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气道炎症性病变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BHR)疾病。表现为气道炎症介质产生、释放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气道粘液的高分泌.管腔粘液阻塞.平滑肌痊挛,管腔牯膜水肿,上皮细胞的损伤、脱落和支气管高反应性为特征的肺部慢性炎症疾病惯用单一治疗方法对轻症支气管哮  相似文献   

2.
气道高反应性(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BHR)是指气道对正常不引起或仅引起轻度应答反应的非抗原性刺激物出现过度的气道收缩反应[1]。这种气道收缩主要是因平滑肌收缩引起,但随后发生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亦是引起支气管狭窄的附加原因。轻者仅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重者可见胸闷、呼吸困难、喘息等不适。BHR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之一,亦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过敏性鼻炎、肺结核、尘肺、结节病、肺囊性纤维化等疾病。BHR可先于或同时与以上疾病而存在,无症状的BHR患者中一部分会发展…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莉  余彩娥 《云南医药》2001,22(1):60-63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的疾病这一。国内外资料表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增加趋势。正确认识哮喘的发病机制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显得十分重要。现已证实,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由多种炎性细胞、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炎症过程。目前认为气道高反应性(BHR)是哮喘的主要特征,而气道的慢性炎症是BHR的病理生理基础。本文拟对近年来哮喘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呼吸指导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和以气道高反应性(BHR)为特征的疾病[1]。这种炎症使易患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高反应性,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支气管哮喘是临  相似文献   

5.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与气道高反应性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丹  徐希平 《淮海医药》2005,23(4):266-26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家系气道高反应性(BHR)与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家系4228人气道高反应性者中取血样进行EOS计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BHR( )组血液中EOS数在不同年龄组都明显高于BHR(-)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EOS计数应列为支气管哮喘家系的临床诊断特征性指标之一,可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慢支)都是以气道通气障碍和气道高反应性(BHR)为特征的.为探讨两者发病机制中BHR与免疫学变化的不同点,我们对60例哮喘、33例慢支病人进行乙酰甲胆碱(MCH)激发试验,同时检测血清总IgE、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sIL-2R)水平,并与30名正常人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哮喘是发生于儿童的极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率日见上升。近几十年来,哮喘的定义几经变迁,如今的定义为:伴发支气管高反应性(bronchial hyperresponsiveness,BHR)的可逆性气道阻塞,其病理改变为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气道炎症。但该定义不适于学龄前儿童。Chanarin等对学龄前儿童哮喘又作了如下定义[1]:(1)在哮喘儿童未见气道持续性炎症迹象;(2)哮喘儿童BHR相对于正常儿童并不常见;(3)对于气道阻塞变化的情况所知甚少。以上发现可能是由于缺乏幼儿有关的气道炎症和BHR数据。现将近年来对儿童哮喘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窑生 《医药导报》1991,10(5):9-11
支气管炎症和气道高敏感性除了周期性气流障碍之外,出现支气管高敏感性(BHR)也是哮喘的特征。接触非致敏性支气管收缩刺激物而引起气道狭窄的容易性和幅度均超过正常值可说明这一特征。虽然BHR和气道炎症之间的精确关系还不肯定,但动物研究和对有限的哮喘病人的观察为BHR增高和气道炎症程度之间存在关系提供了证据。BHR的概念和这里的讨论有关,因为BHR经常被用以衡量气道炎症和对抗炎用药的反应。哮喘病人的气道中存在炎症变化,甚至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嗜酸细胞(EOS),T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起着关键作用。T细胞亚群及其产物(细胞因子)除了调控B细胞的IgE生成外,还吸引和活化其它效应细胞,在哮喘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BHR)的发生和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
殷玲 《临床医药实践》2008,(16):737-738
<正>所谓气道高反应性(BHR)是指气管、支气管本身对各种刺激,包括特异性抗原刺激和非特异性刺激,如物理、化学刺激,呈现过度反应。目前普遍认为,炎症是导致  相似文献   

