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及其相关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腰痛是骨科最常见的病症.据统计,在人群中多达80%以上的人都会受到下腰痛的困扰,在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发病率更高.导致下腰痛的原因很多,目前很多学者认为椎间盘退变是其最常见的原因.而软骨终板与椎间盘退变关系密切,研究已经证明,软骨终板细胞凋亡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一种重要因素[1,2].近年来有关软骨终板的生理功能和退变机理,以及软骨终板与椎间盘退变过程的关系研究日渐增多.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了解软骨终板在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中的病变机制和作用,对于寻找椎间盘退变早期修复治疗的途径和重建脊柱功能的技术方法有所帮助.下面就其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低场强MRI对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退变伴终板骨软骨炎的低场MRI表现.方法 搜集经MRI诊断腰椎间盘退变的MRI资料504例,其中148例共330个终板伴发终板骨软骨炎.分析终板及邻近椎体骨质信号改变,根据其信号特点分为4个类型. 结果 148例330个终板中,I型68个(20.6%),Ⅱ型53个(16.1%),Ⅲ型174个(52.7%),Ⅳ型35个(10.6%).仅1个椎间盘的终板异常98例(168个终板),占66.2%,2个椎间盘42例(123个),占28.4%,3个以上椎间盘8例(39个),占5.4%.病变好发于下腰段.结论 低场MRI能清楚地显示腰椎间盘退变及终板骨软骨炎,有利于腰痛疾病的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3.
软骨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骨关节和下腰部疼痛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磁共振为主要的检查方法,主要是依赖H质子成像,但除此之外还可检测出23Na、31P、33S、127I等非零自旋原子.而NaMRI可弥补常规MRI的不足为退行性改变的早期提供生化信息.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NaMRI在定量分析骨关节软骨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脊柱椎间盘退变中终板骨软骨炎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搜集1997年9月-1999年5月椎间盘退变的MRI资料,腰椎673例,其中男405例,女268例,年龄13-83岁,平均47岁;颈椎662例,其中男416例,女246例,年龄22-86岁,平均51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分析终板及邻近椎体骨质信号改变。结果 673例腰椎间盘退变中,192例有终板骨软骨炎,占28.5%,共累及326个终板;135例有Schmorl结节病灶,其中40例在结节及周围骨质中存在终板骨软骨炎类似改变。662例颈椎间盘退变中,139例有终板骨软骨炎,占21.0%,共累及275个终板;29例Schmorl结节中16例在结节及周围骨质中存在终板骨软骨炎样改变。按照不同的MRI表现,将终板骨软骨炎分为4型。结论 终板骨软骨炎是造成临床局部疼痛的原因之一,MRI是检查本病的最佳方法。临床工作中注意终短骨软骨炎的存在及其临床意义,将为颈、腰痛疾病的及时诊治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体外分离单层培养兔软骨终板细胞,并通过传代建立软骨终板退变模型.方法:利用酶联合消化法分离软骨终板细胞,比较不同消化时间后,细胞收获数量及存活率,通过传代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应用甲苯胺蓝染色鉴定软骨终板细胞的表型.结果:Ⅱ型胶原酶消化3 h后,收获细胞数量最多,且细胞存活率最高;随着传代,软骨终板细胞由三角形逐渐向长梭形转变,蛋白多糖分泌减少,出现反分化等退变现象.结论:体外可单层培养兔软骨终板细胞,通过传代能够建立退变模型.  相似文献   

6.
