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长节段固定融合与短节段固定融合的选择。方法37例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行后路减压矫形融合内固定术,长节段固定融合21例,短节段固定融合16例,应用VAS及ODI评分评价患者疼痛及功能,Cobb法测量侧凸角度及腰椎生理前凸角,站立位脊柱全长C7铅垂线测量矢状面及冠状面平衡,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结果平均随访3.2年(2~6年),手术时间和出血量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显著大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P<0.01);短节段固定融合组和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术前侧凸角分别为18.5°±3.7°和27.3°±6.2°,术后随访末期分别为9.7°±3.9°和8.7°±5.6°,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改善率显著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P<0.01);术前腰椎前凸角分别为21.3°±11.3°和18.8°±10.7°,术后随访末期分别为31.5°±12.1°和32.6°±11.5°,两组矫正率无显著差异(P=0.35)。术前冠状面失衡分别为(0.8±0.3)cm和(2.8±1.1)cm,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0.4±0.2)cm和(0.9±0.6)cm,两组矫正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矢状面失衡分别为(3.9±2.5)cm和(6.4±3.1)cm,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5±2.3)cm和(3.6±2.5)cm,两组改善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32)。术前ODI评分为64.3±21.4和72.3±15.4,末次随访分别为47.6±26.6和49.8±17.1,两组改善无显著差别(P=0.19);下腰痛VAS评分术前分别为3.5±0.6和7.2±0.7,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5±0.5和3.5±1.3,长节段固定融合组改善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组(P<0.01);下肢痛VAS评分术前分别为8.0±1.3和7.3±1.7,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2.1±1.5和2.0±1.2,两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24)。结论长节段固定融合仅在恢复患者冠状面平衡及缓解下腰痛方面优于短节段固定融合,其明显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因此,对存在中度及以上下腰痛,侧凸Cobb′s角≥30°的患者,手术耐受力较好时应选择行长节段固定融合,否则应选择短节段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矫形方式对儿童先天性下腰椎和腰骶段半椎体畸形冠状面平衡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20例先天性下腰椎和腰骶段半椎体畸形患儿纳入研究,按术前冠状面平衡状况分为A组(平衡)、B组(对侧偏离失衡)、C组(同侧偏离失衡)。均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A组行凸侧与凹侧压缩、撑开均等正畸;B组行单纯压缩;C组增加L_5/S_1反向凸侧撑开、凹侧压缩正畸。至少随访24个月,观察正畸情况。结果术后A组5例维持冠状面平衡,B组仅1例未纠正平衡,C组全部平衡;末次随访冠状面、矢状面Cobb角以及冠状面、矢状面平衡与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末次随访盆骨倾斜角为(1.09±1.0)°,与术前差异显著(P0.05)。末次随访冠状面、矢状面Cobb角正畸率分别为(68.34±9.25)%、(45.63±7.75)%。三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冠状面失衡在儿童先天性下腰椎和腰骶半椎体畸形中较常见,一期后路半椎体联合椎弓根钉植骨具有一定疗效,需在术中根据患者冠状面排列情况进行恰当的正畸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1~A3型胸腰椎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70例行A1~A3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27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后路短节段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矢状面Cobb角明显减小,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明显升高,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8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术后感染、椎弓根螺钉退出以及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单纯后路短节段结合伤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1~A3型胸腰椎骨折,可明显降低伤椎后凸畸形风险,减少术后椎体丢失,增强患者腰椎功能,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的疗效及其远端并发症。方法将符合本次研究各项标准的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纳入研究,共81例,均采用广泛减压长节段固定治疗,回顾临床资料,根据远端融合椎(LIV)不同分为A组(LIV为L5)、B组(LIV为S1)、C组(LIV为髂骨)。至少随访12个月,记录三组骨盆倾斜角(PT)、骨盆投射角与腰椎前凸角之差(PI-LL)、冠状面Cobb角、矢状面平衡(SVA)、冠状面平衡(CSVL);记录SF-12物理学(SF-12PCS)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分值。记录三组早期及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总发生率。结果术后三组PT、PI-LL、Cobb、SVA、CSVL均有显著改善,与同组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三组SF-12PCS、ODI、VAS均显著改善,与同组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A、B、C组并发症生发生率分别为37.14%、19.35%、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固定治疗成人退行性脊柱畸形效果较好,能矫正畸形,减少矢状面及冠状面平衡丢失,改善患者物理学指标,缓解疼痛和功能障碍;LIV为L5发生远端并发症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5日至2017年3月24日收治的76例DLS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8例,短节段固定融合术)与对照组(38例,单纯椎管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矢状面平衡、冠状面平衡、Cobb角均减小,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腰痛症状改善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2年内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DLS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恢复进展,减少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后路手术矫治退变性脊柱侧凸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并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 1998年3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31例,行后路椎板减压、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椎间Cage植入,后外侧植骨融合,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方法与效果.