4.1)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术后患者骨性融合率98.9%;治疗改善率,优42例、良4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2.6%;术中1例撕破硬膜导致脑脊液漏,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扩大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手术方式。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1990~2002年我科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78例。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2.6岁,经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治疗,术后随访10~18个月。优秀56例,良好19例,一般3例,优良率96.1%。笔者认为,需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防止仅满足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治疗,而遗漏了同时存在腰椎管狭窄症而导致手术失败,治疗方法用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同时强调手术要细致,减压切除要彻底。  相似文献   

5.
赵晶 《护理研究》2007,21(11):980-981
颈椎椎管内病变,如肿瘤、狭窄症等的治疗主要是以椎板切除达到暴露视野、椎管扩大、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为主,往往需要将椎板甚至连同小关节一并切除,此类手术颈椎脊柱后路的结构不可避免地受到破坏,脊柱的节段稳定性将会丧失,同时缺乏椎板的有效保护。因此,病变切除后,将椎体进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多年来国内外学者颇有不同的见解 ,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髓核摘除 ,特别是多节段椎管后柱的破坏 ,从而影响腰椎的稳定性 ,也可因硬脊膜与后方肌肉形成瘢痕粘连 ,产生症状。近年来[1] ,国内外一些学者就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问题多强调针对不同致病病因和有限化术式的手术治疗原则。我院自1993年 2月开始行腰椎管扩大成形 ,棘突切下再植治疗多节段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 ,以求防止椎板切除引起的并发症 ,效果满意。现将有随访的 6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3例 ,女 2 1例 ;年龄…  相似文献   

7.
赵晶 《护理研究》2007,21(4):980-981
颈椎椎管内病变,如肿瘤、狭窄症等的治疗主要是以椎板切除达到暴露视野、椎管扩大、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为主,往往需要将椎板甚至连同小关节一并切除,此类手术颈椎脊柱后路的结构不可避免地受到破坏,脊柱的节段稳定性将会丧失,同时缺乏椎板的有效保护。因此,病变切除后,将椎体进行复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或重建椎板,减少了颈部功能受损,保存了颈椎后部肌肉-韧带复合体,防止了椎板塌陷,有效防止术后局部瘢痕组织的形成。现将10例颈椎椎管内肿瘤切除后巧用多余钛网对椎板进行复位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椎管狭窄并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神经根管减压的意义。方法:选择老年性椎管狭窄并椎间盘突出62例,其中扩大开窗摘除椎间盘并神经根管减压32例,半椎板切除摘除椎间盘25例,全椎板切并椎间盘5例,平均随访9个月。结果;扩大开窗摘除椎间盘并神经根管减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术式,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棘突基底部截骨全椎板切除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1999—12/2005—12笔者采用该术式对腰椎管狭窄症单节段485例、两节段115例进行椎管扩大减压、椎管成形。结果:疗效评分采用北美脊柱外科学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进行评定。术后1~6a 600例均得到随访,其中507例改善率为53%~84%,优良率为84.5%(507/600)。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实等优点,绝对手术适应证为腰椎管狭窄症需要全椎板切除减压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在椎管内肿瘤后路手术椎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于2007年8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1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在后路手术时采用肿瘤切除后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用微钛片进行固定行椎板重建术.髓内肿瘤2例,髓外肿瘤9例;病变位于颈部2例,颈胸段4例,胸段2例,胸腰段2例,腰段1例.随访6~24个月,复查术区疼痛、椎管畸形及骨性愈合等情况.结果 11例患者未发生因椎板重建所导致的硬脊膜、神经根及脊髓的损伤;1例存在术区中至重度疼痛,2例存在轻度疼痛;未出现脊柱活动受限的病例,CT或X线检查未见椎管狭窄表现;9例椎板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性愈合,其中5例椎板完全愈合.结论 椎管内肿瘤后路手术采用微钛片进行椎板重建,有助于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理结构,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胡凯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3):541-543
[目的]对比分析颈椎全椎板切除加侧块内固定术与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的中期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患者30例患,其中A组16例,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B组14例,行全椎板切除加侧块内固定术.两组患者均随访至术后3年.采用Frankel分级结合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法评价临床效果;对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行性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23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0例,2节段减压13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优良率100%。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腰椎退变性侧凸症(DL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后路减压椎间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治疗疗效.方法 68例患者中12例单节段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行后路充分减压后,于横突间行植骨融合.56例多节段侧弯合并椎管狭窄伴椎体旋转的患者有9例行节段全椎板切除减压,邻近病变节段潜行减压后在小关节后外侧及横突间行植骨融合,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固定,同时作椎体的去旋转处理;42例采用多节段双侧椎板间开窗减压,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5例一侧椎板切除,另一侧椎板开窗减压,间盘突出严重者行间盘切除,充分减压,cage椎间融合,同时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固定,于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6~72个月,平均42个月.