探讨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MRI诊断终板邻接骨髓变性者57例,100个终板,常规SE序列矢状位T1WI和T2WI,根据信号特点分为4个类型.结果:57例中,I型(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21例,34个终板;Ⅱ型(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24例,37个终板;Ⅲ型(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13例,16个终板;Ⅳ型(混合型)10例,13个终板.I、Ⅱ型好发于40~60年龄组,Ⅲ型与椎体Schmorl结节密切相关,Ⅳ型与椎体压缩及外伤有关.68%的退变终板好发于L4 5,61%呈条带形,62%贯穿终板全长,98%合并邻近间盘退变.结论:腰椎体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是椎间盘退变的一个特殊类型.MR成像有助于分析终板及邻接骨髓变性的信号类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的临床MRI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以关节镜为标准,比较多序列MRI对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48个膝关节行关节镜检查及Volume-FFE-T1WI矢状位SE-T1WI断位、FFE-T、WI断位扫描。3D-Volume-FFE-T1WI矢状位行多平面重建(MPR)处理。10例无症状志原者仅行MRI扫描。MRI图像每以关节分内、外有面、股骨滑车面与关节镜图像逐一对照分析。统计各序列诊断软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MRI征象和病理改变。材料和方法:对5具新鲜尸体的腰椎标本(共23个椎间盘)行MRI扫描,并与其病理对照研究。结果:所有椎间盘都有不同程度地退变。其中属早期退变的间盘16个。MR可以反映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1)T2加权像在低信号的纤维环中出现高信号是纤维环粘液样变性肿胀,软骨细胞增生地反映:(2)在高信号的椎间盘内出现与纤维环相连的低信号是纤维环内折地反映;(3)T1加权像椎间盘前部角形低信号伴T2加权像髓核前缘成角是纤维环外折地反映。结论:MRI信号强度地改变能真实地反映某些椎间盘早期退变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早期椎间盘退变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腰椎间盘退变MRI不同分级系统的一致性.方法 40例腰背部疼痛和/或坐骨神经痛患者以及20例无症状志愿者,均行常规腰椎MRI平扫.基于矢状位T2WI,3名不同工作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根据Pfirrmann's,Griffith's和Modified Pfirrmann's分级,分别独立评价300个腰椎间盘,每种分级均评价2次,每次间隔2~3周.采用Kappa检验,分别计算不同分级系统的组内及组间一致性.结果 3种方法的组内和组间Kappa值:Pfirrmann's分级组内一致性Kappa值0.781~0.845,组间一致性Kappa值0.651~0.791;Griffith's分级组内一致性Kappa值0.762~0.865,组间一致性Kappa值0.649~0.801;Modified Pfirrmann's分级组内一致性Kappa值0.795~0.890,组间一致性Kappa值0.695~0.822.结论 Modified Priffmann's分级系统是一个可重复的、一致性较高的方法,特别适用于评价早期腰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机制、过程的认识逐步趋向一致,作为这一过程的始动因素——退行性终板骨软骨炎因而日益受到科研、临床的重视。笔者搜集了本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间706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病例的MRI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以期加深对该病的影像学及临床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下腰痛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MRI 技术是诊断腰椎间盘退变的主要手段,特别是MR扩散加权成像、T2 mapping成像、T1ρ加权成像、钠MRI、软骨延迟钆增强MRI 和MR 波谱成像等新技术能够通过对蛋白聚糖、水等椎间盘细胞外基质成分进行检测,从而达到早期诊断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目的。从上述几个方面综合论述MRI技术用于定量分析研究早期腰椎间盘退变的新进展,并就各自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青年男性官兵的下腰椎小关节方向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的可能关系.方法 收集下腰痛青年男性官兵的腰椎CT及MRI影像学资料,在腰椎间隙CT断层成像上测量L3~S1腰椎小关节的矢状位角度,根据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量表在腰椎MRI成像上评价L3~S1各椎间盘的退变分级,比较不同退变分级各组的小关节角度...  相似文献   

13.
