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探讨其对妊高征血栓前状态(PTS)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单抗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全自动血凝仪检测正常非妊娠妇女7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75例和65例妊高征患者的Fbg、D-Dimer等指标。结果与正常非孕组及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Fbg、D-Dimer水平均显著增高,并随病情加重而呈增高趋势。结论正常妊娠妇女存在高凝状态,而妊高征患者存在明显血栓前状态。产前测定Fbg、D-Dimer,对妊高征的防治和好高征血栓前状态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检测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年内在我院首次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检测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治疗前后D-二聚体的变化,同时与健康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观察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前后以及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总蛋白(TP),清蛋白(Alb),24h尿蛋白,D-二聚体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的检测可以作为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高凝和纤溶状态的检测指标,用于指导临床检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76例不同病期的高血压患者及45名正常者的血浆,根据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以区分靶器官的损害程度,用ELISA法检测76例高血压患者及45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浆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用完全随机设计多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dunnet-t法及Student-Newman-Keruls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与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P〈0.01),各组与标准组之间分析显示(采用dunnet-t法):极高危组、高危组均与标准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结果显示(采用SNK法、即:Student-Newman-Keruls法):高危组与极高危组均与中危组及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因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较标准组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极高危组与高危组高血压又与靶器官的损伤有关,因此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害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检测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20例正常非孕育龄妇女、60例正常孕妇(早、中、晚孕各20例)、3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D-二聚体水平随孕周上升而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正常孕妇处于相对高凝及继发性纤溶性增强状态,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更倾向于血栓形成和DIC发生。因此。产前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病情监测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9,(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临床检验的作用。方法选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选同期体检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测,对两组检验指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D-二聚体指标水平会随着孕妇孕周的增加而升高,和对照组检测数据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 <0.05)。实验组孕妇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指标情况与对照组孕妇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 D-二聚体联合凝血指标检验能够有效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症的检出率,与正常孕妇比较,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具备较高的凝血状态,并且有血栓形成的倾向,并且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D-二聚体(D-D)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测定30例正常非孕育龄妇女(对照组)、60例正常孕妇(早、中、晚期孕妇各20例)和30例合并妊娠高血压孕妇的血浆D-D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妊娠高血压组PT为(10.6±1.0)s,明显低于晚孕组的(11.4±0.8)s和中孕组的(11.9±0.7)s(P<0.05);妊娠高血压组APTT为(28.4±2.2)s,明显低于中孕组的(31.2±2.2)s(P<0.05)。妊娠高血压组Fib为(5.1±1.0)g/L,明显高于晚孕组的(4.2±0.9)g/L和中孕组的(3.8±0.6)g/L(P<0.05);妊娠高血压组D-D为(0.72±0.4)mg/L,明显高于晚孕组的(0.48±0.2)mg/L和中孕组的(0.28±0.2)mg/L(P<0.05)。上述测定值均与早孕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尤其是合并妊娠高血压者监测D-D和凝血三项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凝血与纤溶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生期孕妇血清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160例围生期孕妇和50例正常非孕妇女的血清D-二聚体浓度,同时在CA-1500血凝分析仪上对上述人员进行PT、APTT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围生期孕妇血清D-二聚体与正常非孕妇相比,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结论:对围生期孕妇血清D-二聚体浓度进行监测,对于及时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和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高血压病前瞻性研究中对一氧化氮变化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进行比较。