11.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哮喘病人的致敏气道被特异性抗原激发产生哮喘速发相 (EAR)和迟发相 (LAR) ,EAR由被激活的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前列腺素D2 、白三烯等介质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反应所致 ,而LAR在吸入抗原 4~ 6小时后发生 ,其特征是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Eos)向气道内移行 ,致使支气管反应增高 ,发生气道炎症和管腔狭窄。炎症反应及各种细胞和介质对哮喘发病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 ,揭示炎症的发病机理是研究的重点 ,而开发抗炎性平喘药物比开发单纯性气道扩张药物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前言哮喘从病理上来说其特征是炎症细胞如嗜酸性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至气道壁、气道上皮细胞损害;粘膜水肿和气道微血管渗漏。由于平滑肌收缩和气道水肿而引起的气道阻塞。此外,哮喘者也表现为支气管高敏状态。有增加的事实证明,哮喘的气道阻塞和支气管高反应性是由于哮喘时炎症过程的结果。鉴于哮喘机理概念的新近进展,我们将目前应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支气管扩张药(如β_2-肾上腺素激动剂)和抗炎药(如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 (哮喘 )和慢性支气管炎 (慢支 )都是以气道通气障碍和气道高反应性 (BHR)为特征的。为探讨两者发病机制中 BHR与免疫学变化的不同点 ,我们对 6 0例哮喘、33例慢支病人进行乙酰甲胆碱 (MCH)激发试验 ,同时检测血清总 Ig E、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 IL - 2 R)水平 ,并与 30名正常人对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哮喘发作期 36例 ,其中男 13例 ,女 2 3例 ,年龄 (40± 12 )岁。哮喘缓解期 2 4例 ,其中男 8例 ,女 16例 ,年龄 (36± 13)岁。单纯型慢支急性发作期 18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36…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一组以淋巴细胞为主要调控细胞 ,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要效应细胞的气道慢性特殊炎症 (又称变应性炎症 ,allergicairwayinflam mation ,AAI) ,这种炎症使气道表现为高反应性(Bronchialhyperreactivity ,BHR) ,疾病发作时出现可逆性气道阻塞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咳嗽、哮鸣及胸闷 ,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哮喘的气流阻塞与COPD不同 ,具有可逆性 ,部分病例可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及气道重构 (remodel ing) ,引起不可逆气流阻塞 ,可发展至肺气肿。1 概  述哮喘发病率与死亡率近 10年有明显增高的…  相似文献   

15.
吴闽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757-1758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BHR),并可引起气道缩窄,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随着人们对哮喘认识的不断深入,目前治疗的重点已从单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转为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治疗,尽可能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预后,防止迁延不愈、继发肺气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变态反应性炎症的一种疾病。其气道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高反应性特点。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气道粘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增生肥厚所致的气道缩窄。临床上以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胸闷、喘息、呼吸困难和咳嗽,以凌晨或夜间发作尤甚,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缓解或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在对哮喘患者或其他存在气道高反应 ( BHR)的患者手术前麻醉和气道受激惹前保护性用药等的实践中 ,人们发现 ,利多卡因还可能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 ,现将我科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共 12例 ,男 9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3 2岁 ,均为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1.2 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的哮喘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弥漫性哮鸣音等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4症状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 :a.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  相似文献   

18.
截喘汤对哮喘模型小鼠外周血浆IL-5、TNF-α及Eotaxin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乐珊  郑师明  黄汉辉 《中国药房》2007,18(15):1134-1135
目的:研究中药截喘汤对哮喘模型小鼠外周血浆白细胞介素-5(IL-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小鼠随机均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联合用药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通过中药血清药理学,体内观察不同剂量截喘汤对哮喘模型小鼠外周血IL-5、TNF-α及Eotaxin含量的影响。结果:截喘汤能通过抑制IL-5和TNF-α的合成而阴滞气道变应性炎症(AAI)产生、发展和持续的各个环节,抑制气道高反应性(BHR),并可通过抑制Eotaxin的表达而减少嗜酸性粒细胞(EOS)在肺部的聚集和活化,从而减轻气道EOS浸润性AAI及BHR。结论:截喘汤可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哮喘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支气管粘膜的炎症,表现为支气管粘膜的渗出、水肿,炎性细胞包括嗜酸细胞、肥大细胞、单核细胞的聚集和增加。长期的慢性炎症会导致持续的气道受限〔1〕。哮喘治疗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这种非特异性炎症。吸入皮质激素已作为治疗哮喘的首选药物被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科学》2017,(9):78-8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肺功能改善情况、血CRP、SAS评分、SDS评分、气道高反应性变化等。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治疗后PEF、FVC、FEV1/FVC较对照组明显好转;治疗组治疗后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治疗后气道阻力(Raw)、气道传导率(Gaw)、气道高反应性(BHR)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各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气道炎性反应,增强患者肺通气功能,抑制哮喘发作,降低气道阻力和高反应性,且利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全身炎症状态得到显著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