观察手术前后Cobb角、冠状面平衡、矢状面平衡,采用VAS评分、ODI、VOA评分对手术前后疼痛症状、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腰腿痛均消失,下肢麻木等症状减轻,随访6个月至4.4年,植骨融合良好,矫正度数与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手术前、后侧凸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冠状面Cobb角38°~56°,平均46.3°±9.2°,术后即刻21.7°±4.2°,矫正率51.5%,末次随访23.9°±5.8°,矫形率45.8%;腰椎矢状面曲度Cobb角-12°~42°,平均27.6°±5.1°,术后即刻-32°~-3°,平均-18.2°±4.9°,末次随访-42° ~-11°,平均-26.4°±8.3°.冠状面平衡C7PL与CSVL间距3.5 ~15.2 cm,平均(8.6±6.1)cm,术后即刻-3.9~1.8 cm,平均(-1.8±1.1)cm,末次随访-2.2~1.5 cm,平均(-1.4±0.9)cm,术后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重建良好.VAS评分、ODI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OA评分本组患者术后疗效为优19例,良7例,可3例,差2例(翻修手术后症状改善最后评分良),优良率为83.9%.结论 成人退变性腰椎侧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减压,通过矫形使脊柱重新获得稳定,椎弓根钉棒固定及椎间融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分析40例腰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畸形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用日本的(JOA)29分法对患者术前和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计算改善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4.4年,平均3年。术前(JOA)评分14.2分,术后(JOA)评分26.5分,改善率平均86.4%。结论腰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并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远期改善率高。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757-758
对比两种不同颈前路减压重建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选取78例行颈椎前路手术的多节段CSM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A、B组各39例。A组行分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即颈前路多节段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器置入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DF)或单椎体次全切除术,B组行长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即至少两椎体次全切除钛笼置入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ACCF)。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前后JOA评分及融合节段Cobb角。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JOA评分、Cobb角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多节段CSM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及活动度,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颈前路长节段减压植骨重建术。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多数研究只分析了脊柱融合治疗紧邻融合区域头尾侧节段的术后改变,未对其他紧邻内固定的未作融合节段进行对照研究。目的:探讨腰椎邻近节段的测量方法,对腰椎后外侧融合后邻近节段的改变进行长期随访影像学评估。方法:选取尸体骨架6具,以不同投照方式和标本位置行腰椎侧位数字化标准X射线片共计42次(每具标本投照7次)。随访57例腰椎后外侧融合患者,随访时间1.5~4年,拍摄融合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数字化标准X射线片,所有资料用失真代偿X射线分析法测量椎体间矢状角度、椎间盘高度、椎体间前后移位。结果与结论:失真代偿X射线分析法测量邻近节段矢状曲度、椎间盘高度、椎体间前后移位时,不同投照方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固定节段尾侧椎体间未发现显著的影像学改变,固定节段头侧的多个椎体间矢状角度、椎间盘高度均有明显的改变。提示腰椎后外侧融合后影像学的改变提示固定节段头侧多个椎间盘加速退变。  相似文献   

10.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因此导致手术风险居高不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部分学者提出了选择性减压的概念,但对于部分患者仍然难以明确责任节段或部位,从而导致在多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中选择性减压技术并未能较广泛性减压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滑脱患者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修复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滑脱患者23例。修复方法主要为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采用常规X射线、腰椎MRI检查结合选择性神经根封闭,以及动态X射线测量(过伸过屈位及左右侧屈位)等判定病变阶段及不稳定区间。经动态X射线测量采用Posner评分明确责任节段稳定性;经腰椎MRI确定椎间盘明显退变变性;选择性神经根封闭,明确主要责任间隙。采用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对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评定,加用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作为疗效的判定标准。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得12-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患者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改善率为88%,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为93%。未见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的病例,所有患者均获得融合节段的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和拔出现象,无腰椎矢状位失平衡。提示多节段腰椎退变伴邻近节段腰椎滑脱患者,在术前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特点给予正确、全面诊断、评估,对病变责任间隙予以减压、采用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椎弓根钉和连接棒以及椎间植骨融合可增加前中柱的支撑力,使内固定钉棒上的应力维持动态平衡,同时稳定的钉棒内固定系统也有利于前方植骨材料的骨愈合。内固定器械形成的框架式结构,使其抗旋转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