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炜 《浙江中医杂志》2013,(10):771-772
临证用药,解表药首当其冲,故治疗八法,以“汗”法为第一法。笔者随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主任中医师临证,牟师对解表药运用灵活,经验丰富,颇有心得。解表药一般认为用来解除表证,其实临床使用解表药非常广泛,外感内伤许多疾病无不涉及,为什么解表药具有如此广泛的作用,现从其作用的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解表药之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古今文献记载,结合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探讨解表药的临床功用,评议《中药学》将其主治定位在表证上的不足,指出解表药不仅走表,而且走里;既治表证,也治里证;外感疾病固当使用,内伤杂病亦不可或缺。进而从玄府理论的新视角对解表药性能予以新的诠释,指出其辛散、开发、走窜、宣通之性,不仅能开发肌表的毛孔(发汗解表),且能开通体内脏腑组织的玄府,在调节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运行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因而在各科临床治疗中有十分广阔的运用空间。剖析“解表药=发汗”的认识误区,指出对解表剂发散作用的过分强调是造成人们畏用解表药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将“解表药”改称为“发散药”及“温散药 ”“凉散药”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解表药物药源性反应发生的情况 ,提请临床注意。方法 :收集分析解表药物药源性反应的个例。结果和结论 :通报解表药物药源性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分析 ,来有效地预防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造成的危害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运用各种具有解表发汗功能的药物,组成方剂,解除表证的方法称为解表法。外感表证常采用解表发汗的方法用来开泄腠理,扩张汗腺,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而用药后汗出适宜,才能真正有益于病人。因此,服用解表药后要给以正确指导,汗出要因人、因时、因证而宜。1 因人而宜病人年龄不同,体质也有差异,对如何服用解表药及服药后汗出如何也就不一样。青壮年,脏腑功能活动多旺盛,当邪气侵犯机体,正气奋起抗争,驱邪外出时,则正邪交争剧烈,中药应给足量一次顿服,服药后多能尽快出汗而邪退。老年病人,多年高体衰,脏腑生理活动日渐耗损,各种反应则…  相似文献   

5.
曹伟春 《中成药》1993,15(1):41-42
本文综合近十年来有关解表药挥发油的药理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出中枢神经系统等五个方面的药理作用,指出对解表药挥表油的尚需向着全面和深入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虽无冠心病一名,但从历代医籍记载来看,多属“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痹者,闭也。病之所作乃因血脉不通,不通则痛。由是观之,冠心病的基本病机是心脉痹阻。早在20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就指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者,寸脉微,主上焦阳虚;“阴弦”者,尺脉弦,下焦阴实也。说明胸痹的病理是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闭塞胸中阳气,令气血不通而作痛。此后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多有阐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中药药理学研究发现,解表药中的葛根、淡豆豉和升麻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可提高0骨矿密度和骨矿总量,促进骨形成,减少骨吸收.本文将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临床中药学》教材将解表药定义为具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功效的一类中药,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然而,对解表药的应用绝不仅仅主治表证。桂枝茯苓丸(桂枝为君药)首见于《金匮要略》,有调和气血、化瘀生新之效,临床多用此方治疗妇科疾病[1];旋覆代赭汤(重用生姜)有益气和胃、降逆化痰之功,临床上多主治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炙甘草汤(重用生姜),  相似文献   

9.
李维才 《陕西中医》1993,14(2):86-87
本文论述了辛温解表药可助肝用,辛凉解表药可疏风潜阳,柴胡既可疏肝解郁,又可疏风散火。提出了辛味解表药可治肝病。  相似文献   

10.
解表药是指通过发汗解肌,以发散人体表邪的药物,其性质虽有温凉的不同,但均具辛散之性,作用于人体,能使气血向上向外,这种功能特点与肝的生理正相吻合。盖肝于人体中,其象应木,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升发条达,不受郁遏,受病后每每产生气机郁滞和所主经脉不通的病变。解表药的药性趋向恰对这二种病理状态有针对性治疗作用,故古代治疗肝疾的方剂屡见配伍解表之品,归纳其效用如下: 1 疏理肝郁 肝郁是指肝脏气血不能条达舒畅而引起的一类病症。朱丹溪说“结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致使肝郁不舒的原因有虚有实:实者因情志不舒,肝失疏泄,气血运行障碍而结滞于内;虚者因肝气、肝阳不足,疏泄无力,升发不能。二者产生的病理基础虽然不同,但肝用不  相似文献   

11.
解表药又称疏风药,味辛、体质轻扬,善发散,亦走窜,分辛温和辛凉两类,于眼科常用以治疗外眼病症。现就其用途作一初步归纳。一、用于止泪热泪及冷泪均用。1、热泪:肝火亢旺,风气太过,迫泪外泄。症见泪热如烫,目赤肿痛。用辛温或辛凉药与清热泻火药合用,能祛风清热而止  相似文献   