术后平均侧弯平均矫正率为51.5%,1年疼痛改善率为83.3%,术后3年疼痛改善率为80.2%.92.6%(63/68)的患者认为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生活基本能够自理;77.9% (53/68)的患者间歇跛行得到缓解.无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无融合器移位.结论 脊柱后路减压加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老年人DL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0~2005年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病例26例,就其复发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8例,年龄24~56(平均42.6)岁.病程两次手术间隔为3个月~6 a,平均2.4 a.其中首次手术采用全椎板切除4例,半椎板切除6例,椎板开窗10例,各种微创手术后6例;其他如手术节段错误或多节段突出手术遗漏4例,术中髓核除不彻底6例,侧隐窝狭窄减压不充分11例,术后椎管内瘢痕形成或神经根粘连4例,椎间隙感染1例.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部分学者认为颈椎管狭窄症减压植入内固定后神经根麻痹与颈椎稳定性以及颈椎生理曲度有关,目前还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与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后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方法:选取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方法①: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在C3-6侧块以及C7椎弓根钉内固定,关节突关节处造成粗糙面。方法②:根椐治疗前对正侧位平片及动力位片结合MRI、CT影像学图片,明确不稳定的节段,给予相应节段侧块内固定、椎板行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
  结果与结论:2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随访8个月-2.3年,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的患者14例,植入后早期出现C5神经根麻痹2例,远期症状复发出现不全瘫3例,二次手术行瘢痕切除减压治疗;采用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的患者15例,治疗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肩外展功能不良1例,无治疗前症状复发病例。神经根麻痹最短6周,最长9个月均恢复。颈椎管狭窄症后路减压植入物内固定后,C5神经根麻痹与节段稳定性、颈椎生理曲度、椎管减压程度、脊髓漂移范围是否相关以及发生程度、远期因瘢痕致再度出现椎管狭窄,两种治疗方式的区别是否有意义,目前病例数有限,有待病例及临床经验的积累与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颈椎后路半椎板切除减压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前路选择性减压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间盘钙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90例发育性椎管狭窄合并间盘钙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半椎板切除减压椎管扩大成形、前路选择性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板螺钉内固定术。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术后3个月、1年、2年、3年改善率和颈椎侧位X线片,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率和颈椎弧度的变化。结果术中,1例患者发生脊髓损伤,1例患者出现术中食管浆膜层损伤,4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术后,1例患者出现后路切口感染,10例患者发生C5神经根牵拉症状,1例患者发生钛网下沉。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1年、2年、3年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颈椎前凸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1年、2年、3年间比较,颈椎前凸无明显变化。结论颈椎后路半椎板切除减压椎管扩大成形联合前路选择性减压是治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合并间盘突出并钙化安全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围手术期并发症少、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及颈椎前凸丢失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腰椎管狭窄症是中老年人腰腿痛的一个常见原因。临床治疗方法颇多。以往普遍采用的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式较多地破坏了脊柱后部结构,造成医源性脊柱不稳和椎管再度狭窄,致使术后遗留或引发顽固性腰腿不适症状。常需再次手术解决。近年来我院采用扩大开窗潜行减压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2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加元 《临床医学》2011,31(1):57-59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截骨回植骨性固定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棘突椎板截骨,显露椎管,潜行扩大椎管和(或)摘除椎间盘,再将截下的棘突椎板联合体原位回植并骨性固定。287例患者接受该术式,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分并测量腰椎管直径。结果术后1年随访优良率为89.55%,术后2年优良率为88.51%。术后CT显示椎管中矢状径平均增加26.0%(3.4 mm),椎管横径平均增加20.4%(3.7 mm),棘突椎板联合体原位回植愈合率96.86%。结论棘突椎板截骨回植骨性固定椎管减压术具有操作安全、减压彻底、并发症少、腰椎稳定性破坏轻、术后卧床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好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半椎板切除联合椎管侧前方减压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 2 5例根据CT扫描和术前检查结果切除椎管卡压和神经症状较重的一侧骨折上位脊椎椎板下部 1/2和骨折脊椎椎板上 2 /3的半椎板及部分关节突 ,椎体后缘压迫骨块通过潜挖锤平或取出致压物解除脊髓前方压迫。结果 经平均 1年 7个月随访 ,患者脊柱均恢复正常序列 ,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 92 .6 %( 85 .8%~ 96 .0 %) ,Cobb角降至平均 2 。( 0 。 ~ 6 。) ,脱位全部纠正 ;神经功能恢复 :术前A级 1例 ,恢复至B级 ;B级 2例 ,恢复至C级 1例 ,D级 1例 ;C级 2例 ,恢复至D级 1例 ;D级 13例 ,恢复至E级 11例。结论 保留骨折椎的一侧椎板下部、棘突及对侧椎板的完整性 ,通过较小的创伤 ,一次性清理椎管前后致压物 ,可在确保椎管减压同时尽最大可能保留脊柱的稳定结构 ,保持三柱结构连续性 ,棘突及一侧半椎板的保留还可提供更大的植骨床 ,使植骨融合后的脊柱更为稳定 ,手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骶骨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手术在治疗骶部硬膜外囊肿(SEC)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1例SEC患者在行常规椎管减压囊肿切除后,应用钛网行椎管成形并植骨融合。【结果】21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优良率95.83%(20/21)。术后3个月复查,钛网位置无变化,固定缘已经发生植骨融合,椎管有效容积得到恢复,无椎管狭窄和马尾粘连发生。【结论】SEC患者在椎板减压囊肿切除术后应用钛网椎管成形植骨融合有利于保持治疗效果,避免术后椎管狭窄及马尾粘连。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