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DNA聚合酶ξ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真核细胞DNA体外模型的建立 ,蛋白纯化技术的提高 ,以及对DNA聚合酶基因的克隆 ,对真核细胞DNA聚合酶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目前已经在人体细胞中发现了 15种DNA聚合酶 ,并分为以下 4类 :A类 ,包括γ、θ及其它聚合酶 ,γ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于线粒体的聚合酶 ;B类 ,包括α、δ、ε和ζ ,主要参与DNA复制和修复 ,DNApolα主要在DNA半保留复制中起作用 ,DNApolδ和ε参与核苷酸切除修复 ,增殖性细胞核抗原 (PCNA)对它们的辅助作用是相近的 ;X类 ,包括β、λ、μ和σ ,DNApolβ参与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DNA聚合酶ζ(DNA polymeraseζ,pol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8例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olζ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预后价值。结果:polζ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率为49.1%(53/108),在癌旁组织中,高表达率为29.6%(32/108),两组之间行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5,P=0.003);polζ在癌组织不同TN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65,P=0.004);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组间未见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lζ低表达组的生存明显优于高表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4,P=0.036)。COX多因素分析polζ被进一步剔除(P>0.05),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判定因素(P<0.05)。结论:polζ在肺癌组织中存在过表达,且与分期和肿瘤的预后相关,但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子。  相似文献   

3.
DNA聚合酶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196 4年HillidayRA在其基因转换 (conversion)模型中提出了存在错配修复系统 (mismatchrepairsystem ,MRS)的假说 ,后分别于 1975年和 1983年通过遗传学分析及生化方法在大肠杆菌 (E .coli)中证实[1] ,以后又在几乎所有的原核及真核生物中得以证实。这些MRS能有效地修复几乎所有的碱基错配和小片短缺失或插入错配 ,通过消除DNA生物合成错误 ,增加了染色体复制的可信性 ,并在防止自由突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970年Korhberg等[2 ]从原核细胞中发现并分离出了DNA聚合酶Ⅱ、Ⅲ ,后又在真核细胞中发现了DNA聚合酶α及EVR1。迄今为止在…  相似文献   

4.
杨然  张清伟  冯磊  董莉丽  李松 《安徽医学》2021,42(9):980-985
目的 探究宫颈癌近期化疗效果差异与DNA聚合酶ζ(Polζ)亚基REV3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治疗前均采血提取基因组DNA,检测Polζ亚基REV3基因(rs181294、rs240966、rs465646)多态性,与同期收治...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61例食管癌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血清DNA聚合酶(DNA-P)活性,取其中58例有手术大体标本患者的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食管粘膜活检组织同时测定该酶活性。结果为:血清DNA-P阳性48例、阳性率为78.7%,对照组均为阴性。正常、癌旁、癌组织DNA-P活性依次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癌旁组织中,正常、轻度、中度到重度不典型增生,酶活性也依次升高(P<0.01,P<0.05)。高、中、低分化鳞癌三组酶活性分别为5.092±1.532,7.607±2.331,10.890±0.920,(P<0.05,P<0.01)。提示DNA-P是一个良好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7.
DNA聚合酶α与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黎阳 《医学综述》1997,3(5):227-229
<正>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DNA—pol)是一类与DNA复制、修复及重组密切相关的酶.1956年Kornberg首先在大肠杆菌中发现此酶.1960年Bollum又在小牛胸腺细胞中证实此酶的存在.现已发现:DNA—pol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中,而且不同来源和不同种类的DNA—pol的理化、免疫及生物学特性不完全相同.其中DNA—polα作为真核生物DNA复制的主要酶,占真核细胞DNA—pol总量的80~90%,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本文就DNA—polα的理化特性、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1 DNA聚合酶α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8.
丁一宗 《医学综述》2012,18(3):344-347
DNA聚合酶γ(polγ)是已知DNA聚合酶中唯一位于线粒体并参与线粒体DNA复制与修复的酶。POLG的突变可导致其编码的polγ功能异常,从而使线粒体DNA的复制发生障碍,影响线粒体的功能,引起线粒体相关的疾病。目前已发现POLG1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多达130种,可导致Alpers综合征、渐行性眼外肌麻痹等线粒体疾病。现从DNA聚合酶γ的分子结构及其在线粒体DNA复制与修复中所起到的作用,阐述POLG突变与线粒体疾病的关系,并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的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相继有报道在 HBsAg阴性患者肝脏或血清中发现HBV DNA,有学者称之为“隐袭性HBV感染”。这种HBV隐袭性感染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乙肝血清学标志(HBVM)阴性肝炎患者中所占比率及其意义目前尚不清楚。作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RC)检测了HBVM全阴肝炎患者中的HBVDNA。  相似文献   