12.
祛风解表药治疗慢性泄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世军 《河南中医》2004,24(7):71-71
慢性泄泻是以大便溏泻、次数增多,伴有腹痛肠鸣,病程缠绵为特征的病症。祛风解表药用于治疗慢性泄泻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增加治愈率,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吴栋  樊惠兰 《北京中医》2007,26(4):231-231
笔者初到临床时,遇一发热患者,诊为内热外感。经服数剂清热解表剂后,体温持续不退。经再次分析病证,确认辨诊无误,缘何不效?带患问教于邵惠中老师,邵老诊脉后出具处方,仔细辨之亦为清热解表之剂。疑惑问,但听邵老叮嘱患者:先将药用开水浸泡20分钟,然后以大火煎,开锅2分钟即可,取汁分服,弃渣不再煎。  相似文献   

14.
吴栋  樊惠兰 《北京中医药》2007,26(4):231-231
笔者初到临床时,遇一发热患者,诊为内热外感.经服数剂清热解表剂后,体温持续不退.经再次分析病证,确认辨诊无误,缘何不效?带患问教于邵惠中老师,邵老诊脉后出具处方,仔细辨之亦为清热解表之剂.疑惑间,但听邵老叮嘱患者:先将药用开水浸泡20分钟,然后以大火煎,开锅2分钟即可,取汁分服,弃渣不再煎.  相似文献   

15.
1.古有“有汗不得用麻黄”一说,应做何理解?根据什么? 答:古有“有汗不得用麻黄”之说,系指麻黄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之麻黄汤为发汗解表之峻剂,只能用于无汗发热恶寒之表实证,而不可用于有汗发热恶寒之风寒表虚证。但是,麻黄经过适当配伍之后,亦可用于有汗之证。如麻杏石甘汤和越婢汤二方之主证皆有汗出。分析此种汗出不是表虚自汗,乃因热邪所迫。故二方皆配用石膏,即能清解邪热;又能减弱麻黄之发汗力。这  相似文献   

16.
郇祥天 《河南中医》2014,34(1):163-165
目的:对解表药药理作用中的解热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方法:查阅、归纳、整理近10a公开发表的解表药解热作用相关文献,并根据中药解热作用的评定标准和药物药理作用的评价原则,对《中药药理学》中具有解热作用的中药进行文献再评价。结果:桂枝、柴胡、葛根、麻黄解热作用确切,荆芥、防风、白芷、菊花、紫菀、生姜、蔓荆子实验依据不足,羌活、薄荷、细辛未见相关单味药研究文献,牛蒡予未见相关文献。结论:解表药解热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还比较孤立、分散,缺乏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 解表药就是通过发汗解肌能使人体出汗或微出汗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这类药物应重点掌握的有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和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蝉衣等。要求熟悉的有香薷、藁本、辛夷、苍耳子、蔓荆子与淡豆豉。至于柽柳、葱白、浮萍等,可作一般了解。本讲将根据这类药物的功效应用、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等主要内容,分为五个专题予以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8.
泻下药和解表药的现代药理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在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中医药体系中的传统药效的现代药理学解释是一项有深远意义的工作。本实验设计了3种方法,在总体上对中药的传统药效与中药的现代药理活性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规律,对被研究的中药药效给出言之有据的解释。方法收集大量中药传统药效、中药现代药理活性和中药所含活性化合物现代药理活性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寻找特定中药药效类别(泻下和解表)的现代药理学的特征,从而得到其现代药理学解释。结果使用的3种方法都能够给出与2种药效相关的现代药理活性。汇总3种结果得到,泻下与导泄、兴奋胃肠平滑肌、止血和利尿4种药理活性相关;解表与抗凝血/抗血栓、止痛、解热3种药理作用相关。3种方法比较,共有化合物方法结果比较好。结论对大量中药的传统药效和它们的现代药理活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可以得到中药药效的现代药理解释。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对其他中药传统药效的研究中,对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试论解表药作用特点及拓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表药是临床常用的药物。正确认识解表药的作用特点 ,拓宽其应用范围 ,有利于提高临床用药效果。解表药具有透发、行散、升举三个作用 ,每个作用又有多种用法。现将其作用特点及拓展应用分析探讨如下。1 透发解表药大多质地轻扬 ,气味俱薄 ,且味多辛 ,具有良好的透发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病位表浅的病证。但解表药的透发作用并非仅限于此 ,临床利用这种透发特点 ,还可有多种用途 :1.1 透发内热郁火“火郁发之” ,味辛透发的解表药正可充当此任 ,且为治疗内热郁火的常用品。如《伤寒论》中治疗热郁胸膈、心烦懊恼的栀子豉汤之用豆豉 ,治疗热…  相似文献   

20.
邱隆树  彭波  吴军 《新中医》2008,40(4):102-103
皮肤病的发生机理与邪盛正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等因素密切相关,解表药偏行人体肌表,其宣散等作用可使邪气随汗出而解,或从表而散.正如<内经>所云:"汗出则疮已."古今许多治疗皮肤病的方剂中都有配伍解表之品,如<兰室秘藏>疮疡门中共19方,有14方使用解表药[1].笔者将解表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主要效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