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包括苯丙胺(amphetamine)、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等其他苯丙胺类精神兴奋剂.  相似文献   

2.
甲基苯丙胺的毒性及危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包括苯丙胺(amphetamine)、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及其它一些精神兴奋剂.90年代以来,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ants,ATS)滥用增长势头迅猛,超过海洛因、可卡因等传统非法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人数达3 020万,呈全球蔓延之势.专家们预测,ATS将成为21世纪最广泛滥用的药物,甲基苯丙胺和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将是其中最常被滥用的物质[1-4].鉴于现今ATS滥用日趋严重(尤其是冰毒和摇头丸)且中毒和致死时有发生,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ATS中的甲基苯丙胺的毒性及危害作一综述报导.  相似文献   

3.
阿片类和苯丙胺类毒品依赖人员滥用酒精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阿片类和苯丙胺类毒品依赖人员滥用酒精情况,探讨吸毒成瘾人员滥用酒精的行为特征。方法:对187例阿片类物质依赖和270例苯丙胺类物质依赖人员滥用酒精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苯丙胺类物质依赖者滥用酒精的比率高达77%,与阿片类物质依赖者滥用酒精差异显著,尤以滥用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摇头丸)人员同时服用酒精最为常见(92%)。结论:滥用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者普遍滥用酒精,而阿片类滥用者很少使用酒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片类和苯丙胺类毒品依赖人员滥用酒精情况,探讨吸毒成瘾人员滥用酒精的行为特征.方法:对187例阿片类物质依赖和270例苯丙胺类物质依赖人员滥用酒精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苯丙胺类物质依赖者滥用酒精的比率高达77%,与阿片类物质依赖者不用酒精差异显著,尤以滥用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摇头丸)人员同时服用酒精最为常见(92%);且滥用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躯体依赖潜隐,精神依赖明显,存在危害轻微的误区.结论:滥用苯丙胺类比阿片类更多滥用酒精.  相似文献   

5.
苯丙胺类物质及其检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苯丙胺类物质为目前最流行的滥用药物之一。在我国滥用的“摇头丸”是由十几种苯丙胺类物质分别与其他化学物质相混合所制成的毒品。根据苯丙胺类毒品发展的迅猛程度 ,有专家估计甲基苯丙胺盐酸盐 (冰毒 )将来会取代海洛因 ,成为世界第一大毒品。滥用者对冰毒的精神依赖要远远大于身体依赖 ,表现出的戒断症状也不像海洛因那样明显。因此 ,它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这可能是造成群体性滥用流行的原因之一。事实上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不仅对滥用者个体造成严重损伤 ,对社会危害也很大。本文就近些年来对苯丙胺类药物结构、特性、代谢产物及其检测方…  相似文献   

6.
<正>苯丙胺类毒品又称为安非他明类(Amphetamines)毒品,是一类被广泛滥用的神经兴奋剂,其代表性毒品包括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即"冰毒",及其衍生物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苯丙胺类毒品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增长最为迅猛的新精神活性物质[1]。有由于可以快速引起吸食者短暂而强烈的欣快感,近年来苯丙胺类毒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滥用倾向越发严重,这也使得对苯丙胺类毒品的毒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能引起神经细胞特定的适应性反应,从而导致依赖。同时,滥用物质本身对机体细胞也可表现出一定的毒性损伤作用。研究表明: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作用,其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可能是导致这种适应性反应及毒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该文介绍了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及影响因素,并以酒精、甲基苯丙胺、吗啡、可卡因为例,阐述了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学及毒理学作用与DNA甲基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苯丙胺类兴奋剂(苯丙胺、甲基苯丙胺、甲卡西酮、"摇头丸"等)是精神活性物质当中的一大类化学物质,属于合成的中枢神经兴奋剂,有极强的成瘾性,长期有规律使用会导致使用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产生对这类物质的强烈渴求,出现使用者自我不能控制的和强迫性的用药行为,以及其他一些非个人意志所能够控制的"偏常"行为。此外,苯丙胺类兴奋剂由于其药理特性,以及使用方式、使用剂量、使用频率等不同,还会危害使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等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近年来这类物质的滥用呈增长势头,超过了海洛因及可卡因等传统的非法精神活性物质,已造成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对苯丙胺类物质危害的清楚认识以及对相关法医学尸体检验工作的重视,也就成了当前法医工作者的一项首要任务。本文通过一例较为罕见的甲基苯丙胺体内藏毒致急性中毒死亡的法医学尸体检验与鉴定案例,对甲基苯丙胺体内藏毒死亡原因、死亡性质、尸体特征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药物依赖性(主要是精神依赖性)、中枢神经兴奋、致幻、食欲抑制和拟交感效应等药理、毒理学特性,是联合国《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的精神活性物质。从1919年日本人合成甲基苯丙胺后,它就迅速在全世界流行开来,我国已经成为甲基苯丙胺滥用的重灾区。萌芽于20世纪初的全球毒品控制体系是在美国主导下逐渐形成的,因此研究美国甲基苯丙胺滥用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