10.
应用氚标核苷酸标记被检者血清中HBVDNA聚合酶-P(DNA-P)活性,结果表明,此项检测比目前临床上肝炎病毒5项检测敏感,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基因工程的研究中。通常要将克隆的目的基因在一个特定的宿主系统中表达。并要求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为此。首先必须选用一个具有高效表达潜力的表达载体。但由于现有商业载体的种类限制。载体中往往缺少可供使用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这种情况下.只能利用各种手段使载体和要连接的外源基因产生平末端。然后进行平末端连接。  相似文献   

12.
161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唾液、尿液标本分别进行了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检测,对照分析血清学指标,结果显示,乙肝患者血清、唾液和尿液中HBVDNA的PCR阳性率与HBsAg滴度具有正相关性,反向被动血凝(RPHA)HBsAg滴度在1.8,PCR技术就可检到血清中HBVDNA存在,在1:32以上,HBVDNAB也可在唾液和尿液中检出。尤其是HBeAg阳性者,血清、唾液和尿液HBVDNA阳性率分别达到19  相似文献   

13.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体外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方法,PCR早期使用的DNA聚合酶为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的大片段(Klenow片段),随后采用耐热DNA聚合酶(Taq DNA polymerase),不仅使PCR操作过程大为简化,而且其催化DNA合成片段的长度、忠实性都有较大改进.但仍有极低的错误率发生.错误率发生的高低与PCR扩增条件有关.我们应用PCR技术从Ⅱ型糖尿病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基因组DNA中扩增出胰岛素基因片段(大小为1128bp),并将PCR产物直接克隆到M_(13)载体中(M_(13)mp18/M_(13)mp19 RFDNA),再用双脱氧链终止法作DNA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4.
DNA was extracted from human's and 15 different species of mammals' dried blood stains as well as from camel hair roots. DNA amplifica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primers of Alu 9.1 and Alu 9.2. The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human's dried blood stain under general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群中乙肝病毒(HBV)感染率很高,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已成为严重的传染源,常规采用的血清学检测只能间接提供标本中HBV感染的依据,尚难以明确判断哪些人群具有传染性、且敏感性较低.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本文应用此种方法检  相似文献   

16.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 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在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修复过程需要一些单独或复合形式存在的蛋白质的协同作用,其中DNA聚合酶起着主要作用。其功能是使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底物准确地根据硷基互补原则,逐一加到DNA链的3′-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及15种动物血痕与骆驼毛根中提取靶DNA,用Alu重复序例Alu 9.1及Alu 9.2引物作体外扩增试验,结果证明在一般情况下该法可以鉴定人血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重组Taq DNA聚合酶,为PCR提供试剂。方法用Taq DNA聚合酶基因的pTaq表达质粒转化E.coli菌株,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12 h表达Taq DNA聚合酶,溶菌酶、NP40裂解细菌,硫酸铵沉淀、4℃透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PCR扩增分析其纯度和活性。结果分离纯化制备的Taq酶,纯度、活性都可与同类产品相比,能有效扩增DNA片段。结论该方法制备可用于PCR的Taq酶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DNA聚合酶β基因在采自食管癌高发区的食管癌标本中的突变情况.方法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经PCR扩增后以SSCP检测其变异情况.结果在食管癌组织标本中存在pol β基因的突变:20例癌组织标本中发现9例突变(45%、9/20),癌旁组织中发现1例突变(5%、1/20).结论在食管癌组织标本中确实存在pol β基因的突变,推测在食管癌的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ol β基因突变是一个始动因素,是各种致癌因子作用的枢纽,由于该基因的突变可能使得癌基因、抑癌基因如:ras、p53、Rb等的原发性损伤得不到及时正确修复,导致细胞周期的失控、增殖过多,促进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