方法按中国医科院Fever研究规划,选择50~70岁的高血压病患者113例,入选患者采用多中心、双盲研究设计,T组58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每天2.5~5mg,C组55例给予氢氯噻嗪每天12.5~25mg,经5年随访,治疗前后测坐、立位血压,心率、一氧化氮(NO)、空腹血糖、TC、TG、HDL、肌酐、尿酸、血清钾、心电图等检查,并记录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结果NO值T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上升,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TC及TG均下降,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及小剂量氢氯噻嗪对高血压5年前瞻性研究均有良好降压作用,特别对非洛地平治疗组NO升高明显,提示扩张血管作用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在子宫颈癌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经病理活检确诊为宫颈癌患者69例,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15 d、30 d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健康对照组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比色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血浆中NO、NOS和MMP-9含量,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患者血浆中NO、NOS、MMP-9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宫颈癌患者手术前与手术后15 d、30 d NO水平比较,手术后NO、NOS、MMP-9的水平均明显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宫颈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者NO、NOS、MMP-9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MMP-9与NO、NOS呈明显正相关性.结论 检测血浆中NO、NOS和MMP-9水平的变化,对宫颈癌的病情判断及临床治疗指导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浆NO和ET-1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与食管静脉曲张和腹水的关系。方法76例肝硬化患者血浆NO、ET-1与其食管静脉曲张内镜评分、门静脉内径、腹水分级评分、血清白蛋白等四项指标进行非参数统计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血浆NO、ET-1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和门静脉内径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血浆ET-1与腹水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NO和ET-1参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改变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酶标检测法、TBA比色法测定83例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NO、MDA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心胶痛组、心肌硬化组(包括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及Ⅰ、Ⅱ期高血压病和Ⅲ期高血压病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而NO显著低于正常组,其中以急性心肌梗死组最显著。结论 高血压病、冠心病患者血清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增多,并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NO合成释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单支病变患者血清NO及内皮素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94例冠心病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狭窄程度>50%但<70%组(A组,62例)及单支病变狭窄程度≥70%组(B组,32例),选择30例造影结果阴性成年人作为对照组(C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NO及内皮素浓度.结果 A组及B组患者血清NO水平均低于C组[(43±12) μmol/L,(50±11) μmol/L比(58±12) μmol/L,均P<0.01],且B组明显高于A组(P<0.01);A组及B组患者血清内皮素水平均高于C组[(60±12) pg/L,(80±22) pg/L比(50±11 )pg/L,均P<0.01],且B组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NO及内皮素水平与冠心病单支病变狭窄程度相关,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清NO及内皮素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妊高征发病过程中的致病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分光光度计对正常妊娠孕妇34例(正常妊娠组)和妊高征孕妇39例(妊高征组)的血浆 NO和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NOS 活性进行测定比较。结果: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妊高征组产前 NO 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妊高征的降低尤其显著,但产后各组无显著差异;妊高征组脐血 NO 水平和跻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NOS 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组;正常妊娠组脐血 NO 水平比其外周血高;妊高征患者外周血 NO 水平与平均动脉压(MAP)呈显著负相关。讨论:NO 的合成、释放减少及 NOS 活性降低在妊高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了 NO/ NOS和 ET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 分别应用生化法和放免法检测了3 9例冠心病患者血 NO/ NOS和 ET含量 ,并与 3 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 NO水平低于正常人 ( P<0 .0 5 ) ,NOS和 ET水平高于正常人 ( P<0 .0 1)。结论 NO/ NOS和 ET水平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研究纤溶系统与一氧化氮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和29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体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以及纤维蛋白原和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测,并与对照组20例健康人的上述指标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组UA患者体内PAI-1、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冠心病组SA患者和对照组,有心绞痛事件发生组上述指标也明显高于无心绞痛事件发生组(P〈0.05或P〈0.01);冠心病组UA患者体内t—PA及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冠心病组SA患者和对照组,有心绞痛事件发生组也明显低于无心绞痛事件发生组(P〈0.05或P〈0.01);纤溶酶原值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绞痛事件发生可能与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相关,并且UA患者纤溶系统功能异常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程度较SA患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D—二聚体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胶乳凝集试验(LAT)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对60例各类肝病进行了D-二聚体测定,其中包括急性黄疸性肝炎6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3例,肝硬化代偿期2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例,原发性肝癌3例,其中阳性率分别为50%、34.78%、68%、100%与66.66%。结论 检测表明各类肝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现象及DIC,构成出血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