下腰痛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临床常见疾病。引起下腰痛最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但腰椎间盘退变与疼痛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至今仍未完全明确[1]。临床上常用的评价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方法包括 X 线平片、CT、椎间盘造影及 MR。MR 的T1 WI、T2 WI 仅能发现椎间盘退变的中晚期改变,一些椎间盘退变分级方法是基于传统 MR 矢状位 T2 WI 上髓核(nucleus pulposus,NP)和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信号的改变来评价椎间盘退变。研究表明椎间盘早期退变发生在明显 T2信号丢失之前[2-3],而常规 MR 序列无法探测这些早期改变。MR T2 map-ping、自旋锁定(T1ρ)、T2? mapping 等方法最早用于评价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生物化学改变,椎间盘组织的生化成分与关节软骨类似,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这些技术同样可以定量分析椎间盘基质成分的变化,发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生化成分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腰椎终板下骨质退行性改变的MRI表现。方法:搜集近期腰椎MRI平扫病例71例,其中终板炎患者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31~89岁,平均53岁。分析各型终板异常MRI信号改变。结果:43例患者中91个终板信号异常,根据不同的MRI信号改变,将终板骨软骨炎分为4型。结论:终板下骨质退行性改变是导致下腰部局部疼痛的原因之一,MRI是其最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3.0T MR T2 mapping 成像技术定量研究椎间盘退变及生物力学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分析34例下腰痛(LBP)及(或)坐骨神经痛患者腰椎间盘 T2值与 Pfirrmann 分级、椎间盘部位、年龄的相关性及加压前后腰椎间盘 T2值。结果髓核 T2值与 Pfirrmann 分级、椎间盘部位、年龄存在相关性。结论(1)T2 mapping 可以对椎间盘退变作无创性定量检测;(2)体外压力负荷变化可影响椎间盘 T2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定量测量T2弛豫时间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对腰椎间盘退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46例无症状青年志愿者行腰椎常规MRI、T2-mapping和DWI检查.由两位医师分别对椎间盘进行Pfirrmann分级,并间隔一周2次测量髓核的T2值和ADC值.结果:同一观察者或不同观察者间测量的T2值和ADC值的一致性均较好(ICC=0.86~0.93,P<0.01).髓核T2值及ADC值均与Pfirrmann分级呈负相关,但以T2值相关性更佳(rT2 =-0.70,P<0.01;rADc=-0.60,P<0.01).髓核T2值和ADC值在不同Pfirrmann分级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0.6和72.3,P<0.01);各级间两两比较,T2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C值在Pfirrmann Ⅰ级与Ⅱ级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值和ADC值鉴别Ⅰ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椎间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2和0.80(P均<0.01);0.69(P<0.01)、0.90(P<0.01)和0.74(P<0.05).结论:T2值和ADC值均能定量评估腰椎间盘退变,二者相互结合能更全面地观察椎间盘早期退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与前凸生理曲度异常改变的病理机制及颈椎持续前屈与两者的相关性,为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10月间经颈椎中立位侧位片诊断前凸生理曲度异常的患者146例,均在1周内行常规MRI扫描,并按年龄分为A组(16~30岁),B组(31~40岁),C组(41~55岁),分析不同年龄组前凸生理曲度改变时相应椎间盘的MRI表现。结果:颈椎前凸生理曲度异常改变时,其大部分椎间盘均已变性,变性的部分椎间盘存在不同程度的膨出或突出。年龄较轻,病程越短,椎间盘变性相对较少(A组与B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长,变性椎间盘增多,但在一定范围内无明显差异(B组与C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椎间盘变性后,多数椎间盘会有不同程度的膨出或突出,不同年龄组膨出和突出分布不全相同,其中A组与B组及C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持续的前屈活动是椎间盘退变的重要致病原因,而椎间盘退变则是颈椎生理曲度最终变直、消失或后凸异常改变的病理基础;年龄越小,变性椎间盘越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脊椎滑脱中全腰椎间盘的CT与MRI表现,提高对脊椎滑脱与椎间盘退变关系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腰椎滑脱患者的CT、MRI资料。观察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软骨终板的Modic改变、突出或膨出、真空征、许莫氏结节及钙化情况。结果:L_3、L_4、L_5滑脱段椎间盘的形态变化和信号分级较其他节段变化程度显著(均P0.05);L_3、L_4滑脱段椎间盘以下节段较以上节段形态变化与信号分级程度更明显;L_3、L_4、L_5滑脱近节段椎间盘较远节段形态变化与信号分级程度更明显。结论:CT与MRI两者结合对腰椎滑脱中的腰椎间盘退变诊治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正常和退变人椎间盘细胞中组织蛋白酶K(Cath-K)的表达,探讨Cath-K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和ELISA法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中Cath—K进行检测,并取15例健康成人(尸体)和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正常椎间盘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组15例和退变组30例椎间盘中均有Cath—K表达,退变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Cath—K可能参与了椎间盘退变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diagnosis of the degenerative intervertebral disc disease in midsagittal MR images.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combining distinct disc features under a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The discs in the lumbar MR images are first localized and segmented. Then, intensity, shape, context, and texture features of the discs are extracted with various techniques.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er is applied to classify the discs as normal or degenerated. The method is tested and validated on a clinical lumbar spine dataset containing 102 subjects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able to the state of the 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