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引起骨痛、骨变形及骨的脆性增加,导致骨折率上升,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采用结合雌激素辅以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结果发现其骨质疏松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老年性骨质疏松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随访1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延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397-3397
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引起骨癌、骨变形及骨的脆性增加,导致骨折率上升,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采用结合雌激素辅以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患60例,结果发现其骨质疏松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3.
<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皮质变薄和骨小梁断裂为特点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是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和活性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1]。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目前多采用国际公认的"金标准"—双能X线骨密度仪的检测值。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  相似文献   

4.
雌激素、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基因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男女共同的生理现象之一是随年龄增加骨量减少,但女性与男性相比骨峰值低且有绝经史,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多种因素致骨量丢失显著。本文就雌激素、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基因与骨质疏松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及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是多病因疾病 ,以绝经后出现骨转换加速、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被破坏、骨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罹患人数逐年增加 ,已引起极大关注。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1.1 雌激素 由卵巢功能衰竭所致雌激素缺乏已是公认的PMO发生重要原因。用雌激素治疗后 ,与绝经相关骨丢失明显减少 ,骨折危险性可降低 5 0 %。 L ane等进行的一项动物实验证明 :雌激素促进现存的骨形成单位继续进行骨构建 ,抑制新骨形成单位产生 ,从而降低骨转换、阻止骨丢失 [1 ] 。基质成…  相似文献   

6.
正骨质疏松症(OP)是因单位体积骨组织量变少,骨微细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增加骨脆性,患者常发生骨痛、骨折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1-2]。PMO是由于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随之降低,破骨细胞骨吸收高于成骨细胞骨形成,患者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进而导致骨代谢疾病的产生[3]。本研究探讨骨化三醇联合钙尔奇D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骨代谢指标影响,报告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替代疗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人们一直以为雌激素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大型的临床试验,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心血管病在绝经后发病率上升,并不只是雌激素下降这么简单;同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寻了未来关于该问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类最常见的疾病。据我国发达地区的多家报告,50岁以上人群骨折发生率上升30%~100%,尤以绝经后妇女为著。但在经济和医疗水平均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对该病报告较少。表明提高不发达地区医生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重视是当务之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骨微结构退化、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危性增高及骨折危险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其病因是多元性的。Albright[1]于1948年提出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雌激素缺乏理论。现已证实成骨细胞上有雌激素受体,缺乏雌激素导致促进骨吸收的细胞因子释放并…  相似文献   

9.
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雷洛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6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3 3例 ) ,前者服雷洛昔芬 60mg/日 ,后者服安慰剂 ,治疗并观察 6个月。治疗前后做常规化验检查 ,并行经阴道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诊断性刮宫了解内膜情况。结果观察组腰椎、股骨颈及大粗隆、Ward’s的骨密度均升高 ,总有效率 60 .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 1.2 % (P <0 .0 1) ;未见子宫内膜增生、内膜异常及阴道点状出血等。结论雷洛昔芬能明显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 ,且不良反应轻微 ,无明显子宫内膜刺激等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晓娟  张新宇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4):2243-2246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的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变化、骨量减少及骨密度下降等特点,是骨质疏松好发人群。运动作为简单实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在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运动行为概念、现状、影响因素及相关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降低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高血压、吸烟等同等重要.而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内分泌失调和雌激素缺乏,会产生一系列与绝经相关的问题与疾病,其中最可怕的是心血管病的风险在增加.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强和骨折危险度增高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 (全身性 )骨骼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痛 ,身长缩短 ,驼背 ,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折。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药物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为骨吸收抑制剂 ,如钙制剂 ,雌激素 ,降钙素 ,磷酸盐 ,维生素D和伊普黄酮等 ;另一类为骨形成促进剂 ,如氟化钠 ,甲状旁腺激素 ,维生素K2 ,生长因子等。雌激素不足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因。而钙缺乏也是造成低骨量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以下报道服用乐力钙辅以雌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  相似文献   

13.
老年女性住院患者常患有全身性疾病,绝经后雌激素的锐减及患病后运动量的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人群。对65例高危患者及时进行防跌倒的认知干预,深刻体会到这是预防慢性病住院高龄女性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内皮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中医并无骨质疏松症的病名,从其临床表现分析当属中医"骨痿"范畴,一般认为本病伴随人体的衰老而发生,"肾虚"和"血瘀"为其发病的病理基础.内皮素(endothelins,ET)是近年来开展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收缩神经肽及多功能细胞因子,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内皮素可调节参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多种细胞因子及雌激素水平,同时与中医肾虚血瘀的形成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探讨内皮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中西医结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研究及临床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5.
脉冲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雪  何成奇 《华西医学》2009,24(1):247-250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在我国就高达9000万之多,且以绝经后妇女发病率更高,约60%~70%。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防治中备受关注且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是雌激素替代疗法,但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诱发乳腺、卵巢、子宫肿瘤,近年来已被谨慎使用。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起源于1989年Bassett的预言:  相似文献   

16.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产生多因卵巢功用下降导致体内雌激素含量显著降低引发,其发病率高,易形成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繁重的担负。目前,临床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仍以西药治疗为主,但西药治疗PMOP有着诸多的不良影响和并发症。该文以中医药的方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为出发点,包括有中药方剂、针灸和运动等疗法,通过查找近期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并得出其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临床成效。  相似文献   

17.
老年女性住院患常患有全身性疾病,绝经后雌激素的锐减及患病后运动量的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危人群。对65例高危患及时进行防跌倒的认知干预,深刻体会到这是预防慢性病住院高龄女性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激素替代疗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OP)中绝大多数是Ⅰ型 OP,即绝经后骨质疏松( POP).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其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存在于第二性征器官中,亦存在于全身很多部位如心肌、冠状动脉、颈动脉以及骨骼、皮肤、泌尿道、肝脏等.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力学 《新医学》2007,38(9):611-613
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概念、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 教授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指绝经后妇女发生的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PMOP患者的发病年龄在50~70岁之间,表现为骨量迅速丢失,而且骨折多发生在以骨松质为主的椎体、股骨上端及桡骨远端.PMOP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一种,表现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即骨吸收与骨形成均活跃,但以骨吸收为主.PMOP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降钙素分泌不足,从而导致骨吸收量大于骨形成量,出现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退行性病变.此外,PMOP的发病还与遗传因素、内分泌、营养状况、体格锻炼及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症是更年期女性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达30%。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与内源性雌激素有关,雌激素的减少,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相对加强,破骨与成骨明显失衡,出现骨的吸收增加,骨的形成减少,导致骨质逐渐丢失,骨密度降低,结果发生骨质疏松症。其临床表现最主要的就是腰背髋部酸痛,身材变矮和驼背是其重要的临床体征,骨折是其最大的危害,结果导致生活和工作能力的丧失。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包括骨矿物质和骨基质的减少,矿物质主要由钙、磷和一些微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